地步。举个例子,隋朝即便抓了陈朝偷渡来的间谍,也是好久好ròu招待,然后让其衣锦还乡,遣送制度极为优越。

    陈顼死了那回,隋师当时正在入侵。不过杨坚还是以礼不伐丧为由,撤了军,还遣使前去凭吊(当时的主敌还是突厥)。与陈叔宝书信往来时,杨坚也从不摆大国天子的架子,谦虚到谦恭的地步,结尾会写上“杨坚顿首”之类的客套话(“顿首”用在下对上、平级之间,表示非常尊敬的意思)。

    这一切让陈叔宝盲目自大,愈加飘飘然,以为陈国这个弹丸之地,足以抗拒整个隋国。而杨坚在巩固国内统治和击败突厥之后,已无需再去麻醉陈叔宝了。

    由于江北和江南农作物的收割存在时间差。杨坚便趁江南收割之际,派部分人马前去骚乱,陈朝为保住口粮,只得派重兵防守。隋军便解甲休整,趁陈军松懈之时,再前去骚乱。

    如此三番五次骚扰,陈军疲惫不堪,习惯了“狼来了”的情景,对隋军的任何动作不再理会。而隋军一旦全军出击,陈军必然不备。这条dú计又是高所献。

    骚扰了那么多回,真狼终于现身了。公元588年三月,踌躇满志的杨坚下诏伐陈在斯一举,永清吴越。并抄诏书三十万张,内容为陈叔宝的二十大罪状,全部散发至江南地区瞧这宣传工作深入人心的,三十万份,得要多少人手啊!

    而到隋师真正出动已等到了十月。这场是灭国之战,不仅为争一城一池的得失,杨坚丝毫不敢马虎。杨广出六合,杨俊出襄阳,杨素出永安,荆州刺史刘仁恩出江陵,蕲州刺史王世积出蕲春,庐州总管韩擒虎出庐江,吴州总管贺若弼出广陵,青州总管燕荣出东海,长江沿岸从东到西全部出动,总兵力达五十一万八千,足以让陈朝顾此失彼。

    全军皆受晋王杨广调遣,而高担任的是杨广的长史(近于参谋长角色)。

    杨素在上游永安的舰队极为庞大,最大的舰船叫“五牙”,有楼五层,高百余尺,可容战士八百人。而杨素容貌雄伟,又异常挺拔,常站在舰船之首。陈军见之都害怕不已,惊呼:清河公即江神!(杨素封清河公)

    杨素的部队虽非主攻部队,但下游的隋军要一举攻下建康,没有中上游的策应,几乎不可能。杨坚之所以在中上游投入如此巨大的兵力,便是要断掉中游的陈军去救援建康之路。

    可这次杨素的部队几乎没遇到阻击,浩dàng的长江江面,陈国赖以生存的生命防线,竟然无一战船。

    战船都去哪里了?为了营造接客的排场,全被拉到建康去了。怎会有如此荒唐的事情呢?原来,当时后梁灭国时,还有萧家的两位王爷不愿降隋,便带了十万人投了陈朝。结果陈叔宝为了营造排场,让梁人见识见识大陈国的国力,竟然下令沿江的舰船全跟随这两位王爷返回建康。

    这投降的王爷倒做了隋军的先遣队,一个口岸一个口岸扫来,将陈军沿江的战船全部扫dàng一空,片船不留。

    没有船,一旦建康有难,长江中上流各州的援兵当然不能驰援。自毁长城的好戏虽多,但类似陈叔宝如此愚蠢的举动,古往今来,仅此一件。没有中上游驰援,建康已等于孤城。

    隋军已经动地而来,各地的紧急战报也雪片一般飞往建康,但陈叔宝对此几乎一无所知因为所有战报全让施文庆等人扣下了。直至建康城外间谍骤多,陈叔宝才稍有知觉,但在众小人安慰吹捧之后。他又自高自大了:“王气在此。齐兵三来,周师二来,无不摧败。杨坚又能如何?!”而孔范等人也在吹嘘长江的天险之利。陈叔宝也点头称是。

    抵抗隋军,唯一的依靠竟然是王气、天险。可江陵王气黯然收,天险已与他人用,长江之险早已沦为平地了。而陈朝君臣依然歌舞不断,完全不顾时局。

    继续喝酒,奏乐,吟诗!

    而此时下游的贺若弼已从广陵(扬州)渡过长江杀往江南,向建康之北挺进;而韩擒虎只率五百人渡江,由于守军醉酒,被隋军轻松搞定,向建康之南进军。陈朝赖以生存的长江防线竟如同纸糊。

    外围战火连天,可到了第三日,陈叔宝才下诏抵抗。那些平时被文官欺凌的武将,重又被说服、鼓动拿起了武器。这回真是全民抗隋,和尚、道士、尼姑也全被武装起来,走出寺庙、道观,拿着武器准备抵抗。

    贺若弼攻拔京口(镇江),一路军令严肃,秋毫不犯,军中有人在民间买酒的也立马斩首。跟以往的南侵战争不同,这次隋军都是人民军队的风范。这不是两个民族,也不是索虏(南朝对北朝的蔑称)和岛夷(北朝对南朝的蔑称)之间的战争,只是两个汉人王朝之间的战争。

    此战,无关于道义,无关于民族气节,无关于民族生存,无关于汉文明的存亡,更没到亡天下的高度,只是简简单单的大鱼吞小鱼而已。

    贺若弼眼里倒是有一个对手,但不是陈叔宝,而是他的同僚韩擒虎。陈叔宝算不上对手,只算是他的猎物。他一定要赶在韩擒虎这个对手之前,赶到建康,生擒陈叔宝。

    而陈军摆出的相当于长蛇阵。最南的是鲁广达,老将任忠、樊毅、孔范夹在中间,而萧摩诃在最北边。这个战阵极怪,长达二十余里,各将心中各有算盘,各自为阵,互相之间全无接应。

    更可怕的还是军心。五将中,唯一要以死报效的只有鲁广达。孔范根本不会打仗,只会拍马屁和害人;任忠的部曲被夺走,一向被文官欺压,也无战心;万人敌萧摩诃已七十多了,不过他的身体虽能撑得住这场战争,可他的心已不愿再战了:这场大战还未开打,陈叔宝已勾引了他的老婆,两人在床上战斗过了。

    这种奇耻大辱所有男人都难以承受的。所以萧摩诃也毫无战意,在战前更是懒懒洋地要求悬赏,说得非常赤luǒluǒ:以前打仗,为国为己;今日之事,兼为妻儿。

    带着这心思,怎能抵御隋军的骁勇部队?

    贺若弼登上蒋山,望着山下的陈军,心中已有对策,立即发动进攻。陈军众人无战意,唯有鲁广达在那里死扛,竟然也把隋军打退了四次。贺弱弼手下被杀死二百七十余人,他靠燃放烟雾才得以逃脱。不过,隋军并无重大伤亡,转而又重振旗鼓。这时,贺弱弼看出孔范是个软柿子,专门移兵前去攻打孔范。孔范这个饭桶一看隋兵前来,立即溃逃。

    其余各部一看这里溃逃,也一哄而散,战阵全乱。贺弱弼是自行先期决战的,手下军队并不多,人员上还是陈军远占优势。可陈军已人心惶惶,将无战意,兵无战心,所以才一败涂地。

    章节目录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 328

    非唯朕无德

    此战之后,萧摩诃被擒;任忠逃走,然后降了南道攻来的韩擒虎。一路而来,韩擒虎竟无一硬战,几乎兵不血刃先于贺弱弼进入建康。

    文武百官全部散走,只剩下仆shè袁宪等几人还在坚持办公。陈后主很感动,平时自己信赖的人都走了,这个老顽固倒是挺忠心的。陈叔宝很惭愧:老兄,我平时对你也不怎么样。可今天,就你够哥们!

    说完后,他又给自己开脱了:“非唯朕无德,亦是江东衣冠道尽!”不是我一个人王八蛋,是一群王八蛋才亡国的呀;推卸归推卸,不过也挺一针见血的。

    骂完了,还得面对现实。这时再去牵羊衔璧投降也来不及了。陈叔宝担心的是万一被乱兵一不小心砍了,就划不来了,得赶紧想对策。

    这时,袁宪又义正严辞地说了:“臣愿陛下正衣冠,御正殿,依梁武帝见侯景故事!”

    梁武帝晚年虽然昏庸,但在破城之后,依然保持了帝王的尊严,让拥兵十万的侯景都不寒而栗。袁宪的意思跟海明威的话一个意思:陛下,你可以被打败,但不能被打倒。

    你要以帝王之尊接待这群北寇。虽然你输了,但你要以帝王的尊严输掉这场战争。

    当然,这样做风险也很大,万一激怒了隋兵,被一刀砍了或一箭shè死的可能xìng也很大。尊严多半是靠命换来的。

    陈叔宝一听这馊主意,立马不从。他还在自我寻思着避敌之策。突然,他灵机一动,从榻上一跃而下,奔跑而出,边跑边喊:吾自有妙计!

    他带了十余位宫人,跑到景仰殿后的一口水井前,说:这就是避敌之所。他准备顺着井绳往里头钻,旁边的袁宪没想到皇帝的妙计竟然是躲在井里。袁宪在一旁边苦劝,估计又是那种“宁可站着死,不能跪着生”之类的教导。婆婆妈妈,说了一堆,效果全无。

    可陈叔宝想:开玩笑。刀剑无情,万一我被砍了怎么办,谁赔?对袁宪置之不理。

    而还有一官员更绝,知道劝诫也没用,索xìng用身体盖住井口。这群书呆子的心里只有这种想法:身可以死,国可以亡,脸面不能丢。

    一看这家伙挡住自己的生命之口,陈叔宝着急了,也不顾至尊之体了,连忙抢上前和这官员争了起来。结果,君臣两人为一口井推来挤去。陈家唯一的尊严也一扫而空。

    争了好久,还是陈叔宝的力气大,跳井的意志力坚强,他终于赢了。

    不久隋军迅速杀到,韩擒虎在任忠的带领下进入宫中,竟然没找到陈叔宝生要见人,死得见尸啊。最后他们觉得这口井很可疑,便朝井里大喊, 无人回应。隋军很干脆:井里没人啊?那我们扔石头了。

    底下连忙传来喊声:别扔,千万别扔石头。麻烦扔根绳子下来吧。

    隋军把绳子甩下,往上拉。很奇怪,这井底的家伙竟有好几百斤重。皇帝的营养再好也重不到那份上啊?不过,纳闷归纳闷,这重物还得往上拉。最后一上来,绳子上竟然捆了三人:陈叔宝、张丽华、孔贵嫔。

    陈叔宝在危难之际,还是很有护花之心的,是个靠得住的男人。

    皇帝以这种方式被俘的,中国历史就他一人吧。现代的萨达姆勉强能与他一拼。

    陈叔宝虽脸面丢尽,可他的太子陈深却很有贵族之风,闭着门阁,端坐案前,他的助手太子舍人孔伯鱼在一旁伺侯。真正的临危不惧。当隋军砸门而入的时候,陈深依然安坐,颇有礼貌地说:“你们一路上鞍马劳顿,还不至于过于疲劳吧?”

    这一刻受到了所有隋军的尊重。父子两人,竟有如此差距

    其余亲王在战前已被陈叔宝聚屯在朝堂,此回也一并投降。

    贺弱弼一人击溃了陈军,却没料到让韩擒虎趁虚而入,抢先抓住了陈叔宝,心中非常恼火。他只好把气撒在陈叔宝身上,对其大呼小叫;吓得陈叔宝两股颤颤,拱手作揖不停。

    此后,高也进入建康城。他收到了一道特殊的命令:留住张丽华。下令的是晋王杨广。不过,高很绝情,如此回答:太公蒙面斩妲己,今岂可留张丽华!?

    张丽华被立马斩杀于青溪。每一个王朝消沉或落幕,常有关系不大的红颜为其买单。而真正造孽的事主却依然苟活。清溪如此,马嵬坡下如此。

    而陈叔宝却安然无恙,被押入长安。杨坚让手下探听陈叔宝的举动。手下的回报是陈叔宝过得很舒服,并无异常之处,只是,只是他提了一个过分的要求。杨坚便问什么要求。手下回禀:“叔宝言,他没有受封官衔,每次参加朝廷的朝会感觉很不舒服。希望加封一官号。”

    陈叔宝皇帝都当过了,现在亡了国,竟死乞白赖求一官衔,真是荒唐。杨坚哭笑不得,只得说:“叔宝全无心肝。”

    手下又说:“叔宝常醉酒,罕有醒时。”

    “饮酒多少?”

    对曰:“与其子弟日饮一石。”

    这不成酒桶了,喝下去身子不是要毁了?杨坚开始担心起陈叔宝的身体来了,说那得戒酒啊。而后,一沉思,他又改了口:算了,不喝酒,他这日子怎么过得下去啊?

    陈叔宝没心肝吗?的确没有。可他傻么?当然不傻。只有乐不思蜀的刘禅,才有可能苟活。在别人的屠刀下生存,稍流露点志向肯定是必死无疑的。你就得把自己扮成行尸走ròu的样子。

    比起被篡位的宇文家族,亡了国的陈家子弟竟然都活得好好的。他们分到田业,逢年过节还能在大隋王朝享受送温暖的福利。活下去了,活着多好吗?

    为何杨坚对宇文家族赶尽杀绝,而对陈家人如此宽容呢?良心发现?当然不是。如今的杨坚更加铁石心肠。缘由在于时势不同。周朝的天下是他篡夺来的,名不正言不顺,当时又全无把握,所以全部灭口,免得让人心存念想,以致死灰复燃。

    而灭陈是统一之战,顺风顺水,此时大隋根基已定,杨坚心中也是自信膨胀。留着这些活口,留着陈家这群行尸走ròu,多么能彰显自己大国的气度和仁慈,至多,至多是浪费粮食而已。

    杀,或者不杀,跟气度、仁慈无关,只跟时势有关。这也是宇文和陈氏家族在灭亡之后,在一样的杨坚手中,竟会遭遇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

    章节目录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 329

    三国一统

    终于统一了。

    如果,西晋那段短暂的统一时间不算,自东汉灭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