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威心里,与其为一官半职庸碌尘世,不如在空山古寺枯坐来得畅快。他需要的是一个真正能理解自己的君王,能完成他一生志向的君王。他要实现他父亲的遗愿,超越他的父亲。命定之中必定会有那样的人向他招手。
而杨坚的出场终于给了他这个机会。
高向杨坚举荐了苏威。苏威和杨坚两人秘密会晤后,相谈甚欢。杨坚遂一路大力提拔苏威。苏威最厉害的时候,身兼五职,太子少保、纳言、大理卿(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京兆尹(首都市长)、御史大夫(监察百官的,如同纪委书记),无人可及。
结果有人眼红,说苏威占的公务员岗位太多了,该让让贤,让他人也有升迁的机会。杨坚出来辩护,一锤定音:“我不得苏威,何以行其道?”
你们都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苏爱卿是我的左膀右臂,离了他,我这皇帝就当不下去了。
后来,苏威又转任过刑部尚书、户部尚书、礼部尚书,反正中央各部“部长座椅”上都塞过他的屁股。他和高两人同心协力,为隋朝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还有一人,也很是重要杨素。杨素的飞黄腾达其实尚在后期,不过这角色实在太重要,绕不过去,不得不提。杨素也是全才,文武皆通,他的书法和文辞都是一流,才辩能力也是举世无双,但给人印象最深之处是他的战功。
和高、苏威相比,杨素是个喜欢冒险的人物,为达目的往往不择手段。
杨素本被宇文护器重,被宇文邕认定为宇文护一党,在政治上基本上属于“永不叙用”的那种。可他却三番两次到宇文邕前给死去的父亲请功,近乎胡搅蛮缠了,结果惹烦了宇文邕。宇文邕威胁要将他斩首,他竟反客为主,高声地说:“臣侍奉无道天子,死是意料中事。”
很明显,他肯定研究过宇文邕,知道这当朝皇帝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明白这皇帝既珍惜自己的名誉,也关爱有才华的臣子,所以他才敢如此冒险。
这一喊,反而让宇文邕对他有了好感,把他召入了自己的阵营。
当他在宇文邕面前下笔成章,完成诏书时,宇文邕大加赞赏,赞扬道:好好努力,不要担心富贵荣华!
他却没有以“谢主隆恩”的套话作答,而是回答得意味深长:“臣但恐富贵来逼臣,臣无心图富贵。”
既然,他连自己的命都可以不要,那么别人的命更是视如草芥。在他手下打仗,一旦倒霉起来,那就无可救yào了。他是一个铁石心肠和战无不胜的主帅,手上沾满了部下和敌人的鲜血。。
他治军严整,到了近似苛刻的地步。他的部下一旦违犯军令,立斩不赦,而绝无宽容的先例。
为了打胜仗,他的激励方法近于变态。每次作战前,这位主将并不急于排兵布阵,而是找茬。他一定千方百计寻找手下的过失,不管大小,只要够格,就当场斩杀。多的时候,敌人一卒未损,杨素的阵前已倒下百具尸体。即便血流成河,杨素依然谈笑风生。
两军对阵,杨素也不着急派大部队进攻。而是仅命令一两百人的先遣队,前去迎敌破阵,若是破了敌阵,便作罢;若无功而返,便不管回来多少活口,全部斩首。
然后,依然再令两三百人前去,若无效果,照杀不误。
如此,所有之人皆抱必死之心,所以战无不胜。他手下的士兵全被他逼成了杀人机器,冷血、疯狂。杨素便是这样成了一代名将。
不过,在杨坚的统治前期,杨素却坐了一段时间的冷板凳。原因很好玩,是因为夫妻之间的吵架断了他的前程。杨素虽然杀人不眨眼,可他的老婆郑氏也同样彪悍,从不示弱于他。杨素气不过,竟然发了这样的dú誓:“我若作天子,卿定不堪为皇后。”郑氏二话不说,直接捅到天子那里去了。家有悍fù,前程不保,杨素只得在候补位置上等待。
章节目录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 325
独孤家的女儿
而凑巧的是,皇帝杨坚背后也有一个很厉害的女人。她对杨坚的影响,并不亚于前面提到的三个男人。她便是当朝皇后独孤伽罗,独孤家的七女儿。
独孤伽罗身份高贵,姐姐和女儿先后都当过皇后,如今她自己也成了皇后。她十四岁嫁给杨坚时,杨坚便被她控制得牢牢的两人发了这样的dú誓:只允许独孤给杨坚生孩子,别的女人都不行。杨坚本也是好色之徒,可在独孤手中毫无办法。后来,杨坚因宠爱的一个小妃子被独孤偷偷杀害,气得半夜策马狂奔,一代君王竟然以离家出走的方式泄愤“吾贵为天子,不得自由。”
当然,这里的“自由”不是自由主义者死命争取的自由,仅指泡妞的自由而已。别的自由,杨坚还是有的。
其实,除了善妒,独孤的优点还是很多的。她聪明,爱读书(杨坚不好这口),常有妙计,杨坚对她是言听计从。在杨坚窃取帝位的关键时刻,她会深情地鼓励他:“夫君,现已骑虎难下,努力为之!”让杨坚一往无前。
杨坚当了皇帝去上朝,她也亦步亦趋跟在后头,至阁而止。又让宦官在前头探听朝政,随即匡正。杨坚下朝后,两人又一同返回宫中寝食。非常典型的夫唱fù随的恩爱夫妻模范。
后头藏一个女人对自己指手画脚,对帝王而言,总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可杨坚也不避讳,很享受这种感觉。朝中也是尽知,称之为“二圣”。
可独孤也很低调,也很聪明,有自己的底线:从不让亲朋好友进入权力的漩涡。因为这正是杨坚的忌讳所在,他的帝业是怎么来的?
独孤很节省,宫里头常用的东西很少。有回,杨坚要赏赐一个现成织好的衣领,宫里头竟然遍寻不见。可独孤伽罗是一个有道德洁癖的人,是一个在男权世界里孤军奋战的女权主义者。一个道德自律过强的人,同时也会苛求于他人。独孤估计是最愿意推行一妻一夫制的人最大的限度是男人可以娶妾,解决生理问题,但不能同妾生子。要是为此冷落了自己的原配,那便是罪不可恕。他的老公、他的太子,乃至大臣高都为此吃过苦头。此处不再详述。
杨坚对这个老婆的感觉,史书用了这两个字形容宠惮:又爱又怕。有独孤这种坚强、聪明、严格的女人管束着,杨坚还能走什么歪路?
此外,李德林也是重臣之一。不过,他由于过于书生气,遭到了杨坚的训斥,自此品位不进,但作用依然不可忽视。
李德林带来的是北齐文士的儒雅之风,汉儒气息浓厚(隋唐的文化事业基本是继承北齐的,尽管它腐朽、堕落,可它却繁荣,多项制度都远比北周完备、先进);苏威继承的是父亲的遗志,为父亲当年张弛有度的梦想努力奋斗,他代表了关中地区的原有文士的想法;而高更为特别,他的家世和周齐两国之间都有渊源,他的想法更为通达。
有这些人保驾护航,整个隋朝的事业蒸蒸日上。
等国内的一切准备妥当,杨坚把目光投向了北部愈加强大的突厥。突厥 沙钵略可汗在千金公主的煽动下,率众四十万,对隋朝打了一仗。结果被杨坚设计,引起突厥内乱;沙钵略可汗腹背受敌,陷入困境,只得向杨坚求和。千金公主也成了杨坚这个灭族仇人的干女儿被改为大义公主。
强大的突厥,已经向大隋朝王朝低下了它高傲的头颅;而地促人少的陈朝,却依然愚蠢地保持着上国的尊严。
章节目录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 326
陈叔宝的荒唐岁月
这十几年的时间,陈朝的变化只能用这几个字来形容:愈加堕落。
陈顼派吴明彻北伐大败之后,完全成了守势,无力反扑。北周又趁机南攻,连广陵这种长江北岸的重镇也落入宇文家族手中,南北之间再次划江而治。陈朝由此也成了南朝四王朝中疆域最为狭小的。这时,若是碰上刘裕和陈霸先这种气吞如虎的开国君主,估计、或许、可能还有点渺茫的希望。
可偏偏,继承陈顼事业的却是败家子陈叔宝。
陈叔宝便是大名鼎鼎的陈后主。叫后主的全是完蛋的:蜀后主(刘禅)、李后主(李煜)。而且凡是末代君王,名声总比实际上的还要差一点。陈后主之所以被人牢牢记住,倒不是他是南北朝南朝的最后一位皇帝,而是跟李商隐和杜牧的两句诗有关:“地下若缝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看来,都是后庭花惹出的祸端。陈叔宝,陈顼的太子,在四十二个兄弟胜出,着实不易。可如魏征所言,他却“生于深宫之中,长于fù人之手”,这位喝蜜长大的皇帝对民间疾苦一无所知,对国事也极为厌恶。他只想逍遥过一生。
他造了临春、结绮、望仙三阁,各高数十丈,连延数十间,饰以金玉。他自居临春阁,张贵妃居结绮阁,龚、孔二贵嫔居望仙阁。宫殿里头积石为山,引水为池,中间杂植奇花异草,所有梁木全采用名贵木材。每微风暂至,香闻数里,宛若人间仙境。唯有穷奢极yù可以形容连杨坚伐陈的檄文里也把陈后主的奢靡当成极大的罪状来控诉。
杨坚任用的是高、苏威这种贤臣,陈叔宝宠信的是施文庆、沈客卿这样的小人。而且朝中的宰辅江总也不亲临政务,与都官尚书孔范等人时刻团结在陈叔宝周围,日日寻欢作乐、醉生梦死。在后殿常有文学集会,那一刻,无论君臣、男女其乐融融,不分尊卑贵贱,大家都是文学青年,都是诗人,为了崇高的文学理想,各自赋诗赠答,自夕达旦。
而著名的亡国之曲代表作《玉树后庭花》便在这种应酬答唱中诞生。宫女千余人每天排练这首曲子,还要分声部学习,此起彼伏,声势极为壮观。
高纬弹的是琵琶,走的是文艺青年路线;陈叔宝玩的是诗歌,算是文学青年。两人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处,就看命运是否殊途同归了?
有了陈叔宝撑腰,这批文臣更加嚣张,完全不把武将放在眼里。孔范认为自己文武双全,竟然厚颜无耻地对陈叔宝自吹自擂道:“外间各位将领,起自行伍,匹夫而已。深见远虑,岂其所知!”
一句话把武将全贬得一文不值了。陈叔宝半信半疑,问了周围几个人,全迫于孔范yín威,都一致赞成这回答。结果,武将的地位迅速下降。只要稍有过错,带兵打仗的权利都被剥夺,部队全让文官接收。即便像任忠这样的老将,他的部曲(私人部队)也被孔范几人瓜分。
文官每天忙于应酬答唱,武将被肆意踩在脚下,一旦大敌来临,还有谁去抗敌,谁来捍卫?
由于母老虎看家,杨坚实际上等于只有一个女人;而陈叔宝左拥右抱也忙不过来。龚、孔二贵嫔,张、薛二淑媛,还有袁昭仪、何婕妤、江容,一大堆,尽是天下美色。不过,他最为迷恋的还是张丽华张贵妃。
张丽华出身很低贱,兵家之女,本是龚贵妃的侍女,结果被陈叔宝临幸,生了儿子陈深。张丽华发长七尺,光亮无比,在保养头发上无人能匹活到今天不知能接拍多少洗发水的广告。她的眼神更为迷人,左顾右盼之时,光彩溢目,照映左右。
除了漂亮之外,她还是个聪明的女人。她不从独占陈叔宝,一旦有漂亮的宫女,便立即进献给皇帝。如此一来,陈叔宝也能换换口味,图个新鲜,更加宠爱张丽华;而其他得宠的宫女也是感恩戴德,极为感激张贵妃的大力举荐。
陈叔宝懒得上朝,经常在宫中决定朝政。旁边两太监在一旁口述,他在椅子上批注,而张丽华便是坐在他的怀中,一同决议果然是坐怀不乱。张丽华的文字功底好,而记xìng也一流,能帮得上陈叔宝的主。
陈叔宝的正牌皇后倒是一正经人,每天念佛讼经,常劝谏陈叔宝。不过,毫无效果,陈叔宝老寻思着要废掉她,再立张丽华。后来国事变化,废后不成。
宫中天上人间,外头民怨沸腾:由于陈叔宝大兴土木,入不敷出,沈客卿担任税务官以来,掘地三尺地搜刮税款,竟然比往常多出十倍的收入。如此竭泽而渔,陈朝还有多少气数可言?
这几年唯一让陈叔宝不安的是:陈叔宝听闻杨坚容貌貌不凡,便让派去的使臣从长安带回了杨坚的一副画像。结果画卷一展开,杨坚的面容却吓着了陈叔宝拿走,拿走,我不愿再见此人!
不想见画像也可以,那么就见zhēn rén吧!
章节目录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 327
不堪一击的陈军防线
公元587年,后梁君臣两百余人离开江陵,前往长安朝拜杨坚,结果一去不返,从此长留长安。因为此时的杨坚羽翼已丰,后梁地处长江中上游,要灭陈,江陵必须完全成为属地,不能继续搞独立王国。残喘了23年的后梁至此消亡。 不过,后梁的家族里出了一名女子,还当了杨家的媳fù她便是隋炀帝杨广的萧皇后。
存在也好,灭亡也好,夹缝中的小国,永远只是颗小棋子,生死全为他人所摆布 。
前些年,杨坚一直对陈朝示弱,奉行隋陈两国友好往来的政策。这友好好到近似讨好的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