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热闹真刀真qiāng、血光四溅的厮杀肯定特别好玩。

    国色天香的女人,平时不一定是祸水;可我保证,如果被带到战场上,一定是。

    而高纬,就带着花枝招展的冯小怜上路了。他手下的十万鲜卑精锐,不知道自己的命运竟然荒唐到要被皇帝身边的这个女人左右,要被她酿成的那股祸水席卷而走。

    决战平阳

    看着高纬终于来了,宇文邕乐在其中。

    既然诱敌成功,按预先的设想,该决一死战了吧?

    而这时,宇文邕突然宣布撤军了,而且要将所有的主力全部撤出晋州一带。有些人看不明白了:齐军的战斗力如此低下,更该以势如破竹的劲头,一举拿下才是。怎能示弱呢?

    执意要来的是他,现在要走的还是他,这皇帝让人太摸不着头脑了。两位将领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认为“取乱侮亡,正在今日”,不可放弃!的确,皇帝那声如同雷霆万钧的“机不可失”犹在耳边,今天,他怎么放弃了?

    而宇文邕放弃的原因是,齐兵新来,锋芒正旺,而己方作战多日,早已疲惫,先暂时回避一下。别着急,还没到收网的时候。

    宇文邕决定退回长安去。平阳,他当然不能放弃,这是他设下的诱饵。他把平阳城jiāo给了梁士彦,一位当时并非异常特出的将领。可宇文邕有识人之明,梁士彦别的方面他难以预料,但打仗非常勇猛,不管如何危急,他一定会作殊死抵抗的。

    宇文邕给了梁士彦一万精兵,唯一的要求是:一定要顶住,等我回来。

    周军的主力就这么撤走了,齐王宇文宪担任了断后的重任。初来乍到的北齐军队,进攻势头很猛,打得宇文宪节节败退。靠着手下杨素、宇文庆、李彻等人的奋力厮杀,宇文宪才得以安然脱身。

    平阳似乎便成了孤零零的一座城,等待齐军十万人马的进攻。起码,梁士彦和平阳守军的感觉是这样的。而愚昧的北齐也是如此判断。

    章节目录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 308                                                                                          已报周师入晋阳东西合璧

    平阳似乎便成了孤零零的一座城,等待齐军十万人马的进攻。起码,梁士彦和平阳守军的感觉是这样的。而愚昧的北齐也是如此判断。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这正是宇文邕的狡猾之处。他自己的确回了长安休整,可大部队却没走。留下的主力,悄悄地驻扎在前线一带。距离晋州城,说远也远,恰好远到让齐军难以发觉;说近也近,近到可以派兵监视着北齐的一举一动,直至驰援平阳。

    人数不多也不少,刚好六万。为何要留下这六万人呢?因为宇文邕的第一层目的在于诱敌深入,让北齐军队的精力损耗在平阳之下。只要梁士彦死命抵抗,撑住几日,他的目的便达到了。到时,周军反过来可以以逸击劳,整体反攻了。

    而一旦平阳危急,这六万人可以速去救援;最坏的结果是,万一梁士彦撑不住,平阳沦陷,也可以立即摆出阵式与北齐决一死战。

    梁士彦,朕把平阳jiāo给你了。你要死战到底,血流成河也不能后退半步,而我需要休息,更大的生死之战等着我。

    平阳城下的决战

    攻防的角色转换很快,有点让人目不暇接。不过受伤的依然还是平阳城,只是守城的变成了周军,而围攻的成了齐军;攻防人数上与上次相当,还是十万围攻一万。

    过程如出一辙,而平阳城的命运还会一样吗?

    在无需主将指挥,无需领导部署的情况下,齐军的战斗力还是非常强大的。面对平阳城,他们轮番发动进攻,夜以继日,急于把平阳城一口吞下。因为齐军也怕北周率兵支援,以免两面作战。在如此疯狂的进攻下,平阳城楼上作为掩护的楼全被夷平,城墙尽坏。而北齐军马也涌向城根之下,与守城的周军短兵jiāo接;他们的骑兵已能骑马跨进矮墙,随意出入。双方在城墙一带血腥鏖战,争夺得极为惨烈。

    平阳城已摇摇yù坠,即将陷入城崩人亡的绝境。

    而此时外头救援的音信也全无踪影。城内士兵连日作战,早已疲惫不堪,心中充满恐惧,不知末日何时来临。

    这时,需要一个人挺身而出,给士兵们战斗下去的勇气。

    还有一个人挺得住。他便是主将梁士彦,他记得宇文邕给他的嘱托。他没有气馁,也毫无畏惧。在危亡之际,他对手下的将士说:死在今日,吾为尔先!

    士兵们要的就是这句话,要的就是这种鼓励。主将已视死如归,都要先行战死,作手下的再贪生怕死不是太丢脸了?他这一慷慨陈词,得到了士兵的齐声欢呼,呼声动地。而后,人人拼命,无不以一当百,全部踊跃而出。

    正yù入城的齐兵突然遇到了这殊死抵抗,一下子猝不及防,纷纷后退。梁士彦见齐兵后撤,一面继续抵抗,一面组织城中的预备力量,连夜修城。唯有修筑城墙,才能抵挡齐军的下一轮进攻。

    梁士彦在战场上自己一马当先,奋不顾身;而在修理城墙上,他的家人也是以身作则,家中妻妾也全登上城头,添砖加瓦,当起苦力来了。受此激励,城中军民无论男女老少全部涌出。所有人此时只有一个目的,齐心协力修好城墙。誓死捍卫平阳城。

    三日之内,奇迹发生了,坏掉的城墙重新补好,近于崩城的平阳再次顽强屹立。

    其实,不远处的宇文宪也听到了战报。准确说,是听到了误报:平阳城已陷。宇文宪急忙让越王宇文盛、大将军尉迟迥等率轻骑一万前往平阳,自己也率大军前往。

    不过,行军途中听到了好消息:平阳坚持住了。宇文宪立即返军。既然坚持住了,那让平阳城继续坚持,让梁士彦继续战斗,继续消耗齐军的精力。

    北齐军也不傻,见平阳城再次修好,也不愿在地面上强攻,而是选择了挖地道。结果很成功,地道直通城里,再次将城墙挖塌。此乃千载难逢的机会,北齐士兵急yù杀入,占领平阳。

    只要此刻不是天降神兵,即便梁士彦意志如铁,作殊死抵抗,平阳城也必破无疑。

    章节目录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 309                                                                                            已报周师入晋阳东西合璧

    突然北齐士兵听到一声高吼:全军停止进攻,等待皇帝的命令。

    为何?为何?为何?

    经过浴血奋战,平阳城已几乎被踩在脚下,只要再费点劲,马上可以手到擒来了,为何要停止进攻?太不可思议了。所有的解释加起来只有这一句:这是皇帝的命令。

    千真万确,的确没有误传,这是高纬的命令。战场上只要他的身影在,一切荒诞皆有可能。

    在平阳城下苦攻多日,如今终于破城,这是让人兴奋异常的。更诱人的是,破城后全军涌入的景观肯定很是壮观的。这种气派的场面,是每个男人都愿意与自己心爱的女人共享的。

    而高纬更加兴奋,因为他恰恰是那个伟大的征服者。这千载难逢的一幕,一定要让小怜看到。她这一路从晋阳跋山涉水而来,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我一定要好好补偿她。

    看吧,来看吧,数万男人在血战不已,旁边多一个毫不相关的女人,即便她绝色倾城,似乎也关联不大。不就是多一个围观的人而已吗?

    问题却没有如此简单!冯小怜虽然爱看热闹,可任何场面她都要盛装出席。破城如此重大的场合,自己总得打扮得漂亮一些,妖娆一些, 才能对得起这数万将士的浴血奋战吧。

    这是万众瞩目的时刻,所有的男人都在等待着我的出场,我可不能给大家(这里的“大家”特指高纬)丢脸,我得在这一刻展示女xìng所有的妖娆、妩媚。

    齐国的将士奋勇厮杀已倾了平阳城,可我冯小怜,一倾能倾城,再倾却能倾国!

    宝贵的时间在冯小怜的描眉画眼、涂脂抹粉中,点点滴滴流逝,北齐将士也在平阳城下磨刀霍霍,焦急地等待破城的命令。平阳城已唾手可得了,可他们还是得经受漫长的煎熬。所有的人都不知晓,这场生死之战,被紧急叫停,只是缘于一个女人觉得自己打扮得不够美。

    本几乎等于坐以待毙的周军也愣掉了:齐军难道遭雷劈了?纹丝不动地傻站在那里干嘛?难道时间停止了?不管那么多了,赶紧抓住这个绝地逢生的机会。

    结果平阳的周军趁此空当立即运来无数木料,重新竖立栅栏,设置障碍,将缺口填补,筑起了难以突破的防线。齐军失去了最好的破城机会。

    这时的冯小怜,终于花枝招展地出来了,而战斗实际上早已宣布结束。

    高纬心中肯定非常遗憾。但他心中最遗憾的,不是失去拿下平阳的机会,而是错过了让冯小怜观赏破城的场景。他男人的虚荣心没得到满足。

    这回,冯小怜算是白白打扮了。可好玩的东西还有。原来,平阳城西面的巨石上,存有圣人显圣的印迹,声名在外。这好不容易来一趟,破城的大场面没看到,好歹名胜古迹得瞅瞅吧?

    冯小怜这郊外采风的心思一动,又造成大麻烦了。现在两军jiāo战,到处刀光剑影、乱箭横飞的。而要到那巨石下,非得经过一座桥,而这桥恰恰在周军的shè程之内。为了看名胜古迹,冒着被shè成刺猬的危险,高纬还是得考虑一番的。

    高纬不愿冒这个险,果断放弃了。

    别担心,他只是放弃了从那座桥过去,圣人旧迹是非看不行的。咱们换条路,绕条远道他以此吩咐手下。

    可中间隔了条大鸿沟,又飞不过去?手下的回答很愚蠢。

    浑蛋,架桥。喜鹊都会干的事,你堂堂一个齐国大臣还干不好??

    可问题还有?这么大的鸿沟要架桥,得花费多少木料啊?到哪里去找那么多的木料?

    蠢驴,你不会动脑子啊?把那些攻城的木料撤下来,全给我搬过去造桥。

    这回,北周的士兵再次发愣了:齐军好端端地怎么拆除起攻城工具了,是不是打算撤军了?这不打得正酣呢?怎么说走就走了啊?碰上高纬这个无厘头风格的对手,梁士彦不知要死多少脑细胞。

    可造桥的难度太大,速度还是慢了点。而高纬和冯小怜早已急不可耐了,恨不得当天竣工。结果监工的工头监作舍人还挨了重罚。

    这一罚,桥便造好了。可为了赶工期,避免再次受罚,大桥留下了粗制滥造的毛病,真正的一典型豆腐渣工程。高纬和冯小怜两人兴奋地前往观赏,结果一上桥,桥竟然崩掉了。

    由此又引起大乱,两人也极其狼狈,折腾一番,到半夜三更才回到营地。好端端的采风变成了一次坍塌事故,真是败兴。

    天子如此胡搞,齐军也毫无斗志了。两次已走入绝境的平阳城终于撑了下来。

    而这时,宇文邕也已休整完毕,从长安返回前线。

    章节目录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 310                                                                                                                  已报周师入晋阳东西合璧

    宇文邕这一来一回,刚好是一月之余。周齐两军的实力、士气,已悄悄起了变化。

    由于高纬和冯小怜的胡闹,加上梁士彦的誓死抵抗,平阳城已坚守了一月之余。这一个月,齐军徒劳无功,早已疲惫不堪。部队虽号称十万,可没有战斗能力的伤病员和后勤人员已占三分之一。

    更让人担忧的是,齐军一月之前那种长驱直入、视死如归的锐气已经消散了。对打仗而言,再没有比士气更为重要的因素。

    而周军呢,在这一个月却好好地休整了一番,暗中还偷偷地窥视了一下齐军的卖力表演。他们的体力已得到复苏,士气高涨,就盼着这场一决生死的大战。

    一切都如宇文邕所盼,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他心中最想说的话是:梁士彦,你辛苦了,你给朕争取了最宝贵的时间。不过,在我打赢这场大战之前,你还得挺住。

    其实,还有一批很特殊的人,比宇文邕早了几天返回了平阳前线。他们相当于北周的先遣队、宣传队,把宇文邕即将亲征的消息四处传散,带回北齐军营中,yù造成北齐将士的恐慌局面大战即将来临。

    他们的身份很特殊,是北齐的战俘(上回平阳城陷被北周所俘虏的)。一般战俘被俘后,经敌国的思想教育后,普遍厌战,斗志不高,最擅长的本事便是制造恐慌,会在适当时机大肆宣扬敌方的厉害唯有如此夸耀,凸显敌方的能干,才能遮掩自己被俘这事上的无能:对手太厉害了,我实在没办法。

    而宇文邕将他们释放,并非宽大仁慈,目的便是要瓦解北齐的军心。

    宇文邕和宇文宪合兵后,共八万人驻扎在平阳城南,营地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