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守城的将领也很平庸,当地的地形也便于运动兵力。更重要的是,北齐从未料想北周会在这里发起主攻。这里可以出其不意地发动进攻,让北齐猝不及防。

    北上,北上,北上!这是三个清醒的官员给皇帝的建议。

    所谓三人成虎,可宇文邕却不吃这一套。他和父亲一样倔强,在他眼里,只有他自己才是真正的老虎。他认定的事一定要执行,即便头破血流,也不后悔。他断然拒绝了所有北上的建议:

    我要东进,围攻洛阳,力克黄河三城,让齐鲁之人闻风来降,然后直捣邺城,让晋阳不战而屈,完成东西一统大业。

    进攻北齐前,宇文邕下了一道前所未有的命令:路上所有的一草一木,都不能碰!违者,斩!

    军令如山,异常血腥。这是一个侵略者难有的大度,从那一刻起,宇文邕便下了这样的决心:北齐的子民们,我才是你们真正的君王。尽管我是带着剑来的,可我爱民如子。草木我尚且不碰,何况是你们的血ròu之躯?

    北周大军就这么出发了,在宇文邕的指挥下,一路顺风水水,攻城拔寨三十余座。一切似乎都在他的掌控之中。而且,他比他的父亲走得更进了一步他竟然攻下了河yīn大城,齐军的黄河防线被撕开了很小的一个口。

    坚固的黄河浮桥三城,被攻下了一座,太让全军振奋了。

    可是势如破竹的势头也就此止步了。黄河浮桥虽被宇文邕毁掉,可黄河中间的城堡却纹丝不动,齐军精锐部队集结于此,作了殊死抵抗。这一撑,就是二十多天。

    围攻黄河浮桥,争的就是时间,一定要速战速决。一旦超过十天,几乎等于前功尽弃因为晋阳和邺城的北齐援军能立即赶到。

    这时传来了很坏的消息,齐军晋阳的主力已到达黄河北岸的河阳城,指日便可前来。

    雪上加霜的是,皇帝宇文邕竟然病倒了他病得总不是时候,当然这回还不算最不是时候的。

    敌军来援,统帅病倒,这仗还能打吗?毫无选择,周军只能连夜撤军。水军的战舰也全部烧掉,改成由陆路返回;攻下的三十余城,也全部放弃,拱手还给北齐。

    虽然宇文邕的处子秀不算大败,逃得还算从容,不过,北周第二次无功而返,的确大大损伤了己方的士气。

    章节目录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 305

    已报周师入晋阳东西合璧

    卷土重来

    病一场,败一场,让宇文邕冷静了下来:河阳之路的确不通,他得选择新的方向。

    可这一败也让他更加豪气冲天,认定消灭北齐已是指日可待。尽管败了,可北齐朝政的昏败无能,齐军打仗时的如同儿戏,都给了他前所未有的信心。

    要不是那场突如其来的病,自己怎会徒劳无功呢?

    信心归信心,可他并不急着进攻。他继续对陈朝示好,希望两家合作,共同消灭北齐。陈宣帝和他一样,都看到了北齐的昏聩,毕竟两家一块儿合着揍一家,总比一家单打独斗要省心省力。两人各怀鬼胎,反正都是互相利用,谁也不吃亏。

    此外,他还让自己的太子宇文率兵攻讨吐谷浑吐谷浑位于北周的西边,势力强大。此举一来可以创造一个稳定的大后方,免得东征北齐时后院起火,陷入两面作战的困境;二来锻炼锻炼太子的能力群臣对太子的反应都让他快崩溃了,担心着自己百年之后江山即将不保,所以要早日训练这个不成器的儿子。

    等一切安排妥当,他再次召集了百官,说出了他的梦想。

    这次他的目标不是东进,而是北上攻打河东,威胁晋州,引诱北齐主力前来会战。只要自己严阵以待,必然能一击即破,尽灭北齐主力。然后以破竹之势,席卷而东,攻下邺城,混同文轨。

    比起上次,他更加胸有成竹,进攻的计划也更加周密详尽。时隔一年,他终于屈服,改变了主攻的方向。

    当他踌躇满志地说出他的梦想时,大殿上,并没有燃烧起他想要的那种激情:老世故默然不应,愣头青直接反对。

    上次的失败给北周的将领留下了很深的yīn影,他们不相信如此之短的时间内,他们能再次东山再起,一举击垮北齐。他们实在不愿重蹈覆辙。

    豪情万丈的宇文邕又受到了挑战。

    即便所有的人都反对,宇文邕也毫不气馁。当年为了除掉堂兄宇文护,他可以忍上十几年;而今天,他一刻也不能等待。简而言之,他可以隐忍,但永远不会妥协。

    当他的理由不足以说服他人时,他只能用自己的意志征服他人。

    他是那种快刀斩乱麻的人,面对吵闹,面对异议,不会争辩,不会说服,直接说出了让人不寒而栗的一句:

    机不可失。有动摇军心者,当以军法从事!

    喧闹永远止于威权!就这样,他又上路了,比第一次更加倔强、强硬。倔强和强硬并不意味着他带兵打仗会冲动。而相反,他的排兵布阵非常稳扎稳打, 称得上无懈可击。

    他下令齐王宇文宪率领精骑二万守雀鼠谷,陈王宇文纯步骑二万守千里径,赵王宇文招步骑一万自华谷攻汾州诸城。这全是皇族人马。

    又下令郑公达奚震守统军川,柱国宇文盛守汾水关,皆是步骑一万;令大将军韩明守齐子岭,焉氏公尹升守鼓钟镇,凉城公辛韶守蒲津关,皆是步骑五千。

    各个关口全有精兵防守,面面俱到,有点眼花缭乱了。还未开打,便投入如此多的防守人马,是否过于大动干戈了?并非如此。这些人马虽只是策应和救援,可作为下一步进攻的铺垫却是必不可少的。

    北周主力真正的核心军事目标只有一个北齐的平阳城(晋州),而监督众军进攻平阳城的是内史王谊。

    其实平阳城(晋州州治)的守军并不多,甲士八千(顶死一万)而已,宇文邕为何要投入举国之兵,志在必得不可?在军事动员会上,宇文邕便认定了此地便是埋葬齐国主力军的最佳坟墓。他已设计好了蓝图:攻下晋州,引诱齐国主力来战,然后一举歼灭。

    可高纬会如宇文邕所料,主动钻进这个圈套吗?

    章节目录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 306

    已报周师入晋阳东西合璧

    卷土重来

    宇文邕有这个信心:晋州是高欢的起家之地,又是扼守晋阳(太原)的紧要门户,事关重大,即便昏聩如高纬,也不得不来。顺便预告一下,最后的结果宇文邕的确猜对了,但和他料想的又大相迥异。

    平阳城的抵抗非常顽强,北齐晋阳的大军也开始集结,随时准备开拔前线救援平阳。如果平阳不下,而北齐援军到来,连日作战的周军将会陷入被两面夹击的困境。

    见事态紧急,宇文邕当机立断,立即亲自从汾曲赶往平阳城下督战。无论如何,得迅速拔掉平阳城这颗钉子,如此才能实现他的宏伟蓝图。

    在天子的督战下,周军的进攻更加凶猛。而北齐的守军早已向晋阳发出紧急战报,等待驰援。可每一份求救的战报,皆石沉大海,杳无音信。朝廷似乎遗忘了他们。

    如此困窘之下,城中守军开始分化,不作殊死抵抗。城中的行台左丞最早见风使舵,直接投降了事;而晋州刺史崔刺史也暗中投款,与北周往来一番后,决定共同挟持海昌王尉相贵(城中北齐主将),以此作为投诚的见面礼。

    尉相贵还在府中呆着呢,突然门户大开,杀进数十位北周士兵。结果大城未陷,甲兵尚存八千,堂堂北齐主帅在自己家里竟窝囊地做了俘虏。

    尉相贵在北周士兵的挟持下登上了平阳城。不过,这回他不是以主帅的高姿态来巡城的,而是以俘虏的身份来劝降的。齐军心中的最后一道防线崩溃,全部解甲,弃城投降。

    只是这八千被迫放下武器的北齐甲士,有一个心结始终没有打开:为何无人救援?天子分明就在晋阳,晋阳一向驻扎重军,紧急战报一日三番呈往,为何毫无回应?

    难道是送战报的人开了小差,或者半道遭劫?并非如此。

    这些战报一路很顺利,都安全送到了朝廷手中,可最后的命运很是坎坷。负责军政的北齐主将高阿那肱的确也知道有这么回事。天一开亮,老高(为了好记,就如此称呼吧,事实上他并不姓高。)便收到了来自平阳的战报,可他不着急,先搁一旁再说。

    稍过一会,第二批战报又来了,老高还是稳如泰山,再扔在一旁。

    到了中午,第三批紧急战报又来了。一直心平如水的老高的情绪终于有了变化。不过,他并非是心急火燎地去找皇帝,而是勃然大怒痛斥驿使:大家(皇帝)正为乐,边境小小jiāo兵,乃是常事,何必如此心急火燎禀报?!

    天塌下来也没有哄皇帝开心重要,这是老高人生的第一准则,当然也是所有佞臣的通用准则。

    的确,此时的高纬正忙着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哄冯小怜开心。当晋阳将士在北周的围攻下苦苦相撑时,高纬也正和冯小怜酣战不已,白天在天池的围猎场上和野鸡野兔搏斗(估计豺狼虎豹他们的龙体、玉体也吃不消),晚上两人在床上互博正是小怜玉体横陈的精彩场面。

    和高纬并肩作战的是娇喘连连、梨花带雨的冯小怜,他的战斗目标是那些飞禽走兽,过家家的小游戏而已。

    而他的对手,宇文邕却亲自冒着矢石,督战在城下,和将士们同仇敌忾,而他的目标是真刀实qiāng的北齐守城将士。

    都是天子,而差距也实在太大了。

    到了晚上时,老高又收到了战报。这回他完全放心了,不用伤神是否要禀告天子:平阳已陷。猎打完了,高纬收工了,满载而归,估计鸡兔成群;而宇文邕也早已收工,他的猎物是一座城。

    高纬看到平阳陷落的战报时,也吃了一惊,决定御驾亲征,夺回平阳。因为再不阻止周军的强大攻势,极有可能酿成兵临晋阳城下的苦果。尽管天池的景色很美,打猎是何等好玩,无论如何也得走了。

    这决心,对一向懦弱贪玩的高纬而言,下得很不容易。

    可当他准备离开时,却又被那只风情万种的手给牵扯住了。冯小怜柔情无限地对着高纬说:大家(皇帝),再杀一围!

    章节目录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 307                                                                                          已报周师入晋阳东西合璧

    柔情脉脉中,透露出少女仅有的那种娇情:人家还要,人家还要嘛?!稍微一个正常的男人,肯定都挡不住她的柔情。的确,冯小怜不仅长得是人间绝色,且又能歌善舞,善弹琵琶,也颇有才情一般诗词不在话下,是个男人都会喜欢。

    她本是穆皇后的婢女,穆皇后失宠之后将她献给高纬,以此讨好,希望能挽回他的心。结果,高纬和小怜倒成了最如胶似漆的一对,穆皇后从未彻底尘封。这个笨笨的穆皇后不知道:男人上贡美色的确能得宠,而女人上贡美女只是饮鸩止渴,将失宠得更快。

    冯小怜的出身很重要婢女。这出身,让她可以毫无顾忌,没有大家闺秀的束缚,没有家族利益的牵扯,她唯一所需考虑的事便是该如何俘获高纬的心。而很显然,高纬完全为她倾倒了。

    从她一生的经历来看,凡她所遇到的男人,也无不为她折服,深深着迷。不过,她也有过一次挫败,是因为那男人太冷酷了,只爱江山不爱美人,丝毫不懂得怜香惜玉。

    作为天子,高纬肯定不正常;而作为男人,他太正常不过了。冯小怜的挽留肯定让他的骨头都酥麻了,他寸步难移,只能留下来。他们有过约定,出则同车,入则同床,生死相依,片刻也不分离。

    高纬宁愿再失几座城池,也不愿失去一个女人脸上的笑容。

    两人终于尽兴了。

    不过平阳丢了,他还是要夺回来。高纬带上晋阳的精锐部队,漫山遍野而来,声势非常浩大,将周军吓得不轻。而事实上,他从未打过仗。他曾在宫中玩过角色表演,和扮成周军的卫兵打斗过,纯属意yín;他也打过猎,shè过野鸡野鸭之类的飞禽,纯属儿戏;这两项算是他唯一的军事经验。

    可他为何要御驾亲政呢?派一个得力的助手不是更加省心。可惜,狡兔未死,良狗早烹;飞禽未尽,良弓已断斛律光、高长恭们早已含恨九泉了。既然没有合适的人选,还不如自己顶着上呢!

    更重要的是,在他眼里,打仗是件很好玩的事情,比女色、游猎、乞讨都要好玩。从小到大,高纬所学到的,所被灌输的只有一种思想:一切都是游戏,人生如此,社稷如此,只有玩得开心才对得起这辈子。打仗这游戏,他没玩过,这回一定要过把瘾。

    要命的是,冯小怜也跟着高纬一起来了。比起打猎,她也更喜欢看打仗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