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盛大宁可放过。
陈天桥一直把客户的需求放在最重要的位置。2005年,他已经很少参与游戏管理了,但偶尔也会参加这方面的讨论。有一次开会的时候,就游戏里应该不应该加一个武器鉴定卷轴,底下的人说不应该加,应该让捡到武器的人去城里鉴定,这样他在线上的时间就长。陈天桥就告诉员工说,不能这么做,必须让用户方便,给用户提供便利后得到的忠诚度,远远重要过这一点时间。
第51节:盛大:蓝海的光荣与诡谲(6)
有趣的是,成功的公司都在考虑客户需求时几乎不计成本。李开复就讲过他在苹果公司的经验:苹果在考虑客户的需求时,如果觉得一个功能十分有必要,那是不能考虑成本的。苹果当初为了实现一个很简单的功能,通过软件指令将软盘弹出驱动器,每台电脑要增加5美元的成本。但苹果认为这对于用户是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不会舍弃它。
这一点对于国内的经营者非常有意义。
为了了解客户需求,陈天桥从来都相当舍得花钱。2002年5月,在用户数量急剧扩大的情况下,盛大投资几百万建立了电话呼叫中心,能够最多同时接听100个电话,平均每天的接听电话数量达到6000个。盛大客服也由此成为业内效仿的典范。
2002年6月,盛大建立了业内第一个面对面的用户接待中心,当年的接待部面积有500平方米。现在的接待部是面积近1000多平方米的综合xìng中心,平均每天接待着3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游戏玩家。
正是这种对客户需求的持续关注,使得盛大在国内网游的激烈竞争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2005年底,盛大宣布,其所运营的《热血传奇》、《梦幻国度》以及《传奇世界》将永久免费。
陈天桥宣称:“网络游戏产业是一个服务产业,服务质量的好坏对产品赢利与否起着决定xìng的作用。”陈天桥说他最尊敬的企业正是以“我们越是为用户省钱,我们就越赚钱”为理念的沃尔玛。这也正是陈天桥一再强调的盛大“发现并解决用户需求”的核心。盛大的这次主动调整,是为了未来五年的持续发展。
盛大的厉害变化是:网络游戏产品本身是不收费的,而针对玩家另外提供收费的高附加值服务。网游在今后的赢利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化,高附加值服务才是王道。这种价值创新正是典型的蓝海思维。
网游的兴起,带动起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早在2000年,就有游戏玩家依靠卖装备挣钱为生,这在以前,虚拟世界的物品拿到现实世界中卖钱,还是很难想象的。有些玩家为了在游戏中玩得更爽,甚至愿意以上千元的价格购买游戏中的武器、装备。网络游戏的虚拟产品包括虚拟装备、ID代练和IDjiāo易等。
网游公司依靠营销打天下的时代转瞬即逝,今后能够提供更高更好增值服务的公司才能在网游世界中站稳脚跟。
蓝海之殇2005年2月,盛大突然宣布,已通过公开市场收购了新浪19.5%的股份,成为其最大的单一股东。这场收购战被喻为“重新定义互联网天空”,令全国为之错愕。一时间,陈天桥的形象达到顶峰,用业内人士的话说,“会让盛大内部所有人都把陈天桥当成上帝”。
然而这只是陈天桥布局中的一颗棋子。
陈天桥随后推出了一个无比宏大的梦想:以网络电视为核心,涉及个人电脑、电视、手机、电影、音乐、游戏、广告、预付费和电子商务九个方面。这就是陈天桥的家庭娱乐战略。而作为战略的突破口,盛大将推出一个类似于机顶盒的“盛大盒子”。
这是微软、索尼、惠普等世界级巨头都曾经试图有所作为的制高点,但是他们都失败了。
陈天桥指出,盛大真正的志向是要做家庭互动娱乐,通过整合各种资源,盛大的方向是“网络迪斯尼”。
2005年12月,在盛大的EZ Pod上市庆功会上,陈天桥说:“家庭娱乐的梦想,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曾经尝试过,他失败了;比尔盖茨的创业伙伴保罗艾lún试过,他也失败了。今天有一个中国人说,他也有这个梦,他也开始做,但是今天他做出来了。”
但是,在经历了2006年年初的股价下滑和有关管理部门的点名之后,盛大的盒子战略基本上已经折戟沉沙。
在几乎最盛的时候,盛大却主动谋求转型,让世人都为之瞠目。网yóu xing业正如日中天,无数资金正准备杀向这个行业,换了别人处在陈天桥这样的位置,即使什么都不做,每年稳稳10个亿的进账,夫复何求?如果不是陈天桥这样一个目光远大、怀有梦想的CEO,很少有人会做出这么戏剧xìng的举动。
陈天桥在推出家庭娱乐战略时,曾经解释过自己的想法:“虽然网络游戏近几年很热门,但是年增长率已经开始下降,盛大却希望保持高增长,作为行业领头羊,有义务去开辟新的领域。”这是典型的陈天桥的语言。就这种商业判断力和主动xìng而言,他无疑高人一筹。
盛大的家庭娱乐战略,最大的问题也许是在于其通吃产业链的设计,在中国的政经结构里注定是行不通的。
可是,追逐蓝海本来就不会是完全的坦途。硅谷之所以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创业之所,是因为这里的失败比成功更多。但是,无论如何,失败都不可能压抑住创新精神和对蓝海的向往。
第52节:康比特:行业标准的制订者(1)
第十四章康比特:行业标准的制订者
2004年7月,在北京国际运动营养食品高层会议上,北京康比特威创体育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白厚增多年的努力终于获得回报。
康比特公司是中国第一家运动营养食品企业,它首先进入了运动营养食品这个无人竞争而潜力巨大的空白市场,并在这个市场里不断深耕,从而成为该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军企业。就在这次的国际会议上,运动营养食品终于作为一个行业被提出来并得到广泛认可。经过国家发改委批准,中国食品科技学会运动营养食品分会成立。白厚增当选为秘书长。
康比特长期为国家及省市专业运动员提供系列化运动营养食品和专业服务。2001年、2004年两届奥运会,中国国家队使用的运动营养品中,康比特公司所占分额均在50%以上。同时康比特公司承担了奥运队员营养设计的大量课题,因此有“中国国家队营养师”的美誉。
2005年,康比特收获甚丰,这可以从它获得的两个意味深长的荣誉中看出来,一个是由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的“2005年度中国体育营销星光奖”,同时获奖的是英特尔、联想、耐克、Visa等知名企业;同时,它入选“福布斯潜力100榜”。
夕阳产业中的蓝海机遇食品行业是个古老而成熟的行业,而运动营养食品却是个非常诱人的朝阳行业。它具有极佳的概念和广阔的消费群,而且在国内至今仍是非常新鲜的事物,几乎不为业外人士所知。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以及健身热潮的兴起,运动营养食品行业的成绩令人期待。
正如可口可乐公司亚太区技术总监张华莹所说:“中国的食品工业面临着独一无二的机遇,即倡导体育运动的重要xìng并提供积极生活方式所必需的食物和饮料。食品工业的社会责任是帮助普通大众和我们的运动员变得更健康更强壮。”
国内最早的运动营养食品,可以追溯到1984年广东健力宝饮料厂首创的含碱xìng电解质运动饮料,当时一度被誉为“中国魔水”。此后20年,运动饮料并没有突破xìng的进展。自80年代以来,中国保健品行业喧嚣一时,然而它和真正的运动营养食品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偶尔有一些保健品企业抓住机会进行炒作,例如,当年由马俊仁的所谓营养秘方而带起的“中华鳖精”就曾经火bào市场,可是由于缺乏真正的科学理念和做企业的笃实态度,最后也归于沉寂。
在我国保健食品管理部门设定的27项食品功能中,只有增强免疫功能、抗氧化功能、改善睡眠功能、缓解体力疲劳功能、提高抗缺氧耐受能力和改善营养xìng贫血功能等6项是与运动相关的,也就是说,在保健食品中只有这6类有可能成为运动营养食品。然而国内的大型食品企业对这个领域并没有足够的关注,更谈不上技术和研发的投入。
据初步测算,我国包括专业运动营养品、运动饮料和运动概念饮料在内的运动营养食品市场,2004年已形成了10~15亿元人民币的规模。预计到2008年,这一市场规模可达50亿元,其中专业运动营养食品将达到10亿元份额。
实际上,即使在美国,运动营养食品行业也属于高速发展的朝阳行业。70年代末,运动营养食品行业出现在欧美,1999年,美国运动营养食品市场的总销售额为17.7亿美元(其中运动补充品为14.2亿美元),2001年即增长到31.2亿美元,比1999年增长了76%。在所有的食品工业增长率中,运动补充品保持了接近最高的增长率。2001~2004年,运动营养品和减肥产品每年平均增长10%。近10年来,美国涌现了30多个知名品牌,而一年新推出的运动饮料就有100种之多,可见整个行业的活力和生机。因此,有人称之为“食品行业中最年轻、但是发展最快的佼佼者”。
第53节:康比特:行业标准的制订者(2)
高端市场的霸主运动营养食品是多学科创新产品,其发展需要体育学、营养学和食品科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高新技术。要占领运动营养食品的制高点,需要在科研研发上进行大量的投入。炒作概念,可以取巧于一时,却无法获得持久的发展。
康比特公司的战略是:首先占领高端市场,打造品牌,然后发展中低端市场;首先推广和发展自主研发的系列运动营养食品及使用技术,使公司完成在人力、经验、财力、资源上的快速积累,凭借这些积累和公司在该领域的领军身份,推动运动营养食品行业健康发展。
运动营养食品的高端是专业体育人士。康比特公司长期为国家体育队和各省市体育队服务,积累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康比特公司以个xìng化服务的模式,为运动员的运动营养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专业运动员平时要完成大强度的训练,为了在比赛时能够发挥出较高的水平,除了要充分地、科学地保证膳食营养外,还要求在严格的监控下,与训练计划相结合,根据不同项目特点进行特殊的营养补充。这种恢复与补充方案必须要求结合每个运动员自身条件单独订制。“可以这样说,运动营养食品是伴随着科学训练水平不断提高和生化监控与营养恢复技术的日臻完善产生并发展起来的。”白厚增这样说。
为了能够为国家体育队提供第一流的服务,康比特公司成立的运动营养研究所,拥有精良的技术人才和研究实力。研究所承担了国家级、部级多项尖端课题,包括国家科技部2008奥运科技攻关课题中的《优秀运动员体重控制及赛前恢复的营养学手段研究》的研究任务、国家体育总局2006年冬奥会课题《我国冬季两项备战第20届冬奥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研究任务、北京市科委科技奥运专项绿色奥运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系列运动健身食品的开发和市场拓展》的研究任务,等等。研究所独立研发的国内首创《运动营养专家智能化服务系统》,获得了科技部的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科研课题。
康比特运动营养研究所目前已研究开发并投入生产的有近100种产品,其中多种产品申请了国家专利,产品获得“第十四届亚运会中国健美队唯一指定运动营养食品”、“中国健美协会唯一指定运动营养食品”、“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唯一指定运动营养食品”、“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田径分会唯一指定运动营养食品”等称号。
康比特在科技研发上的高投入使它在政府资源、品牌形象、技术储备上获得丰厚的报偿。它成为我国运动营养食品行业标准及国家标准制定的主要负责起草单位。
在不断追求技术创新和专业化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康比特产品开创了国内最高规格,同时也是亚洲地区的一流水平。在康比特产品的规格基础上,形成运动营养食品行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2005年,康比特公司代表国家提出的我国运动营养食品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都已获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批准立项,近期颁布实施。
“产品为先、服务为重”构成战略两翼2005年10月,来自食品、运动及营养领域内的十几位专家,对“系列运动健身食品的开发及市场拓展”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鉴定。这一课题是由北京市科委资助的“科技奥运专项绿色奥运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的一部分。
此次鉴定会的评审对象为课题组已经完成的“威能”运动饮料和“加速”运动饮料的配方设计、工艺研究和运动人体功效实验。这项课题正是由康比特公司和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共同承担的。这项为2008年奥运会备战的专项课题历时一年多才得以完成。会后,专家对这两种饮料作出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其中的某些技术创新已达到世界尖端水平。
“威能”运动饮料是促进大众健康人群运动后疲劳恢复的专业运动饮料。其特点不仅在于科学地配比不同类型的能量供应物质碳水化合物、适量的电解质及维生素,还在于饮料中加入了大豆多肽。因此不仅具有补充人体在运动中丢失的各种营养素作用的同时,还能够更快地促进人体疲劳恢复。同时,“威能”运动饮料在口感上分为橙味、菠萝味、西番莲等众多口味。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