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国内木梳的著名品牌:谭木匠。
谭木匠的老板谭传华出身木匠世家,在所有谭木匠的加盟店里,都有一幅“我善治木”的白色标牌。其实与他的木匠手艺相比,他更是一个善于经营的高手。只凭着做木梳、卖木梳,他把一个设在猪圈里的手工作坊,用十余年发展到今天年销售7000万、净利润2000多万的可观规模。2006年,谭木匠入选“福布斯中国潜力100榜”,并将在中国香港的主板市场上市。
谭木匠的梳子主要是面对礼品市场。他们一把梳子便宜的也要30元,有的木梳价格高达上千元,而谭木匠最近推出的一款梳子价格更是高达1万元,需要一个工匠花费2个月的时间才能制成。
这个价格可是远远超出同行,不要说那些几块钱的地摊货,就是在素有“中国木梳之乡”称号的江苏常州,品牌最好的梳子平均价格也仅在一二十元。谭木匠的梳子成本如何呢?一把售价30元的梳子,加盟商从谭木匠进货的成本不超过15元,而制作成本则不超过7.5元。
粗看上去,这只是个普通的走高端路线而成功的案例。可是实际上藏有更多的教益。企业做大要过三关谭木匠的创始人谭传华办过预制厂,开过花店,因为做得早,所以挣了一些钱。后来在深圳听人说木梳有销路,他想起四川有句古话,“文要拜相,武要封侯,黄杨木梳尽了头”,木梳是最普及的日用消费品,应该前景广阔。他就投身到了木梳市场来。
当时,他把万县市农科所废弃的猪圈改作厂房,组织了10多人,开始了最初作坊式的梳子制作。
1993年4 月,第一批木梳生产出来了,谭传华起名叫“三峡”牌。四个工人每人挎一篮木梳到市区去卖。第一天只卖了一把,两元。第二天,卖了17元钱。这两天所卖的19元钱,谭传华一直保存到现在。
年底一算帐,货款一共32万元,帐面收入不到3000元。
谭传华认为自己亏损的原因在于产品质量差,缺乏市场竞争力,而质量差的根源就在于技术和设备落后。1994年上半年,谭传华在当时全国十几家同类企业都没有专用设备的情况下,投资30万元,进行了设备改造。这下子生产出的水磨黄杨木梳受到了市场的认可。当年,企业产值达到65万元。
第28节:谭木匠:木梳之王(2)
这件事给谭传华的教训是,产品质量是第一位的。到了这个时候,谭传华才算是可以在这个行业立足。
这是企业发展的第一个大关:质量关。谭传华在第一年亏损的情况下还下大力气投入,这就是他的过人之处。
谭传华的梳子质量不错,经销商们都比较认可,可是有个问题,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木梳就是木梳,很难分辨差别,买什么牌子的都一样。所以,谭传华必须要过企业的第二关:品牌关。
一开始,谭传华的木梳取名“三峡”牌,后来他到商标所一查,发现竟然有几百个商标都叫“三峡”牌。谭传华又想出新的名称,注册了“先生”、“小姐”商标。“先生、小姐牌黄杨木梳”,广告打了不少,可是消费者很少人认为“先生”、“小姐”是品牌,以为就是先生、小姐用的梳子,结果谭传华的广告带动起了黄杨木梳子的销量,自己却没有得到实惠。有些竞争对手还给他带过口信说:“谢谢谭老板,你在前面撒网,我们就在后面捡鱼。”
谭传华明白了,品牌不是随便找个名字打点广告就能成的。几经曲折,最后他想到了“谭木匠”这个经典创意。
“谭木匠”这个蕴涵着文化气息和时代沧桑的名字立刻使谭传华的木梳脱颖而出。有一次,一位外地顾客遇到谭传华,问他“谭木匠”一定是个老字号吧?谭传华只好含含糊糊地点头。顾客又问有多少年了,谭传华伸出四个指头,那个顾客立刻惊叹:“哇,四百年啦!”
不经意间,“谭木匠”带给人亲切与敬意,变成了人们心目中的“老字号”。
1997年,谭传华进行了技术革新,这个时候,“谭木匠”已经成为木梳业的第一品牌。谭木匠的成功引发了木梳行业的繁荣,更多的人进入这个行业,而且跟风模仿谭木匠的人越来越多。被行业中的模仿者拖在红海里面越陷越深,是很多优秀品牌都曾面对的问题。这时,谭传华必须过第三关:扩张关。
当时,许多商家要求谭木匠公司增加批发业务,但谭木匠未予采纳。批发虽然能把销售量做大,但是也是最容易被模仿者混水摸鱼的做法,假冒伪劣会充斥于市,最终会对品牌造成致命的影响。
起初,谭木匠采取的是业务员直销的办法,尽管销势良好,但由于是先发货,后收款,造成了不少呆账、死账。谭传华果断放弃原先流通不畅的销售网络,开始走专卖店加盟的道路。
听上去是个好主意。可是在2000年初,当谭木匠的加盟专卖店扩展到近100家的时候,摆在谭传华面前的却是各种各样的困难。
由于只销售木梳一种产品,产品单一,风格单一,价格又高,各地加盟店生意平淡,加盟商怨声载道,甚至退出加盟体系。这种连锁加盟的模式受到严峻挑战。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谭木匠永远走不上千万级这个台阶,注定只是无数平庸而辛苦的小公司中的一个。
危机促成谭木匠脱胎换骨。
谭木匠在一软一硬两方面痛下工夫,硬是产品的质量,软是产品的文化含量。
一方面,他花费大力气增加梳子的技术含量,推出各种新颖的产品。比如,在结构设计方面,谭传华一改传统梳子只用一种材质、整块材料加工的模式,率先推出了“角木梳”,将高档木材和天然角质相结合,让整个梳体有天然的木材纹理,又有角质特有的保健功能。再比如在工艺创新上,谭传华独创xìng地对每个梳齿进行手工打磨,然后再嵌入到梳体上,新制作的梳子齿体圆润,手感光滑,让人感觉是用了几十年的旧梳子,很多顾客把玩之中爱不释手。迄今为止,谭木匠的梳子享有12项专利。
另一方面,谭传华花费了当年净利润的1/3聘请企业形象体系的专业设计人员,重建了具有文化底蕴的品牌形象。
谭木匠的重点在店面设计。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调、古朴典雅的新店面设计方案很快拿了出来,谭传华自己先试装了一个店,结果大获成功,销售额比老店增长了一倍。新的店面设计充满个xìng和传统文化气息,充分展示了“谭木匠,手工造”的悠久韵味,大幅提升了谭木匠的品牌文化含量。
第29节:谭木匠:木梳之王(3)
所有专卖店都统一采用了这种包装方式。在所在城市最豪华的街道,店面不大,10到20平方米,店内以古色古香的木料装饰出各种木工用具,墙上有谭传华的漫画形象,书有“好木沉香”、“我善治木”、“千年木梳,万年情缘”等招牌。特别是“谭木匠”招牌的设计尤具特色,“谭”字为汉隶书,“木”字为木工推刨和木工角尺的巧妙组合,“匠”字为象形字,可隐约看出在简陋的作坊间,一木匠正俯身在木凳上用力推木料的图案。梳子的摆放错落有致,造型和材质变化多端,通常放在精美的包装盒里,并配有详细的产品说明书,介绍产品的特点,梳理、存放和清洗的方法,以及该木梳的选材和造型代表的含义。
专卖店形象的改变,立即在行业内外引起了轰动。高价位的木梳因文化含量的烘托,也让消费者觉得物有所值了。谭木匠从此走上了坦途,2002年以来,公司平均销售增长达39%,平均净利润增长也高达36%,在全国已经有350家加盟店。赋予产品文化价值开辟蓝海任何企业的发展,都要经过曲折的摸索和酝酿。在公司刚创立的时候,很少有人能在当时就预见到未来的蓝海在何处,只有经过不屈不挠的尝试,才能赢来成功。
在木梳这个狭小的行业空间,谭木匠因为赋予了自己产品独特的文化价值,因而一举超越了整个行业的红海竞争,进入到利润丰厚且没有竞争的蓝海领域。
蓝海战略在提供广阔市场空间的同时,也应该能有效阻拦其他品牌的模仿和跟进。在木梳这样的传统行业里,单靠技术上的提升永远无法有效狙击对手,任何一种新品的推出,都会在市场上很快就发现各式的模仿者,然而在鲜明有力的品牌面前,红海竞争的手段失去了效力,其他的模仿者被阻拦在蓝海之外,只能赚取微薄的利润。
谭木匠的成功,并不是简单地因开辟了礼品市场而出现蓝海,而是为自己的产品赋予了极高的由文化而带来的附加值,这种价值创新才是谭木匠成功的精髓所在。
可以看出,谭传华在创业伊始,就有着品牌意识,而且在这方面也曾下本钱投入,却收效甚微。品牌对商家的意义,在今天已经不是秘密。然而,就品牌论品牌,品牌技术战术至上,却无助于建立真正的品牌。无论是忽视品牌的内涵,巨额广告的堆积,还是价值创新的贫血,都是“向外求工夫”。事实上,品牌的灵魂恰恰是产品所蕴涵的文化价值。文化内涵才是品牌的核心力量。
美国的一家化妆品公司宣称,他们出售的并不是香水和好闻的气息,而是某种文化、某种期待、某种联想和某种炫耀。
美国Domain家具公司董事长朱迪乔治说过:“我们出售的不是家具,而是梦想!”
这同样也是可口可乐、迪斯尼、麦当劳这些超级品牌的秘密,它们已经化入了美国文化的一部分。这也是路易威登、维珍、苹果、Google这些大公司的成功秘密。
梳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正具有丰富的蕴涵。在古代,头发被叫做“烦恼丝”(所以出家人要落发),“剪不断、理还乱”,梳子以其顺发的功能,承载着人们对梳理愁绪的联想,而且还带有“又顺又发”的美好意愿。梳子更是女xìng的必备物品,“文拜相,武封侯,黄杨木梳尽了头”,从“结发夫妻”到“白头偕老”,头发天然地能让人联想到爱情、婚姻,联想到山盟海誓、天长地久。一把梳子,用来送给年轻的女子,可以寄托最美好的祝福;用来送给年长的女子,可以表达贴心的关怀;用来送给自己,可以带给自己精致的感动。一把小小的梳子,在伴随人类文明进步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
现代文明带给女xìng独立的同时,她们内心深处的传统意识并没有改变,她们仍然渴望找到文化上的认同感。在追求时尚的同时,她们同样渴望得到传统的慰藉。有品位、复古、浪漫、精致等概念的生活物品非常容易受到她们的青睐。
第30节:谭木匠:木梳之王(4)
当谭木匠的木梳带着这些品质出现,它就再也不是单纯的木梳,而已经在某种意义上象征着对女xìng的关爱。
所以,谭木匠虽然开发了牛角梳等高端的产品,但是它的附加价值并不依赖于实用xìng,而是来自于它本身蕴涵的文化的附加值。
文化使得商品具有了超越它本身的吸引力。具有文化特色的品牌,往往成为日常讨论中的公众话题。挖掘产品的文化内涵,突出鲜明的个xìng,能使品牌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在消费者心目中占据一定位置,形成品牌形象定位。这种特色定位策略的运用,是“谭木匠”成功的关键。
对于谭木匠来说,挖掘出木梳的文化内涵,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由于文化传统的力量,梳子所能引发的联想天然地就存在于每一个消费者的心中。然而,只有当商家的企业形象和这种文化内涵相契合时,人们才会对他们的产品引发这种联想。所以,谭木匠并不需要在广告上再花费太大精力,而是重点解决两个关键的问题:品牌名和专卖店。
“谭木匠”确实是妙手偶得、浑然天成的品牌名称,再配以木工作坊劳作图,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十足。木匠本身就有一股浓浓的乡土味,让人产生鲁班等一系列的联想,“木匠”前冠以老板的姓氏,是中国传统商号的取名习惯,念出来给人一种沧桑厚实的历史感,以及对品牌无可置疑的信赖感。同时,“谭”“檀”谐音,檀木在中国民间是富贵吉利的象征物,有避邪、驱邪的功用,正好兼取此意。总之,“谭木匠”这个名称有着深深的传统文化烙印,具有较好的品牌、产品联想,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对于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专卖店是提升品牌的重要武器专卖店是谭木匠成功的另一关键因素。正是采用了专卖店这一形式,使得“谭木匠”最终鹤立鸡群,获得独特的品牌优势。和以往在超市、路摊、混在杂物堆里出卖的梳子相比,“谭木匠”的专卖店给人专业、高档的形象,增强了人们的购物安全感,也满足了人们对购物体验的虚荣心。摆放错落的精致小梳,“好木沉香”的古典暗示,全木包装、木质展台的精巧设计,从总体到细节,无不暗示出“谭木匠”的独特品位,仿佛在告诉你:一切物有所值。
通过店面广告的渗透,谭木匠已经完成了自身的品牌设计。所以,谭木匠不再需要在传统媒体上进行广告轰zhà,却极大地降低品牌传播的障碍和干扰,避免了与其他竞争品牌的ròu搏战,以灵巧的方式轻易占据了优势地位。
哈根达斯也是这样崛起的。它是英国的冰淇淋品牌,目前占据着高品质冰淇淋市场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然而,当年毫无资历的哈根达斯却是在非常不利的市场环境下进入的。1989年,世界经济不景气,冰淇淋市场相对萎缩。而且,当时联合利华、雀巢、Mars等知名大公司的冰淇淋产品竞争极为激烈,零售店的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