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
5、劳动力价格上升导致高物价
劳动力价格基本上与劳动生产率成负相关关系。劳动生产率越低的经济体,劳动力价格越低;而劳动生产率越高的经济体劳动力价格就会越高。因此发达国家一般劳动力价格比较高,而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价格则比较低。
劳动力价格的提升必然会导致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的提高,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导致那些机器化生产的产品价格不断下降,因此在发达国家那些机器化生产的产品都非常便宜,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则非常的高,不得不从国外进口,而服务业不能进口,所以发达国家服务业的价格则非常高。
而民众的生存必需品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比如食品、纺织品、建筑;而享受型产品大部分属于机器化生存的产品,比如汽车、各种家用电器、消费电子产品等。民众的生存成本,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生存成本,基本上是由生存必需品的价格决定的。因此生存必须品价格的提高,必然导致民众生活成本升高,生活压力加大。
6、导致物价比较高的一些其他因素
除了以上比较有共xìng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会导致物价比较高,比如在俄罗斯很多轻工产品都不能生产,需要进口,因此商品价格都比较高,而在美国由于其特殊的医疗保险体制,导致美国的医疗价格奇高。而投机炒作严重扭曲了商品价格也会导致高物价,人类进入金融资本主义时代后,商品价格已经不再受成本价值的影响,而且也经常不受真实供求关系的束缚,而投机炒作则可以使商品价格长期偏离其价值,比如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就属于这一情况。
中国目前生存成本过高的主要原因
以上是造成民众生存成本过高的主要原因,具体到中国来说,各方面的原因都有,但中国最突出的原因还是房价问题。
五、 “低生存成本型社会”是怎…
第五节 “低生存成本型社会”五问之二
“低生存成本型社会”是怎么回事?
低生存成本型社会的定义
要想民众生活幸福,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让民众有钱,而让民众有钱,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提高民众的收入;另外一种是降低商品的价格,从而变相的提高民众的购买力,而低生存成本型社会采取的第二种方式。
我们可以将消费,按不同层次分为生存xìng消费,享受型消费和奢侈型消费三个层次。所谓“低生存成本型”社会就是降低生存型消费品的价格,以满足民众对生存必须品的需求,从而达到降低生存成本、缓解民众生存压力之目的社会模式。
请读者注意,笔者所说的低生存成本型社会,主张的是降低生存xìng消费品的价格,而生存xìng消费是相对于享受型消费和奢侈型消费而言的。与低生存成本对应的是高享受成本和高奢侈成本。以前很多朋友在看到低生存成本型社会这个概念时,以为笔者是在提倡低碳生活,是在提倡简单的生活方式,如果这样理解就误会了笔者的意思。
生存必需品可以包含吃穿住行用等多个方面,人类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生存问题仍然是面临的首要问题,对于广大的中低收入群体更是如此。广大的中低收入人群生活支出的大部分仍然属于生存型消费。“低生存成本型”社会模式不仅适合中国,也适合于其他国家。
温饱问题是生存的首要问题,“温”的问题主要是房价问题,“饱”的问题主要是食品价格的问题,这两样非常的重要。当然现代社会关系到生存的事项也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两样,比如教育问题、医疗问题,公共jiāo通问题,生存必须品问题等,这些都构成了“生存xìng”消费的主要支出,而生存型消费的含义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比如手机现在也应该算作生存xìng消费。政府应该控制好这些方面产品的价格,才可以降低民众的生存成本。在这些关系到生存的各个事项中,住房问题又是最重要的,因此住房不仅开支最大,而且也是最必要的,因此住房是最大的民生。关于住房问题,笔者将在最后一节专门讲述。
享受型消费在生活中非常的多,比如电视、冰箱、洗衣机、消费电子产品等,奢侈型消费比如高档住房、高档服装、金银首饰、民车、名表等。
一般低收入群体的消费以生存xìng消费为主,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以享受型消费为主,而高收入群体的消费是以奢侈型消费为主。
六、如何建立“低生存车本型社会…
第六节 “低生存成本型社会”五问之三
如何建立“低生存车本型社会”?
我们还可以从其他方面采取措施:
1、完善消费税征收制度,根据商品的消费层次进行征税
我们将消费分为生存型消费、享受型消费和奢侈型消费三个消费层次,在制定税收制度时,将这三种消费形式区别对待,对于生存xìng产品免税,并实行国家补贴;加强对享受型消费、奢侈型消费的税收,并用这两方面的税收弥补在生存型消费方面的税收损失。
现在,我国除了对烟酒等商品征收消费税外,对税收的划分还不够细致,也没有按消费层次进行征税的概念。现阶段,尽管对于中低收入群体来说,生存型消费仍然占据着较大的比重,但如果从全社会来考察,享受型消费和奢侈型消费所占的比重,要远远大于生存型消费所占的比重,因此用这两方面的税收来弥补在生存型消费方面的税收损失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税收的区别征收并不一定非要放到消费环节,也可以从生存、流通、消费三个环节进行。因为单从一个环节进行征收很容易遇到商品消费层次界定难的问题。总之在把握原则的情况下,应该以有利于界定的方式进行征收,并且这种征收也并不一定要从产品出发,也可以从产品生产配套的角度进行,比如为了降低农产品的价格,可以对农yào、化肥等农业生存资料实行税收减免,因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降低也可以带来农产品的价格的降低。
2、合理布局工作区及居住生活区,让所有人可以就近满足居住需求。
城市生活,jiāo通出行费用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我们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如果可以让民众都居住在自己的工作场所附近,则可以大大节省这笔开支。比如很多工厂都拥有自己的员工宿舍,这样就可以步行或骑自行车到达工作场所,就节省了上下班的jiāo通开支,对于那些没有宿舍的单位,如果员工可以就近租到合适的住所也可以省掉jiāo通费用,这就需要政府合理布局工商业区域和生活区域,以达到为社会节省资源的目的。
现在的住房制度实际与这一理念是背道而驰的,现在中国一线大城市,市中心房价已经远远超出了民众的承受能力,而民众往往置业在郊区,而工作在市区,居住在郊区无疑加大了jiāo通成本,其实这也是政府规划不合理所致,如果市区多发展房地产,让工商业也向郊区扩散,则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在美国人,大部分人上下班开车都需要一个小时,这对社会资源是简直就是极大的浪费。
3 适当保存一些廉价的商业及生活模式
同种商品采用不同的销售模式,价格会有很大的差异,街边店要比流动商贩要贵,而那些拥有中央空调的大型室内商场里的商品则要比街铺更贵,适当保留一些廉价的商业模式,比如允许流动商贩的存在,也可以降低民众的生存成本。
廉价生活模式的存在也可以降低生存成本,比较很多城市禁止电动车上路,这无疑加大了那些原本依靠电动车上下班的民众的生存成本,而这些人本身就属于中低收入人群。
4、建立统一的专门的生存保障型产品供销体系及相应制度
建立生存必需品目录,为进入目录的商品则建立独立的生产及销售体系,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其成本,从而最终降低销售价格,比如可以由政府免费提供土地,建立销售场所,实行政府招投标体制, 统一进行批量采购,如果这套体系建立起来,则生存必须品的价格降低20%以上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5 控制好级差地租
级差地租的存在也是造成民众生存成本过高的原因之一,在某些地域甚至是头号因素。级差地租的出现是市场因素,但级差地租的高低政府是可以引导的,比如政府合理布局国家的经济增长极,不要让全国大部分的人都集中在一些大城市,将人口分流到其他的经济增长极地区。在大城市内,严格控制城市密度,将人口均匀分布在各个地区,在就可以大大降低所谓黄金地段的土地使用租金,从而降低民众的生存成本,特别是大城市的生产成本。
以上几条如果都可以做到,那么中低收入群体的生存成本降低30%以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前面笔者还提到“新五蠹”造成财富巨大转移的问题,如果政府将“新五蠹”转移社会财富的渠道全部堵死,再加上“低生存成本型”社会模式的建立,民众生存成本至少可以降低50%以上。
总之,大幅度提高劳动生存率、坚决取缔“新五蠹”对社会财富的巨额转移和建立“低生存成本型”社会,是改善民生的最主要措施,其中提高劳动生存率是根本措施,后两条是辅助措施。
七、低生存成本型社会有什么好处?
第七节 “低生存成本型社会”五问之四
低生存成本型社会有什么好处?
降低民众的生产成本才能从最根本上解决问题
现在人们总是迷信收入的增长,但是收入的增长并一定给民众带来幸福感,因为在收入增长的同时,民众的生产成本也在增加,甚至增加的更快。在中国民生问题越来越大,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民众收入的增长赶不上民众生存成本的升高。在美国、日本、欧洲可以算是世界上的高收入国家了吧,但是那里的民众照样面临生存难题。因此要想让民众获得幸福,降低民众的生产成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人类社会发展到现阶段,生存仍然是首要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抱怨生活成本太高,在物价奇高的大城市更是如此,”“低生存成本型社会””不仅对普通民众、对国家整体经济都有着非常大的好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低生存成本是最大的社会福利
很多国家在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的同时又加大了物价水平,客观上加大了人们的生存成本,福利社会永远不可能照顾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如果能够在人们的工资水平保持固定不变的前提下,大大降低生活必须品的价格,则相当于提高了民众的购买力,可以大大舒缓民众的生存压力。“低生存成本型社会”也就是这样一种从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减轻民众生存负担的社会模式。对普通民众来说,低生存成本就是最大的福利。
2、“低生存成本型社会””使国家产业更具国际竞争力
一个国家的产业是否具有竞争力,除了技术因素外,劳动力价格水平是最重要的因素,而对于大多数普通民众来说,他们大部分的消费都是与生存相关的必要xìng消费。如果民众的生存成本降低,则这个国家的劳动力价格水平就可以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在与其他国家进行产业竞争时就可以具有优势,当今很多发达国家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方面渐渐失去了优势,而只能将经济锁定在少数资本密集及知识密集型的经济领域。而随着新兴经济体在技术方面的不断进步,这些国家在高附加值领域的优势也将不断消失,而对于同一技术发展水平的两个国家来说,谁的劳工成本越低,谁就更具备发展优势,比如美国和日本的汽车企业竞争时,美国工人工资太高使美国汽车丧失了价格优势,当然美国的工人工资价格高主要是其医疗费用价格太高,”“低生存成本型社会””模式就可以大大降低劳工成本。
一个国家的劳动力价格是由低收入群体的生存成本决定的,而与高收入群体的生活成本关系不大,因此建立低生存成本型社会可以将一个国家的劳动力价格水平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3、可以从整体上提升全社会消费能力
当“低生存成本型社会”降低了住房、医疗、生存必需品等方面的物价,也就为民众省去了大量的生活开支,而民众剩余的钱可以更多的用于享受xìng消费,这样也就从整体上提升民众的消费水平,扩大了社会需求,从而带动经济的增长。
4、可以让人生活的更有尊严
在福利社会,很多补助都是按照收入水平来发放,而这样的发放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查,监督,而且程序相当繁琐,这些都给低收入群体造成了非常大的麻烦,而这些过程无形中也损害了民众的尊严,而“低生存成本型社会”则直接降低商品的价格,让那些本该接受政府救助的民众可以通过自己的收入维持生存,而不用通过繁琐的手续从政府那里获得救助,这样就可以让他们生存的更有尊严,因为现代社会,收入的高低主要是由于国家的经济政策决定,而与勤劳还是懒惰已经关系不大,现在国家主张民众应该体面的工作,有尊严的生活,因此建立“低生存成本型”社会非常有必要。
5、可以降低国家的经济风险
对于民众来说,在生活中,会遇到生病、失业等风险,对于全社会来说,则要经受经济周期的考验,而如果生存成本非常低的话,则社会的抗风险能力将大大增强。
八、低生存成本型社会是否适合中…
第八节 “低生存成本型社会”五问之五
低生存成本型社会是否适合中国?
现在我们可以将世界的民生模式分为两大类,以美国为代表的低福利、低物价模式为第一类,北欧的高税收、高福利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