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把话说到心窝里 > 第 17 章
    子一进门就说‘我已经知道了。 喏!钱拿去。’还是像老庞的太太一样,把钱先收着,等儿子开口?” 我问了五个作妈妈的,五个居然都说她们会装作不知道,要等儿子开口。 为什么? 因为她们要听儿子怎么说,也可以说她们要一点作主的虚荣。 这时候如果儿子不会说话,居然讲“爸爸说他要送我一台手提电脑,四万块,要我找你拿”。

    我敢保证,绝对有好戏上演。最起码,那作妈的会脸一拉: “我不知道啊!叫你爸爸自己来跟我说(虽然已经说过了)。” 谈到父子,这学问更大,请看下一章。

    乾隆皇帝才死, 和就被赐了死、抄了家。

    第二十五章 你敢来压我

    “小姜,你好!” “噢!王叔叔。”小姜站起身:“您找我爸爸啊!他在家。” “在家?”老王看看四周,摆设全换了,伸着脖子问小姜:“你??你爸爸??” “他退休了!”.小姜一笑:“现在这是我的办公室。” “噢!你接手了。”老王嘴巴张得大大的,又哈哈一笑:“你接手,好!不过你爸爸可答应过我,有一批货,我早说好我要,先存他这儿,现在我要提

    货。” “提货?”小姜一怔:“什么货?订单我看看。” “没有订单。哎呀!”老王拍拍沙发:“小姜啊!我跟你老子还用订单吗?从你穿开裆裤,我们就在一块儿,我们是说了算。” “可是,可是王叔叔,他没跟我说弛!” “简单嘛!”老王站起身,去拿电话:“我打电话给你老子,叫他跟你说。” 老王的手伸一半,小姜把电话先按住了: “王叔叔,您别急嘛!我老爸现在一定在睡午觉,最近他身体不太好,我今儿回去问他,好不好?” 听说老姜身体不好,老王还能坚持吗? 老王才走,老姜在家里就接到儿子的电话: “爸爸,王叔叔刚才来,说您答应他一批货??”  “是啊!去年了,他说他先不拿,留我这儿。”老姜干笑两声:“唉!还不是因为知道要涨价,又不愿意拿货付钱,就说先存咱们这儿。” “哪儿有这种事?”小姜叫了起来:“差了两成弛!”

    “唉!老朋友了嘛!老王啊,一向都这样。”老姜叹口气:“就再让他占一次便宜吧!” “不行!”小姜居然斩钉截铁:“我接手的时候都点过了,又算了成本会计,突然冒出这么一个不按牌理出牌的,我全乱了。”顿了两秒钟:“而且我才下令全公司,用电脑估价,绝不二价,我要是自己都不遵守,以后怎么带人嘛?” 正说呢!门铃响,老王来了。 “听说你老大不舒服,来看看你。”放下一大篮水果,老王过去跟老姜握握手,又拍着老姜的手:“怎么了?退休啦?你还年轻嘛!” “不行啦!”老姜也回拍拍老王:“这年头,老的不吃香了,老办法也行不通了,儿子有儿子的想法,年轻人,能改革,jiāo给他了。” “可是,老哥!”老王两手端着老姜肩膀:“咱们还可有个买卖,去年初讲定的??” 没等老王说完,老姜已经直点头了: “知道知道!可是??”拍拍老王,要老王坐:“可是小子当家了。”又大大叹口气:“我管不住,

    也管不了啦!”

    有话好说

    老王到最后讨到好处了吗? 当然没有! 难道老姜就不能命令他儿子,卖老爸一个面子,再给老王一次折扣? 当然可以,但是只怕他不会这么做。 为什么? 因为这是人xìng。

    不再是“老子为大"

    父子是非常亲密的关系,所以中国人有所谓“父债子还”。问题是时代不同了,以前“父债子还”是因为儿子继承父亲的一切,那时候平均寿命短,男

    人往往五十岁就死了,财产既然会移jiāo给了儿子,当然生前欠的债也得由儿子负责。 但是今天不同了,人的寿命延长了几十年,继承财产的方式也改变了,遗产一部分去了国税局,一部分给了女儿,一部分做了公益,儿子不见得拿到多少,你还能“父债子还”吗? 中国传统“老子为大”的观念也改了。儿子有儿子的想法,只怕两代还有“代沟”,你能用老子去压儿子吗?

    弑父恋母情结

    更重要的是人xìng。你知道心理学上的所谓“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 complex)”吗? 一个男孩子小时候处处向父亲学习、向父亲看齐;渐渐,他要跟父亲比,甚至与父亲为敌。父子二人下棋,儿子输了,可能气得翻棋盘;相反的,那父亲虽然装作生气,把儿子大骂一顿,却可能心

    中暗喜。 为什么父子有这样不同的表现? 因为人xìng 儿子从小就希望超越父亲,因为超越才能显示他独立。 而父亲从孩子小时候,就希望儿子有一天能超越自己,只有一代比一代强,他的“种”才能更优越。

    你算老几?

    当你了解这基本人xìng,就会知道,为什么如果那公司的老板是你同学的老爸,你前去自我介绍,说:“我是您公子的同学”,你很可能被另眼相待。因为那老爸会想:“这小子将来能作我儿子的助力。”  但是当你跑到一个公司,对那老板说:“我是你老爸的同学,从小看你长大的,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你非但讨不到好处,还可能被排斥。

    想想,那有着“俄狄浦斯情结”,从小以父亲为敌的儿子,好不容易脱离了老爸的管辖,今天你居然还用他老子来压他,甚至倚老卖老,把他看成“后生小子”,他会高兴吗? 他就算表面对你礼貌,骨子里也会讨厌你啊!

    小姜比老姜还辣

    再让我们回头看前面的故事,为什么我说,老姜不会尽力帮老王?这也因为人xìng,当老姜听说儿子有他的主见、不卖老子面子,多半不会生气,反而暗自高兴 “小子当家了!还真有魄力,敢给老王这老油条吃闭门羹,这小子还真有我年轻时的架势,小姜不见得不比老姜辣啊!” 你说当老姜这么想的时候,他可能“真”帮老王吗? 可悲的是,许多人不了解这一点,以为透过父

    母的关系去说情,会特别有用,于是明明可以直接找“小子”的事,偏要去求“老子”,到最后一点好处也讨不到。

    你要带qiāng投靠

    碰到这种情况,老王该怎么把话说到心窝里? 不是说“克绍箕裘”,也不见得是“青出于蓝”,因为那种奉承话还是脱不了“上一代”的影子。 他应该立刻见风转舵:“你跟令尊的方法完全不一样,全新的想法、全新的作为,了不起!” 只怕老王如果先这么说,然后加一句“看样子,我也该退休了。”那小姜还可能过去安慰:“您还年轻嘛!比我爸爸有冲劲多了。” 于是老王再低姿态一点,攀攀小姜的jiāo情,小姜还可能特别开恩,给老王一个“方便”。 要知道,儿子最高兴的是什么?是见到那些与老子同辈的人,有一天居然跟自己变成同辈。那是“带

    qiāng投靠”,显示儿子升级、赢了老子啊!

    上下任之间的心病

    何止父子之间有这种心理? 几乎所有“上一任”与“下一任”都有这样的“心病”。 不信,你看看! 无论主官、主管或政府、政党的领导入,有几个“上一任”与“下一任”能处得非常好? 除非那下一任全是由上一任提拔的,即使如此,干一阵子之后,上下任的关系还是可能搞坏。 为什么? 今天你上了台,立刻把办公室重新布置了,甚至把同仁的办公桌和位子重新安排了。 他是上一任的,走进去,心一惊:“怎么全变了?”嘴上虽然赞美“新人新政”,心里能是滋味吗? 你做得对,只可能显示他做得不好;你施行新

    政,就表示废了他的旧政;你用了新人,就表示“他的人”被赶出了权力圈子。 他开始嫉妒你、排斥你。 了解这一点,第三者能托他找你说情吗? 只怕不说还好,这一说就完蛋了。 “今天是我当家,你没看到吗?你为什么不直接找我,你找我上一任干什么?”你能不这么想吗?

    历史的教训、血淋淋的例子

    把话说到心窝里,你一定要弄清上一代与下一代之间的心理,千万别弄巧成拙,以为自己会攀关系,或显示自己老资格,放弃与“当权的小子”直接对话,反而去找他的“老爸”或“前任”。 你不得不放下身段,去拍晚辈的马屁。 这有什么办法呢? 皇太子继位了,你就算是前朝的重臣,也只能在下面高呼万岁,听那小子使唤。就算太上皇还有

    权有势,甚至垂帘听政,你以为走那后门还管用呢? 可能管用,但是只要太上皇一死,你就保险完蛋。 看看历史,有多少太上皇一死,下面“马屁精”就被抄家甚至斩首啊? 有多少血淋淋的例子,摆在你的眼前。 (本书讨论的是说话的方法,至于技术的运用,请参考《我不是教你诈》及《你不可不知的人xìng》。)

    你既然不想跟我上宾馆, 又为什么请我吃威而钢?

    第二十六章 老乔吃豆腐

    三年没来,进市区,老乔吓一跳!天哪!高楼一栋又一栋,完全不一样了。 远远看见“喜来登”的大字,这是老乔指定的旅馆,上次他就住这家,觉得不错。指一指,老乔笑道: “到了!可真快。” 却见尤总经理回头一笑:“您不住这家。” 老乔一怔:“您不是说早订好了吗?” “哎呀!”身边的袁小姐chā话进来:“我们找到更好的,也是五星级。”

    “可是,”老乔有点不高兴:“咱们不是说好住喜来登吗?而且前天通过电话。” “因为都客满了,没订到。”尤总在前面解释。  “没订到。”老乔脸色变了:“那为什么跟我说订到了?而且我一个多月前就叫你们订。” 尤总脸红了,半天没说得出话,幸亏袁小姐开口: “跟您说实话吧!我们是早订好了,但是临时来了国宾,为了安全,所有已经订的都被取消。” 老乔摇摇头,笑道:“会吗?”但是没再说话。 换了一家旅馆,果然也是五星级,而且因为才开张,比那喜来登还漂亮。 但是老乔才进房间,就一个电话打去了喜来登:  “听说你们来了贵宾,把我们这些早订房的客人都取消了。” “不可能!您的大名是??” 老乔报过名字,对方立刻笑了起来: “我知道了!他们根本是昨天才来订房,我们客满了。”又笑了几声:“他们还求我呢!所以我记得很

    清楚。”拉长了声音:“告诉您!他们是骗你的!” 晚上,尤总摆酒席为老乔接风。 “对不起!临时出状况,没让您住进喜来登。”尤总带全公司的主管举杯:“抱歉!抱歉!” “是啊!”袁小姐也笑:“大概为了国宾的安全,把咱们的订房取消了。” “是哪位国宾啊?”老乔对袁小姐举杯笑道:“这么伟大?” “是??是??” 旁边一个姓钱的主任chā上话:“好像是英国的什么部长??” “对!”袁小姐大叫一声:“那个什么部长。”看看尤总:“您记得是什么部长吗?” 尤总摊摊手:“我忘了!” 老乔突然大笑了起来:“算了!算了!别掰啦!我下午已经打电话问过了,不是来了什么国宾,是因为你们拖到昨天才去订房,已经客满了!”

    有话好说

    故事说到这儿,下面我不讲了,因为你想也知道,场面会有多尴尬。 我们常怨人“吃豆腐”,吃豆腐可以形容占异xìng的便宜,也可以指“存心让人下不了台”。 老乔就是吃豆腐,他明明知道对方是因为拖,或因为忘了,前一天才去订房,所以没订到。又怕他骂,所以撒个谎,说由于有国宾,订房被取消。 那确实不是什么高明的谎言,老乔可以一下子就拆穿。话说回来,老乔要是早拆穿倒好了,他却憋着不说,继续套对方的话,看对方继续圆他们的谎,到最后几个主管全加入了谎言,老乔再给他们一巴掌,他这样做不是“吃豆腐”吗? 而且老乔这豆腐吃得太过了,也吃得太dú了,那些当着部属面,被臭得下不了台的主管,能不恨他吗?

    引君入彀的小姐

    我曾经在《爱就注定一生的漂泊》里说过一个故事 有个色迷迷的主管,,对漂亮的小姐说,星期天是他的生日。 那小姐笑道:“太好了!让我为你庆祝庆祝吧!我乡下有个小木屋,星期天我请你在那里吃晚饭。”  星期天,主管准时赴约,小姐出来开门,进客厅安安静静,只有他们两个人。 小姐斟上酒,点上蜡烛,向这主管敬酒。半杯下肚,主管把手伸过去,搂住小姐的腰。 小姐娇羞地一扭身,站起来。神秘兮兮地说:“您等我一下,我进卧室换件衣报。” 主管“xìng奋”极了,心想“多么体贴的女人哪!她一定是去换件薄纱睡衣出来。把握时间,我也先把衣服脱了吧!”接着把衣服脱得精光。 砰一声,卧室门打开了。 “生日快乐!”全公司的同事,一起走了出来。

    提早避免尴尬

    这故事比老乔的故事还残酷。 它残酷在太真实了,因为这正是西方人办“惊讶派对(Sur-面 se Pan),)”的场面一群人先躲起来,再突然出现。 残酷的是那位小姐,她为什么先斟酒让那主管乱xìng?而且当她发现主管已经毛手毛脚,开始失态的时候,为什么没想到先防止接下来“可能的尴尬”? 但是,当我们怨老乔或这漂亮女职员的时候,也要想想,其实大家都可能犯同样的错。 举个与老乔相似的例子 你早早要旅行社的朋友帮你查票价,比较哪家航空公司划算。 到你快要出发了,打电话过去,问“他”查得如何。 他怔了一下,支支吾吾地。

    你问:“查了吗?不是早叫你查吗?” 他沉吟了一下,说“查了!一下子不知道放到哪儿去了,能不能等会儿回您电话?” 这时候,你有必要坚持立刻要答案吗? 他忘了,他没立刻查,他一定是放下你的电话,才赶紧去办,你有必要拆穿吗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