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听刘墉讲为人处世 > 第 14 章
    看完这个小故事后,也许你就会明白一些了,为什么有的人在人际关系、为人处世上总觉得那么累,原因就在于自己始终放不下一些东西。有的时候,放下便是得到。

    世界上第一个不使用氧气登上珠穆朗玛峰的那个人,在谈起自己成功的秘密时,郑重其事地说过这样一句话:“为了减少对氧气的消耗,我只有向前这个念头,至于其他的任何想法我都把它们从脑子里抛掉。没有任何的杂念,我就等于放下了一个背在身上的巨大的包袱,轻松地向前。这就是我成功的全部秘密。”

    第78节:放下身段,路才越走越宽(2)

    放下便是得到

    放下压力,告别烦乱,告别苦痛,能够使黯然的心变得亮堂,有更多更大的空间;放下烦恼,驱走恐惧,驱走黑暗,能够使生活顺其自然;放下狭隘,没有偏见,没有陌生,能够使分享更快乐;放下懒惰,恒久努力,积极进取,能够使jiāo际变得宽广;放下抱怨,重塑姿态,重新迈步,能够使你的处世更加睿智;放下消极,驱除鄙陋,打败虚伪,能够使你一辈子都做最好的自己。

    在许多成功人士的为人处世中,正是由于他们放下了许多该放下的东西,轻装上阵,朝着一个既定的目标奋勇攀登,才有了今天的成果或是日后的辉煌。

    但很多时候,总是有那么一些人,眼眶子太高,大事干不来,小事不愿干,觉得太丢面子,有失身份,宁可委屈受穷,也放不下架子。我们看到的是,千金小姐不愿意和保姆同桌吃饭;博士不愿意当基层业务员;高级主管不愿意主动找下级职员;知识分子不愿意去做体力工作……他们认为“君子动口不动手”。如果那样做,就会有损他的身份、降低了自己的“身段”。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说明水的谦卑低下与不争高。也反映了人往往想居高,想站在高位,很少有人愿意居下,愿意像水一样谦逊低下。然而就是因为要争高、要争出头,谁都不肯放下身段,于是就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最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变成对立与对抗,时时处处都处于紧张的状态中。

    放下身段,别有洞天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身段”是一种“自我认同”,并不是什么不好的事,但是这种“自我认同”也是一种“自我限制”也就是说“因为我是这种人,所以我不能去做那种事”。而自我认同越强的人,自我限制也越厉害。

    其实身段只会把你绑起来,让你的人生路越走越窄,并不是说有“身段”的人就不能有得意的人生,但是非常时刻,如果还不放下身段,那么会让自己无路可走。像博士如果找不到工作,又不愿意当业务员,那就只有挨饿了。

    第79节:放下身段,路才越走越宽(3)

    水能随遇而安,我们也要学习着适时调整自己,如果能放下身段,柔软身骨去处世待人,应对不同的环境,那么路就越走越宽。也就是:放下你的学历,放下你的背景,放下你的身份,让自己回到“普通人”。同时,也要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和议论,做你认为值得做的事,走你认为值得走的路。这样,不但自己可以安身自在,与他人、与环境的相处,也会更和谐。

    “放下身段”比放不下身段的人在竞争上多几个优势:能放下身段的人,他的思考富有高度的弹xìng,不会刻板的观念,而能吸收各种信息,形成一个庞大而多样的信息库,这将是他的本钱;能放下身段的人能比别人早一步抓好机会,也能不比别人抓到更多的机会;因为他没有身段的顾虑。

    迷路了,要自己找回来

    刘墉先生在《探寻根》中说:“在旷野里迷了路,必须先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把自己站的地方与来的地方画一条线,才知道已经走过的路,与下一步的方向。就如同面子和身段一样。

    如果一个人单单只是收起面子,那就相当于古代清高而不留于世俗的君子,你可以看见他们的下场:君子固穷;如果只是放下面子,那就是谄媚的小人,为人们所不耻。所以放下与收起要见机而行,处在社会中,你必须坚持你的原则,这样别人才会尊敬你,你的人生才有价值。

    当你得意的时候,切不可趾高气扬,目空一切,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适度地收起自己的锋芒,夹起尾巴做人,掩饰起你的才华;而放下面子也不过是为了能够在社会中安身立命。而且不是放下面子,是要圆滑一些。这样,你才能在社会中不失本xìng而左右逢源,才能顺利的走好你的人生之路。

    ◇不求全责备,宽容让你不完而美

    你什么东西要整齐、要完美,这原来是很好的个xìng,使你能精益求精,比别人更自我要求。只是你也要知道,这世界并不都那么整齐与完美啊!

    《你能不能睡柴房》

    在社会生活中,为了生存和发展,为了事业的成功,人们总要同各种各样的人打jiāo道。由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工作、学习、生活习惯,所以每个人既有其长处,也有其短处。我们必须习惯、善于同各种各样的人,特别是同能力、天赋等各方面不及自己或脾气秉xìng与自己不同的人友好相处、协调共事。

    第80节:放下身段,路才越走越宽(4)

    而实际中,为人处世最常见的一个毛病就是喜欢求全责备,希图“完美”,容不得别人半点缺点,一见人短便横加指责。要知道“人非圣贤,熟能无过?”人难免有些疵缺,我们又何必苛求完美?若要寻得不犯错误、没有缺点的朋友,恐怕要一生孤独了。

    何况那些不事遮掩小毛病的人,倒更能显得真而不假。相反地,那些被宣传得尽善尽美,仿佛绝不犯错、毫不自私的人,倒显得有些不真实了。所以做人jiāo朋友办事情,不妨宽容一些。一是对人不求全责备,扬其所长;二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容忍他人是一种美德

    无论什么人,都希望别人“容忍没有经过乔装打扮的自己”,都希望在人际jiāo往时相互间可以不拘小节,而不希望受那种必须时刻提防别人伤害自己的那种紧张压迫感。所以,人们都希望与那些懂得容忍的人相处。刘墉先生说:“‘理直气壮’不如‘理直气和’,后者更见涵养、更有风度!”

    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林在《人际关系中怎样才能抱有信心和力量》一书中指出,专门找别人岔子,动辄教训别人的“批评家”,估计不会有什么亲朋密友。另外,根据自己所确立的lún理和宗教方面的严格标准去要求别人投自己所好的人,谁见了都会退避三舍的。而那些容忍和喜欢以本来面目出现的人,往往具有感动人和促使人积极向上的力量。

    不求全责备,扬其所长,还包括肯定别人的价值。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值得他人可以肯定的东西,只要我们乐于寻找,就能够从别人身上找出许许多多闪光点。由于前者只着眼于别人坏的方面,因此他就只能发现别人的缺点和错误;而后者则着眼于别人只得承认的方面,因此就能发掘出对方的优点和长处来。

    有一个寓言故事:

    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二百元。另一只鹦鹉前则标道: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四百元。该买哪只呢?两只都毛色光鲜,非常灵活可爱。

    第81节:放下身段,路才越走越宽(5)

    这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结果突然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毛色暗淡散乱,标价八百元。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店主说:不。这人奇怪了:那为什么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会值这个数呢?店主回答: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

    这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强者,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强,只要懂信任,懂珍惜,懂得欣赏别人,就能团结比自己更强的力量,从而提升自己的身价。相反许多能力非常强的人,他们过于追求完美主义,认为什么人都不如自己,最后做事只能是事必躬亲,他可能是最好的员工、最认真的员工,但是他成不了优秀的领导人。

    刘墉先生说:“不要轻视任何人,也不要轻视自己,因为那平凡人可能是你的贵人,你也可能成为别人的贵人!” “留三分余地给别人,就是留三分余地给自己。富贵时,那些难以入口的粗茶淡饭、竹笋菜根,穷困时,却可能嚼出真滋味;得意时,那些不屑一顾的贩夫走卒、仆从杂役,到了失落时,却可能变成真朋友。”

    雅量容人有回报

    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宽广的胸怀,是对人对事的包容和接纳。宽容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无尚的福分,是对别人的释怀,也是对自己的善待。宽容是一种生存的智慧、生活的艺术,是看透了社会人生以后所获得的那份从容、自信和超然。

    贝尔奈说:“不会宽容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爱默生说:“宽容中包含着人生的大道至理,没有宽容的生活,如在刀锋上行走。孩子,宽容不仅是一种雅量,文明,胸怀,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宽容了别人就等于宽容了自己,宽容的同时,也创造生命的美丽。”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就有这样一个片段:

    主人公冉阿让因为偷取一块面包,而被判处在法国南部土lún苦役场服役十九年。结束苦难获释后的冉阿让,在前往指定城市的途中疲惫困顿不堪,他推开了当地受人尊重的主教大人米里哀的大门。好心的主教大人收留了冉阿让,并留他在此过夜,却不曾想,冉阿让竟然把教堂的银器偷走潜逃。

    第82节:放下身段,路才越走越宽(6)

    当被抓回来的冉阿让站在米里哀的面前时,主教大人善意的谎言,让冉阿让幸免再次被捕。感恩于主教大人的恩惠,冉阿让来到蒙特勒小城后化名马德兰,从此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十年后,凭借自己一手办起的玻璃首饰生产工厂,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并当上了市长,以慈善闻名。

    采取宽容的态度所收到的效果是拯救xìng的,宽容对犯错误者是一种震撼。莎士比亚忠告人们说,不要因为他是你的敌人而燃起一把怒火,灼热的火焰会燃伤你自己的。富兰克林说:“对于所受的伤害,宽容比复仇更高大得多。”刘墉先生在《铲雪奇案》中也说过:“这世界上有谁是百分之百的坏人呢?只是有人太自私、太利己。于是损人不利己,也或许是因为环境,误入歧途。”

    把宽容当成一种习惯

    当你觉得人人面目可憎的时候,先去照照镜子,看看自己是不是更不开朗?当你怪这个世界太黑暗的时候,不如在自己的脸上先点起一盏灯。有时候帮助别人,就等于帮自己。如果自己能够宽容别人,不但自己能够及时释放心里垃圾,而且别人也能够因此而宽容别人,同时与自己友好相处。

    真正有深度的人,总是很会宽容的人。他们不会把那些所谓的小人之过放在心上,心胸太狭窄,绝对是一件坏事。报复心太强烈,只能害自己。宽容别人不仅是自己的一种美德,更是让自己健康长寿的秘诀。

    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身上都会有闪光点,因此,要学会去珍惜和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和事,宽容点就好!

    学会宽容,能使自己保持一种恬淡、安静的心态,会为你赢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学会宽容,多注意别人的好处,用理解、同情和爱心去影响别人,你就会处处碰到信赖和爱戴自己的朋友,你的人际关系也会因此得到很好的发展。学会宽容,不计较小事,不苛求别人,给人面子,既无损自己的体面,又能使人产生感激和敬重之情。

    第83节:放下身段,路才越走越宽(7)

    当然,处处宽容别人,绝不是代表软弱,绝不是面对现实的无可奈何。宽容不是无条件的,绝对要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异,对于挑拨是非、两面三刀、落井下石、陷人于罪、背信弃义的小人,和对违法乱纪、胡作非为、兴风作浪、不知悔改的恶人,是不宜讲宽容的。所谓“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即是应取的态度。

    让我们多以宽容为怀,善待自己也要善待他人,更要善待生活,友善多一点,谦和多一点,斤斤计较少一点。用宽容去迎接每一天!

    ◇甘于平淡才能高标处世

    平淡真好!平平地,不令我们颠踬;淡淡地,不让我们昏醉;使我们坦坦dàngdàng地处世,明明确确地看人。所以平淡也就是最美的“真”。

    《我们一样平凡》

    作诗作文贵在崎岖,为人处世则贵在平淡。如果把作文的崎岖用在为人处世上,则yīn阳颠倒、事倍功半。尤其是那些怪僻、自傲的做人方式,都是为人处世的“祸胎”,即使你才高八斗,你的孤傲、怪异也会使你断送前途。

    刘墉先生说过:“这世界上一切的不平凡,都立在平凡的基础上。如同多么会飞、能飞多么远的鸟,都是生在陆地上,也会死在陆地上。”即使是圣人,如同孔子,也一样由平凡人成长。

    唐代大诗人李白,可以说是“才高八斗,满腹经纶”。但他在做人上的毛病却是不少,主要就是怪异孤傲。当时的他已是才华横溢、官奉翰林、名满一时,但他仍然持才放旷,整天醉眠长安街上。因其狂放不羁,整日“醉枣”一样骑马入朝,大臣也看不惯他,结果终于失宠,被流放夜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