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活法Ⅱ > 第 7 章
    来使经济

    复苏。

    依我个人之见,“经营管理”一词指的是“设法

    完成”一也就是在时机好的时候多作准备,这样碰

    ~ 97 ~

    [活法

    Ⅱ

    ]

    上不景气时才不至大声呼救。

    泡沫经济

    经济循环是企业一定会遇到的。事实上,痛苦

    的萧条阶段对经理人来说未尝不是相当宝贵的一课:

    可以锻炼自己的心志;在经济景气之时,学着谨慎

    一点,并且为不可避免的萧条做好相应的准备。

    在日本所谓的“泡沫经济”时期,几乎每个人

    都可以凭借买卖土地或是股票致富;多达数百万美

    元的债务也只是芝麻小事;钱财会像泡沫一样,不

    知从何处冒出来。因此,大家似乎都没有警觉心,

    不懂得节制。而且,在利润滚滚而来时,所有的人

    都保持缄默。但当第一波损失出现时,人们却开始

    惊慌了。

    这种思想也使得股市产生了所谓“损失补偿”

    的丑闻。本来只要把大量的资金放在证券公司炒股

    票就可以获取暴利,而一旦遭受“损失”却又不甘

    ~ 98 ~

    [活法

    Ⅱ

    ]

    心,竟然无耻到可以“求偿”,而且还能如愿

    !

    世间之事总是好坏参半。企业资本家试着要打

    破这种规则,就好像要与地心引力抗衡一般。如果

    他们成功的话,或许整个股市就毁了。

    "谈“利润

    夫与稻盛和

    问:企业管理成功的秘诀何在

    ?

    答:我们一定要了解,所谓的企业管理从最简

    单的层面来说,就是增加销售量并缩减支出。这是

    丝毫不复杂的。在经营方面,我们必须尝试各种方

    法来使销售量最大化,并让成本降到最低。如此一

    来,把低廉的资源转化成高附加值的产品与服务

    也就是对社会有益的东西,我们企业的价值才可

    达到最大。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在现今竞争激烈的

    经济氛围中,就是要凭借这个再简单不过的原则来

    管理企业,亦即尽量增加收益、缩减支出,以创造

    ~ 99 ~

    [活法

    Ⅱ

    ]

    可观的利润。

    问:可否针对“在场中央角力”这一点给我们

    一个实际的例子

    ?

    答:“在场中央角力”指的是平时就要有所准备。

    如果你想抓住某一个契机,一定要能随时灵活应变。

    为了做到这一点,你得先把赚得的利润一点一滴地

    储存起来,届时才有应变的资金。

    我们想要创办

    DDl电话公司以此与

    NTT(日本电

    报电话公司

    )一较长短时,发现一开始至少要

    l000

    亿日元以上的支出。在日本,没有一家大公司愿意

    做这样的投资。然而,那时京都半导体公司在银行

    已存有

    1500亿日元的资金。我和公司主管商议有关

    创办

    DDl的构想时,他们说:“若是一败涂地,我们

    的存款还有

    500亿日元,原来的京都半导体公司还

    可以维持运作。

    ”

    这句话鼓舞我勇往直前,创办了

    DDl。试想,

    如果我们原本没有准备好足够的资金,一时之间要

    着手这么一桩大事业,必定会遭遇到很多困难。这

    也就是我所说的“在场中央角力”的意思。

    ~ 100 ~

    [活法

    Ⅱ

    ]

    问:价格应该一律由高层管理人员来制定吗

    ?

    答:一旦价格策略确定后,实际标价就可以由

    较基层的管理者来负责。换句话说,价格策略应该

    由最高层来制定,但是日常的标价则应授权给下面

    的管理人员。

    问:万一定价错误,是否可由加倍的努力来弥

    补?

    答:我们都见过这样的例子:某家店推出新的

    折扣,顾客于是蜂拥而至。然后,有一天,我们听

    说那家店倒闭了。这就是错误的价格策略所导致的

    后果,也是管理的疏忽。如果定价策略有误,不论

    我们多么努力,都无法使企业经营成功。

    问:产品的标价应该总是比一般市场行情略低

    吗?

    答:不见得

    !若是你的产品较为精良,就应该定

    一个好一点的价钱。如果质量或特色不具有竞争力,

    不妨定价低一点以.吸引消费者。反之,你可能会

    让顾客大为困惑。标价不应该被用于掠夺市场或是

    欺瞒,而是要与市场保持一种和谐。这样一来,不

    ~ 101 ~

    [活法

    Ⅱ

    ]

    但制造者可以得到一个最好的价钱,顾客也会完全

    满意。

    问:在“阿米巴体系”里,是否会使得每个阿

    米巴只关心自身的获利能力,或者使人人都变得自

    负且以自我为中心

    ?

    答:我们并不只是看每一个最小单位的绩效表

    现。较大的阿米巴单位,例如部门或是子公司,是

    由好几个阿米巴组成的包括海外分支机构等,

    也都得呈报资产损益表。

    我们要求每个部门在资产损益表上列出每小时

    的“单位效益”报告

    (hourly efficiency,H/E),

    即由整体效益除以该阿米巴单位所有员工的工作小

    时数值。同时,我们不但看区域的表现,更要把它

    放在全球的范围里来审查。所以,我们在全世界的

    每一个子公司都有自己的“单位效益”,并有一份完

    整的报告。

    如果有一个阿米巴自私地想干涉另一个阿米巴

    的利益,必定会给整体的“单位效益”带来负面影

    响因为这个阿米巴不过是群体的一小部分。万

    ~ 102 ~

    [活法

    Ⅱ

    ]

    一发生这种事情,阿米巴的高层主管必定会出面处

    理。

    问:“单位效益”这种衡量方法是否为阿米巴管

    理的要素?

    答:并不尽然。你也可以用阿米巴单位的收入

    报表来追踪资产的损益情况。其实,单位效益和资

    产损益表可以相辅相成。如果只靠资产损益表,很

    难公平地比较两个不同大小的阿米巴的表现。此外,

    我们也可以看出,不管在世界上的哪一个地方、员

    工人数有多少,一个每人每小时单位效益达

    l00美

    元的阿米巴,要比每人每小时只有

    10美元的阿米巴

    优秀很多。

    问:在美国,若把企业划分成许多小单位,会

    间接地增加不少支出。因此,在美国实行阿米巴单

    位效益制是否代价太高

    ?

    答:不只在美国,很多日本的经理人也是这么

    认为的。他们说,要追踪每个阿米巴的资产损益实

    在太浪费力气,而且要注意到这么多的细节,实在

    太费神了,管理阶层只要能掌握整体的数据就很好

    ~ 103 ~

    [活法

    Ⅱ

    ]

    了。

    显然地,如果单位效益制会增加额外的负担,

    就违背初衷了。

    但是,要获得整体的数据,你还是需要搜集各

    个单位的报告。每个员工都得做记录,并提出数据

    报告。在京都半导体公司,这些数据都是每天记录

    的,报告每周或每月提jiāo一次。因此,我们实施单

    位效益制根本没有额外的支出。

    问:若是某个阿米巴表现不佳,你会采取什么

    行动?

    答:视环境而定。如果弱点是由于科技的不足

    所致,我们可以想办法转移技术;若是因为领导者

    不够强,我们会设法增援;如果这个领导者本身和

    该阿米巴单位格格不入,我们可以把他调职。我们

    评估阿米巴的表现,是看当初他们自己制定的计划

    实行结果如何。他们有权决定自己的管理方式,但

    也要负起责任完成计划。

    问:如果你把目标定得太高,是否会使员工望

    而生畏?

    ~ 104 ~

    [活法

    Ⅱ

    ]

    答:我的理念就如美国教育家克拉克博士

    (Dr.William Smith Clark)在一个世纪前所说的。

    他在帮忙筹建北海道大学的前身

    札幌农业大学

    (Sapporo Agricultural College)时,告诉学生:

    “孩子,要积极进取

    !”

    假设你的能力可以达到

    l00%,但是你只把目

    标定在90%以保证自己达得到。这样一来,每一次

    制定新目标时,便只会愈趋保守。但从另一个角度

    来看,如果你把目标定在

    100%以上,并努力达成,

    下一个目标将更具挑战xìng。如此,你就可以获得某

    种程度的成长。

    当然,目标遥不可及就会令人望而生畏也是对

    的,特别是对员工而言。因此,主要的目标应分解

    成许多可以完成且循序渐进的步骤。每完成一步就

    能增加一点儿信心,那么未来远大的目标就唾手可

    得了。

    在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之后,有三种人

    之间的差距会拉大:第一种人是设立渐进的目标,

    一步步地达成;第二种人的目标则遥不可及,也无

    ~ 105 ~

    [活法

    Ⅱ

    ]

    法达到;第三种人则是从未设立远大的目标。

    ~ 106 ~

    [活法

    Ⅱ

    ]

    第七章论野心

    若要成功,我们一定要有雄心壮志,使追求成

    功的强烈yù望渗入到潜意识里。

    野心:怀抱雄心壮志

    滋养成功的yù望,使之强烈到成为潜意识的一

    部分。

    企业家首先要能清晰地预见自己将依照哪一种

    方式来经营,只是梦想得到什么是不够的。反之,

    你必须有强烈的yù望,对未来要勾画出一幅清晰的

    图画,直到这些出现在你的潜意识中。真正的雄心

    壮志,其目标、原因和理想都是特定而高尚的。

    ~ 107 ~

    [活法

    Ⅱ

    ]

    即使有着这么强烈的yù望,环境还是无时无刻

    在改变,并影响到管理方式。然而,绝对不能以环

    境不佳为借口。你的决心应该坚强到可以征服任何

    可预见的和无法预期的障碍。

    让自己充满光和热

    世界上的东西一般可分为三种:可燃物、不可

    燃物、自燃物。

    可燃物靠近火源就会开始燃烧;不可燃物纵使

    被丢到火里,也不会被引燃;而自燃物是自己就会

    燃烧起火的东西。

    我也用同样的方式把人划分为三种。产能最高

    的人就好比“自燃物”,可以不借外力、自动自发。

    热忱和激情就是成就任何事业的基本要素。

    而像“不可燃物”的人,或许才艺过人,但抱

    着否定一切、凡事不关己的漠然态度,无异于冷血

    动物。因此尽管他们有能力,还是难以成就大业。

    ~ 108 ~

    [活法

    Ⅱ

    ]

    至于像“可燃物”那样的人,在周围人的刺激

    下,也可以活跃起来。至少,他们靠近火源时,也

    会逐渐接受那些光和热,开始燃烧。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自己会燃烧的人。这些人活

    力十足,不时散发出光和热,更能把这股能量传递

    给周围的人。

    用你的热情把众人卷进来吧

    !

    做涡流的中心

    一个人独自成就的任务总会有极限。在工作中,

    你必须和周围的人合作,比方说上司、部下或是同

    事等。

    然而,你一定要积极一点,这样身边的人才会

    主动与你合作。这就是“在涡流的中心工作”的意

    思。

    不过,你得小心一点,不然最后可能发现自己

    ~ 109 ~

    [活法

    Ⅱ

    ]

    已在漩涡之外。

    一家公司总有许多小涡流,好似随处可见的激

    流。如果你只是随波逐流,终会被卷入这些漩涡。

    若要从工作中体验到真正的愉悦与狂热,你必

    须做涡流的中心。积极一点,就像要把周围的人全

    都卷进来那样。

    你是否拥有独立的思维方式及旺盛的进取心,

    从而创造出以自己为中心的涡流,不仅将决定你的

    工作成果,也会大大地影响你的人生。

    不断地梦想

    我自称“爱做梦的人”。

    我经常做最狂野的梦。毫无边际的梦,一个接

    着一个。事实上,我也是在梦想中拓展我的企业王

    国的。

    ~ 110 ~

    [活法

    Ⅱ

    ]

    但是,我并不急着实现这些梦,只是继续梦想,

    让我的想象力奔驰。日复一日,我不断地在梦中寻

    求这种刺激。这种孕育强烈yù望的过程就叫做“热

    情”。

    即使在下班后,我心中仍怀有这种渴望。

    在街上漫步时,和yù望相关的东西会突然跃入

    眼帘,给我非常强烈的印象;在拥挤的派对上,我

    可以从一端看到远处的一个人那人就是能让我

    的梦想成真者,也是我急于接触的对象。

    若是yù望不够强,这些人和事就会如过往云烟

    般,消失在我身边。

    绝妙的机会总是藏在最不起眼之处,只有强烈

    地感受到自己目标的人才能看得见。

    呆滞无神的眼睛、飘浮不定的目光,是无法看

    到人生的绝佳机会的。

    ~ 111 ~

    [活法

    Ⅱ

    ]

    告诉自己:我能

    在

    20世纪

    60年代中期,我有幸聆听经营之神

    松下幸之助的演说,题目是:。

    《企业管理的贮存法》

    松下幸之助告诉听众:经营企业一定要熟稔贮存之

    道,就像一个蓄水池得保持一定的蓄水量那样。

    在开放提问时,有位听众大力赞扬松下先生这

    个理念,但又说他总是没有资金可用。因此,这个

    人问:“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我要如何贮存呢

    ?”

    松下先生答道,他也不知道怎么做,不过,“你还是

    要相信,贮存是很重要的。总有一天,你会需要的。

    ”

    听众莫不大笑,但这个答案给我的印象却相当深刻。

    我所学到的是:我们一定要认为,事情是可以

    做到的。如果我们不断地告诉自己:“这么想太过理

    想,不切实际,是永远不可能的。”这么一来,就真

    的永远做不到了。

    我们无法致力于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事。

    ~ 112 ~

    [活法

    Ⅱ

    ]

    如果拥有强烈的yù望,真的相信总有实现的一

    天,我们就可以突破困境,完成任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