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活法Ⅱ > 第 6 章
    努

    力促进社会和全人类的进步。

    因此,京都半导体首要的奋斗目标就是一一为

    员工创造更多的机会。基于这点,我们不但可以促

    进科技的进步,更有助于社会与人类的发展。我相

    信,这些就是我们企业应该追求的目标。

    追求合理的利润

    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员工的发展,利润是雇主不

    得不追求的。

    这没有什么可耻的。自由市场的原则就是竞争,

    我们所获得的利润是正当营业所应得的报酬。我们

    促进公司的生产流程更加顺畅:生产出高价值的产

    品,并尽量设法降低价格,减轻顾客的负担。经理

    人和员工也都是通过努力工作才获得利益的。我们

    ~ 82 ~

    [活法

    Ⅱ

    ]

    应以此为荣。

    然而,我们不应该让利益蒙蔽了我们的双眼,

    不可以完全屈服于“利”,做出为求利润而不择手段

    的事。我们必须端正行为。所有利润都应是血汗换

    来的,再把利润投入在品质改良上以满足客户的要

    求。

    不要妄想凭借不法的手段致富。就以石油危机

    为例,有些经理人任由公司囤积货品、提高价格。

    我在想,在这些寡廉鲜耻的经理人中,还有多少仍

    在其位?

    在自由市场里,利润应该是社会给有功者的嘉

    许。

    企业的本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越来越复杂,古老的真

    理似乎也已消失。

    ~ 83 ~

    [活法

    Ⅱ

    ]

    在经营企业时,我们绝不要忘了企业本质。

    就在第一次石油危机前,日本的地价开始上涨。

    很多公司竞相购买土地,希望炒到天价。和我们有

    业务关系的银行也来央求我们。他们说,很高兴我

    们愿意把盈利放在他们银行,然而他们还是觉得有

    必要跟我们说,可以投资房地产,好好赚上一笔。

    我很客气地答复他们,我们还是用传统的方式

    赚取利润也就是借着生产产品来增加公司的价

    值,而不是用炒地皮来获利。

    然后,石油危机来了,许多公司的资金都被土

    地套牢了。然而,我们京都半导体公司还是有流动

    的资产来投资厂房和设备。因为有良好的资产损益

    表以及“先见之明”,众人对我大加赞赏。

    当然,没有人能预见未来。但是,在其他人关

    注表面时,我却执著于真理和基本原则,并且相信

    这就是我们企业的本质。

    ~ 84 ~

    [活法

    Ⅱ

    ]

    使顾客满意

    企业获利之道就是“使顾客满意”。这虽然是老

    生常谈,但是许多公司仍然误解了“获利”的真正

    意义,并以追求自身的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的唯一目

    标。

    这种态度是不该有的。企业的原则应该是使人

    愉悦。我们不但要使外来的顾客高兴,也要取悦那

    些“内在”的顾客也就是依赖企业生存的员工

    和部门。

    我们努力在期限内完成工作,是为了在顾客需

    要时,能把产品jiāo给他们。我们制造出艺术般的产

    品,不仅是迎合,更是为了超越顾客的期望。我们

    不断地研发出新产品是为了让顾客用了之后,获得

    更大的利益。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来自“使顾

    客满意”这个原则。

    ~ 85 ~

    [活法

    Ⅱ

    ]

    有太多的人只想到自己的利益。然而,机会之

    神很少去敲自私自利者的门。没有一个上门的顾客

    是来取悦店主的。

    能够成功地经营大企业者,就是那些能使顾客

    获得更多好处的人。只有这种态度才能带来更多机

    会,并使自己的公司获利更大。

    定价是一种管理方式

    我告诉公司的员工,定价就是一种管理方式。

    大家都认为,商品定价应该比一般的市场行情

    略低,这样的价格才具有“竞争xìng”。你可以依靠薄

    利多销,或是比市场略高的定价来获得最大盈余,

    但相比之下,销售量就会少一点。总之,定价的策

    略有很多种。

    换言之,我们把产品销售的数量乘以平均售价,

    并尽量使此数值最大化。但是,还有一些因素会影

    ~ 86 ~

    [活法

    Ⅱ

    ]

    响销售。销售绝不是个简单的问题,不管我们预估

    某项产品的利润是多少,都很难估算实际的销售量。

    然而,定价无疑会影响到企业的表现,我认为最后

    还是应该由高层管理者来作决策。

    在定价方面,目标在于找出大多数顾客都感到

    满意的价钱,并使其很愿意掏腰包购买。如果价格

    太高,顾客会调头而去;价格太低,顾客虽然会很

    高兴,但是不管销量如何,所得的利润便不足以维

    持企业的运作了。管理阶层的哲学将决定定价的策

    略。有企图心的经理人会定出具有侵略xìng的价格,

    而小心谨慎的经理人则在定价上趋于保守。

    定价会影响企业表现,因为这足以反映出管理

    者的能力和哲学。

    市场决定价格

    在定价方面,一开始我遵循的并非成本会计的

    ~ 87 ~

    [活法

    Ⅱ

    ]

    概念,也就是说,我不是按照以下公式里的成本与

    售价的差额来定价的:

    价格=产品成本

    +营业费用

    +利润

    一般而言,价格是由自由市场运作的机制所决

    定的。简而言之,顾客就是价格的决定者。

    既然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我们一定要不断地

    缩减制造费用。产品成本和定价之间的差额就是我

    们获得的毛利润。因此,我们若能把制造成本降至

    最低,也就能将利润达到最大。

    要降低制造成本必须去除一切先人为主的概念

    和常识,比方说忧虑于原料费用、劳工成本、管理

    费用等是否能达到合适的百分比。我们一定要考察

    每一个范围,并尽量缩减不必要的开支,找出最省

    钱的方法来制造产品,这样才能达到符合市场要求

    的价格与质量。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省钱就是赚

    钱”。

    ~ 88 ~

    [活法

    Ⅱ

    ]

    企业的本质在于:一方面要使利润最大化,另

    一方面又要满足顾客所有的需求

    !

    每天盯着资产损益表

    经营企业若要取得成功,经营者就无法像隐居

    的大师那样俯瞰世间,偶尔吐出一两句警世之语。

    反之,经营者要把管理当成是每天例行事务的累积。

    不管你是经营大企业,还是开一家小店,都要

    经历大量数字的

    Et积月累。如果不能定期分析费用

    或销售量,就不算是经营。

    然而,只看每个月的收入报表并不够。每个月

    的利润是每天一点一滴累积下来的。因此,你要把

    分析资产损益表当作每天必修的功课,并依据这份

    资料来经营企业。

    不看每天收支的数字,犹如不看仪表盘开飞机,

    不仅会失去方向,也找不到着陆点。

    经营企业也一样。如果你不注意每天的情形,

    ~ 89 ~

    [活法

    Ⅱ

    ]

    就无法达到目标。

    收入统计表就好像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中看

    到经理人的举止和表现。

    无私看利润

    对管理者来说,纳税好比割下自己身上的ròu。

    我们每年所缴纳的税款,占我们辛苦得来的利润一

    半以上。即使有一些利润只是待收款,或是其他非

    现金的方式,我们还是要以现金纳税。赋税可真是

    残酷!

    也许只有管理阶层能感受到这一点。一般员工

    可能会认为,这还不是公司的钱。但对管理者而言,

    这好比有人偷了我们的积蓄,而这就是许多主管人

    员千方百计逃税的原因。

    逃税当然不对。公司所得的利润并不属于管理

    阶层。此外,我们所缴的税是用之于社会的。因此,

    ~ 90 ~

    [活法

    Ⅱ

    ]

    我们不应该自私地隐瞒利润来逃税。

    但要如何消除对课税的“憎恶”呢?我们得客观

    地看待所得到的利润。利润只是比赛中的一个等级

    或分数,也是社会对我们的贡献所给予的认可和奖

    励。我们如果能以这种心态看待利润,就会比较客

    观,占有yù也就不会那么强。换句话说,只有税后

    的净利才是真正的利润,也是我们努力工作后唯一

    应得的。我们应该把纳税当作是企业的必要开支。

    把纳税当作是企业的必要支出,来帮助企业所

    在的社区。

    滋养我们的企业

    有些获利甚丰的企业主会刻意降低收益,也就

    是借着奢的享受、豪华的旅行和一些不必要的开支

    来减少应缴的所得税的确,企业盈余的一半以上都

    用来纳税了。然而,剩下部分还是留在公司。企业

    ~ 91 ~

    [活法

    Ⅱ

    ]

    经营的真正精神就在于珍惜税后利润。

    有人认为,因为税制,日本多数公司无固定利

    息的股票例都很低。我则认为这是企业管理阶层哲

    学的问题。

    重新投资完税后的利润是滋养企业的唯一方法。

    借着累大量的资产与提高无固定利息股票的比例,

    企业才能愈加壮大。

    不管必须缴纳多少税款,我们还是得不断提高

    自己的获利能力。

    我现在已把税款列入公司的必要支出项目,并

    继续努力累积公司完税后的盈余。

    今天,京都半导体公司的内部资产已相当可观,

    如此一来,我们不但稳定,而且具有变通的能力,

    更为社会提供了不少工作机会。这股力量使我们得

    以面对新挑战。

    ~ 92 ~

    [活法

    Ⅱ

    ]

    制定恰当目标

    在拟定年度计划时,我总是用难度较高的目标

    向自己和他人挑战。我希望企业里的每一个“阿米

    巴”都有追求卓越的远大目标。我对大家说:“尽管

    夸口,然后把这种种梦想付诸现实。

    ”

    即使在计划中,有人失败、不能达到目标,也

    没关系,我不是光看结果的人。但这并不意味着,

    计划不能完成也无所谓。假如有个计划经过了一年

    又一年还是没有成功,员工就会失去信心和能力,

    计划也就永远无法完成了。因此,达到目标还是很

    重要的。

    人人都要有达到目标的理想。如果只有管理阶

    层一心想达到,其他人却不然的话,这样的目标终

    究无法实现。

    公司结构要以小单位为主,这些小单位都有自

    己的计划。公司要驱使每一个人努力做好分内的工

    作,好让自己的单位完成计划。因此,如果每一个

    小“阿米巴”都成功的话,企业的整体计划当然就

    ~ 93 ~

    [活法

    Ⅱ

    ]

    能水到渠成。计划是每个月都要拟定的,把年度计

    划分成多个可以企及的、且能激励人心的目标。

    大计划一定要让所有的员工都来参与,并把这

    项计划拆成大家一心想达成的几个目标。

    角力

    央在场中

    我总是告诉员工,要在场中央角力。意思是,

    对挑战要立即作出回应,不要等到被最后期限逼到

    一角时,才来想办法。

    大家都有考试前熬夜苦读的经历。时间不够了,

    想到即将面临的考试,不禁沮丧。既然考试的时间

    和日期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如果想要取得好成绩,

    一定要尽早准备。但是,我们还是常常临时抱佛脚。

    我们在日本的相扑比赛中,可以看到有些选手

    等到被逼到角落、快被推出场外时,才拼命地防卫。

    我常常想,为什么他们不在场中央发挥这样的实力

    ~ 94 ~

    [活法

    Ⅱ

    ]

    呢?

    企业也是一样。我们在场中央时,总是比较放

    松,想着反正还有时间和空间。直到被逼到角落时,

    才会惶恐。

    我们要随时假设已经没有时间和空间供我们挥

    霍了,在真的被逼到尽头之前,就要使出全身的力

    气。

    先储存一些“备用金”,然后假设已经没有任

    何备用的资产了。这就是企业稳定之道。

    把公司放在自己之前

    管理者常常让自己陷于一个两难的境地一一要

    在公司的利益和私利之间作出抉择。身为主管阶层,

    在我们的价值体系里,公司的利益永远要放在最前

    面。

    例如公司的股票jiāo易有两种方式:一是提出股

    ~ 95 ~

    [活法

    Ⅱ

    ]

    票投资人现在所有的股票;另一种是发行新的股票。

    第一种方式或许会为主管和其他投资人带来可

    观的红利,

    但若是利用第二种方式,红利可由公司获得。

    就我个人的例子而言,我会毫不犹豫决定发行

    新股。因为员工也是我们的合伙人,他们及其家人

    的未来都依赖于公司。因此,通过累积股票的红利

    来使公司的股票更值钱,不但有助于稳定公司财务,

    也能为员工提供生活保障。

    必须在小我之利与大我之利间作抉择时,身为

    领导者的基本道德责任就是义无反顾地把团队

    的大我之利放在私利之前。

    未雨绸缪

    在受到经济不景气的冲击时,很多企业主都希

    望政府能:他们想出解决之道。例如减税、降低利

    ~ 96 ~

    [活法

    Ⅱ

    ]

    率或是增加消费来刺:经济增长。每个人似乎都有

    自己的观点。

    事实上,经济发展总要经历好坏两种时期,没

    有一种能直持续下去。以日本为例,经历过的经济

    萧条也有各种程度分,但日本人皆视之为垫脚石,

    以此跨入另一个成长期。

    总体而言,日本的经济还是在持续向上攀升中。

    但由于史背景的关系,很多日本经理人误以为日本

    经济会永远不停增长。

    就经济而言,最基本的事实就是循环不息。顺

    境与逆境都是我们求生存所必须面对的事实。因此,

    未雨绸缪就是管理的基本法则。

    很不幸,今天有很多经理人忘记了这个法则,

    而且变得弱,想依赖政府或是上天的帮助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