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499 人是在搜剿中俘获的。
中印边境地区的地理环境特殊,战役地幅大,作战方向多,部队分散,
情况变化多,指挥协同困难,面对的印军特点又不尽相同,给战役指挥带来
一定的的困难。但是,在边境作战的“战术行动、战役组织、战略决策”相
结合的指挥样式中,战役指挥占有重要的位置。为打狠打痛入侵印军,实现
自卫反击作战的战略目的,战役指挥员在执行上级命令中,对上级指示详尽
研究,既弄清作战任务,又明确政策要求,保证上级指示和规定在作战中得
到坚决贯彻执行,使自己和部队的作战行动符合上级的总意图,并根据战场
实际灵活处置。在第二阶段东线自卫反击作战中,西藏军区前指指挥员根据
当面敌情、地形和部队的兵力情况,拟制了一个初步作战方案上报总参谋部,
得到批准。后又根据情况变化拟制了第一、第二、第三作战方案呈报中央军
委。在作战方案上报后,为争取时间,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西藏军区前
指主要指挥员经过充分研究,反复对比,权衡利弊,决定立即按第一作战方
案的要求全面展开各项准备工作。对于三个方案,中央军委均表示同意。根
据máo zé dōng主席的指示精神,主要战役指挥员从战场实际出发,命令部队执行
第一作战方案。后来的实践证明,主要战役指挥员的意见是正确的,执行第
一作战方案取得了重大战果。在作战过程中,战役指挥员注意向所属部队指
挥员jiāo代政策,明确战略战役意图,统一战术思想。针对中印边境自卫反击
作战战役指挥上的特点,战役指挥员尽量靠前指挥,减少指挥层次。为增强
下级作战部队的独立作战能力和及时处置各种变化了的情况,上级指挥员到
下级作战部队指挥所直接参与作战指挥。在西线,边防部队多以步兵营为单
位行动,为圆满实现上级的作战企图,新疆军区采取了层层加强指挥的方法,
即各步兵营有上级指挥员加强,单独行动的连也有营指挥员率领,在单独方
向上康前指派负责同志亲临指挥。在东、西线,均建立了必要的越级指挥,
以利于在战役战斗发展的紧要时刻和出现意外情况时,上情及时下达,下情
及时上报。即使是不实行越级指挥,总能及时地向下级通报情况,在采取新
的行动之前,尽早预告部队,使其有所准备,并加强督促检查。在自卫反击
作战中,战役指挥员由于从战场实际出发,创造xìng地执行上级的指示,因而
使各方向上的作战部队能够协调一致的行动,保证了打、停、进、撤等一切
行动听从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指挥,打狠打痛了入侵印军,实现了自卫反
击战的战略目的,有力地配合了政治、外jiāo斗争,取得了自卫反击作战的全
面胜利。
三.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发挥政治工作威力,保证反击作战
的全面胜利
中印边境白卫反击作战,是在极其复杂的国际斗争形势和极端艰苦的条
件下进行的,政治工作的任务十分艰巨。西藏、新疆边防部队各级党委(支
部),发挥政治工作的威力,靠坚强有力的政治工作,保证部队坚决贯彻执
行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每一项决策指示;保证部队迅速由平时转入临战状态;
保证部队战胜了恶劣的自然条件带来的艰难困苦;保证部队始终保持高昂的
士气,取得了自卫反击作战的全面胜利。
在中印边境斗争和自卫反击作战中,政治工作的中心任务是教育部队树
立全局观念和政策纪律观念,确保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指示
在部队中贯彻执行。中印边境军事斗争与政治、外jiāo斗争紧密配合、为政治、
外jiāo斗争服务,边防部队每一个军事行动,都会影响政治、外jiāo斗争,乃至
影响中印边境斗争全局。为指导边境斗争的正确开展,党中央、中央军委在
每个斗争阶段,都制定了明确的方针、政策,提出了具体的指示和要求:从
战前的“克制忍让”,“武装共处”,到实施自卫反击作战,越过非法的麦
克马洪线;从决定反击,要“打狠打痛”,到主动停火,主动后撤,留jiāo战
缴物资和释放战俘。什么时候打,什么时候停,什么时候进,什么时候撤等,
都有严格的规定和政策界限。所有这些,都为边防部队开展军事斗争提供了
依据。西藏、新疆边防部队各级党委(支部),对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方针、
政策和指示,做到凡需部队了解的,及时传达,凡需贯彻执行的,都制定具
体措施,以身作则地带领部队坚决落实照办。
边防部队各级党委(支部)还注重把贯彻落实上级的指示精神同边防斗
争的实际结合起来,抓住边境斗争形势的变化和部队任务转换的时机,有针
对xìng地做好思想工作,加强政策纪律教育。在反蚕食斗争开始时,一部分官
兵对入侵中国领土并肆意骚扰的印军采取克制忍让的态度不十分理解,为了
说服这些同志,西藏、新疆边防部队各级党委(支部),在组织部队认真学
习领会党中央、中央军委有关边境方针、政策和指示意义的同时,耐心做好
解释工作,引导广大官兵从中印边境斗争的全局理解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
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意图变为边防部队全体指战员的自
觉行动。
这次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任务急,要求高。战前,有的参战部队分散在
8 个县执行施工生产任务,当上级一声令下,他们能立即收拢,迅速集结,
达到齐装满员。有的边防部队刚下山休整,又迅速上山待命,各参战部队之
所以能够从思想上、行动上服从和适应边境作战的需要,是各级党委(支部)
抓经常xìng战备教育的结果。西藏、新疆边防部队进驻边防以来,根据高原的
特点和可能的作战对象,通过经常xìng的战备教育和军队职能教育,促进了战
备工作的落实,保证部队无论执行什么任务,都使人员、装备、物资处于良
好的战备状态。
由平时转入战时,安危、荣辱、得失容易反映出来。只有从各方面做好
临战前“转弯”的思想教育工作,才能保证部队以高昂的士气投入战斗。有
的参战部队受领任务后,边集结、边开进、边进行战斗动员。他们通过开展
揭露和控诉印军侵略罪行的教育,深入宣传中央军委关于反击作战对印军要
打狠、打痛、打胜的重要意义,激发指战员的爱国热情和政治责任感,把指
战员的爱国主义热情转化为惩罚印军、捍卫祖国领土的坚强决心和行动。
在高原地区作战,还要战胜险恶的自然地理条件给部队行动和生存造成
的巨大困难。由于战斗异常激烈,指战员经常要忍受极度疲劳、寒冷、饥饿
等困难和严重高山反应对生命的威胁。连续行军作战,爬山攀崖,须付出超
常的艰辛和努力,才能保证任务的完成。特别是西线战区,平均海拔5000
多米,人员极易冻伤,若救护不及时,就有可能截肢,甚至死亡。由于缺氧,
饭难煮熟,参战部队吃的常是夹生饭、面糊糊,喝的是冰雪水。有时给养上
不去或任务紧张来不及做饭,就要挨饿。总之,有些痛苦,一般人的ròu体是
难以承受的。在这样的环境里执行反击作战任务,没有顽强的毅力,是坚持
不住的。西藏、新疆边防部队党委(支部)靠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激发
指战员“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战胜了印军和恶劣的自然环境
这两个敌人。
反击作战的实践充分证明,在战斗越是激烈残酷,环境越是艰苦的情况
下,越要靠政治思想工作去激发部队战胜困难和消灭敌人的勇气与信心,保
证战斗任务的圆满完成。中国人民解放军历来注重培养部队革命的政治觉
悟,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参战部队在反击作战中体现出的不怕艰难困苦、不
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是在长期的艰苦环境中锤炼和培养起来的。
西藏、新疆边防部队针对西部边疆生活艰苦的特点,平时注重加强部队的政
治基础建设,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用战争年代英模人物的先进事迹教育激励
部队,培养广大官兵热爱边疆、献身边疆的思想,把爱祖国与爱边疆人民统
一起来,同履行人民军队的职能统一起来,培养扎根高原、保卫边疆、献身
边疆、勇于吃苦、乐于吃苦的“高原精神”。反击作战前,中央军委关于“事
关国威军威,只能打好,不能打坏”,“为祖国争光,为人民立功”的号召,
激励着参战官兵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去完成党和人民jiāo给的战斗任务。在克
节朗地区作战中,西藏边防部队步兵第一五五团第二连六班在班长阳廷安带
领下,奋勇杀敌,前赴后继,全班8 人仅剩下1 人仍勇敢战斗,被国防部授
予“阳廷安班”的光荣称号;新疆边防部队第十一团第九连战士王忠殿,用
自己的胸膛顶住投入印军地堡内的bào破筒,zhà毁印军地堡后壮烈牺牲,成为
“黄继光式”的英雄;第十团工兵连战士罗光燮,为给部队开辟通路,一毅
然向印军布设的雷区滚去,用自己的身躯触响地雷壮烈献身;骑兵第三团机
qiāng连维吾尔族班长司马义买买提,当部队与印军在夜间突然遭遇时,勇敢
地以shè击的火光吸引印军火力,为掩护部队展开身中数弹,英勇牺牲,被国
防部授予“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战后,许多同志说,当时论体力实在难
以支持,之所以能坚持下来,就是凭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
为了保证反击作战的胜利,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普遍加强反击作战中
的政治思想工作,主要做法是:坚持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保证党对执行作
战任务实施坚强而不间断的领导,使同在一个指挥所的多级指挥员和多兵种
合成、多建制临时编成的部队,在临时党委的领导下,发挥集体智慧,统一
思想、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协调一致地完成作战任务,保证上级意图的实
现;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形成坚强的战斗集
体,敢打硬仗、恶仗,在条件艰险、任务艰巨的情况下,党员干部冲锋在前,
保证完成战斗任务;加强战场宣传鼓动工作,开展杀敌立功活动,在部队极
度疲劳、战斗极其残酷、伤亡较大时,及时为完成任务出色的集体和个人请
功,激发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断增强战胜敌人的信心及力量;发扬军事民
主,增强克敌制胜的信心,针对和平时期官兵缺乏实战经验、战区条件艰苦、
作战情况复杂、战斗样式新、任务艰巨和情况不熟悉等特点,充分发动群众
出主意、想办法,保证战斗任务的完成。这些强有力的政治工作,体现了政
治工作的及时xìng、有效xìng和顽强xìng,保证了各项战斗任务的完成。
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认真执行党的少数民族政策和规定,做好
“麦克马洪线”以南印占区少数民族群众工作,在短时间内争取群众对反击
作战的理解和支持。反击作战的主要方向“麦克马洪线”以南地区,是藏、
门巴、珞巴、巴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印军侵占该区10 余年来,别有用心地
采取了收买、笼络、欺骗政策,并利用叛匪对人民解放军进行造谣污蔑,致
使该地区一些少数民族群众对人民解放军有疑虑和恐惧心理。因此,作好该
地区少数民族的工作,对开展边境斗争,揭露印军侵略罪行,反击侵略,有
着特殊的重要意义。中国边防部队进入“麦克马洪线”以南地区后,严格遵
守政策纪律,成立宣传队和工作组,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揭露印军侵略罪行,
部队所到的地区,实行不进寺庙、不住民房、原封不动的政策,并为当地人
民群众修路治病,替躲避到山里的群众看管家园,开展与少数民族上层头人
jiāo友活动,用共产党的政策影响他们,在战斗中,抢救被印军裹胁的群众。
边防部队的行动,很快赢得了少数民族群众的信任,不仅社会秩序很快稳定
下来,而且争取了群众对反击作战的配合和支援。
切实执行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的政策,扩大中国和平外jiāo政策的影响,
加速反击作战的胜利。此次作战的对象是语言不能沟通的印军,他们对中国
人民解放军的俘虏政策不十分了解,这给中国边防部队瓦解敌军工作增加了
难度。反击作战的实践证明,只要认真执行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政策,就能
取得较好的效果。在边境斗争中,瓦解敌军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揭露印度的
扩张政策,有效地配合边境军事斗争,打击其侵略气焰。为了作好瓦解敌军
工作,在反蚕食斗争阶段,中央军委向边防部队调派了一些翻译和联络干部,
向侵入中国境内与边防部队形成犬牙jiāo错的印军,宣传中国的和平外jiāo政
策。在阵前会晤中,说明中国政府维护主权、克制忍让的政策和原则,对瓦
解印军,制止其任意开qiāng挑衅,收到了较好效果。反击作战中,参战部队积
极开展对印军战场喊话,配合军事打击,对俘虏不打、不杀、不辱、不搜腰
包,利用俘虏劝降,削弱印军士气。在搜剿阶段,由于中国军队宽待俘虏政
策的影响,争取了大批隐匿在密林中的印军停止顽抗,jiāo械投降。整个反击
作战中共俘敌3900 余人,占被歼印军总数的43.8%。
为切实做好俘虏工作,中央军委在西藏和新疆两个作战方向成立了战俘
收容所,向俘虏宣传中国政府的和平外jiāo政策和中印两国友好历史,揭露中
印边界问题真相,说明中印之间的战争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