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史 > 第 125 章
    泊尔、阿富汗、几内亚、

    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等国,并已提前通知巴基斯坦。印俘的释放和遣返,

    仍通过中印两国红十字会办理jiāo接手续。拟从4 月15 日起至5 月中旬,将现

    有印俘3213 名分批地全部释放完毕。通知说:待中国国防部声明发表后,各

    地可根据上述文件适当地作些宣传解释工作,着重说明中国政府继主动停火

    和后撤之后又主动释放全部印俘,为和平解决边界问题创造了一切必要条件

    和气氛,以揭露印方的无理立场。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释放印俘的通报》和《总政治部关于释放俘虏计划》,

    在西藏、新疆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与帮助下,西藏、

    新疆军区有关的边防部队,认真地制定了释放印俘的具体方案。为使印俘在

    路上“走好”,在jiāo接中把他们“放好”,使印俘回国后有好的印象,中国

    各有关边防部队和印俘收容所,都认真加强了对释俘工作的组织领导,对管

    理俘虏的干部和有关人员,进行了动员教育,提出要求。在积极筹划和供应

    各种物资的同时,又认真地组织区分了印俘人员的编队,填写了印俘人员残

    废证明书、俘虏死亡证明书和伤病俘病历表,并对红十字会小组、民警、车

    队、警卫、修路、卫生人员和记者工作等也都进行了具体的安排。西藏、新

    疆军区有关的边防部队、各俘虏收容所,还对印俘进行政治教育,开展中印

    友好活动。在物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力安排好俘虏的生活,认真做好释

    俘工作的各项准备。

    1963 年4 月2 日,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就中国政府决定释放和遣返全部印

    军被俘人员发表了声明。声明说:“中国政府已经决定释放和遣返全部被俘

    印军军事人员。根据气候和jiāo通情况,中国西藏地方和新疆地方的边防部队

    将从1963 年4 月10 日开始分地、分批释放和遣返这些被俘印度军事人员。

    中国边防部队将委托中国红十字会协助办理有关遣返事宜。”

    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在声明中说:“在1962 年12 月间,中国西藏地方边

    防部队就已主动地在邦迪拉、梅楚卡、德让宗、瓦弄、江(让)等地先后释

    放了被俘的印军伤病员716 名。还有15 名被俘印军人员,被派往协助看管中

    国方面jiāo还给印度的军事物资,并随同这些物资的移jiāo回到印方。在此期间,

    中国红十字会还把全部被俘印军人员的名单jiāo给了印度红十字会。”

    声明说:“关于处理被俘印军人员问题,中国政府早在1962 年11 月21

    日声明中就提出,由双方政府指派官员在边境会晤商谈。但是,一直等到现

    在,印度政府未作任何表示。考虑到被俘印军人员早日与家人团聚的愿望,

    同时,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印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中国政府决定不等中印官

    员会晤即全部释放和遣返被俘印军人员。”

    声明指出:“中国边防部队释放和遣返全部被俘印军人员,是中国政府

    力争取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所作的又一次重大努力。自从中国边防部队采

    取主动停火的措施,停止了不幸的中印边境武装冲突以来。已有四个多月了。

    在这一时期内,中国方面为和缓边境局势,创造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气氛和

    条件,做了一系列的重大努力。继主动停火之后,中国边防部队主动实施后

    撤计划,并且已于1963 年2 月28 日完全撤退到1959 年11 月7 日实际控制

    线中国一边20 公里以外地区。为了响应科lún坡会议的号召,中国政府还决定

    不在停火安排中有争议的四个地区设立民政检查站。中国边防部队还主动把

    缴获的大量印军武器、弹yào和军用物资jiāo还印方。现在,中国方面又主动释

    放和遣返全部被俘印军人员。”

    国防部发言人在声明中还着重指出:希望印度政府正确地理解中国方面

    所作的努力。停止向中国境内窜扰,并且以中印两国人民的利益和亚非人民

    团结为重,早日回到谈判桌子上来。

    中国西藏和新疆地方边防部队根据中国政府的决定和总政治部的指示,

    从4 月10 日开始至5 月25 日止,释放和遣返了全部被俘印军人员。中国边

    防部队在中国红十字会协助下,先后分批在巴底通、棒山口北侧、西路曲西

    岸、斯潘古尔湖以西以及昆明等地,释放了印军被俘人员。另有两名被俘印

    军人员在释放和遣返期间,因患重病,救治无效死亡,他们的尸体连同以前

    死亡的11 名被俘印军人员的尸体和骨灰,一起jiāo给了印方。至此中国方面把

    在1962 年10 月和11 月间,向中国边防部队发动进攻而被俘的全部印度军事

    人员3942 名,以及死亡的26 名被俘印军人员的尸体和骨灰,都jiāo还了印度。

    中国西藏和新疆地方边防部队严肃认真地执行了中国政府关于释放和遣

    返全部印军被俘人员的决定,为使几千名印军被俘人员早日同家人团聚,中

    国西藏和新疆边防部队,在释放和遣返被俘印军人员过程中,冒着风雪为载

    送被俘印军人员的车辆挖雪开路,并且在沿途为他们的食宿作了妥善的安

    排。中国边防部队还派出医护人员,护送他们前往jiāo接地点,在旅途中,对

    被俘印军伤病人员给予周到的护理和治疗。

    在释放和遣返被俘印军人员的日子里,中国西藏和新疆地方边防部队各

    俘虏收容所,都分别举行了会餐会、欢送会、联欢会,欢送被俘印军人员归

    国。收容所里到处是欢声笑语,充满了友好的气氛和惜别情谊。许多被俘印

    军人员敲打着乐器,到他们曾经看过病的医院和医疗所与中国医生、护士话

    别。被俘印军士兵阿巴哈杜尔,还特别邀请了从火线上背他下来的中国士

    兵饮惜别酒,感谢中国士兵给了他第二次生命。有的被俘印军人员拿出照片

    送给中国医生留念,有的含泪收下中国工作人员赠给的纪念品,还有的同中

    国工作人员互相签名题字留念。许多被俘人员说:“这是我们在中国最难忘

    的一个夜晚,我们要唱到天亮。”

    为了照顾被俘印军人员在遣返途中的生活,收容所的中国工作人员连夜

    为他们制作各种食品,并且派出医生和护士,护送他们前往jiāo接地点。公路

    沿线设立了许多茶水站、食宿站。每当被俘印军人员到达后,中国工作人员

    就把事先准备好的甜茶和糖粥等送给他们食用。被俘印军人员赞美自己回国

    所走的道路是一条充满“友谊和温暖的道路”。在中国生活了好几个月的被

    俘印军人员,对中国边防部队给予他们的宽待和照顾非常感激。他们在离开

    jiāo接地点以前,许多人都含着热泪同中国工作人员紧紧握手拥抱,感谢中国

    工作人员一直象对亲兄弟一样照顾他们。有的被俘印军人员还把中国工作人

    员抬起来,高呼“中印人民友好万岁”,“印地秦尼巴依巴依”(印中人民

    是兄弟)。有的说:“你们对我们的友谊象纪念碑一样留在我的心里。”有

    的说:“谢谢你们,亲爱的中国兄弟,今天我们虽然分别了,但是,我们之

    间的友谊象恒河和长江的水一样永远奔流不息。”

    中国边部队高度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和友好行动,不仅受到印俘的普遍

    称赞和感谢,就是前来接收被俘印军人员的印度红十字会人员,也对中国边

    防部队对被俘印军人员的照顾表示满意,对中国红十字会代表给予的协助表

    示感谢。

    中国政府和中国边防部队,继主动停火、主动后撤之后,全部释放和遣

    返了被俘的印军人员,再一次表明了中国政府不愿与印度政府兵戎相见、希

    望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最大诚意。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在5 月26 日就完成

    释放和遣返全部印俘发表声明说:“中国方面在主动停火、主动后撤、主动

    空出停火安排中有争议的地区、主动jiāo还大批缴获的印军军用物资之后,现

    在又主动释放和遣返了全部被俘印军人员,进一步为中印两国直接谈判创造

    了良好气氛。中国方面为了积极响应科lún坡六国会议的建议,和缓中印边境

    局势,促进中印和解,已经主动地作了这些重大努力。中印边境局势能否继

    续和缓,中印直接谈判能否举行,中印边界问题能否早日和平解决,现在完

    全要看印度政府的态度。”

    印度当局对中国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一次又一次的重大努力和友好

    善意行动,采取了以怨报德的态度,甚至还向中国提出照会,对中国释放和

    遣返全部被俘印军人员大肆进行恶意的歪曲和诬蔑。说什么“印军被俘人员

    在中国所受到的待遇远远不能令人满意”,是对他们进行了“思想灌输”,

    “把印度战俘列队通过中国街道示众”等等。然而,印度政府对于被中国释

    放和遣返的被俘印军人员,却不敢让他们早日与家人团聚,把绝大多数人留

    在西姆拉和兰契附近的大营场里,对他们进行甄别讯问。据《印度快报》报

    道说:“还有待瞧瞧被释放的俘虏的思想状况,对他们显然必须加倍小心甄

    别,由于正常的安全需要,将过一段时间才能让获释的俘虏回家团圆。例常

    的甄别程序可能要花几个星期的时间”等等。印度国防部长恰范5 月7 日说

    “要对一些印军被俘人员进行讯问,如果发现其中任何人被进行过思想灌

    输,那就要进行‘反思想灌输’的努力。”与此同时,印度官方还通过宣传

    舆论。不断就中国释放俘虏问题进行造谣和诬蔑。

    事实恰恰相反。中国边防部队遵照上级指示,发扬中国人民解放军宽侍

    俘虏的优良传统,始终以中印友谊为重,对被俘印军官兵,一直给予宽大、

    良好的待遇。被俘印军伤病人员700 多人得到了及时的抢救和治疗。他们的

    生活得到了妥善的安排和照顾,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得到了尊重,并且享有

    宗教生活的自由,同家人的通信得到了种种方便。中国边防部队的革命人道

    主义精神和对印度人民友好的实际行动受到被俘印军人员的称赞。

    为了更好地执行日内瓦战俘公约,贯彻执行中国人民解放军宽侍俘虏的

    政策,总政治部曾于1962 年10 月,向中国新疆、西藏边防部队下达了《关

    于对入侵印军俘虏工作的几项规定》。规定要求:

    (一)要严格执行宽待俘虏的政策。对俘虏军官和士兵,一律不杀害,

    不虐待,不侮辱,不捆绑,不没收其私人财物,受伤者给予治疗。

    (二)对战场上缴获的军用物资,一律先登记上报,听候处理。俘虏私

    人的财物,如手表、钱包、钢笔等,经清点登记后仍发还本人。为避免发生

    事故,俘虏私人的小刀、dúxìngyào品等,由管理俘虏的单位暂时代为保管,释

    放时发还。

    (三)在战场上抓到俘虏后,应派专人后送到军区指定地点,注意途中

    安全,防止逃跑和发生意外。俘虏收容所要设在便于看管、便于日后释放、

    并不泄露我军事秘密的地方。

    (四)对于俘虏要严格管理,军官和士兵、印度籍俘虏和尼泊尔籍俘虏,

    都应该分别看管,防止俘虏串连滋事和逃跑。要尊重俘虏的宗教信仰,允许

    俘虏与家人通信,信件由军区政治部负责审查和转递。

    (五)对俘虏生活要给予优待,在吃、用、住宿等方面,应有妥善安排,

    并尽量照顾他们的生活习惯。对俘虏军官和伤病俘的生活待遇,应稍加优厚。

    (六)向俘虏询问印军的情况时,要讲究方式,态度和蔼,不得用审讯

    办法,不得打骂,不要强迫俘虏在口供上画押。

    (七)对印军俘虏的教育,应着重宣传我军的宽待俘虏政策和我国的外

    jiāo政策,强调中印人民友好,说明中印边界问题的真相和我们的一贯主张。

    教育中,要考虑他们的认识水平,耐心启发诱导,不要讽刺谩骂。对印军俘

    虏中的尼泊尔籍官兵,还要注意加强中尼友好的教育。

    (八)对战场上的印军尸体,要尽可能查明其姓名和部队番号,妥为掩

    埋,设立标记,并登记上报。对死亡的俘虏,除按上述办法掩埋外,还要填

    写病历表和军医签署死亡证明书。

    (九)凡是发布有关俘虏的姓名、数字、新闻、电影和图片等,以及释

    放俘虏,一律须经总政治部批准。

    1962 年11 月,总政治部又发出了《关于加强对印军俘虏的争取教育工

    作的指示》。指示中要求各有关单位领导和部门,对印军俘虏的争取教育,

    不可cāo之过急。要从多方面耐心地进行工作,并要用具体事实和实际行动来

    影响和感化他们。首先要坚决贯彻宽待俘虏政策,从战场上缴qiāng被俘开始,

    就坚决做到不杀、不侮、不打骂,不搜包,不没收私人财物,伤病者给予医

    治,死亡者加以掩埋;到俘虏收容所以后,妥善安置生活,保证他们吃好、

    住好、穿好、睡好,开展些文体活动;在编队、生活等方面都要照顾不同国

    籍、民族、宗教的习惯,一开始就给他们一个良好的影响;在对俘虏的宣传

    教育中,不要强迫他们同意我们观点,而要从根本上慢慢弄清谁是谁非;俘

    虏收容所的领导干部要加强,并抽调足够的工作人员和翻译。要舍得花钱,

    尽量满足所需的外文报刊杂志和收音机、录音机、有线广播等设备。

    中国西藏、新疆边防部队,在非常艰苦的情况下,认真贯彻执行上级的

    规定和指示,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对印军俘虏切实做到了不杀害、不虐待、

    不侮辱、不没收私人财物,受伤者给予治疗。为照顾好印军俘虏的生活,努

    力克服了很多困难,做了大量的实际工作。

    印军被俘官兵的生活得到了照顾,印军被俘人员在俘虏收容所里,住在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