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史 > 第 126 章
    着炭火的厚棉帐篷里,发给他们的有棉衣、棉裤、皮大衣、皮帽、毡靴等

    防寒衣物,还给他们发了牙刷、牙膏、毛巾、香烟、茶叶、糖等日用必需品。

    收容所除了供给他们足够的面粉、大米、ròu类等外,还于1962 年12 月28

    日和1963 年3 月11 日分别为他们安排了欢度圣诞节、洒红节的活动。在圣

    诞节期间,收容所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扎起了彩门,栽起了圣诞树,挂着

    五彩缤纷的彩旗和红灯,并为基督教徒们布置了临时教堂。在洒红节时,印

    军被俘人员端着脸盆、提着水罐或水桶,你追我赶,互相泼洒带着红颜色的

    水,互相在额头上点着红点,或者干脆用红颜色或bái fěn,在对方脸上涂沫,

    表示吉祥如意。当中国边防部队俘虏收容所的官兵出现在欢乐的人群中时,

    印军被俘人员热情地握着他们的手,连说巴依、巴依(兄弟),印地秦尼巴

    依巴依(印中人民是兄弟)。

    印军被俘官兵的文化生活得到了妥善安排;印军被俘人员在俘虏收容所

    里生活得很愉快。各俘虏收容所都为他们购置了文娱体育器材、书刊画报,

    建立了有线广播。印俘官兵除了可以自由阅读各种文字的书籍、报刊和进行

    各种体育活动外,俘虏收容所还每周为他们放映电影并让他们经常组织文娱

    晚会。

    对印军被俘官兵的教育,坚持从多方面耐心地做工作,不强迫他们接受

    和同意中方的观点。通过jiāo朋友、听广播、阅读报刊和画册等,让印军被俘

    官兵了解中国,逐步地明白中印边境冲突的真相。在教育中,以大量的事实,

    反复地解释中印人民友好和中国政府坚持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立场和方

    针,使印俘中多数人逐步对“谁先打第一qiāng”、“谁侵略了谁”和中国和平

    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政策有了初步认识。部分被俘官兵对尼赫鲁政府的反动

    本质有了一些认识。他们说:“尼赫鲁现在变了,过去他有威信,是因为他

    天天说和平中立,照现在这样坏下去,他在人民中的威信,定要天天下降。”

    还有的说:“美国支持尼赫鲁就象支持蒋介石一样。”

    印军被俘官兵的医疗和伤病员的救治工作得到了保障。中国边防部队为

    他们专门设立了临时医院,中国医生和护士对他们的医治和照顾是无微不至

    的。印军士兵南得克斯霍尔辛格受伤后,心脏跳动非常微弱,中国医生对

    他进行了抢救。经过半个月的治疗和护理,在他回国时,已可以走动了。印

    军少尉杜倍在战斗中负伤后,中国边防战士冒着pào火把他抢救下来,医生从

    他身上取出4 颗子弹,使他得救。一个名叫桑姆拉加德哈的印度军官,身受

    五六处伤,他认为自己活不成了,中国医生为其施行手术保住了他的生命。

    他对中国医生说:“现在我才知道,中国人民不是印度的敌人!”被俘印军

    伤病人员对中国边防军人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很感动,纷纷吟诗、作画、唱

    歌,感谢中国对他们的照顾。

    一些印俘伤病员说,“我们在俘虏收容所的这段生活,我只能说非常好、

    非常好、非常好,你们象兄弟一样对我,我无论如何不会忘记你们的友情”。

    “我不知道在印度的人们怎样来想象我们在中国这半年的生活,因为我们那

    方面的宣传,也许会使一些人受到蒙蔽。但是,我是一个印度人,在印度,

    恒河的水是最圣洁的,我可以捧着恒河的水发誓,我们在中国的生活是愉快

    而美好的。”就连印俘准将达尔维也不得不说:“你们能够完全遵循政府的

    政策和máo zé dōng的指示,克服内心的仇恨,对俘虏以友好相待,这是一般军队

    难以做到的。”在他回国后写的一本叫做《喜马拉雅的失策》一书中,抨击

    了印度政府,揭露了中印边界问题的一些真相,强调了印中两国人民要世世

    代代友好相处。

    对于印度政府在印俘问题上对中国的诬蔑,中国外jiāo部于4 月25 日和5

    月18 日曾两次照会印度驻华大使馆,驳斥印度就印军被俘人员问题对中国毫

    无根据的指责和诬蔑。中国外jiāo部在5 月18 日给印度驻华大使馆的照会中,

    驳斥了印度方面所谓中国政府似乎决心把他们俘获的3000 名印度俘虏作为

    人质,不让这些俘虏享受日内瓦公约待遇。和中国不给予红十字会国际委员

    会代表探视印俘的便利等谰言。

    中国外jiāo部5 月18 日的照会指出:中国方面对于在1962 年10 月和11

    月向中国边防部队发动进攻而被俘的全部印度军事人员,一直给予极为宽大

    和友好的待遇,甚至超过了日内瓦公约的要求。被俘印军人员的生活得到了

    在当地物质条件下最好的安排和照顾。他们的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都得到了

    应有的尊重,他们并享受到与家人通信、通电的种种方便。伤病人员更得到

    及时的抢救和有效的治疗。中国政府出于中印友好的真诚愿望,给予被俘印

    军人员的宽大、友好的待遇和便利,是史无前例的。正因为如此,被俘印军

    人员对他们身受的良好待遇,无论在被俘期间或在获释遣返时,都一再向中

    国边防部队和中国政府表示称赞和感谢。照会说,中国红十字会也一直与印

    度红十字会保持着正常的联系,并且陆续地把被俘印军人员名单及有关情况

    告知印度红十字会。为了满足印度红十字会的要求,中国红十字会在中国有

    关部门的协助下,克服了jiāo通运输上的很大困难,把一些包裹物品如数转jiāo

    给被俘印军人员。对于印度红十字会所提出的其他一些要求,中国红十字会

    也都尽可能给予满足。照会说,中印两国仍然维持着外jiāo关系,而且中国红

    十字会已经同印度红十字会进行了直接联系和具体的合作。在这种情况下,

    当然没有必要引进第三者来从中chā手。因此,对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要求,

    中国红十字会和有关当局早就做了明确的答复。对于印度红十字会提出的有

    关要求,中国红十字会也已在1963 年4 月4 日给予了回答。印度政府在这个

    问题上节外生枝、无理纠缠的做法,只能暴露它别有用心。照会指出,印度

    政府如果真正关心印军被俘人员,就应该迅速响应中国方面提出的关于就归

    还被俘人员问题进行商谈的建议。但事实并非如此。中国政府早在1962 年

    11 月21 日的声明中,就建议中印两国政府指派官员在边界会晤,商谈归还

    被俘人员问题,并且在此以后,耐心地等待了4 个多月。中国政府原本设想,

    纵然印度政府由于不愿意中印关系和缓而不响应中国单方面的停火、后撤等

    措施,但是对于关系到数千被俘印军的遣返问题,总会作出应有的回答。可

    是令人不解的是,印度政府对于中国政府的这样友好的建议竟一直不予理

    睬。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被俘印军人员早日与他们的家人团聚,同时为了

    进一步促进中印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中国政府主动决定释放和遣返全部被

    俘印军人员,并且已经付诸实施。照会说,印度政府非但对中国政府提出的

    就印军被俘人员的释放和遣返问题进行商谈的建议漠不关心,反而诬蔑中国

    “决心”把被俘人员当作“人质”。照会问道:既然中国当局“决心”要把

    被俘印军人员当作“人质”,为什么它在主动宣布停火的同时又积极建议商

    谈关于遣返他们的问题呢?为什么在印度政府对中国方面的建议一直未作答

    复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又主动决定释放和遣返他们呢?照会强调指出,印度

    政府之所以诬蔑中国把印军被俘人员扣为“人质”,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要

    掩盖它自己残酷迫害旅印华侨的罪行。大家知道,印度政府在向中国边防部

    队发动武装进攻失败之后,就恼羞成怒,加剧反华,采取了许多违反国际关

    系准则的疯狂措施,其中之一就是突然拘捕了2000 多名无辜的守法华侨

    其中许多是fù幼老弱,将他们关入集中营,对他们进行折磨和虐待。而在中

    国政府派船接侨时,印度政府又百般阻挠,甚至准备把一部分要求回国的难

    侨长期扣留。很多冲破困难回国的难侨也因印度政府的阻挠,不能与亲人一

    起回国,陷入妻离子散的悲惨境地。总之,印度政府对旅居印度的大批守法

    华侨所进行的各种各样惨绝人衰的迫害是说不完的。这种暴行就是在两个国

    家正式jiāo战的情况下也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当然。旅印华侨无端遭受迫害和

    印军人员由于向中国发动进攻而被俘,是xìng质上完全不同的两回事。但是,

    中国无辜平民在印度所遭受的摧残虐待,同印军被俘人员在中国所受到的良

    好待遇,却在事实上形成了极为鲜明、极为强烈的对照。不管印度政府怎样

    造谣诬蔑,都是难逃公论的。照会最后说,现在,被俘印军人员释放和遣返

    的工作即将完成。如果印度政府还企图在印军被俘人员问题上,继续对中国

    方面进行这样或那样的诬蔑和攻击,那只能更加暴露它自己的蛮横无理。

    中国政府全部释放和遣返被俘印军人员,是出于保持中印两国人民友好

    的愿望,是希望印度政府能够回到谈判桌上和平友好的解决边界问题,不再

    顽固地企图依靠武力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中国。同时,这也是中国政府积极

    响应科lún坡建议所呼吁的促进中印和解的又一个重大步骤。中国政府所采

    取、实施和实现的一系列重大的和解措施,使中印边境紧张局势有了事实上

    的缓和。中国政府所做出的一系列重大努力,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积极的

    影响。

    第四节设立民政检查站,维护中印边境秩序

    一.中央军委和总部关于设立民政检查站的部署

    1962 年11 月21 日,中国政府在声明中指出:“为了保证中印边界地区

    人民的正常往来,防止破坏分子的活动和维护边境的秩序,中国将在实际控

    制线本侧的若干地点设立检查站,在每一个检查站配备一定数量的民警”。

    据此,总参谋部于1962 年11 月30 日,向中国西藏、新疆边防部队下达了经

    中共中央批准的在中印边境设立民警检查站(后改称为民政检查站)的部署

    方案。方案部署如下:

    一、在中印边境20 公里线内,共设立民警检查站28 个(东段16 个、中

    段3 个、西段9 个)计:东段在沙马、呷qiāng、布宗、格当、得岗寺、地东、

    鲁霞、来果桥、塔马顿、马及墩,陇、共那、新达、浪波、肖、勒设立民警

    检查站;中段在西兰塔、波林、什布奇设立民警检查站;西段在扎西岗、班

    公洛、喀纳、尼雅格祖、空喀山口、温泉、加勒万河谷、天文点、神仙湾设

    立民警检查站。

    二、每个民警检查站的人数可根据各站的重要xìng或多或少,一般的可配

    备一个排到一个连,在部队撤出20 公里地区后,即正式设立。

    二.中国国防部、外jiāo部关于设立民政检查站的声明和谈话

    1963 年3 月1 日,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发表声明说:“一九六二年十一月

    二十一日,中国政府为了扭转中印边境武装冲突的严重局势,并促进中印双

    方通过和平谈判解决边界问题,发表声明,宣称采取主动停火、主动后撤和

    设立民政检查站等三项措施。”“在我边防部队完成了他们的后撤计划以后,

    为了保证中印边境地区人民的正常往来,防止破坏分子的活动和维持边境的

    秩序,我国政府已经指示西藏和新疆地方当局在一九五九年十一月七日实际

    控制线我国一边二十公里地区内的若干地点设立民政检查站。”

    中国国防部发言人说:“对于实际控制线我国一边二十公里地区内中印

    双方对停火安排存在争议的四个地区,即东段的扯东地区和朗久、中段的乌

    热、西段印度曾经设立四十三个军事据点和我国为了抵御印度入侵而增设边

    防哨所的地区,我国政府为了响应科lún坡会议的号召,决定把他们空出来,

    在我边防部队后撤以后,也不设立民政检查站。”

    1963 年3 月2 日,中国外jiāo部照会印度驻华大使馆,通报中国边防部队

    已于1963 年2 月28 日完成了全线后撤计划和在中国一侧20 公里地区内设立

    民政检查站的数目、位置。照会最后说:“必须强调指出,以上各民政检查

    站没有一个是设在中印双方在停火安排中有争议的四个地区的”。

    1963 年6 月26 日,中国外jiāo部又照会印度驻华大使馆,严正驳斥印度

    政府在3 月9 日来照中就中国在中印边界实际控制线自己一边设立民政检查

    站一事颠倒是非的无理立场。

    照会说:“中国政府从中印边界实际控制线中国一边二十公里的地区内

    撤出自己的边防部队,只在那里设立了二十六个民政检查站;对于非军事区

    内中印双方在停火安排中有争议的地区,中国政府甚至连民政检查站也不设

    立,而把它们完全空了出来。这是中国政府为了稳定停火、脱离接触和促进

    中印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同时也是为了响应科lún坡会议的和平号召,所作

    的又一次重大努力。但是,印度政府的来照却把中国采取这种和解措施说成

    是完全无视科lún坡建议,是使科lún坡会议国家的努力没有成功的原因。一九

    六三年六月十二日,印度外jiāo部发言人又说:中国在中印边界西段设立民政

    检查站中有六个是在拉达克境内;根据科lún坡建议,西段非军事区应该由双

    方民政点管理。印度来照和印度发言人的这些说法完全是颠倒是非,其目的

    在于借科lún坡建议的名义,来掩盖印方拒绝通过谈判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无

    理立场”。

    照会说:“中国设立二十六个民政检查站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