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势中原 > 第 44 章
    平笑道:“那天在宣化店,先念同志住在他的老房东家。那是新四军5师突围前的一位群众骨干。房东大娘见到他,泪先流出来,问的第一句话就是:‘这回进大别山,你们还走不走?’先念同志怎样回答?他说:‘大娘啊,这次我们再走,你就打我李先念的屁股!’瞧,你们多么了不起,你们保住了先念同志的屁股。”

    大家哄地笑了。

    邓小平义把火拨旺了些,收住笑,说道:“我们已经粉碎了guó mín dǎng大规模的‘围剿’,在大别山站住了。前一段,白崇禧有33个旅‘围剿’大别山,二陈一打平汉线,他不得不抽去13个旅。现在还有20个旅背在我们身上。我们艰苦一些,在大别山多背它几个旅,二陈和刘司令员他们在外线就能多歼灭一些敌人,这个帐是合算的。我想,倘若今后战略需要,再抽出一些主力部队去外线作战。这对你们在地方工作的同志压力更大了。你们说说,再减主力,你们能不能挺住?”

    杜炳如他们都说:困难会多一些,但能坚持。

    “好!承认困难,不怕困难,战胜困难,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品格。我心里有底了。”邓小平转话头,说:“找大家来,除了谈这些,还有件事。今天晚上,新华广播电台要播送毛主席的重要文章。时间差不多了……”

    邓小平起身,到屋子的一角调试电台。

    李达背着一捆新打来的湿柴进来,正要打招呼,邓小平做了个手势,示意大家注意听。

    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

    点。这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打退了美国走狗蒋介石

    的数百万反动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了进攻。……

    从战争第二年的第一季,即197年7月至9月间,

    人民解放军即已转入了全国规模的进攻,破坏了蒋介石

    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企图彻底破坏解放区的反革命

    计划。现在,战争主要地已经不是在解放区内进行,而

    是在guó mín dǎng统治区内进行了,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

    到guó mín dǎng统治区域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

    点。这是蒋介石的20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

    折点。这是10O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

    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这个事

    变一经发生,它就将必然地走向全国的胜利。

    听完广播已经夜半,邓小平问警卫员:“还有什么吃的没有?”

    警卫员说:“有几块糠饼子,还有一小包葵花籽。”

    邓小平:“好,全部拿来,再多倒些开水。”

    警卫员摆上糠饼和葵花籽,又给在座的每个人倒了一杯白开水。

    邓小平笑容满面,举起手中的杯子:

    “有吃有喝还有菜,很丰盛嘛。让我们为毛主席的重要讲话,为新的一年干杯!”

    窗外透出曦光。

    雄鸡引吭。

    这是1948年的第一个黎明。

    陕北米脂 杨家沟 1948年1月7日

    陈毅一路风尘,紧赶慢赶,来到杨家沟的时候,máo zé dōng主持的“十二月会议”已经结束一个多星期了。

    中央办公厅安排陈毅住在小招待所,紧靠máo zé dōng、周恩来的住处。

    这里是杨家沟的至高点,沿一段吊桥式的窄路,迎面是一座油漆彩画的高大门楼。院子宽敞,青砖铺地,一所“洋楼”飞檐彩壁、富丽堂皇,门前还有漂亮的凉台。走进“楼”里才能发现外面只是一层玻璃走廊,里面也是一孔孔的窑洞。建筑这所“洋楼”的地主老财确实挖空了心思。

    máo zé dōng把“十二月会议”的全部文件和记录送给陈毅看,其中最重要的是máo zé dōng所做的报告《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晚间,中央办公厅为陈毅“接风洗尘”,特地通过贺龙的部队从黄河东边搞来了鱼,还端上了máo zé dōng一直没舍得吃的腊ròu。máo zé dōng、周恩来、任弼时、彭德怀、贺龙全部出席坐陪。

    陈毅走到席前,突然大声笑道:“哈,这里是‘王八蛋席’啊,没有一个贫雇农!”

    毛、周、任、彭、贺瞠目愕然。

    陈毅亦觉出言唐突,却依旧大大咧咧:“诸位且莫惊慌,这是我陈毅陕北此行,一路上学的‘新名词’,容我慢慢道来。”

    陈毅是个有话便说、不吐不快的人。他这次过雁门关,眼见有的地方土改过左,不仅乱杀地主、富农,连中农有的也不放过,整党更是搞成了“唯成份论”,把几个县政府都解散了,县长书记也被押起来批斗,以致领导瘫痪,弄得整个县吃不上饭。

    晋察冀的一个机关干部自以为查整后可以掌权了,便说:现在要土改,我们边区的政府就是藏污纳垢的军阀地主集团,应该来一个扫dàng。于是通知边区政府上下300人开大会,宣布“三查三整”,搞贫农当权。成立主席团时,选出了一个伙夫、一个马夫、一个nǎi妈。那些部长、厅长、科长都傻了眼。会场里贴着喷农席”、“雇农席”、“王八蛋席”,人会场时各归其位。有些人既非贫农,又非雇农。无处落座。主席团就判:要整党,要革命,就是要革你们的命!勒令他们去坐“王八蛋席”。结果当nǎi妈的不带孩子了,反过来说:给我弄饭吃,不是为人民服务吗?我是人民!伙夫也不做饭了,说该厅长伺候他了。马夫也不喂马了,欢天喜地称这是彻底翻身……

    陈毅心中充满疑虑。来到杨家沟,读了máo zé dōng的报告,心胸顿感豁亮,这才将积郁多时的话倾吐出来。

    本来是欢迎的宴席,却开了这么个头。

    máo zé dōng说:“陈毅同志不错。此行做了一回新闻记者。这些情况,中央已经有所掌握,正准备开会纠正。好,菜要凉了,咱们开始吧。哪个先讲几句?”

    周恩来:“当然应该主席先讲,主席做的东嘛。”

    máo zé dōng:“我身无分文,一贫如洗,如何做得起东家?”

    周恩来指着饭桌上的腊ròu:“这盘腊ròu主席上月26日过生日都不舍得吃,现在招待了陈老总,不算做东吗?”

    máo zé dōng举起酒杯:“既如此,我就先讲几句。”

    众人随即举起酒杯。

    máo zé dōng环视众人,脸上的笑容倏然消逝。陈毅的开场白依然索绕在他的心中,他沧然放下酒杯:

    “哦……我们中国的老百姓真是多灾多难,我们的党……命苦啊!”

    周、任、彭、贺、陈也缓缓放下酒杯。

    máo zé dōng示意大家坐下,说:“1921年,我们本是一个小党,逐渐发展,却一次一次失败。大革命本来可以胜利,结果出了右倾机会主义,弄得男的去当和尚,女的去当尼姑,上山打游击。辛辛苦苦搞起一个红军,又来了一个王明、立三路线。再没有比共产党更革命的了,反对一切,一直到‘蛮干’地区,没有人烟的地方。那里已经没有‘命’给你革了,只有草木、石头,连猪牛也没有。一个万里长征,中国共产党几乎全军覆没。还不行,张国焘又搞分裂,几乎把党断送。一直到陕北,真是苦得很。”

    máo zé dōng稍停,说:“今天本来是给陈毅同志‘接风’。话起了头,就说下去。边吃边说。”

    又道:

    “失败的教训在哪里?guó mín dǎng、蒋介石、帝国主义搞不赢我们,而我们内部的机会主义却会把自己搞垮。尤其是‘左’,打倒一切,结果自己造成一个钳子,把工农红军和苏区死死地困到一个山上。实际上,蒋介石的‘围剿’并不厉害,因为我们实行了错误政策,蒋介石就很厉害了。因为你共产党自己给自己造‘囚笼’嘛。

    “抗战时期,有所改变。我们的党聪明了,避免了内战时的‘左’,北伐时期的右。这样我们的朋友一天多于一天。这就壮大起来,日益肥胖起来,不再是瘦子了。有很多女同志给我们做老婆。如果没有政策,还娶不到老婆。如果那时搞‘三查三整’,恐怕就没有人来了。所以长时间没有解决的问题,我们现在解决了。

    “解决了,我还是担心。中央发了文件,我们有些同志不看,看了不用心研究。中央反对无政府无纪律,他就来个无纪律无政府;中央提出没收官僚资本,他就见钱就打;抗战时,中央不准打土豪,他就发明了打汉jiān,现在又是打官僚资本。还是有点天才歪曲党的政策,达到他个人私图,假公济私。

    “我们这个党啊,只要革命一顺利,事情一好办,就自高自大,容易犯‘左’。共产党大不得,一大就要搞小。可共产党有一种本领,一搞小就加紧团结,兢兢业业,就又能大。搞大又搞小,问题是在胜利的环境下,容易骄傲,排斥一切。这就是当前需要我们警惕的,为什么要反‘左’的道理。陈毅同志,你讲是不是这个道理?”

    陈毅听了máo zé dōng如此动情的话,过雁门关时结在心里的冰雪全然融化,说:“主席,只要做到有‘左’纠‘左’,有右反右,我们的党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máo zé dōng:“曙光在前面,我们应该努力。如果刘邓在大别山没有站住脚,陈赓在豫西、你陈毅在豫皖苏没有站住脚,我不敢开这个会,我也不敢讲这个话,不敢写这篇文章,不敢讲那个‘转折点’。蒋介石可以打倒,只是还要再等一年半载才能写。因为中原的部队站住了脚,胜利靠得住,我们就可以开会,向全国人民号召,准备几年内取得全国胜利。”

    陈毅:“这是中国革命大胜利前程的会议。”

    周恩来:“说得更详细一点,这是打倒蒋介石、制定建设新民主主义新中国的纲领的会议。主席的报告代表了全党,新中国、新社会的样子已写在这个文件里了,比《新民主主义论》和《论联合政府》都进了一步。要了解中央的路线、政策,必须看这篇文章。”

    máo zé dōng笑着说:“你看,你看,话倒讲了一大篇,菜却没有吃几口,我这个东家没做好。彭老总,听说你已经几个月没有吃到ròu啦!”

    彭德怀:“陕北吃紧,连主席都把马杀了,天天吃黑豆,更不要提我彭德怀了。今天,托主席的福,沾陈毅的光,我算解馋喽。”

    彭德怀挟起一块腊ròu,夸张地咀嚼。

    周恩来问:“彭老总,吃出这腊ròu是怎样烧法、什么风味了吗?”

    彭德怀摇头:“我这个粗人,一不懂烧菜,二是太馋,只知道一个字香!”

    任弼时说:“这是我们湖南名菜,香辣回锅ròu。这桌菜,恩来是总策划,他亲自下厨房指导老周师傅做。还有这鱼,也是有名的湘菜,叫豆瓣鱼。”

    周恩来:“我可不敢贪天之功啊。如果不是贺龙同志搞来鱼,我只能请大家吃豆瓣儿。主席,你尝尝,有没有家乡风味?”

    máo zé dōng执起筷子:“贺龙同志送的鱼,我是非吃不可。前一时期,其它战场打得轰轰烈烈,唯独冷落了晋绥。贺老总,我有些对你不起呀。”

    贺龙忙道:“主席可不能这样讲。把我放在晋绥,做陕北的后盾,这是看得起我贺龙。”

    máo zé dōng有滋有味地品尝豆瓣鱼,说:“好鲜啊!这是贺龙同志的功劳。如果没有贺龙,我máo zé dōng也不敢对胡宗南讲大话,更不可能至今仍留在陕北。”

    谈兴正浓,索xìng撤下碗筷,继续谈。

    ‘máo zé dōng说:“从1946年7月到1947年7月,一年内我们消灭了敌人112万。1947年7月到年底,半年又消灭了70万。军事上的胜利可以决定国共两党的胜负,党内党外对此都不再怀疑,连蒋介石和美国在军事上也失去了信心。他们的失败无可挽救了嘛。”

    陈毅说:“现在蒋介石是世界上打败仗第一名,就像山东人讲的,‘孔夫子搬家净书(输)’!”

    máo zé dōng被陈毅模仿的山东话逗笑了:

    “看来,你陈毅没有在山东白蹲,说话已经有大葱味儿了。是呀,经过一年又半的战争,战场已经明朗化,全国人心完全转到我们这边了,站在我们这边反对蒋介石。民心向我,民心反蒋,这就是我们取得胜利的主要条件。

    “抗战结束初期,许多人对蒋介石抱幻想,以为蒋介石可以给人民和平,甚至怀疑共产党。可是经过一年半的战争,人民对共产党的怀疑消除了,看清了老蒋的面目,看清了双方的力量对比。蒋介石没有打一个胜仗嘛。而解放军一直在打胜仗。天下大势所趋,蒋介石非亡不可,共产党非胜不可。

    “我们在河北、东北、察哈尔等解放区消灭地主阶级,分土地,可是平津、南京、上海、开封等大城市的学生不造我们的反。有些同志怀疑:这些土豪劣绅的孩子难道不反对我们吗?恰恰相反,他们反对蒋介石。怪乎哉?不怪也。大势所趋,历史之必然也。”

    周恩来chā话道:“还应该看到一点,倘使没有去年7、8、9三个月的战略进攻,大好的形势不会来得这么快,伟大的转折也难以实现。”

    máo zé dōng:“所以,人民解放军最大的胜利是去年转人进攻,扭转了全国战局,这是战略的胜利。同战略相比,缴获多少这是战役问题、战术问题。自然,我们党若不能缴获、俘虏大批敌人、马匹、武器;便不能壮大自己。可是,如果死盯着这一点,就以为满足,不去解决战略问题,也是要失败的。项羽72仗,仗仗无不胜,每仗俘虏人家的兵,最后一仗失败了。为什么?就是因为楚霸王没有战略指导。他把他的大兵团摆在荣阳,与汉高祖对立,牛抵角,打得汉高祖没有办法。可汉高祖比项羽厉害,他收复山东、邯郸、山西,打到济南、临淄。韩信一南下,项羽的屁股徐州没有保险,杞县垓下一仗大败,全军覆没,落得项羽乌江刎颈自杀。蒋介石哩,恐怕连这点也没有。”

    陈毅:“主席讲的战略问题,我有体会。举个例子吧,华野有的战士问我:‘究竟哪一年能胜利啊?消灭了一个25师,还有一个25师,消灭了一个30师,又有一个30师,什么时候是个完?’现在清楚了,战略一转变,胜利就到了。”

    máo zé dōng说:

    “什么是战略?首先是吃饭问题。战争在哪里打?把战争引到什么方向?上百万的军队要吃饭、屙屎、洗澡、睡门板,这样一个巨大的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