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势中原 > 第 43 章
    们布置好的袋子里钻,哪晓得钻进去就再也出不来了。”

    谈到战争的前途,这位少将参谋长无限感慨:“你们的兵愿意打仗,而且知道为谁打。当我被俘后,你们许多士兵都来和我谈话。我实在奇怪,他们为什么每个人都说得这样好,这样动人简直每个人都有自己完整的人生观。和这样的军队作战,难怪企败!唉,不管蒋介石怎样剜ròu补疮,命定了:国军的全部垮台只是时间的问题!”

    战后的祝王寨、金刚寺一带数万将士全都拥到辽阔的雪野上欢呼,庆祝陈粟野战军和刘邓野战军陈赓兵团大会师。有人先向天空放了第一qiāng,瞬间,万qiāng齐鸣,劈劈啪啪,震耳yù聋。

    平汉路、祝王寨、金刚寺的胜利,迫使蒋介石从在大别山“清剿”刘邓主力的部队中抽出13个旅回援,打乱了guó mín dǎng军在中原的整个部署。

    经略中原的刘伯承则针锋相对,统筹陈粟、陈谢、刘邓三路大军,矛头直指guó mín dǎng回援部队的集结重镇确山。

    武汉 三元里 1947年12月31日

    白崇禧的情绪坏透了。

    桌上的电话铃响了半天,他也不去接。自从第5兵团兵团部和整编第3师被歼、第20师在确山被围后,他感到每一声电话铃响都是一种不祥。

    确山一战从12月28日打到31日,已经整整四天。四天里,白崇禧坐卧不宁,仿佛苦苦度了四年。

    关于确山战役,笔者不做具体描述,仅提供白崇禧华中“剿匪”司令部民国38年2月23日战字第138号代电《大别山清剿作战总结报告书》全文。从guó mín dǎng军队的角度窥视战役全貌,可解其中三昧。文中称解放军为“匪”,称解放军的军事行动为“流窜”等,为保持文件的原始xìng,一概未予删改。

    《大别山清剿作战总结报告书》

    之五12月28日至31日确山战斗

    (甲)匪情:

    12月上旬,匪陈毅部流窜豫中,与豫西之匪陈赓部

    会合,积极蠢动于郑州、信阳间地区,企图击破我平汉

    路,策应刘(伯承)匪之作战。中旬陷我新郑、许昌、西

    平,一部围攻都城,主力围击第3师于西平南之祝王寨、

    金刚寺等地区。对日,匪陈毅部3CD(“CD”为纵队英文

    缩写,下同。引者注)、4CD与陈赓部4CD、gCD共

    约3万余人乘我第3师失利之余,分三路南下围攻确山。

    又,匪刘伯承部之1OCD及3CD之一部「此时第10纵队

    在桐柏山区,第3纵队在皖西山区创建、巩固根据地。参

    加确山战役的实为第1纵队主力。白崇禧在大别山“清剿”

    月余,“敌情”竟掌握得如此糊涂。(引者注)于28日夜

    窜据确山东南留庄及其以西地区,企图阻截我军对确山之

    增援。

    (乙)作战指导:

    12月26日,20D(“D”为师的英文缩写,下同。

    引者注)于正阳奉主席蒋电令,即向遂平前进,

    27日夜到达确山。复奉主席蒋电饬守备确山,仍归

    东部指挥。时陈匪「此指陈粟、陈谢部。引者注」已

    逐渐迫近确山,形成包围态势,东部当即电20D杨师

    长以全力固守确山待援,同时授予机动兵团之命令要旨

    如次:

    ①围攻确山我ZOD之匪约3万余人「陈粟、陈

    谢、刘邓三军实际投入兵力不足2万。引者注」,

    现在激战中,已饬20D杨师长固守待援。

    ②着罗司令官广文指挥10D、118B「“B”为旅的英

    文缩写。引者注」、9B即向正阳、明港急进,解确

    山之围。「此兵力调动实非白崇禧的本意,而是蒋介石

    的手谕。白对蒋的此种剜ròu补疮,从大别山抽兵以解燃

    眉,从而大大削弱了“清剿”部署的非战略做法相当不

    满。引者注」

    ③着胡师长率11主力向确山方面驰援,其商城

    之防务仍由58D之一团担任。[商城地处大别山腹地,

    以一团守兵代替原来一个师的防务,如何守得住、防得

    住呢?据此可见,大别山“清剿”的实力已被削弱到何等

    程度。引者注」

    ④授予汉口空军第4军区罗司令任务如下:

    a以全力支援20D在确山之战斗,特以支援确山

    南侧V字形高地之战斗为主。

    b不断压制明港、新安店之匪军,勿使出动妨碍

    我118B、9B之行动。

    c空投弹yào一基数以上,接济确山守军。

    (丙)作战经过:

    28日23时,匪逼近城郊,先向我确山车站及东关

    等处猛攻,至29日9时30分,匪万余向城南我V形

    阵地围攻。守军沉着应战,同时空军到达支援。匪不得

    逞。入暮后,匪陈赓股4、9两纵队及陈毅股3、4两纵

    队各以主力分向我东关及V形阵地之6563、67O0两高

    地不断猛扑,激战至3O日1时,6563高地被匪突入。

    我以有力部队逆袭冲杀,至拂晓,将匪击溃。犯 67O0

    高地及东关之匪经彻夜之激战后,亦狼狈溃退。黄昏

    后,再兴攻击,陈赓部9千余携术梯分向城北、城西猛

    犯,激战经夜,匪不断增援,反复ròu搏,10余次,战

    况空前惨烈。至31日 3时,北门被匪pào击毁成三个缺

    口,我官兵猛勇逆袭,激战至8时许,匪以伤亡惨重向

    北退去,又陈毅部约万余人向6700高地及东关猛攻,

    6700高地大部于31日4时陷于匪手。我军奋不顾身,

    反复ròu搏,该高地得而复失者六次,匪尸枕藉,但仍据

    67O0高地南端顽抗。拂晓后,我空军到达助战及我

    20D以预备队增援,发生白刃战四次,至11时将匪完

    全击溃。是日,我援军先头部队118B及gB分别到达

    宋埠(正阳西北距确山30公里)明港计程,即可与确

    山守军内外夹歼犯匪。ZI时,匪一部分向东关及西关

    进犯,战约一小时,战况渐趋沉寂,匪主力似已逃窜。

    20D当即派队扫dàng至车站附近,匪向我反扑,经我猛

    冲杀后即北窜。 37年1月1日,我以有生力量沿铁路

    向古城方向追剿,沿途击溃匪之掩护部队,战斗遂告终

    止。当空军受命以全力支援确山守备部队20D之战斗

    时,即作如下之准备:

    a令驻汉口基地之全部P51到机与B25机一律

    整备完妥,准备作战。

    b调徐州之B-25机二架返汉,并利用返汉之便

    轰zhà确山附近匪军。

    调徐州第3大队一个中队兵力来汉增防。

    d整备 B-25一架,C-47两架作夜问之出动。

    e整备C-46机空投粮弹。

    我陆军20D守备确山,经四昼夜之苦战奋斗,全

    军部队亘全战之,经过昼夜派机前往侦察及对匪之攻击

    重点兵力、昼间潜伏之村落、司令部驻地等shè击轰zhà及

    投送粮弹,计是役昼间出动作战飞机B25机15架

    次,P-51机74架次,夜间出动C-47机五架次,基

    于29日夜之战斗经验,30、31两夜全夜在确山上空支

    援20D之战斗,又出动C-46运输机13架次,投送

    弹yào39876公斤。是役消耗zhà弹约23200磅,子弹

    54830发,汽油 2384O加仑。总计全战果,毙伤匪2万

    余「显然夸大。倘如此,无异“全歼”有余,但“余”出部

    分又该从哪个“账本”上拨来呢?引者注」;牛马约

    500头;俘匪300余(内救出第3师被俘士兵26O

    名)。夺获轻机qiāng五挺,步、骑qiāng66支,冲锋qiāng5支

    [“5+66+5=76”。“夺获”qiāng支 76,“俘匪”3O0余,这与。毙

    伤2万余”相差天壤,实在难以自圆其说。引者注」

    其它战利品无算。

    从客观角度严格地说,由于缺乏战场统一指挥,以及因侦察工作疏漏造成主攻目标选择不当,给敌留下了可以控制东、西、北三关的城南高地,致使确山没有最后拿下,平汉战役最后一段未达预期目标,令人扼腕遗憾。但从整个战略上来讲,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予敌以重创,并于确山城下胜利会师,则为日后为三军逐鹿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点无可非议。

    电话终于给白崇禧带来了好消息:确山守卫战已获“全胜”。

    白崇禧没有振奋,脸色依然铁青。作为总指挥,他太明白此“全胜”的真正内涵了。守住了一个摇摇晃晃的确山城,却让蒋介石把围剿大别山的兵力调得七零八落,打乱了清剿的整个部署。且陈赓、陈毅与大别山的刘邓互为策应,以后的“窜扰”必增无减。清剿大别山的部署无法真正实现,他这个“剿匪”总司令如何收场?越想越气,白崇禧再也无法克制:“第一线指挥官指挥不了第一线的部队,说来就来,说走就走,这打的是什么仗?‘全胜’?全乱了!干脆回南京,让他‘娘希匹’的来指挥好了!”

    白崇禧一气之下真的打道回府了。九江指挥部群龙无首,历时35天的大别山第一阶段“清剿”有头无尾,至此结束。

    仗打得无尾,白崇禧却给它写了个“尾巴”。回到南京,他组织人泡制了一份《大别山作战检讨报告》。

    在这个报告中,单就每个教训的总结剖析来讲,白崇禧还是中肯的,也切中实际。但从整体讲,哪一条也没戳到实质。

    guó mín dǎng军队的一些中下层军官对此倒有相对清醒的认识。整编第11师师长王元直在他的日记中写道:

    阅国防部参谋长办公厅的《大别山作战经验教

    训》,谓我师由龙升镇向北向店增援迟缓(即刘伯承遇

    险的那一天。引者注),致匪1纵队逃窜等语。查

    当晚我旅通宵行动,33团一日夜行程达160里,行动

    迟滞者如此,不知行动快者将如何?上级指挥拙劣已

    极,一切判断均不正确,使部队徒劳往返,官兵怨声载

    道。今置指挥不当不予批评检讨,而谓部队行动迟缓,

    诚属昏馈已极。

    (共军)高级指挥官指挥之妙,令人高深莫测。(国

    军)如此昏庸,安得为刘伯承对手哉!

    (共军)“攻其所必趋,趋其所必救”,使国军处处被

    动,尾随敌人。刘伯承之用兵,深合《孙子兵法》,有

    人谓刘伯承指挥国防部,信然不谬!

    阅jiān匪《重要文件汇编》,觉刘伯承之学识、见解

    俱高,无怪乎以劣装备而造次挫折我国军也。反观我国

    军将领中之肯研究学术者,能有几人?稍有一、二知乞

    之士,亦教条主义者而已。

    以如此腐化脆弱之国军,而必发动内战,妄图以武

    力解决国是,宁非笑话。夫今日guó mín dǎng员、政府官员与

    国军将领之腐化,较之满清政府,想有过之无不及也。

    大势中原大势中原第14章 岁赛冬青

    安徽全寨 漆店楼房村 1947年12月31日

    风雪大别山,漫山皆白,大自然的一切都在冰封雪盖之中。然而,那些扎根并且拥抱着大山的冬青松柏却听到了冻土底层哗啦啦的流水声,闻到了春的气息,感受到了春的涌动。

    中共金寨县委书记兼独立团政委张延秋、县长王相卿、县委副书记张健三接到漆店区委书记江川的紧急通知:迅速赶到楼房村。

    在关王庙区开辟工作的第2纵队第5旅教导队政委高峰和杜炳如也接到了通知。

    穿过婉蜒崎岖的七里冲,越过陡峭险峻的余窝山,30多里的山路,两个小时就赶到了。

    刚走到村头,远远看到几位部队的同志背着松柴从山上下来。进了村,又见到处打扫得干干净净,便知道一定是来了正规部队。

    江川接待他们。江川原是第2纵队民运部副部长,一进大别山就被分配到皖西做地方工作。

    江川说:“有个好消息,你们猜猜。”

    “2纵过来啦?”

    “前方打了胜仗?”

    江川都摇头。

    杜炳如猜得犯急:“你这没头儿的文章,哪个能猜得着?就直说吧。”

    江川这才笑着说:“邓政委和前指的几位首长来了,邀你们谈谈。”

    众人一愣,竟都不相信。

    几个月来脱离主力,分散在大别山南北开展工作,敌来我往,动dàng不安,不要说见野战军首长,连瞅到正规部队的影子都高兴得了不得。邓小平“突如其来”,而且点名要和他们谈谈,难怪县长书记们惊愕、激动不已。

    “前指”通信员领着他们绕过流经村中的小河,走进一座小院子。

    太阳已经落山,屋子里很暗。

    邓小平、李先念,还有鄂豫军区政委段君毅正围着一堆燃烧的木柴烤火。邓小平请他们也坐在火边,说:“赶了这么远的路,更冷,先暖暖。”

    警卫员点燃了两支松油柴,屋里立时光亮了。

    邓小平瘦了,胡子也很久没刮,只有那两只凹陷的眼睛和以往一样,映着火光,给人一种充满信心的感染力。

    屋子里很冷。火堆燃得不旺,冒起的烟却十分呛人。

    李先念低下头,一边吹,一边咳嗽。邓小平也用一本书扇火。

    柴太湿了。

    江川对杜炳如耳语:“这些柴是首长刚刚从山上打来的。”

    杜炳如这才想起进村时看到从山上背柴下来的人,原来是首长们。这么寒冷的天气,邓小平他们都只穿着薄薄的粗布棉袄,相形之一下,杜炳如倒比他们穿得厚实多了。杜炳如心里不是滋味儿。王相卿县长大概也不好意思,杜炳如见他总是把身上那件破皮大衣下角露出的羊毛往里掖,动动身子又露出来,就再往里掖。

    火总算燃得旺一些,屋里稍暖。

    邓小平手拍着手上的炭灰,说:“我们从这里路过,顺便找大家谈谈。先听你们讲,到大别山后给群众做了哪些好事,这里的群众发动得怎么样,还有什么困难,都可以说。”

    县长县委书记们汇报了金寨各区发动群众、建立农会、消匪反霸打小保队的情况。他们还特别提到在分田、分浮财、打土豪的土改过程中出现了过“左”现象,现在已经遵照刘邓和中原局的指示予以纠偏。

    火越烧越旺。李先念把双手拢在火堆上方,来回翻巴掌,然后攥住杜炳如的手,说:“看看,你的手这么凉,都快成冰砣了。你们一干得很好、群众发动起来了,根据地坚持住了。蒋介石、白崇禧拿我们没有办法;邓政委,这下我可有本钱对房东大娘说硬话了。”

    杜炳如的手一直被李先念攥着,真的感觉到一股暖流传遍全身。听李先念说起“房东”、“硬话”,他不明白,便问道:“李副司令员,房东大娘怎么啦?”

    邓小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