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毛泽东的神来之笔 > 第 41 章
    耀南《长征中的刘伯承同志》,《刘伯承回忆录》㈡第99页~第10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蒋中正电令周、吴纵队在鲁班场夹击红军》、《蒋介石命滇军在大定黔西防堵并侦察古蔺仁怀情况》,《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83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4)《蒋中正电令孙、王纵队防堵毕黔大之线》,《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83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5)《蒋中正电令在古蔺地区聚歼红军》,《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84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6)晏道刚《追堵长征红军的部署及其失败》,《围追堵截红军长征亲历记》(下)第14页,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

    (7)《蒋中正电令薛岳用伏兵战术和攻势防御》、《蒋中正电令川滇两军星夜赶筑叙毕碉堡线》、《蒋中正电令周纵队设伏袭击共军于半渡》,《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87页~第989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8)《蒋中正部署在赤水河以西“聚歼”红军的巧亥电》,《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92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9)《薛岳请饬滇军于赤水河瓢儿井防堵》、《孙渡已派安恩溥旅开赴瓢儿井布防》、《川军南岸总指挥潘文华报告》、《中央军师长万耀煌未电》、《中央军代总指挥周浑元皓戌电》,《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93~第994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10)《龙云饰孙渡仍在大定瓢儿井集团使用》,《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90~第991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11)《孙渡报告大定所部已撤至毕节》,《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94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12)《红军总司令朱德令一军团派先头部队控制太平渡、林滩》,《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95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13)《朱德关于我军四渡赤水的行动部署》,《红军长征文献》(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第289页,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括号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14)《中共中央、红军总政治部下达关于我西进不利决东渡的指示》,《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95页~第997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15)罗通《来自井冈山下罗通回忆录》第147~第148页,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16)彭德怀《往事回忆》,《近代史研究》1979年第1期第25页。

    (17)《3月20日21时彭德怀提出打击滇、川两敌的战略部署建议》,《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97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内容为本书作者所注。

    (18)《蒋中正电令薛岳用伏兵战术和攻势防御》、《蒋中正电令川滇两军星夜赶筑叙毕碉堡线》、《蒋中正电令周纵队设伏袭击共军于半渡》,《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87页~第989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19)《蒋中正哿戌川行参战电》,《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000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内容为本书作者所注。

    (20)《龙云以蒋介石指挥不当请孙渡用电直呈》,《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99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21)《龙云拟命滇军集结清水塘一带防堵兼顾两翼》,《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99页~第1000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22)《蒋中正电令薛岳用伏兵战术和攻势防御》,《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87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23)《龙云命滇军向清水塘推进》、《龙云嘱孙渡在清水塘一带凭河布防》,《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000~第1002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24)《孙渡拟以一部移镇雄布防》,《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002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25)孙渡《滇军入黔防堵中央红军长征亲历记》,《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906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26)《蒋中正电令薛岳速沿赤水河布防》,《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001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内容为本书作者所注。

    第七章 跳跃(下)

    茅台酒池洗脚,是讹传也是韵事/“匪必西窜”,蒋公上了“高科技”的当/难得共识,“龙主席”和孙司令官一起发牢骚/准备起跳,“朱毛”要再渡赤水寻求机动/打回黔、大,彭德怀提出建议也吐出怨气/滇军难调,“龙主席”还是拗不过孙将军/迷信碉堡,蒋公想锁别人却先锁了自己/不敢乐观,“朱毛”出了小圈子外头却还有个大圈子/权衡利弊,南下是高棋也是险棋/二度起跳,“朱毛”透过“遵仁封锁线”/“匪过乌江”,离得远的比离得近还看得清楚/三跳连环,蒋公又被涮了一把/错过时机,红九军团孤悬乌江北岸/孤军英勇,这也就是共产党的队伍

    四

    “朱毛”一过赤水河即转向南进。

    21日24时,中革军委下达电令:“我野战军渡河后应迅速南移,先敌到达遵义、仁怀的中间地段,以便实行新的机动。”(1)显然,中央红军东渡后的意图为;穿过中央军、川军在遵(义)仁(怀)一线比较稀松的“封锁线”,转到周浑元、吴奇伟的侧后以“寻求机动”。

    22日,红一军团由园子经林家庙进至回龙寺以东10公里处宿营,红三军团进至临江庙、回龙场地域,红五军团渡河完毕后,进至乌头垭宿营,红九军团在二郎滩附近警戒,军委纵队则暂留下寨地域休整。而周浑元也好吴奇伟也好,这当口脸儿正朝着赤水河西岸,准备“堵剿”哩!

    蒋公及麾下诸侯对于中央红军的突然东渡反应相当迟钝。

    注意,笔者说的是“反应迟钝”,并不是说全无知觉。至少,21日中央红军开始渡河的当天,跟追得最紧的郭勋祺部即有觉察,而“四川南岸剿匪总指挥”潘文华将军当天也向蒋公报告:“3月21日,匪主力已由董华溪、夹石、走马场,向太平渡窜去,另一部约数千人,已由林滩、太平渡、二郎滩过河,先头距土城甚近”(2)。

    这个信息应该说相当及时准确,毕竟双方靠得太近了。

    按理,由这个信息不难作出判断:“朱毛”并非“西窜”,而是必yù“东渡”。

    然而同样的信息在心态不同的各色人等眼中可以产生不同的观察效果,也可以生出不同的判断。此间眼力件儿最好的潘将军肯定是从川军切身利害上来解读这个信息的:“朱毛”东渡对自己来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他们又被“逐出川境”,忧的是他们此番又有可能北渡长江或威胁重庆。出于这种心态,潘将军除令“田(冠五)旅到合江,张(竭诚)旅到江津”预为准备,郭勋祺部继续“追击”外,基本上还是维持着“防匪西窜”的原部署,只是要在叙永至赤水河镇一线担任防堵任务的川军第五师师长陈万仞在“仍守原防,与滇军联络制匪西窜”的同时,“斟酌当面情况,向太平渡、二郎滩,乘匪半渡击之”。(3)

    陈万仞是如何 “斟酌”的我们无从得知,但22日那天他和郭勋祺好像都没什么值得一提的动作。陈万仞还好理解,毕竟他离着老远,要想“乘匪半渡击之”也得有那个功夫。而郭勋祺此间的动作却有点让人费解了:本来他与中央红军后卫部队已处在jiāo战状态,但却在可以“乘匪半渡而击之”的节骨眼儿上突然与之脱离了接触。

    20日那天,正拟东渡的中革军委得悉郭勋祺部3个旅将从茅台西渡,急令红五军团派部队前往阻击,以迟滞追敌前进掩护主力东渡。当日11时许,红五军团第三十七团两个营在草子坝与廖泽旅、潘佐旅各一个团遭遇。双方jiāo火几个小时后,红五军团部队撤出战斗,于黄昏前退至两河口(今丹桂),尔后秘密脱离追敌,进至善人场与主力会合。

    而此后整整两天,郭勋祺再无任何象样的“追击”动作,甚至连两河口(今丹桂)都未进。

    个中缘由,时任郭部副官长的胡秉章老先生有段回忆:

    (3月)21日,得刘湘及潘总指挥电令:有红军一部,由我前线设防部队的空隙中消逝,窜入永宁(即叙永下同)附近20余里的附城阵地向我方袭击。查永宁距泸县仅270里,为泸县及南六属的屏障,如永宁失,则上川南皆因而震动。该师长即火速率部驰赴永宁增援为要!这时郭勋祺正在古蔺西南面地区,立即放弃对当面之敌跟追,转向永宁急进。22日到达永宁时,敌又退却无踪。我乃向县长侦讯敌情时,始悉敌仅200余人悉向我作威力搜索。傍晚,蒋介石电令:红军得知我大军在各路截击,又知后方无追击部队,便复掉头东进,可转头再东渡赤水河,向黔北、黔中觅突围出路。永宁既无敌人,该师可速向马蹄场、二郎滩、太平渡跟追,勿失敌踪为要!郭见永宁、古蔺、兴文(今兴文县晏阳镇)、珙县均无敌情,确知敌已东渡,恐黔北有失,遂率部向东急进。(4)

    此说与潘将军那个《剿匪军事工作报告书》所言既有吻合也有矛盾,笔者也尚未查到其它确凿旁证,不过这似乎也是郭勋祺部这21日至22日两日间没有追击东渡“赤匪”的一个合理解释。如果此说能得以确证,那一则说明“朱毛”向叙永佯动的疑兵动作的确卓有成效,二则也说明刘甫公潘将军等对“朱毛”离川“东窜” 的关注,还是远远迟钝于恐其“西窜”威胁川境的疑惧。

    至于蒋公,虽然也于此间得到了黔军侯汉佑和川军潘文华“匪已向东回窜”的报告,但或许是此前被“朱毛”或自已下属糊弄得太多,其态度却显得含糊不清犹豫不定:“匪素用曲线运动,是其主力东窜,抑以一部东窜,而主力仍西窜,不得而知”,作出的反应也是模棱两可不痛不痒的,除“郭勋祺部跟追”和“上官(云相)总指挥所部及第五十三师在遵义、桐梓、松坎各处严阵固守”这两项说与不说都意思不大的话外,基本上没有任何与“匪已东窜”相应的部署调整(5)。

    滇军方面更是一团浆糊,蒋公22日那天给孙渡的命令是“出白沙、麻线堡之线截剿”, “龙主席”则在此前已对孙渡“训戒”了一番:“此次剿匪,系大军会战,各部队之行动均有一般计划,不能单独个别移动而置全局于不顾。……未奉其他命令时,切不可自由变更一般计划也(6)”,22日这天则换了一副面孔,对这位老爱顶撞自己的下属来了个“既往不咎”,称这是“大军会战必然之现象”,而“现查匪情,多向西窜,匪之实力,确只有14团,武装者不过万人”,孙渡“到后,务需独立作战之精神,取速决之手段,努力杀敌,以建殊勋”(7)。

    对于老是想让别人当出头椽子自己得便宜的薛岳,“龙主席”放胆拿出了“剿匪军第二路军总司令”的长官派头,语气前所未有的严厉:“现委座亲颁计划,蹙匪于赤水河、永宁河之间,除任追剿者外,余皆凭河固守,办法极为扼要,地区既窄,歼灭自易收功,惟能否达此目的,全视各将领之能力与热心耳。……务各激发天良,恪遵画责任,勿使残匪稽诛,赤祸久蔓。倘仍蹈前辙,邦有常例,亦不能再予曲贷也。(8)”

    然而孙渡依然不想动作,恰好这当口部将鲁道源又向他传递了一个谣言:“据报匪皓日(3月19日)已陷古蔺。其一部马窜至麻线堡一带,……”,他便以追击“恐已不及”为由,并将“川境人民一致拒用滇币”的老话重新念叨了一番,要求将已进至瓢儿井的安恩溥旅调回,并称其“主力梗午(3月23日11~13时)完全可集结于赤水河附近,以后当应情况寻匪截击”。(9)

    蒋公及麾下诸侯在研判上的一团浆糊,为刚完成跳跃的“朱毛”再度起跳狠狠助了一臂之力。

    23日,中央红军继续南进,军委纵队由下寨子出发,经桃竹坝、临江庙,进至李子坝,红一军团经林家庙、回龙寺,进抵火石岗;后卫红五军团则沿赤水河西岸南移,由乌垭头经仙人坳、鸡扒坎、顺江场、二郎庙、两河口(赤水河东岸,仁怀市沙滩乡所属)进至马桑坪……

    这时候,有点回过味儿来的薛岳感到了侧背生出的阵阵寒意,开始部署“遵(义)仁(怀)封锁线”,令周浑元纵队以两团向枫香坝、白腊坎急进,主力进至坛厂、长干山、倒流水、枫香坝、白腊坎、鸭溪之线构筑碉堡区;吴奇伟纵队主力集结于仁怀、茅台,并在坛厂、仁怀、茅台之线构筑碉堡区,而刚从乌江东岸赶至遵义的湘军第五十三师李韫珩部则负责构筑猴鸣关至遵义、遵义至鸭溪、遵义至刀靶水之间的碉堡区(10)。

    24日16时,蒋公由重庆飞抵贵阳,薛岳、王家烈等到清镇平远机场迎接。

    当夜,蒋公下榻于贵阳六广门外绥靖公署。这时的他虽然开始感到自己已被“朱毛”小小愚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