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毛泽东的神来之笔 > 第 31 章
    不如他荣膺“剿匪军第二路军总司令官”那会儿了。吴奇伟被林彪撵到乌江边上哭鼻子的次日(3月2日),他在向蒋公上奏“黔北围歼计划”及“外用封锁,内行攻击”方略的同时,也发出了如同哀鸣般的一声叹息:“此次剿共,就目前观察所得,非有江河阻隔,则此匪绝难歼灭”。(37)

    蒋先生胡掰,“龙主席”泄气,李宗仁白崇禧却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这哥俩一面跟 “龙主席”煽乎,编排要来染指王家烈破败家业的理由:“查匪前此由遵义西窜,中央军屯重兵于贵阳附近,仅派少数部队随匪推进,未予穷追,又不使粤桂军进剿,致匪得乘虚回窜黔北。重罗赤祸,可为浩叹!(38)”一边在贵阳策动“拥桂人员,拟电请都匀之桂军入贵阳,以谋撑持西南之最后挣扎(39)”,甚至还放出风声:要雇杀手拾掇薛部将领……

    薛岳虽称“老虎仔”,闻听得这屁股底下要着火的事儿也害了怕,忙不迭地放下其惯有的桀傲,向名义上的长官龙云作悲情呼号:“桂有联匪并迳取贵阳之说”(40),还请云南驻黔代表黄毅夫代言,恳请“钧座迅令第三纵队速进至黔(西)、大(定)、毕(节)之线或以安(恩溥)旅入贵阳(41)”。

    被“朱毛”涮了一把,蒋公麾下各路诸侯似乎全都乱了方寸,一开口就跑调。

    最跑调的其实还是蒋公,3月2日这天他从武汉飞抵重庆,一下飞机就开庆功会,给川军“郭莽娃”授勋升官发奖金,高歌“军威大震”,对乌江边儿的那档子事儿似乎全无知觉。而这的确又不象是硬装出来的,因为就在同一天里,他一边向薛岳发出“令周、吴纵队防匪东图”手令,一边又给“剿匪军第一路军总司令”何健去电,把“匪已向东转进,其目的仍在乌江东岸,与肖贺合股”那番呓语,基本上不走样地重诵了一遍。

    官儿越大越好糊弄,看来还真是不假。

    而“朱毛”那个“创造川滇黔新苏区”的时机,好像也来到了!

    上一节   下一节

    图5-1:中央红军桐遵战役实施要图

    (1935年2月24日~3月1日)

    桐遵大捷

    点击上图查看或下载清大图

    注释

    (1)《2月28日2时军委电示一、三军团》,《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790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2)《林彪、聂荣臻向朱德报告已占领遵义新老城》,《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790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3)《陆军第四军第五十九师2月28日起遵义附近地区战役战斗详报》,《guó mín dǎng军追堵红军长征档案史料选编》(中央部分)第410~第411页,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

    (4)《陆军第四军第五十九师2月28日起遵义附近地区战役战斗详报》,《guó mín dǎng军追堵红军长征档案史料选编》(中央部分)第410~第411页,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

    (5)未查阅到该命令原文,转引自《红军黔滇驰骋烟尘谱正本》第302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1月第1版。

    (6)《2月28日9时军委作出打击援敌的指示》,《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790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中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7)未查到该命令原文,转引自《中央红军在遵义》第65页,贵州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

    (8)2月27日下午,红二团在丰乐桥附近已与唐云山第九十三师先遣队接触,但却未见中革军委或彭、杨、林、聂有过与中央军接触并发生战斗的通报或报告,估计可能是红二团龙、邓因“联络困难”未及时上报,抑或他们此时主要是与黔军第八团万式炯部jiāo战,对唐部先遣队少数人员并未引起重视。

    (9)魏鉴贤《随薛岳所部追堵红军长征的见闻》,《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836页~1837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10)《陆军第四军第五十九师2月28日起遵义附近地区战役战斗详报》,《guó mín dǎng军追堵红军长征档案史料选编》(中央部分)第414页,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

    (11)魏鉴贤《随薛岳所部追堵红军长征的见闻》,《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838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12)《林彪、聂荣臻关于红一军团向乌江边追击逃敌的部署致朱德等电》,《红军长征文献》(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第277页,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括号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13)未查阅到原文,转引自《红军黔滇驰骋烟尘谱正本》第306~第307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1月第1版。

    (14)《2月28日24时军委电令》,《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794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15)《总司令朱德下达攻下遵义后继续行动的部署》,《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794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16)《2月28日24时30分军委电令一、三军团》,《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795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17)《3月1日凌晨军委电令一、三军团》,《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799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中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18)《陆军第四军第五十九师2月28日起遵义附近地区战役战斗详报》,《guó mín dǎng军追堵红军长征档案史料选编》(中央部分)第414~第415页,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

    (19)《3月1日9时军委给一、三军团连发两电》,《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800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20)《3月1日9时林彪令二师乘胜前进》,《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800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21)宋少华《吴奇伟部追剿红军溃败记》,《围追堵截红军亲历记》(下)第270页,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

    (22)《蒋中正敬酉机汉手令》,《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760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23)《龙云报告滇军已向营盘山追击》,《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728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24)《蒋中正宥亥参汉电》,《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777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25)《蒋介石饬龙云于毕节、大定扼堵红军》,《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797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26)《蒋中正手令周、吴纵队防堵共军东图》,《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813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中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27)张适南《犹国才被红军牵着鼻子走》,《围追堵截红军亲历记》(下)第235页,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

    (28)《军委电令五、九军团》,《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800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29)《总司令朱德指示九军团召集群众开祝捷大会》,《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800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30)《军委电令五、九军团》,《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800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31)《军委部署3月3日行动》,《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813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32)《龙云询问滇军为何尚未赶上》、《龙云询问滇军五、七两旅为何未到土城》,《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760~第761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33)《孙渡为川地不用滇币踅回营盘山》,《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761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34)《龙云嘱孙渡仍照漾电指示行动》、《龙云责备孙渡行动迟滞即遵漾电行动》,《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767~第768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35)《第三纵队司令官孙渡至安旅长径电》,《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773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36)《孙渡请向中央军暂借大洋》,《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783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37)《龙云拟定黔北围攻红军部署计划》、《龙云建议外锁内攻对付红军》,《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817~第818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38)《李宗仁为遵义桐梓失守致龙云电》,《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814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39)《黄毅夫建议滇军速进黔西大定》,《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805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40)《龙云建议外锁内攻对付红军》,《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817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41)《黄毅夫建议滇军速进黔西大定》,《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805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第六章 闪转(上)

    会编故事,蒋在珍替“朱毛”吆喝/婆婆揽了媳fù的活儿,蒋公要亲自出马/好事黄了,蒋公端走了“朱毛”的菜/“田丰之谜”,是烈士还是叛徒?/退后一步,周浑元又逃过一劫/大迂回大包抄,林聂建议充满魅力/“民主决策”,máo zé dōng只有一票/又是个“三人团”,máo zé dōng获得指挥权/蒋公叫停,吴奇伟也免去一灾/寻战不果,彭杨建议“三渡赤水”/把对手们都闪到前面,这是拼刺刀一对多的密诀/玄机莫测,为什么中选者不是吴奇伟?/真杀实砍,鲁班场血ròu迸溅/掉头就走,“朱毛”要过赤水河/稀里糊涂,蒋公和麾下诸侯都是一通瞎忙活

    一

    把吴奇伟一撵过乌江,“朱毛”也狠狠地喘了一口气儿。

    3月2日,中革军委指定了各部位置:红五、红九军团仍在娄山关、板桥地带,扼阻桐梓敌人南犯;红一军团移至遵义新城以以北地域(1),向绥(阳)湄(潭)方向警戒;红三军团仍停鸭溪,对白腊坎(今白龙)、长干山、打鼓新场(今金沙)侦察警戒;干部团移到老城以北地域,对毛石坎方向警戒;红三军团教导营驻遵义新城南关,向懒板凳(今南白镇)方向警戒;中革军委驻遵义城(2)。

    此后一连几天,各部一边按中革军委指示休息整顿,一边就地扩红及召开庆功会、群众大会,传播胜利消息,鼓舞群众斗志。红军总部向全军公布了战绩公报,红军总政治部还在遵义三中的cāo场上举行了盛大的祝捷大会,中央领导和中革军委首长都出席并讲话,遵义城那几天整个就是一片欢歌庆胜利,热闹非凡。《红星报》还发表了社论《准备继续作战,消灭周纵队和四川军阀》,赞扬桐遵战役“是中央红军从反攻以来空前的伟大胜利,也是反对五次‘围剿’一年半中空前的伟大胜利。这个胜利,基本上粉碎了敌人的‘追剿’,初步奠定了我们创造黔北新苏区的基础。”

    社论还特别指出“这一胜利是在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对于华夫同<志>的单纯防御路线采取正确的军事领导之后的胜利。”(3)

    这大概是第一次由“媒体”透露了遵义会议的基本内容。

    然而中央红军这个把月里连续转战,减员也相当大,其中以东渡赤水后一直就当先锋啃硬骨头的红三军团为最。据彭德怀、杨尚昆给中革军委报告称:自二渡赤水以来,迭经二郎滩战斗、娄山关、遵义攻防战斗及尔后的追歼战斗,红三军团自身人员锐减。战后只有红十三团能维持原编制,每连也只有五六十人;其余各团,每连只能编四至五个班(扎西整编后红三军团只有4个团建制)……。

    虽然这次打了一个大胜仗大歼灭战,仗打完了可以靠改造俘虏和“扩红”来补充,但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来保证。因此,中革军委在3月3日所作部署基本内容是:“我野战军明4号以一部阻止娄山关之敌以掩护我主力得到战役之休息及作战准备”,要求“五、九军团在黔敌单独南犯时,则在黑神庙、板桥间,以有力的反突击,顽强拒止敌进。在黔敌会合川敌南犯时,则行运动防御,但明4号应拒止于板桥以北,5号拒止于四渡站以北地区,切不应不战而退”;主力红一、红三军团则继续休息整顿,“但限明4日完成作战准备待命出动。(4)”

    为了迷惑对手,掩护主力休整。中革军委3月3日又电令罗炳辉:红九军团派一得力的团和电台分队,“于4日拂晓前由现驻地观音阁,向绥阳前进,明晚应到达蒲老场,伪装主力先头部队,进行侦察佯攻,散布主力攻绥阳的谣言,并借以弄清绥阳敌情。(5)”

    除了“掩护主力休整”,“朱毛”此番让罗炳辉向东示形,应该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意图:

    准备打击遵义以西黔(西)、仁(怀)一带的中央军周浑元纵队。

    吴奇伟这次被狠狠地捏了一把,已溃过了乌江以南,这几天里肯定掀不起浪头来;北线川军这时已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