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毛泽东的神来之笔 > 第 28 章
    没有时间吃饭睡觉,但现在仗已经打到节骨眼上了,差一步就可能要差出大麻烦,这当口你要撤火那可就犯“兵家大忌”了!常胜名将“林总”跻身于杰出军事家之列估计没人会有疑义,但此公在关键时候往往过于患得患失似乎也是一个痼癖,在他颇具神奇色彩的名将光环之中,因这种痼癖产生的瑕疵真还就不难找出,如“红旗到底打得多久”,如在辽沈决战南下问题上的徘徊不定,如大军即将“跨过鸭绿江”前的“出而不战”……

    倒是彭德怀、杨尚昆的决心十分坚定,他们率红三军团军团部赶到遵义城下时便得闻了邓萍牺牲的消息,两人面对战友遗体默然良久,随即下达攻城命令:红十二、红十三团为主攻团,两团各以两个连为爬城队,偷袭不成即行强攻,攻城部队统一使用“长江”答“湘江”的口令,以便巷战时区分敌我……

    21时30分,臂缠白毛巾的突击部队进入预定登城点。

    统揽全局的máo zé dōng等当然更是比谁都清楚这是个什么当口,中革军委于当晚22时下达的电令斩钉截铁毫无商量余地:“我军应该于今夜火速解决消灭(遵义)残敌,另以有力的追击队乘势跟追逃敌,并截击其左侧,直与其援敌保持接触,侦察其新部署。而一、三军团主力则将(遵义)残敌解决后,集结于遵义城南适当地点,先准备今夜或明28日拂晓攻击敌增援队,如援敌不北进时,则准备后日横下狠击之。同时命令干部团向遵义赶进,准备 28日前到遵义接城防。五、九军团主力明日进至四渡站附近。(31)”

    看见没有,遵义已不在máo zé dōng视野的当间了,他现在盯准的是吴奇伟!而且已经准备弃北线川军于不顾,竭全军之力与南线的中央军打一场殊死决战!现在连北线的红五、红九军团都要南下准备参战,全军更需“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即在短期内不休息地接连打几仗)的作风”打好这一仗!马上就要挑大梁的“林总“,咋还能忙里偷闲揣小九九哩!

    的确如此,这当口,林彪就是想偷闲也偷不了了。

    28日0时30分,红三军团向遵义老城发起总攻。

    总攻意想不到的顺利,老城城墙上除每隔百把十米有一盏若明暗的电灯和哨兵互相招呼的声音外,一片寂静。爬城队上城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解决几个睡意朦胧的哨兵根本就不用费什么手脚。巷战也没什么意思,吹号,喊口号,抓俘虏,……

    凌晨2时左右,红三军团基本控制了遵义老城。

    上一节    下一节

    图5-1:中央红军桐遵战役实施要图

    (1935年2月24日~3月1日)

    桐遵大捷

    点击上图查看或下载清大图

    注释

    (1)《刘湘部在川黔滇边防堵红军的经过》,《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526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2)朱德《一、三军团由林、聂统一指挥迅速袭取桐梓城》(1935年2月24日20时)、朱德《关于我军25日行动的部署》(1935年2月24日21时),转引自张家德著《从黎平会议到巧渡金沙江》第158~第159页,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2月24日22时红一军团电告军委》,《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759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4)《2月24日24时军委电示》,《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759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5)《2月25日11时半军委电示》,《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763~第764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6)《2月25日6时林彪向军委报告》,《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763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7)《2月25日13时林彪向军委报告》,《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764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8)《2月25日14时彭德怀报告军委》,《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764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9)《2月25日20时军委令一军团》,《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764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10)《2月25日20时许林彪向军委报告》,《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764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11)刘鹤鸣《黔军第二师娄山关阻击战》,《围追堵截红军长征亲历记》(下)第217页,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

    (12)《2月25日20时许林彪向军委报告》,《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764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13)《2月25日20时许林彪向军委报告》,《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764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14)《陆军第十三师剿匪工作军事报告书》,《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8616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15)《总司令朱德下达消灭娄山关黔敌夺取遵义的指示》,《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765页~第766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16)《2月25日24时军委电告三军团》,《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766页~第767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17)《2月26日8时军委电示》,《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775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18)《王家烈有参电》,《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770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19)《2月26日20时军委电示》,《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775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20)《2月26日20时许林彪向军委报告情况》,《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775~第776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21)《2月26日22时林彪下令部队向遵义追击》,《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776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22)未查到该命令原文,转引自《红军黔滇驰骋烟尘谱正本》第297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1月第1版。

    (23)高书官《攻克娄山关,再占遵义城》,《红军黔滇驰骋风云录》第590~第591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87年9月第1版。

    (24)《王家烈宥亥电》,《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776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25)《王家列感日两电》,《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776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26)魏鉴贤《随薛岳所部追堵红军长征的见闻》,《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835页~1836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27)《2月27日15时军委根据林彪报告发出消灭遵义之敌的指示》,《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786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28)《2月27日15时林彪向军委报告》,《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786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29)据《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人物志》载,兰国清抗日战争bào发后曾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四旅第六八七团参谋长、第五支队第六团政治委员,1939年在山西叛变投敌。

    (30)《2月27日18时和21时向军委连发两电》,《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787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31)《2月27日22时军委电示》,《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787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第五章 锋镝(下)

    烟qiāng守空城,杨得志轻松得手/延缓攻击,林、聂建议有点玄乎/血色雄关,王家烈比得上蔡廷锴么?/直下遵义,“朱毛”要争分夺秒抢先机/海口夸得有品味,林、聂要和彭、杨赛跑/望眼yù穿,中央军原本是灾星现在是救星/万万火急,“朱毛”要倾全力决战/患得患失,常胜名将有瑕疵/连续作战,“朱毛”盯准了中央军/火光冲天,韩汉英吐豪气也冒傻气/一派狼籍,吴长官在乌江边上哭了鼻子/十分泄气,“龙主席” 搞不定孙将军/好戏连台,蒋公和各路诸侯集体跑调

    四

    中央红军这次再战遵义有个最大的特点:攻防转换非常急剧。

    红三军团基本控制遵义老城的同时,中革军委也致电彭、杨、林、聂:“⒈今28日前应将老城残敌肃清,将退出城与南廿里之残敌解决。⒉如拂晓及上项敌人固守,而援敌又有向我反攻模样,则我主力应集结于新城山地。(1)”而彭、杨、林、聂收悉此电时,遵义老城残敌已全部肃清,黔军第一团溃向西郊马坎,第六团冲破红花岗红军的封锁溃向金沙,第五团则退向牛蹄场。

    28日晨7时,林、聂电告中革军委和红五、红九军团首长:“遵义新老城于今28晨完全占领,缴获正在清查中。(2)”

    28日晨8时30分,吴奇伟部主力韩汉英师终于开进了忠庄铺。有了队伍吴奇伟胆儿也开始壮了起来,9时30分即下达向遵义进攻的命令:第五十九师并附第九十三师之第五五八团,经桃溪寺、红花岗,向遵义攻击前进;第九十三师(欠第五五八团)仍掌握现刻领有地区,尔后为总预备队(3)。而韩汉英一进至桃溪寺便把摊子铺开:第三五一团张德能部为右翼攻击队,立即运动,午前11时展开于蓝家堡及其北东西地区,准备攻击老鸦山右翼高地及红花岗;第三四九团林贤察部为左翼攻击队,立即运动,于午前11时展开于蓝家坳北端东西地区,准备攻击老鸦山最高点桑子山,尔后进出于府后山,及遵义老城以北地区;第九十三师第五五八团陈金城部为预备队,立即运动到桃溪寺右前方湾谷地;各部于11时开始攻击(4)。

    而这时“朱毛”的决心也因此而进一步明确。拂晓时分,从桐梓进至泗渡正拟赶到遵义的中革军委曾发出过一个命令:红一、红三军团各派出一个团分两路懒板凳(今南白镇)和鸭溪方向迎敌,并规定:中途遇敌即取宽正面的防御战术,节节抗击,待把敌吸引到遵义城外时,两个团即构筑工事,依山固守,把敌人死死拖住,以利我主力从左右两翼突击歼灭之(5)。而晨9时在得悉 “周(浑元)敌10天后方能赶来增援”的信息后,中革军委首长更坚定了与吴奇伟决战的决心:“一、三军团应集全力部署打击敌增援队,敌不来则集结休息。(6)”

    彭德怀更积极,凌晨时分他已按中革军委27日22时电令精神作出了部署:红十一团出城诱敌向北逼近,接近北进之敌后迅速抢占红花岗、老鸦山有利地形打击来敌,红十团、红十三团则沿老城西面向南沿伸的府后山、chā旗山、红花岗、老鸦山、碧云峰构筑工事;红十二团待战斗打响后出城沿公路南进并向西迂回攻击来敌右翼;红十三团从碧云峰西南侧南进并向东迂回侧击来敌左翼;红一军团除抽出红三团出城诱敌外,其余为总预备队,准备断敌后路(7)。

    从中革军委和彭、杨的部署来看,máo zé dōng等中革军委首长其至前指的彭、杨首长都尚不知吴奇伟部已到达近在咫尺的忠庄铺且正向遵义扑来(8),否则他们很可能不会取预期遭遇恣态诱敌深入,而是马上就要拿出主力(此刻正“集结休息”)从两翼兜圈子下大包围。由此可知,中央红军各部对于即刻就要打响的这场决战虽然预有准备,但准备并不充分尤其是精神上和思想上的准备。

    10时左右,红一军团之红三团和红三军团之红十一团先后向预定方向出发,而韩汉英第五十九师各部亦相向而来,双方指挥部作战地图上的红蓝两个箭头倾刻间就要相撞,而且要撞出一个血光飞溅的大火团来。

    11时30分,红蓝箭头迎头相撞。

    相撞的地点很有意思,正是遵义城外去懒板凳和鸭溪的分岔口的桂花桥附近。黄永胜、林龙发的红三团到达桂花桥时,罗先桂、张爱萍的红十一团正行至南门关南的海风井。红三团甫一接敌,黄永胜、林龙发即令骑兵通讯员返城向军团首长报告,骑兵通讯员途中路遇红十一团部队时,罗先桂、张爱萍当然也就得知了“中央军两个师正朝遵义而来”的敌情。罗、张急令部队离开公路,沿西侧小河向老鸦山南坡左侧一带高地疾进,而此刻韩汉英部张德能团也在拼命前扑来争夺有利地形,但最后张团还是落后了一步:跑步而来的红十一团第二营抢先一步上了红花岗,一通手榴弹便把已接近主峰的张团官兵给砸了下去。

    红花岗海拔标高 991.3米,可瞰制大半个遵义城,肯定是双方必争之地。张德能一看正面抢不上山,即令跟进的后续部队向红十一团二营左翼包抄迂回,还以“两块现大洋”的价格悬赏,罗先桂、张爱萍大风大浪见得多多自然也不会示弱,亦令第一营从山后杀出截住张团继进部队,并以迅猛的反冲击将来敌逐退……

    战至午后14时,双方形成对峙。

    这边厢qiāngpào声一起,遵义城中的彭德怀、杨尚昆就知道大火团要冲天而起了。即令各部火速进入指定位置投入战斗。红十团和红十三团立即抢上老鸦山主峰,而红一军团主力则从遵义北门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