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毛泽东的神来之笔 > 第 19 章
    时林彪复军委电》、《2月9日9时军委电林彪》、《2月9日月20时林彪电告军委》,《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595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28)《2月9日24时军委电示》,《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596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29)《2月10日11时林彪电告军委》,《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601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30)《2月10日13时半军委复示林彪》,《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602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31)《总司令朱德关于红军离开扎西向雪山关进军给各军团的指示》,《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602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32)《军委下达各军团缩编命令》,《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600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33)刘复初《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在扎西》,《威信文史资料选辑》第四辑。

    第四章 虚实(上)

    风水倒转,“朱毛”翻过“利害变换线”/左右为难,何芸樵要先顾“贺肖”/着急上火,“龙主席”想一鸣惊人/悄然远遁,“朱毛”踏上回头路/君命不受,孙司令官自有主张/不贪小利,“朱毛”盯准的是软柿子/紧急刹车,潘文华难收前冲惯xìng/争先恐后,蒋、龙、潘计较五十步与百步/步步抢先,“朱毛”再渡赤水河/避实就虚,王家烈是个好果子/真心实意,红军要“赤化川滇黔”/演唱相声,将帅俩一个扯北辙一个道南辕/两路夹击,林聂奔向“夜郎国都”

    一

    1935年2月10日这一天,对“朱毛”与蒋公及麾下诸侯来说,都是个“利害变换线”。

    从这一天起,仿佛风水都倒转过来了,“朱毛”之行动步步抢在蒋公刘甫公龙主席潘将军的前头,在他们作出研判及相应部署之前至少抢出了3天以上的时间差 实际上也就是3天以上的空间行程差。时间差与空间差这一迭加,就成了态势仍然被动的“朱毛”从对手手中硬给抠出来的一个相对主动权。

    相较而言,本来步步都抢在“朱毛”之先的潘文华将军似乎也忒着急了一点,“朱毛”在决定踏上回头路的那天,他就着急忙慌地向蒋公刘甫公报告“此刻川境已无匪踪”,很冠冕堂皇也很客气地把自己身上那千钧重负朝“龙主席”那边礼让了一把:“窜往滇境者,为力至薄,如果友军能及时协剿,实不难肃清也”(1)。全然忘了他日前还因“匪踪似不明”,督令各部在横江沿线的滩头、筠连及雷(波)马(边)屏(山)金沙江沿岸作出两线“防堵”,且“如匪确窜入滇,酌抽小部出境进击,大部则在边境扼要择堵,防匪回窜……(2)”。

    10日23时就在“朱毛”当日19时30分向中央红军各部发出“向雪山关以西地域转移争取渡河先机”电令的3个半小时后,自我感觉已胜券在握的潘将军也向所部下达了一个类似于总攻动员的电令,以“不失匪踪,彻底歼灭之目的”,作出相应部署:

    ⑴着郭(勋祺)指挥袁(治)、廖(泽)、郭(原文如此,疑有误,似应为‘刘’刘兆藜)3旅,自建武、洛表、筠连各点,以主力分别向南窜之匪,跟踪进入滇境之威信、牛街、盐津一带,与滇军第三纵队,切取联络,压迫匪部于横江东岸而歼灭之。

    ⑵范(子英)指挥范(子英)潘(佐)两旅,负责肃清叙(永)、(古)宋、兴(文)、长(宁)、珙(县)境内残匪,并维持后方路线,蔺境残匪,由周(化成)司令肃清。

    ⑶除章(安平)旅已向屏山前进外,以袁(如骏)旅暂住高县,相机增援。筠连滩头或横江,陈(万仞)指挥达(凤冈)旅,即向横江、屏山前进,并指挥章(安平)、穆(肃中)两部,担任安、屏(山)、雷(波)段金河防务,其守备各地境,由潘总指挥严为规定。

    ⑷穆(肃中)部俟章(安平)旅到屏(山)后,即向雷波、井底坝推进,负责防务等因。(3)

    “龙主席”这天也是大为紧张,镇雄、盐津两地纷纷报告,风传“赤匪”已入滇境,川境内“筠连县长微日(2月5日)弃城出走”,“人民纷纷向(盐)津逃奔(4)”等消息,这无疑使“龙主席”对自己的研判更加深信不疑,认定“朱毛”这当口一定是要冲过横江去抢金沙江。

    这天最有意思的是远在湖南的何键,这位“剿匪军第一路军总司令”这会儿正处在对这边厢的“匪情”作壁上观的位置,按理,他不象正与“朱毛”赛跑中的刘甫公龙主席等那样有着与赛跑状态共生共存的思维惯xìng。然而现在就连他也认定:“……朱毛股匪,闻自最近,经川军击溃后,残部不过万人,业已窜过叙永,有续向横江西窜之势”,而“贺肖股匪,盘踞庸桑、永顺,坐大日久,遂益披猖,我军团迟迟未能进剿,转居被动地位”,故而边斩边奏,一边令刘建绪所部移驻酉(阳)秀(山)铜(仁)松(江),抽出李云杰、王东原两师开赴乾城、沅陵一线,由刘建绪指挥,“会同一、六两路及徐(源泉)部”,“期进剿贺肖”,一边电陈蒋公:“职虽责在追剿朱毛,但斟酌目前情况,权衡缓急,经乘虚有趁此时机,先以全力扑灭贺肖之必要。(5)”

    也就是说,这边厢没他什么事儿了,他要先忙活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儿了。

    其实何键这小九九已经盘算了些日子了,“朱毛”一离开黔北,他最先松了一口气。几天前,他已经电请蒋公,要将自己从“追剿朱毛”的苦差中摘出来了:“朱毛既须穷追,对贺肖又难坐视,……剿贺肖,则无力追朱毛,若追朱毛,则无力围贺肖。双管齐下,势有不能,万一因循两误,职因无所逃其罪,且于整个剿匪前途,不无影响。(6)”

    最可气的是薛岳,蒋公2月3日那个一边要“跟踪穷追,非至金沙江岸,不得停止”,一边却要在“遵义和赤水间,应配备相当兵力,巩固后方jiāo通为要”的电令,他心领神会地理解了,也心领神会的部署了,但却一个都没有办好:此刻“跟踪穷追”的部队只有罗醒尘所率“追剿支队”两个团进至古蔺二郎滩附近(7),从黔西向大定(今大方)前进的周浑元部两个师也慢慢吞吞象是在作假日远足,离“朱毛”及“不得停止”的金沙江还差着老远老远;“遵义和赤水间”也根本没有什么“相当兵力”,有的只是已成了丧家之犬的黔军残部,这几杆烟qiāng现如今想进赤水城去吐纳一番都得先瞅瞅人家川军的脸色。而薛岳竟然还能腼着脸皮跟龙主席唠叨“故目前进剿,窃以为侧重金沙江流域之堵剿。黔境追剿部队兵力与其雄厚濡滞,不若区分多路纵队分进,……(8)”这类不咸又不淡的“建议”。

    从“剿共”的立场而言,对黔北地区目前所呈现的相对空白状,何、薛二位都难辞其咎。

    当然最难辞其咎的还是蒋公自己,“朱毛”既属心腹大患,你咋还总想让别人替你付血本呢?

    不过,此间薛岳手中还有一支机动部队似可用于黔北,那就是万耀煌的第十三师。该师此前驻防贵定,原本是用来震慑可能来争贵阳的桂军。“朱毛”一渡赤水之后,该师已得到进驻仁怀、遵义“筑碉,候命续进”的命令,此刻已进至息烽(9)。倘若蒋公薛长官对形势有准确的判断,这支队伍对“朱毛”回师黔北的部署,也还是具有极大的威胁。

    然而由于“匪必西窜”的误判,万耀煌又被差遣了一把,根本就没跟“朱毛”照上面儿。

    相较而言,“朱毛”的回师行动却显得非常果决,全无几天前举棋不定变来变去的模样。

    2月11日,中央红军开始踏上回头路。

    按中革军委10日19时部署,彭德怀、杨尚昆率红三军团及红一军团一部为左翼队,经扎西、双合场向摩尼前进;军委纵队及红一军团主力为中央纵队,经大河滩、石坎子,向石厢子以东地域前进;红五、红九军团为右翼队,担任佯攻或迷惑滇敌,以掩护全军主力向东南转移,然后向水田寨、水潦前进(10)。20时,军委急电董振堂李卓然和罗炳辉蔡树藩:红五军团主力及红九军团一个团11日向大湾子之敌佯攻,伪装主力进取镇雄(11)。24时,因发现大湾子之敌已增至 4团之众,军委又电林彪:为减少侧敌行进的危险与避免拥挤起见,红一军团主力应于次日全部进抵扎西,并准备尾红三军团之后,向双合场及其以东地域转移(12)。

    11日,各部按部署行动,彭德怀、杨尚昆率红三军团主力以红十三团为前卫,由扎西向双合场、分水岭前进,首先开始回师行动;红五、红九军团经两合岩进至大河滩,准备于次日经石坎子折向大湾子佯攻镇雄;林彪率红一军团主力从扎西西南的瓜雄进至扎西及其附近地域,准备沿红三军团路线继进;军委纵队则由两合岩、冷水河、大河滩进至石坎子。

    而这时所有对手全都还朝着相反方向使劲儿。

    11日5时,中革军委电令各部:川黔边为我们要赤化的地方,一切道路不可破坏,以便往复运动作战(13)断然放下“北渡”、“西渡”的千钧负荷。20时,中革军委根据“四川追敌几乎全部西向,滇敌则堵我入川,黔敌尚未参加‘追剿’。而薛敌追我行动亦不迅速”的敌情研判作出部署:“我野战军为准备与黔敌王家烈及薛岳部作战并争取向赤水东发展,决向古蔺及其以南地域前进,并争取渡河先机,在前进中与薛岳追击部队遭遇,相机占领古蔺城。”为此乃令:红一军团进至分水岭,准备向营盘山、回龙场前进;红三军团立即侦察由分水岭直经站底向古蔺前进之道路、里程、人家及永宁(叙永)方向敌情;红九军团准备经石厢子、摩尼,向养马嘶前进,军委纵队拟在红一军团和红五、红九军团之间前进(14)。

    同日,中革军委亦电红二、六军团,对其此后的行动作出指示:“利用湘鄂敌人指挥上的不统一与何键部队的疲惫,于敌人离开堡垒前进时,集结红军主力,选择敌人弱点,不失时机,在运动中各个击破之。总的方针是决战防御而不是单纯防御,是运动战而不是阵地战,辅助的力量是游击队与群众武装的活动。”“主要活动地区是湘西及鄂西,次是川黔一部,当必要时主力红军可以突破敌人的围攻线,向川黔广大地区活动,甚至渡过乌江。但须在斗争确实不利时,方才采取此种步骤。”

    70年后的笔者在试图重现这段历史时,深感到有必要向当年湘鄂西的贺(龙)关(向应)任(弼时)肖(克)及红二、六军团的红色战士们表示极大的敬意,中央红军回师黔北后那一路痛快淋漓,跟何键因“贺肖”的原因而没法从乌江东岸扑过来填补“追剿”空白,有着相当密切的因果联系。红二、六军团在湘鄂西存在的本身,就始终对蒋公“追剿朱毛”的部署起着至关重要的牵制作用,何键也始终没法全神贯注于对“朱毛”的“追剿”。“按下葫芦起了瓢”,这事儿就连蒋公也无可奈何。这落地就生根的共产党生命力就有如此顽强旺盛,的确也不是强悍精明如蒋公者打发各路犟脖子诸侯那般容易。

    2月12日,中央红军继续东进,红三军团由分水岭向站底侦察前进,红一军团由扎西进抵双合场大坪上,军委纵队由石坎子进至陈家寨、桐梓岭、底塔、龙岗一带,后卫红五军团进至大河滩,其主力与红九军团一部按军委部署向大湾子前进,在水牛山和莲花山之间chā至石田,于午后2时突然向大湾子后山的老场坳口两侧松林山包的滇军第五旅第九团一部发起攻击。那会儿滇军第二旅安恩溥部因被林彪向镇雄进取的恣态所牵制,这天也离开大湾子转向了镇雄的黄土坡,而第五旅旅长鲁道源也刚继进至大湾子镇上。鲁将军见到红军打将过来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朱毛”要由此来取镇雄,为生存计也抖擞精神拿出主力从左右两翼向“赤匪”迂回。

    孰料只打了不到半个钟点,“赤匪”们却沿来路悄然遁去。

    鲁道源抹去一头冷汗,怕中“朱毛”的拖刀计也不敢贸然再追。

    红五、红九军团完成佯攻任务后当日便涉过洛甸河返回石坎子,并于次日循主力路线开始东进。这时新成立的“川南游击纵队”在伴随红军主力进至底塔四合头后也转道进入五龙山区,开展游击战争以策应主力的回师行动这支游击队后来发展成为“川滇黔边游击纵队”,在与党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坚持独立的武装斗争达12年之久,在群众的口口相传中留下了诸多英勇悲壮dàng气回肠的不朽传奇,这些传奇现如今在另一支笔的耕耘下得已重现于世,笔者拜读后认为足以让诸多云里雾里的虚拟武侠故事相形黯然。

    中央红军主力东进两天后,这边厢的“龙主席”还在做着“一鸣惊人”的好梦哩!

    二

    因“川境已无匪踪”,这两天刘甫公潘将军稍显悠然,而“龙主席”则开始着急上火。

    2月12日那天,“龙主席”一连下了11道电令就算他不吃饭不睡觉,也大致是两小时一道,笔者估计他老人家在口授电文时一定在不断地进酽茶以解渴,点烟qiāng以提神。虽然“龙主席”日前曾信心百倍电告南京:“匪众多系客籍,语言地形,均难活动,朱德虽熟亦多隔膜。我出征部队,地形既熟,而民又早有组织,现川军已近滇边堵剿,一、二两纵亦向滇边移动,不久即可一网打尽。(15)”但面对已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