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希特勒的“原子弹” > 第 20 章
    给予更多的注意。

    战后,尼尔斯•玻尔在写给海森伯格但未发出的信函中曾几度表示,海森伯格的话使他相信,德国的“铀项目”已经取得了相当进展:“从你那些含糊暧昧的词语表达中,使我不得不留下一种绝对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在你的领导之下,德国正在准备展开对原子武器的有条不紊开发的全面工作。你说谈论细节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在最近的两三年里,你已或多或少地被委以全权,专门从事此项工作的前期准备。”在另一封起草的信函里,玻尔又往前跨了一步。他确信,自己的回忆是符合实际的,海森伯格曾将有关原子弹研发的信息以一种“相当突然地”方式告诉他,“但愿战争持续的时间足够长,战争将取决于原子武器,在这一点上,我没有感到你和你的朋友们的努力会将其引往其他发展走向的丝毫迹象”。25

    正文 一、“一条直接获取zhà弹之途”(13)

    :2010-6-26 8:29:20 本章字数:672

    在结束讨论时,海森伯格试探着向玻尔询问,是否能够就阻止发展原子弹的问题与所有相关物理学家另行沟通,玻尔却认为关于这个话题的谈论现在应该适可而止了,他的反应是愤怒和激动的。根据维尔纳•海森伯格所言:“或许他(玻尔)认为,如果世界上所有的物理学家都坦言:我们没有在造原子弹!那才是我想要听到的话。但是在同一时刻,他感觉到那是一种十分不切实际的想法。在我的角色定位方面,几乎被认为是赞成希特勒的规划或愿望的……那么,许多优秀物理学家都已经去了美国,如此众多的科学界精英云集在那片土地上,其中所意味的是什么,美国人当然是能够理解到的。因而可以说,美国人如果不利用这个自我创造的优势来超越希特勒,那才真是不切实际的。我相信我已经就这个问题对玻尔提供了如此意义的反馈,同时我还有一个反应,那就是玻尔是正确的,联合世界范围内物理学家集体抵制原子武器的研发,实际上是脱离现实的。希特勒已经将这些杰出人才都驱赶到美国去了,所以,如果他们投身于原子弹的制造,那么他也是不会感到惊讶的。但同时我还产生了另一种感觉……如果我们造出了原子弹,我们将给世界带来一个非常之糟糕的改变……对所有同样可能发生的事情,我心存恐惧。”26

    两人间的jiāo谈戛然而止,但是,海森伯格的哥本哈根之旅却并未就此而画上句号。玻尔仍然第三次邀请了他。在玻尔的寓所里,海森伯格一如既往地在高谈阔论,还即兴演奏了钢琴,但是他们都在回避提及早先谈论过的那个话题,一次内容事关重大的对话从此走入历史,两位伟大学者之间的友谊也遭到了难以弥补的伤害。

    正文 二、争权夺利和原料匮乏(1)

    :2010-6-26 8:29:22 本章字数:1059

    二、争权夺利和原料匮乏

    1重水、离心机和回旋加速器

    1940年9月底的一天,卡尔•维尔茨、保罗•哈特克和工程师埃哈德•舍普克(Erhard Schoepke)从奥斯陆(Oslo)的国防经济总部出发,前往位于留坎(Rjukan)附近的诺什克水电公司。哈特克提议,通过在那里建造一座附属工厂的办法提升重水产量。挪威人同意了,甚至还想增加投资,至于利益回报,他们希望签订一份关于重水供应的长期合同,这样的结果对双方而言也都是乐观其成的。1941年2月,诺什克水电公司证实,它们的设备在进行改造升级之后,到当年年底将可以为德国生产并输送1吨重水,从第二年开始,每年jiāo付的重水量就可达到1.5吨。

    当反应堆建造的理论问题似乎获得本质解决、重水生产的提升也已渐露头角的时候,唯一未见起色的就是同位素分离的进展。一个偶然机会使汉堡小组得到了帮助。1941年春,保罗•哈特克和威廉•格罗特聆听了基尔的物理学家汉斯•马丁(Hans Martin)关于气体离心法的一次学术演讲,或许这个方法能够履行分离管所不能胜任的使命?迪布纳发出了关于制造一台离心机的合同。最初几次试验少有成功,然而这正是通往测试级数趋于成熟的漫长道路。在几封函件中,哈特克要求军械局给予他的试验工作以更多支持。可是,陆军军械局却即将从“铀项目”退出了。

    这个情形也导致粒子加速器的建造工作陷于瘫痪。1941年6月,三套回旋加速器方案的实施任务jiāo给了西门子公司。按计划,西门子公司要为格哈德•霍夫曼制造一台完整的回旋加速器,同时承担为博特和军械局各制造一个回旋加速器磁体的任务。磁体铸件部分由克虏伯公司(Krupp GmbH) 27提供,因为已经与邮政部签订了两个回旋加速器磁体的制造契约,预计克虏伯公司向西门子公司的jiāo货时间要长达 4年之久。

    争执不下的回旋加速器后续方案于1941年11月27日被确定下来。这场在西门子大厦举行的讨论刚一开始,迪布纳便“迫不及待”地犯了个错误。他解释说,所涉及的回旋加速器后续计划方案超出了这项工程自身的协定范畴,军械局既无直接权利也不想拿出决策。西门子公司专业技术人员规定,应该首先制造两个小型磁体。为了避免在这个项目上的相互封锁,西门子公司希望在未来“只要有必要,该公司保留作为单独发言人的权利,对陆军军械局或帝国研究委员会施加必要的压力”。

    正文 二、争权夺利和原料匮乏(2)

    :2010-6-26 8:29:23 本章字数:1127

    28因此,军械局在这个项目运营过程中仅居“次要合伙人”位置。但是,对于推动回旋加速器的建造,西门子公司也只有半分的热情,在古斯塔夫•赫兹的一份私人备忘录中有明确记载:“我们的研究实验室对这个计划没有多少兴趣。”西门子公司和克虏伯公司的行为举止明显揭示,战争初期,“铀项目”在德国整个军备工业体系中并不占有重要地位。

    2陆军军械局淡出前台

    1941年的秋天行将落幕时,东线战局似乎依然是最后的胜利唾手可得,德军甚至已经制订了在红场(Red Square)举行祝捷阅兵的方案。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冬季降临后,德国人便在遥远的莫斯科遭遇了首次重大军事挫败。12月7日,日本帝国袭击了珍珠港(Pearl Harbor)的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德国在4天后对美国宣战。苏联前线的受挫和美国的参战,从根本上改变了这场战争的战略态势。甚至到了那个时刻,德国产业界权势集团和国防军高级指挥阶层,依然寄希望于“闪击战”的速战速决。现在,被德意志帝国所忽视的、与持久战相适应的“战时经济”的“报复”事实开始显山露水了。帝国军备部部长弗里茨•托特(Fritz Todt)意识到大难即将临头,他在数周时间里匆忙着手进行战时经济的改组,希特勒最终也同意实施这种转轨形式。对于工业生产和军备研究而言,这个转变是具有长期xìng和持久xìng的。从那时开始,在这个领域内,只有能够被指望在不久的将来可直接应用于军事作战的项目,才会获得予以扶持的认可。

    1941年11月16日,为了讨论新的形势,埃里希•舒曼召集“铀俱乐部”领导成员到柏林开会。两年半的时间过去了,这帮科学家依然没有拿出可以应用的结果。

    鉴于军事战略的转变,舒曼向陆军军械局局长埃米尔•莱布上将提议:军械局全面撤出“铀项目”。1942年2月初,莱布向威廉皇帝学会主席阿尔贝特•弗格勒通报了这个决定,在谈到核能量应用问题时他强调,事实上已经得出了一个“确定的结论”,当前必须要以新的方式进行编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在铀反应堆的建造完成后,能够制造设想中的“原子bàozhà物”。

    军械局的撤出使“铀项目”的前景问题必须要被提出来重新讨论了,决定走向的事情发生在1942年2月26日和6月4日举行的两次会议上。不难看出,这两次会议是“第三帝国璀璨群星”会聚一堂的辉煌场面:大厅的这一边,是簇拥着维尔纳•海森伯格的著名物理学家族群,他们希望集中进行基础研究,目标锁定在具有现实意义的核反应堆建造方面;会场的另一边,则聚集着库尔特•迪布纳和他那些哈雷大学的亲兵旧故。

    正文 二、争权夺利和原料匮乏(3)

    :2010-6-26 8:29:25 本章字数:1148

    这些分属两个团队的精英学者,从表面看都是在为“铀项目”而工作,但在这群为数不能算少的物理学家中,却没有哪一位愿意放弃对自身兴趣的追求。在此期间,最重要的出席者登场亮相了,他就是刚接替军备部部长职务不久的阿尔贝特•施佩尔,他那不幸的前任弗里茨•托特因1942年2月初的一次意外而命赴黄泉。施佩尔是一名才华横溢的出色组织者,目前全权负责德国战时经济的改组工作。他之所以被挑选出掌帝国武器装备与军需品部(即军备部)29,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与希特勒之间良好的私人友谊。

    应帝国研究委员会之邀,一批来自科学界、武装部队和党卫队的代表出席了1942年2月26日的核物理学讨论会。会议以埃里希•舒曼的《作为武器的核物理学》的主题演讲作为开场白,随即,奥托•哈恩以《铀核裂变》为题作了介绍xìng学术报告。最主要的演讲者是维尔纳•海森伯格,他在演讲中简单扼要地介绍了有关从铀核裂变产生动力能源的基础理论问题。30海森伯格着重强调了铀-235获取的困难xìng,描述了反应堆的建造原理,以及通过反应堆内部铀的转化过程可能产生“第94号元素”钚,“一部处于运转状态下的反应堆装置,同样有可能导致巨大能量威力的bàozhà材料的生成”。31

    海森伯格为什么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此不加掩饰地提及“捷径”的存在呢?这是因为,他现在也无法再“隐藏”这两种元素被发现的事实了。陆军军械局已经对新的发现物有所了解,至少是库尔特•迪布纳和海因茨•波泽知道“捷径”的存在。回避第93号和第94号元素(即镎和钚)的存在,无疑将招致人们的猜疑,因此海森伯格便采取了这种铤而走险的策略。在聆听海森伯格演讲的这群高级听众中,基本上没有几个人能够完全领会他所解释的含义,即便是在场的物理学家,也不是所有人都了解天然铀的同位素铀-235与第94号元素钚之间的差异。军方又该如何评估这项研究的界定呢?海森伯格已经做出暗示,制造出一种威力超常的bàozhà物是有可能的,但他又立即指出,这方面的技术难题尚未解决。至于所必需可裂变材料数量“临界质量”问题,海森伯格则避而不谈。32

    会间休息时,争论在小范围内继续进行,他们在探讨是否应该加速“铀俱乐部”研究工作的进程,以便在战争方面能够取得持续的效果。普朗克、盖格、温克豪斯和其他人都说“不”,盖格更是认为“今后几年要在德国实现这个方案,事实上是没有可能xìng的”。33克劳修斯并不像上述各位那样的悲观,但是强调原料的经济代价是个需要注意的问题,他认为“军备部领导人不会同意中断当前的军备计划,转而对这个成功开发为时尚早且又无法预测目标日期的庞大计划予以青睐”。

    正文 二、争权夺利和原料匮乏(4)

    :2010-6-26 8:29:26 本章字数:977

    就在物理学家们辩论得热火朝天时,空军元帅埃哈德•米尔希(Erhard Milch)踱步到海森伯格近旁,他以军人特有的直率态度请教授给出个直截了当的明确说法:能否在9个月之内制造出一种可以“决定战争的zhà弹”?海森伯格也很痛快,坦言“这办不到”。元帅随即转身问站在一侧的瓦尔特•博特:“您是否同意海森伯格教授刚才所说的?”34博特也肯定了海森伯格的答复。对于军方而言,看来实际的情形似乎已经是摸清楚了。尽管如此,这次讨论会还是给高层听众留下了印象,并且还显示出,现在对原子物理学产生兴趣的,不仅限于陆军指挥阶层,还有来自海军和空军的高级将领。“二月讨论会”之后,帝国邮政部也加入到“并列”的研究工作中。

    被这次讨论会的结果弄得亢奋不已的还有帝国宣传部(Reich Propaganda Ministry)部长约瑟夫•戈培尔,他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的话:“至今为止,原子研究领域出现了‘井喷’般的繁荣兴旺,或许这方面的成果能够对我们前线的作战产生影响。在此呈现于眼前的是,如果战争长时间的持续,以一个可以期盼的战争进程为目标的这种极具毁灭xìng类型bàozhà物的极少量部署,与在稍后作战中的某些荣誉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 35

    在“二月讨论会”的筹备期,迪布纳和他的同事接到汇总研究情况的任务,他为与会者奉献了一份长达144页纸的报告。在附录中,列出了来自多个方面参与“铀俱乐部”研究工作的全部22个研究机构名单,以及到目前为止关于137件秘密报告的总体评论。这份文件所展示的内容与舒曼的怀疑论观点形成鲜明对照。陆军军械局秘密报告序言部分明确写道:“对于一种铀元素能量源的开发将是可能的。根据当前形势,通过原料获取问题,所谓铀反应堆工作的具体cāo作速度和步骤在本质上已被确定。”随后,报告对反应堆内部链式反应以及自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