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的逃兵。如果被发现,不管是谁,都要以军纪处罚,不留半点情面!这样不用花一分钱,就能达到目的。您觉得怎么样?”
鲁哀公一听赞不绝口,立即传令下去。在场的人都害怕了,纷纷救火。有的脱下自己的衣服扑灭火苗,有的拿工具切断向四周蔓延的火,有的铲土掩盖即将复燃的灰烬。不一会儿,大火就被扑灭了。
立世存身:赏罚要分明,需有度;赏罚要分时机,看对象,也要有变通。宫中大臣正是利用这一点,抓住人们害怕受到惩罚的心理,以法治事,终于团结人心,扑灭大火。
智定军心
更新时间:2009-7-21 17:14:00
字数:1024
1861年底,太平军的忠王李秀成和英王陈玉成约定前去会攻武汉,由于李秀成一路上招兵买马,耽误了一段时间,再加上他率领的大军比陈玉成出发得晚,他担心误了会约日期,便急着赶路。一行大军浩浩dàngdàng逼进祁门,李秀成不想在祁门拖延太长时间,便无心恋战。
曾国藩正坐镇安徽,组织湘军围攻安庆。他在祁门安营扎寨,并把指挥部设在祁门,祁门成为湘军的屯兵重地。
由于曾国藩根据战局变化统筹规划,把自己主要的将领和兵士都派到前线作战,留守在身边的人却所剩无几。说白了,祁门实际上只是一座空营。当太平军进攻祁门的消息传来的时候,留守的那些幕僚属员和将士都惊慌万分,觉得这一次肯定是难逃一死,万劫不复。有的人考虑到自己家中的妻儿老少,忧虑不已,决定逃走。于是很多人暗地收拾好行李,偷偷地放到船上,准备一有机会就离开这个危险之地。
当曾国藩接到李秀成逼近祁门的消息后,心中也是忐忑不安。眼看大敌当前,本来身边的人员就少,现在又军心大乱,如果这样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于是,稳定军心迫在眉睫。曾国藩想,如果按照常规,惩处那些动摇者,以威服众,也许能强迫人们留下来,但终归是口服心不服。想到这里,他决定采取“将yù取之,必姑予之”的手段,用自己的信任换取将士的感动和忠诚,以此来笼络人心。
首先,他以身作则,当众立下一纸遗书,表明自己决一死战的决心。他对其他人员说:“我知道有人已经打算逃走,这也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接着,传出令书:“现在大敌当前,敌强我弱,想暂时离开大营者,可以领取三个月的薪水,以供侍奉家中父母妻儿;若以后还愿意追随与我,回营供事,我一如既往地接纳。”
属下们见曾国藩如此不顾个人得失,不计自身安危,再看令书中表现出的仁义厚爱和通情达理,个个为之动容。于是,全体属下决心奋战到底,甘愿以战死报答大帅对自己的宽厚。一时间,军心稳定,每个人都心无杂念,一心想着如何抗敌。
李秀成率大军来到祁门后,和留守的湘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湘军个个顽强抵抗,太平军的攻击受阻。他对这些奋勇抵抗的将士心有余悸,估计这里有重兵防守,不敢轻举妄动。李秀成见攻打无效,就决定放弃进攻祁门,再加上着急和陈玉成会合,便急忙收兵撤军西去。曾国藩看到对手鸣金收兵而去,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庆幸自己绝处逢生,躲过了一场兵败身亡的劫难。
立世存身:别人对你的信服需要你自己来培养,如果希望别人为自己效力,自己就不能对他人的利益和痛苦坐视不管。
网开三面拢人心
更新时间:2009-7-21 17:14:00
字数:471
成汤在做部落酋长的时期,一日奉召觐见夏桀。他乘车路过杞邑,看见好多农人在田野里猎取鸟兽,一面下网一面祷祝着说:“从天上掉下来的,从地下钻出的,从四面八方跑出来的鸟兽啊,请都入我们的网吧!”
成汤看见此种情形,慨叹着说:“上有残民以逞的君主,下有残酷不仁的百姓,无怪国事日非、生灵涂炭。如果人人都这样残忍,再这样赶尽杀绝,非但人类难以存在,鸟兽亦将绝种了。”
于是,成汤将农人所下的网罗扯去三面,仅留一面,并且祷祝着说:“蜘蛛作网以杀昆虫,本来就已觉得残忍,而人类仿效更觉不仁。今天我成汤网开三面,恳请世界上的鸟兽们,愿意向左的向左,愿意向右的向右,愿意向上的高飞,愿意向下的快跑;仅留这一面,捕杀那些糊涂不怕死的。”他一边说一边不住虔诚地磕头祈祷。
汉南地区的国家听到这个消息,深感成汤的仁德。于是,四十多个国家都归顺了成汤。人用四面之网捕捉野兽而未必能得,成汤仅一面之网,却能使四十余国归顺,可谓极具智能。
立世存身:成汤仁慈,泽子禽兽,所以四方归之;内心格局深广、为人宽厚者,最适合担当领导的重任。
文王贤德葬尸骨
更新时间:2009-7-21 17:15:00
字数:317
周文王派人去修整池塘,人们挖出了一具尸骨,官吏将此事报告了周文王,请求将其弃之荒野。
周文王摇摇头说:“不能丢弃,要重新安葬它。”
“这可是一具没有主人的尸骨啊!”官吏说。
“我难道不是它的主人吗?拥有天下的人是天下之主,而拥有一国的人是一国之主。” 周文王一脸严肃地说。
“这个……”官吏顿时哑口无言了。
于是周文王下令用衣棺将这具尸骨改葬在别的地方。
天下人听到这件事后都说:“文王真是贤明的君王啊!就连死人的尸骨都受到了他的恩泽,更何况是活着的人呢?”
立世存身:贪婪的人得到宝物却使自己的国家陷入了危险之中,而周文王得到了一具朽骨就能借它表白自己的仁德,这就是博爱。
灭烛绝缨
更新时间:2009-7-21 17:15:00
字数:875
春秋时期,有一次楚庄王打了胜仗,在宫中举行盛大宴会,招待文武百官。
天黑时分,酒兴方酣,忽然刮进一阵疾风,将蜡烛吹熄了,顿时宫中漆黑一团。在慌乱之中,庄王最宠爱的妃子忽然觉得有人在她身上乱摸,经过一番挣扎,她拔下那人头上的帽缨,气急败坏地跑到庄王面前说:“有人趁黑想污辱我,我已拔下了他的帽缨,等灯再亮的时候,看谁的帽上没有缨珞,请把他抓起来。”
被拔下帽缨的那位大臣心想:这下可算玩完了,她在大王面前这么一告状,我还不得让大王给处死?越想越害怕,甚至两条腿都开始发抖了。
其他的一些大臣听到王妃跟庄王告状,心想:那个对王妃无礼的人这次肯定满门抄斩,这可是欺君之罪。大家都在等着看好戏,看庄王怎么处置那位大臣,更想看的是:究竟是谁这么色胆包天,敢冒着满门抄斩的风险去调戏王妃。
可是没想到庄王却说:“今日寡人请众臣喝酒,酒醉了有所失礼,也不能责怪他们。寡人怎么能为了显示你的贞节而辱没我的部下呢?”
说罢,便举杯喊道:“今天寡人请众位爱卿喝酒,是为了庆祝咱们打了一场大胜仗,今天众位爱卿一定要不醉不归,大家都把帽缨拔掉,不拔掉帽缨就是欺君。”
于是,宫中一百多位大臣都拔掉了自己的帽缨,然后再点燃通明的灯火,尽欢而散。
三年以后,晋国侵犯楚境。庄王率军迎战,发现有一位军官总是奋不顾身,冲锋在前。在他的带领下,兵士们人人勇猛冲杀,把晋军打得节节败退。
庄王很奇怪,把那个军官召到马前,问道,“寡人平日待你并不特殊,你为何这样舍生忘死呢?”
军官回答,“三年前,臣下酒醉失礼,大王宽容而不加罪,我就一直想用自己的生命来报答大王的恩典,虽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
庄王还是想不起来,便问,“你究竟是谁呢?”
军官回答:“臣下就是帽缨被王妃拔去的人。”
说罢,他又冲进阵中,奋死拚杀,终于大败晋军。这一战役的胜利,楚国强盛,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立世存身:宽容仁厚,表面看似乎是一种让步,实际上却可以为矛盾转化创造更加积极有利的条件,从而充分调动起每一个积极因素。
网罗贤才
更新时间:2009-7-21 17:15:00
字数:1039
唐太宗向来注重选拔人才,专门设置吏部,严格选拔任用贤能志士。他常常叮嘱右仆shè封德彝说:“官是民之父母,一个官吏就能决定人民的安危和苦乐,所以在选用时一定要谨慎行之,不能草率。要知道用一个好人,就如同引一条沟渠,人才就如水流都进来了。但是一旦用了一个庸人,其他庸才就会蜂拥而至。”
宰相魏征常常和太宗谈论起用人的标准,一次他进谏说:“从前天下还没有安定下来,选用人才主要考虑是否有才,没有看其德行;现在天下太平,官吏不需要南征北战,要为民父母,高尚的道德和品行就变得非常重要,因而我们的用人标准也要随之变动。”
唐太宗对此非常赞同,于是根据魏征的建议吩咐下去,让吏部参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人才。
过了一段时间,唐太宗见封德彝没有举荐贤才上来,于是质问他:“你的职责就是举贤荐士,最近你可全心全意地工作?”
封德彝无可奈何地说:“臣一直尽心尽力发掘人才,但是现在确实没有什么贤才!”
太宗听后,语重心长地说:“用人不可要求别人面面俱到,也不要看重他的出身门第和家庭背景。人才不在于有无,关键在于如何挖掘。你怎么可以用没有人才来推脱责任呢!难道我要去古代借用他朝的人才吗?一个人再贤能也不能出色地完成所有的事,各个行业都需要人才,所以要广开求贤之路,切莫求全责备!”
封德彝惭愧不已,低头表示说:“微臣以后一定惟才是举!”
从此,吏部改革选拔人才的制度,沿用隋朝的科举制。这个政策一推行,那些寒门庶族子弟都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了,为官的根据成绩可以升迁,为民的也能得到合适的官职。
唐太宗经常训导选拔人才的官员说:“不要害怕那些人才比自己强,如果你能给他提供用武之地,你自己得到的将更多。”
他不在人才面前炫耀自己英明神武,反而对他们尊敬有加。他还命人在凌烟阁画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不分出身贵贱。其中就有农民出身的徐世勋、铁匠出身的尉迟敬德和士卒出身的秦叔宝。
后来,太宗在端门接见士人时,看着鱼贯而入的进士禁不住大笑说:“天下的贤才都已被我网罗住了,此乃我朝大幸!”
这些贤臣得到了太宗的尊重和提拔,齐心协助和辅佐他,后来出现国泰民安、太平盛世的“贞观之治”局面。唐太宗也因为“贞观之治”而名垂史册。
立世存身:善用人者不逞能,不显示自己处处比人强。他让别人得到完成每一件事的功劳,而自己得到的却是成就一番大业的功劳。所以,真正的王者,善于任用贤才,将天下能人志士聚集在自己身边,这就是大谋略。
如鱼得水
更新时间:2009-7-21 17:15:00
字数:817
东汉末年,汉皇叔刘备被曹cāo几番追杀,走投无路,手下只有不满两千士兵,将也只有关、张、赵三人,可谓是势单力薄,被曹cāo追的已经无栖身之所了,绝望使刘备想自杀,谋士孙乾说道:“主公怎么能够这样轻生呢?属下听说荆州刘表礼下贤士,而且与主公同是汉室宗亲,为什么不去投奔他呢?”
于是刘备便投奔刘表,在新野屯兵。他成天闷闷不乐,虽想逐鹿中原,又苦于势单力薄,身边没有谋土良臣。徐庶拜见刘备,同他畅谈形势,头头是道。刘备十分器重他,将他待为上宾。
“我不过是一介凡夫,”徐庶说,“我有个朋友,主公如果能够得到他的辅佐,天下恐怕不难得。”
刘备惊奇地问道:“天下有这样的人吗?他是谁?叫什么名字?”
徐庶说:“这个人复姓诸葛,单名一个亮字,字孔明,因为他的才华出众,所以人们都称呼他为‘卧龙先生’,主公为什么不去求他出山来辅佐您呢?”
“好极了!”刘备高兴地说,“先生快去请他来吧。”
“那怎能如此随便呢?”徐庶说,“孔明乃是天下高士,将军果真有心,应该屈驾前去拜望才是。”
刘备连连称是。结果,他“三顾茅庐”,好不容易才见到诸葛亮。两人在茅屋中促膝长谈。诸葛亮议论精辟,提出先占据荆、益两州为基本,然后安抚西南各族,整顿内政,联合孙权,伺机从荆、益两路北伐曹cāo的策略,以图统一中国,恢复刘家帝业。
一席谈话,使刘备好似拨云见日,眼前豁然开朗,从此便拜诸葛亮作为军师。两人常常夙夜谈心,亲密无间。
刘备的结义弟弟关羽、张飞见了大为不满,便在刘备面前发泄怨气:“他诸葛亮年纪轻轻有何大材,大哥待他如此之好,把他奉为上宾,这却是为什么呢?我们不服。”
刘备诚恳地对他们说:“我得到孔明,就象鱼得到了水。希望你们深明大义,不要再多讲了。”关羽和张飞听了很惭愧,就不再作声。
立世存身:人才是一个事业能否发展的最关键因素。要成就大事业,必须要懂得识别人才,重用人才,善待人才。
孟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