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帅们都请求说:“士兵们都已经很疲惫了,请大王让他们停下来稍微休息一下吧!”
周武王叹了口气,说:“我何尝不想这样呢?但我已经让胶鬲把甲子日到达殷都郊外的消息禀报给纣王了。如果我军不能在甲子日按时到达的话,纣王会认为胶鬲欺骗他,那么按照纣王的xìng格就一定会杀他。我下令全军加速前进不是为了别的原因,是为了救胶鬲的命啊!”
周武王的大军果然在甲子日抵达了朝歌的郊外,这时殷商大军已经先摆好了阵势。两军一jiāo战,周军势如破竹,殷军大败溃逃。结果周军一举攻入朝歌,纣王被迫纵火自焚。
周武王进入朝歌以后,听说有个德高望重的人,便亲自去拜访他,向他请教殷商之所以灭亡的原因。
“您如果要想知道这一点的话,那就请您在明天中午的时候再来吧!”那个德高望重的人回答说。
周武王和周公旦第二天提前去了,却没有见到他。周武王觉得非常奇怪。
周公旦思考了片刻,说:“我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他真是个君子啊!他本来就采取了不亲近自己君王的态度,而现在又要把自己君王的坏处告诉您,他是于心不忍呀。至于约定了日期却不如期赴约,说了话却不守信用,这正是殷商之所以灭亡的原因。他已经用这种无声的方式告诉了您殷商灭亡的原因。”
立世存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杷握时机,顺应人心,就能所向无敌。
苑囿嫌大
更新时间:2009-7-21 17:11:00
字数:593
春秋时期,齐宣王在位时,沉湎于声色犬马,成天飞鹰走狗,到处围猎。
有一天,伟大的政治家孟子来到了齐国,宣王接见了他。宣王问孟子:“寡人听说周朝时文王也喜欢打猎,听说他的猎苑足足围了70里,究竟有没有这件事?”
孟子回答:“史书上是这么记载的,确实有这回事。”
宣王吃惊地问:“难道真有这么大吗?”
孟子答道:“确实有那么大,但是当时老百姓还嫌太小呢。”
宣王叹口气说:“唉,还是古时候的老百姓好啊!寡人的猎苑只围了40里,老百姓都嫌太大了,真不通情达理。”
孟子说:“文王的猎苑虽然方圆七十里,可是他允许百姓进去砍柴,进去捉野兔,并且还可以一起分享打来的猎物。文王和人民一同使用这猎苑,而这个猎苑也属于人民。因此,人民嫌它太小,而您呢?”
顿了一下,孟子又缓缓说道:“实话告诉您,我初来齐国,胆战心惊的,生怕触犯了您的禁令,问明白了禁令才敢入境。听说大王的猎苑,不准百姓砍柴拾草,不准随意进出,杀死一头麋鹿,就要判成死罪。这样,不就等于在国内设下一个方圆四十里的陷阱火坑了吗?人民嫌它太大,难道不合情合理吗?”
宣王听了,若有所思,过了不久,那些猎苑的禁令就被撤销了。
立世存身: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答应不答应,关键在于是为人民谋利还与民争利。稍与人民接近,多为百姓着想,这是政治上争取民心的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
冯谖智助孟尝君
更新时间:2009-7-21 17:12:00
字数:1276
战国时,孟尝君在齐国担任相国。跟以前相比,孟尝君变得更加富有了,养的门客最多达3000人。他为了养活这些门客,就向他的封地薛城的百姓放高利贷。一年过后,由于薛城的收成不好,贷款的人都无力偿还利息。孟尝君就把自己的门客召到一起,问道:“有谁能够替我到薛城去收债?”
有个叫冯谖的门客说自己可以完成这个任务。孟尝君非常高兴,叫总管把合同契据给冯谖装载在车子上,让他到薛城去收账。
临行前,冯谖问孟尝君:“债收齐后,买些什么东西回来?”
孟尝君答道:“看我家里缺少的买吧!”
冯谖驱车到了薛城,那里的百姓听说有人来收利息了,叫苦之声不断。冯谖就假托孟尝君的命令,当众焚毁了那些契据,说是那些钱不用还了,老百姓非常感动,齐呼万岁:
冯谖回来后,孟尝君问他:“你买了些什么东西啊?”
冯谖答道:“你说过:‘家里缺什么东西就买什么。’我想,你库里堆满了钱财,畜栏里养满了牲畜,堂下站满绝色美人。你家里所缺少的只有‘义’,所以我就替你买回了‘义’。”
盂尝君感到不解:“我不明白先生的意思?”
冯谖说:“借你钱的,很多都是穷苦的老百姓,当下利滚利,他们越来越穷,即使去向他们逼债,也不会讨到分文钱,要是将他们逼急的话,他们就会逃走。因此,这些借据就相当于无用的废纸,烧毁这些无用的东西,主动放弃不可得的空帐,就会让您的封地的人民拥护您,亲近您,我认为收回民心比收回利息更有用啊!”
“先生的目光真是远大呀。”孟尝君无可奈何地拱拱手说。
后来齐王听信谗言,解除了孟尝君的职位。除冯谖外,其余的门客都弃他而去了。在万般无奈之下,孟尝君只得回到自己的封地薛城。在离薛城百里远的地方,薛城的百姓纷纷走上街头,欢迎他的到来。孟尝君对冯谖说:“先生替我买的‘义’,到今天终于见到了他的作用。”
冯谖说:“狡兔准备了三个洞穴,方能免于一死。您至少也得有三个安身的地方,才能高枕无忧。”
过了一段时间,冯谖到秦国去游说。他对秦昭襄王说:“齐国之所以能变得这么强大,全靠齐国的相国孟尝君。现在齐王免了他的宰相之职。如果秦国能重用孟尝君,他定会全力辅助大王,让秦国变得更加强盛。”秦王就准备了2000两黄金,派了10辆车子,去迎接孟尝君。
冯谖回到齐国,对齐王说:“臣下听说秦王准备了2000两黄金、10辆车子,要来迎接孟尝君去秦国。如果孟尝君去了秦国,就会让秦国变得更加强大;大王还是抢在秦国使者之前,去薛城把他请回来,恢复他的宰相职位,增加他的封邑,那么秦国的yīn谋就会被挫败。”齐王派人到边境去打探消息,证实冯谖没有说假话,就马上按照冯谖的话去恢复了孟尝君的宰相职位。
这时,冯谖又对孟尝君说:“你还得去向大王要一些祭器,在薛城建立宗庙,那么您的地位才不会被动摇。”宗庙在薛城建好后,冯谖对主人说:“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您将不会有什么忧患了。”
此后,孟尝君在齐国当了几十年相国,再也没有遭受过祸难。
立世存身:民心是统治者维护自己统治的基础,因此得民心者得天下。
苛政猛于虎
更新时间:2009-7-21 17:12:00
字数:414
春秋时期,孔子率领众多弟子,坐着马车经过泰山脚下,看见路边有一个fù人披麻戴孝,正伏在一座新坟上悲哀地哭泣着。坟地中有三座坟,两座旧坟,一座新坟。
孔子停下马车,凭着车栏注意地倾听,又叫他的得意门生子贡上前问问情由。
子贡走到坟墓边,问:“大嫂,听你的哭声,好像有莫大的悲伤,是吗?”
fù人抬起头,抽泣着说:“这一带有猛虎作恶,过去我的公公外出办事回来,被老虎咬死了;后来我的丈夫在田里干活,也被老虎咬死了;现在,我的独生儿子上山砍柴,又被老虎咬死了,我怎能不悲伤呢?”
子贡将fù人的不幸遭遇转述给孔子,孔子下车亲自上前问:“既然老虎这样凶恶,你们为什么还不趁早离开这儿呢?”
fù人回答:“这儿地方偏僻,官府的人到不了,没有苛政。”
孔子深有感触,沉默了一阵,对学生们说:“你们记住,苛政比恶虎还要凶猛。”
立世存身:政令的优劣、当权者的“仁”与“道”直接关系着国计民生。
巧降米价
更新时间:2009-7-21 17:12:00
字数:850
唐宪宗时期,令狐楚被任命为兖州太守。在他上任的时候,兖州正遭受了一场严重的旱灾,民不聊生。百姓颗粒无收,兖州到处都是一片凄凉破败的景象。干枯的禾苗、乞讨的百姓,整个兖州没有一丝生机。令狐楚看着,心情沉重。
到了兖州城,他看到街市上的粮店挂着招牌,价格奇高,穷人们哪里买得起呢!令狐楚不禁恼怒,原来是这帮粮商趁机发不义之财,涨高物价,难怪当地百姓背井离乡,乞讨逃荒。他在心里对自己说:一定要让这里的百姓吃上廉价的粮食,而且要严厉惩处那些jiān商。
远远的,还没有进州府,那些一脸媚笑的官吏就前来迎接,争先恐后地和他打招呼,套近乎。令狐楚忍住对他们的厌恶,同他们寒暄起来。他把话题引到旱灾上,不慌不忙地问:“现在兖州城内有多少粮库,大约存了多少粮食?”
一旁的官吏大献殷勤,为了表明自己对州内事务的熟悉,他们必恭必敬地回答:“粮仓一共有二十个,平均一个存粮五万担,应该没有什么后顾之忧。”
“那粮价多少?”
这次大家都绝口不提,一下子陷入了尴尬的沉默之中。令狐楚已经明白了几分,其中肯定有鬼,一定是他们和jiān商勾结起来,从中作梗,谋取暴利。
令狐楚仍然不紧不慢地说:“现在旱灾把百姓害苦了,这些粮食本来就是取之于民,也应该用之于民。明天就把粮仓打开以最低价出卖,救济百姓,你们觉得这个主意怎么样?”
众官吏见新太守主意已定,于是都附和着点头,说:“大人仁慈,这样不仅可以救灾,还能树立朝廷爱民的形象。好主意!好主意啊!”
令狐楚立即命令随从张贴告示,安抚民心。这个消息一传出,百姓都欢呼雀跃,奔走相告,而那帮趁火打劫的jiān商却开始愁肠百结了。如果州里的粮食价格低廉,自己囤积的粮食就无人问津,时间一长,就会受潮霉烂,自己岂不是就要赔钱?他们索xìng清仓处理自己的粮食,而且价格比州里定的还要低。百姓一看粮价一个比一个低,直拍手称快。
立世存身:小手段可以顾大局,非恶意的欺骗可以结善意的果子,但这一切都要靠智慧和正直的浇灌,还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齐景公求雨
更新时间:2009-7-21 17:12:00
字数:775
春秋时期,有一年齐国发生大旱,好长时间旱情也没有解除。
齐景公特别犯愁,他召来众大臣商议说:“天不下雨已经有好长时间了,庄稼不能生长,老百姓将要挨饿了。我让人算了一卦,卦上说鬼祟在高山大河中作怪。寡人打算向民间征收些钱财,作为祭祀灵山的费用,众爱卿以为怎么样?”
众大臣不敢提出反对意见,都默不作声。
这时候,宰相晏婴站出来对景公说:“这样做不可以!”
齐景公说:“以前你口口声声让我关心民众疾苦,现在天旱得这么严重,我祭祀求雨,难道不是关心百姓吗?你为什么说不可以!”
晏婴说:“祭祀灵山没有什么益处。那灵山本来是以石头为身躯,以草木为头发。长期不下雨,它的头发都枯焦了,它的身体都发烫了,它不想得到雨水吗?它如果有办法早就让天下雨了,可见它也没有办法,祭祀灵山会有什么用处呢!”
齐景公说:“不然的话,我要祭祀河伯,你看可以吗?”
晏婴说:“也不可以。君王您再想想看,河伯是把黄河水当做国家,把鱼鳖当做臣民的。天不下雨,泉水下降,百川干涸,它的国家就要灭亡了,它的臣民就要死光了,它能不着急吗?天不下雨,它也没有办法,祭祀河伯会有什么用处呢!”
齐景公说:“我该怎么办呢?”
晏婴看到齐景公着急的样子,为了安慰他,让他心理得到平衡,就顺水推舟地说:“君侯您实在觉得过意不去的话,就从宫殿里搬出来,睡在露天地里,与灵山、河伯共同忧虑,或许天上就能下雨。”
齐景公就听了晏子的话,搬到野外去住宿。
说来也巧,三天以后下了一场透雨,齐国的旱情解除了,百姓也能安心种庄稼了,举国上下一片欢喜。
齐景公高兴地说:“好啊!相国的话可真灵验!”
晏子并没有说什么,只是为自己的一番话,使齐国的老百姓减轻了一笔额外负担而感到高兴。
立世存身:为官者要体恤百姓。
渔夫辞赏
更新时间:2009-7-21 17:13:00
字数:806
春秋时期,晋文公外出打猎,一群野兽受惊,疯狂逃跑。
晋文公和随从们紧紧追赶,野兽冲到一望无际的草地里,他们也追了进去。
追着追着,野兽不见了,晋文公也迷了路,走了好几趟,四处寻找出口都没走不出沼泽地。
正在他们着急的时候,遇见一个渔夫在捕鱼。
晋文公走近那个渔夫,对他说:“我是你的国君,今天狩猎,因追赶野兽而迷了路,你告诉我路,等寡人回到宫中一定会重重赏你!”
渔夫平时见不到国君,想趁这个机会向国君献策,就说:“我有几句话,想献给大王。”
晋文公着急,就对渔夫说:“等我走出草地以后再领教吧!”
于是,渔夫就带领着晋文公和随从走出了草地。
晋文公对渔夫说:“你想要指教我的话,是什么?你就说吧,我愿意领受。”
渔夫说:“鸿雁、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