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清冷女医难逃离 > 第一百一十五章 : 医者仁心
    次日,墨离揉着睡眼从榻上爬起来时,主子已经出去了。

    打开窗棂,翻卷起低垂的纱帘,外面春光乍泄。记起昨晚主子说过要去给皇上送药的,于是乎,抬脚往张太医府上去了。

    穿过这条隐着清凉花芳的偏静小径,便可看到张太医的家了。

    张太医是个爱清净的人,平日里也只是独居在此,过着凄贫的生活。但他的医术十分高明,尽管不愿入宫,但皇宫上下的贵人都纷纷找他买药,习惯的尊称他一声“张太医”。

    照他的话说是,宁可平静无波的走完一生,只影沉沦于飞雪严冬,也不愿无端的给自己惹祸上身。

    现在大夫这一行,本就是做着见证生与死的生意。这么多年过去,他早就将一切都看得很淡了。

    名利之属皆不过过眼云烟,沉浮于利弊大海中的布衣,谁不是只求个太平安稳呢?

    站在小径上,墨离远远的望见对面简陋的小屋,正门外站着两名男子。

    光看身段的话,勉强可以辨得出其中一名正是张太医。另一名墨离可说不准了。但是与张太医洗得发黑打皱的衣衫相比,那名男子的长袍华丽柔软,高洁尊贵,应是一位身份不菲的公子。怕扰了张太医的雅兴,墨离只是远远的站在青石小径上候着。

    那名男子神秘的递了一个布包给张太医,打开一看,塞满了的全是雪白的细丝锭子,男子凑在张太医的耳旁小声道:“若你能帮我一个忙,这些你都尽管拿去就是了。”

    张太医忙恭恭敬敬的拱手作揖:“鄙人不才,承蒙殿下厚爱,银子自是不敢收的,只是不知殿下有何吩咐?”

    那名男子闻言只是一笑,从衣间掏出一个巴掌大的小木盒子,邪魅的笑道:“你只需想办法将这个盒子里的东西泡到皇上专门喝的芙蓉茶里,记得量一定要把控好,不多不少三毫克。少了则不大见效,多了可就坏事儿了……”

    “这是……”张太医拨开盖子,凑过去闻了闻,脸色骤然变得异常的阴沉凝重,“殿下,敢问这是什么药,鄙人行走江湖多年,竟从来都没有见过,是凶是吉还很难定论。只是……我也进不得这皇宫的大门,为何殿下不亲自送去给皇上呢?”

    男子拍拍张太医的肩膀,大笑道:“自古识时务者为俊杰,自己办不到难道还不能借别人之手送进去吗?想想看,现如今你张太医的名号在京城打的这么响亮,别人自然会信你。你也不是初来江湖了,最基本的道理也该是懂的,不该问的就最好别问,总之照我说的去做就是了。”

    张太医诚惶诚恐的接过盒子,鸡啄米似的一个劲点头道:“鄙人懂,鄙人懂,承蒙殿下不弃,这事就包在我身上了,殿下慢走……”一颗心可谓提到了嗓子眼,看到男子悠然转身离去后,才猛的松了口气,顿时整个人都感觉颓靡起来。

    见那位男子往这边来了,墨离也抽身走了过去。擦肩而过时,这才终于看清了他的脸,竟是当今的大皇子容溯!

    好歹也是有身份有权势的人,而今来到这等偏幽之地也不带一个侍卫,其目的安能不惹人怀疑?终还是被注意到了,墨离只得无奈屈膝行礼。

    容溯随意一笑:“哟!这不是平日里和二弟平起平坐的小侍读吗?墨小弟,你家主子呢?”

    “主子他一早就出去办事了,约莫一时半会还回不来。”墨离谨慎的回答。

    容溯稍一点头,对他挥了挥手算作告别:“也罢,那你帮我带句话给你家主子,就说改日有幸再和他共谋一醉。”说罢昂首挺胸跨着豪迈的步子走了。

    见张太医还木雕似的杵在原地发愣,墨离笑吟吟的靠过去:“方才见太医和殿下正聊在兴头上,便没狠下心来打扰。”

    张太医毫无防备的被吓了一跳,刚还在因殿下交代的事而分神,不知何时身边又出来了这么一个人,一时面带恐惧之色向后连退了数步。定了定神,见是二殿下的侍读,忙又作揖陪笑道:“墨侍读能赏脸光临我寒舍,幸会幸会。”

    墨离亦回了个礼:“不敢当不敢当,太医这么说实在是抬举小弟了。小弟此番前来,是奉主子之命前来向太医讨两副治疗风寒的良药的。”

    “是二殿下病了吗?”

    “非也,是皇上夜间批阅奏折,不慎偶感风寒,二殿下担心皇上的身体,才托我来给皇上送药。”墨离如实相告。到底是穷人家的孩子,虽跟着容玄读了几年圣贤书,但乡野那份老实巴交的性格是难改的。跟在主子身边时也是循规蹈矩,在宫中还是缺乏了点心机。若平日没有主子护着,还真不知他要在荒凉的宫中如何过下去。

    张太医的目光在墨离脸上轮了一圈,颤抖着将手伸向容溯给的那个不明来历的木盒。很快又犹豫着收了回来。

    冷汗已经润湿了他的衣襟,整个身子如同一根绷紧的弦,再难往后多进一步。

    这让他拿不定主意。

    深知容溯向来笑里藏刀,外表看似温婉,可背地里的手段狠着呢。别看他平日里不动声色,若真惹了他的眼,便是手起刀落间杀人不见血。

    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容溯这次神神秘秘的过来,也定是心怀鬼胎。

    “医者,治人必先正己心”。这是他师傅苦心孤诣的教导了他六十多年的话。自他三岁拜师起,就一直不绝于耳,甚至每天都要反复捉摸好几十遍。要说理解,有了这么长时间,也早就吃透了。

    可是众人皆知师傅一生传奇,却偏偏败在了收徒上。江湖人都称师傅为“活神仙”,师傅一贯对那些清贫之人是百般包容,可唯独的自己收徒异常苛刻,门下弟子仅三人。

    比起医术,师傅向来更注重修养心境,故曰:“收徒不在多,善者鲜难求。”

    或许是正应了他的这句话,在期颐之年驾鹤西去后,三个弟子相互告别,各自闯荡江湖。其中两个却相继夭折:一位堕入邪道,一位下落不明。

    看来当今这个世道,还真是不给好人活的。

    而今又只有他一人可以继承师傅的衣钵,断然再不允许出现任何闪失了。容溯这类没心没肺的恨角色绝不是他能惹得起的,能自保小命已很是难得。就算有心要维护师傅的名声,也无奈早就被师兄砸的尸骨无存,只会徒添嗟叹罢了。

    最后终是私心胜过了大义,张太医咬了咬牙,从宽大的衣袖里取出了木盒子,道:“这是鄙人从外地新引进来的药,治愈风寒的效果是绝佳的,若泡在芙蓉茶里还可强身健体,生龙活虎啊。”

    墨离定定的盯着盒子半晌,小心翼翼的接过:“小弟在此谢过了。”欠欠身走下碧染的青石小径。身后远远传来张太医的嘱咐:“墨大人,记住要泡在芙蓉茶里,千万把控好三毫克的量!”

    “好!”墨离兴冲冲的绕过门前的松柏林,顺着小径消失在了视线尽头。

    张太医一个人站在空地上忐忑不安,想着但愿是自己判断错了,当儿子的再怎么无情也没有理由残害自己的亲生父亲呀。

    再一往里想去,在宫权争夺中,亲友决裂手足相残之事层出不穷,篡位逼宫之法也屡见不鲜,指不定这厢还会闹出什么奇闻异事来。

    现今这来历不明的怪药既已脱了手,容溯交代的事就算完成了,也再不该和他有个半丝半缕的联系。但张太医的一颗心却始终揪着,怎么也放不下来。

    医者仁心,医者仁心。只愿不要真出了什么大乱子才好……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