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青春里没有爱情 > 正文 第十八章
    第十八章

    高考之前,五月份,兰中的艺术节来了。

    艺术节的一大目的之一,就是为高三学子壮行。

    兰中是有艺术节的,这是一件非常爽的事情。

    艺术节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有歌舞表演,有小品表演,还有相声c武术c舞台剧等等,品类很多,而更别说舞蹈里细化的什么现代舞c街舞c古典舞c芭蕾舞等各种各样的舞了。

    而正好,我很喜欢欣赏歌舞表演,或者说艺术汇演。

    兰中的艺术节,很精彩。

    你想想,一群十六七岁的妙龄少女,身着古服,长袖飘飘,翩翩起舞,婀娜的身姿舞尽千古风流,那看来是何等的享受啊。

    我是很享受的,所以我在观舞之后就忍不住大加赞叹,忍不住写诗赞美她们——这些美丽的千年少女们。

    我为什么要把古典舞先拿出来说?原因很简单,我喜欢古典舞,喜欢她的那种美。虽然我承认现代舞很有动感,很带性感,腰c腿之姿尽显无余,让人血脉贲张,欲火难耐,但总感觉,比古典舞少了那么点儿意思c韵味儿。

    兰中艺术节的现代舞起初很少,因为禁了街舞,不准跳。不过后来开禁,那就是另说了。

    因了禁街舞,所以艺术节的古典舞以及小品就比较多,那么我当然就很喜欢啦,所以艺术节我总是很热衷的,就等着看呢。

    印象中有一年有个高一八班跳了个《星月神话》,白色的汉服,少女们迈着轻盈的舞步,飘飘而来,恍若仙人一般。而音乐,又是我极为喜爱的《星月神话》,故而,我看得真是如痴如醉。

    这不是我第一次如痴如醉。第一次是在初中时,一曲《清明雨上》的古典舞,那才真的是牵动了我的心。我第一次知道原来还有这么好听的歌曲,原来还有这么好看的舞蹈。清明雨上,折菊寄人,轻唱旧歌,只是想念微摆衣角。如此凄切,如此感人,当真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好啦,这有点儿夸张了。不过感人是真的。

    舞蹈之中,最优雅的应该是谢丁杰跳的芭蕾了——两只脚尖竟然就能够把整个身体给支撑起来!这在当时年少的我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你看她舞步回旋,你看她手臂轻柔,你看她芊芊玉足,真有些高雅之态。虽然我并不懂欣赏舞蹈美,但也觉得这样挺好看的。后来蔡飞翔跳了个拉丁,那也是极为好看的,博了个满堂喝彩!

    最让我们哈哈大笑的应该是我初一时看的一个小品了,那句经典台词就出自于此——你来自云南元谋,我来自北京周口,拉着你毛茸茸的小手,轻轻地咬上一口,爱让我直立行走。表演的是当时初二的一对学长学姐,他们演的是同桌。后来等他们到了高一,又演了个小品,依然看得我们哈哈大笑。

    最让我们哈哈大笑的是小品,那么最能让我们男儿汉真正热血沸腾的就得是武术了——是的,我们兰中有武术队!刘一叶的爸爸就是一个资深的太极大师,据说好几个大汉近不得身。前几年这位德隆望尊的长辈去世了,我还免不得难过了一阵。

    且看,武术队出场了,几套拳打出来,几套棍法打出来,再来个连续后空翻,双截棍什么的,看得我们真的是想马上去少林学武功,脚踢东瀛,拳打西洋,扬我中华国术之神威!

    其实兰中除了艺术节之外还有红歌会——又叫合唱比赛,只不过红歌会是在下半年。我们那儿有个女生叫黄莺,一首《映山红》唱红大江南北——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歌词意寓极好,且通俗易懂。我们兰中的红歌会虽然没有黄莺唱得那么好,但也是很精彩的。除了其他流传大江南北人们耳熟能详的歌曲之外,我们那儿还有三首歌是我们所独有的——一首《银杏树之歌》,一首《美丽的家乡》,以及一首《兰中人之歌》。特别是《兰中人之歌》,节奏轻快,歌词有力,这词这乐都是我们学校的老师自己写出来,而后在州城给做成曲子的。我们学校真的是藏龙卧虎,能人不少,你看那镌刻在实验楼前的《兰溪中学赋》,是我们的副校长杨晓宁写的,写得很有水平,可称得上是字字珠玑。

    下半年红歌会,上半年艺术节。艺术节,五月份,青春洋溢,送君出征。此次之后不久,高考,就真的要来了。

    高考来了是种怎样的体验?

    是临考的战战兢兢?还是终于上阵的轻松?或者是毫无感觉从容面对?有在考场上情绪失控突然弃考的,有考试时突然拉肚子的,有晕倒的,有信心满满的,也有——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干嘛的。

    而我么,也是有点儿恍惚。

    在高考来临之前的一个月,我们停止了接连不断的大考小考,只是偶尔发些卷子给大家做。这段时间,需要放松一下。就像弹簧一直压着,压得太狠可能就把它的弹性限度给破坏了,需要适度放一放。就像一根弦崩得太久,一不小心就会给崩断了。所以,适度的放松,是必要的。

    “打廖罐儿”的呼声又高了起来,抬老蒋撞门撞墙(别人是撞树)的次数也多了起来。拍照留恋,写同学录也渐渐兴起。但老邓说,我们写这个不用着急,可以考完之后的毕业晚会上写。确然如此,有不少同学的是在毕业晚会上写的。

    但我没写。没写的人还是有很多,我也是一个。

    我也没写张草草的。

    草草的同学录就是叫人给她留言——留在一个笔记本上。

    同学录这个东西,写写还是有必要的。多年之后,你打开同学录,看着那时的稚嫩笔迹,祝福言语,想起他/她写下这句话时的神态c表情,又想起他/她平时说话c打趣的样子,会不会突然情绪上涌?可能是嘴角不自觉的微笑,也可能是突然的捂嘴痛哭。

    是啊,几年相处,哪能无感?

    我就时常想起我们班一大群同学大冬天的在走廊上晒太阳,聊天群聚;搬水时的那个“你,你,你”;踢足球比赛时的半天不进一个;三教楼后面的乒乓球桌以及很多很多。

    我还记得我倒提桶装水走到办公室窗前,一不小心成了“示威”;

    我还记得老邓笑嘻嘻说着“我们来做点题吧”的笑里藏刀;

    我还记得艺术节时老师们穿着白衬衫拿着乐谱唱《美丽的县城》;

    我还记得海燕姐姐涂着厚厚的妆容在台上做主持;

    我还记得老范每周弄出一节课大扫除进而让我们有时间休息的仁慈宽厚

    我还记得很多很多。

    在出征之前,我们拍了毕业照。

    拍毕业照穿的都是班服。男生的班服是短袖五分裤,女生的么,是短裙!不及膝的短裙,配上白色薄质的上衣,一双有坡根的白鞋,魅力十足,看得人鼻血直流!

    那时我和小杨已经买了照相机,所以就拿着拍了不少照片。在我刚买照相机的时候,就拉了邓金莎唐丹她们来给我做模特,练习拍照,找背景布局,顺便纪念一下老朋友。但练来练去,好像还是没拍出什么水平。后来有好友送了我本摄影指导书,但我从来没翻过。不过仰视拍高c人物比照这些美学最基本的小常识还是知道一点点的。

    那段时间,我们拍的照片很多。这个“我们”差不多涵盖了整个班,就算没拍的,也能看到别人拍的——都上传了空间和相册嘛。不过用智能机拍的可以随时上传,但像我和小杨这样的就只有事后用电脑上传了。感谢拍照技术以及摄影技术的发明,它让我们可以留下亲友真挚的话语,开心的笑容,随意的动作,以及——美好的记忆。

    不仅仅是在心中。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