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东线:决战第聂伯河 > 第 15 章
    ”、“黑豹”、“菲迪南德”,以及德国最优秀的同行,敢于也善于与其jiāo战。

    但因为在库尔斯克战役中损失太大,红军的对德作战坦克数从7 月至年底减少约一半。1943 年9 月开始,新型的KV—85 坦克被陆续送往前线。这些坦克被编组为突破重型坦克团,每团21 辆。据信可以在500—600 米距离有效摧毁德军“新式”坦克。德方根据缴获的实车测量后获悉,其正面装甲只有60—75 毫米,pào塔防盾95 —110 毫米。德国坦克可以在更远距离将其摧毁。KV—85 的机动xìng也相当一般,最高时速只有42 公里。这种坦克的价值,就是给红军提供在较远距离上击穿“虎”的可能,但并不等于能够与对手等量齐观。也正因为如此,KV—85 只生产了130—148 辆。苏联人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了更大口径火pào的“斯大林”坦克和新式T—34 的开发上。但这两种坦克与本卷内容没有什么关系,暂且不表。

    红军pào兵在以进攻为主的3 个月作战中也损失较小。因为步兵质量下降,pào兵得到了更大重视。德国人眼中,威力和经验日益提高的斯大林pào队正变得越来越可怕。以至于包括曼施坦因在内的大批德国将领,也越来越不愿意坚守红军pào口下的固定阵地。

    3、德军增强战线的努力

    德军的绝对损失数虽大大少于苏军,却消耗掉了大部分战斗兵员,包括最精锐的装甲师和装

    行驶中的喀秋莎火箭pào手持苏联冲锋qiāng的武装党卫军士兵

    甲步兵师。经过3 个月血战,原本齐装满员的“帝国”、“骷髅”、“维京”师,每师平均只剩25 辆坦克和12 辆强击火pào,装甲步兵营只有100 人左右。但这些师因为得到优先补充,实力恢复较快。从秋季至年底,还被陆续改编为装甲师。

    国防军的老牌精锐也仅有残山剩水。9 月中,第18 装甲师只有4 个营,每营约130 人。7 月1 日—9 月30 日,该师仅军官损失就包括:一位团长,10 位营长,83 位连长,100 名其他军官。9 月29 日,第18 装甲师被撤消。在其基础上开始组建德国版本的pào兵师。

    至10 月初,东线德军有36 个步兵师,10 个装甲师,1 个装甲步兵师由于损失惨重,被降格为师级战斗群或残缺师。为了使残破的部队保持战斗力,11 月2 日,德军将其中14 个师合编为5 个所谓“军级集群”,每个集群相当于一个师的实力。其中,南方集团军群建立了A、B、C 军级集群,中央集团军群组建了D、E 军级集群。

    A军级集群:第161、293、355 师级战斗群。第161 侦察营,第241 坦克歼击营,第241 pào兵团,第241 工兵营,第241 野战补充营

    B军级集群:第112 、255 、332 师级战斗群,第112 侦察营,第112 坦克歼击营,第86 pào兵团,第112 工兵营,第112 野战补充营。

    C军级集群:第183 、217 、339 师级战斗群,第217 侦察营,第219 坦克歼击营,第219 pào兵团,第219 工兵营,第217 野战补充营

    D 军级集群:第56 步兵师残部(2 个步兵团),第262 师级战斗群,第156 侦察营,第156 坦克歼击营,第156 pào兵团,第156 工兵营,第156 野战补充营。

    E 军级集群:第86、137 、251 师级战斗群,第86 侦察营,第186 坦克歼击营,第186 pào兵团,第186 工兵营,第186 野战补充营。

    希特勒恢复东线战斗力的主要措施,是优先强化装甲部队。10—12 月,希特勒从西线意大利等地调来了6 个齐装满员的装甲师和1 个装甲步兵师。总计超过952 辆坦克强击火pào(含199 辆“虎”和“黑豹”)!9—12 月,另外调来了2245 辆补充坦克和强击火pào(也包括大量重型坦克)。9 月—11 月,还调来了新编的第506 、509 “虎”式重型坦克营(90 辆“虎”)。

    这一时期,除了新增装甲师以及补充战车中的重型坦克外,东线旧的装甲师也陆续增加新装备。第16、23、5 装甲师就各获得了一个“黑豹”坦克营(总计243 辆)。第10、20、25 装甲步兵师也编入了坦克营(每营45 辆坦克强击火pào)。

    由于大量装甲部队和补充坦克的到来,东线德军的坦克强击火pào至10 月底就恢复为3276 辆。12 月20 日甚至达到3629 辆!完全恢复到全盛时期的水平。装备质量也大大提高,“黑豹”和“虎”增加为699 辆,四号长管pào坦克和强击火pào达2355 辆!

    1943 年秋季以来,东线德国装甲部队实力整体依然呈上升趋势,重型战车也越来越多。兼以同期红军坦克数量下降、质量提升缓慢,德军在装甲领域甚至获得了一些优势。

    东线德军装甲力量补充(不含增调的装甲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补充坦克 93 230 262 367

    补充强击火pào 129 73 138 149

    随同营连增援的坦克 45 71 154 34

    随同营连增援的强击火pào 154 104 180 62

    总计 421 478 734 612

    资料来源:《库尔斯克数据研究》

    1943 年9—12 月东线新增坦克部队

    9 月

    第23 坦克团第2 营(4 个连),96 辆“黑豹”。(23 装甲师)

    第506 重型坦克营,45 辆“虎”。配属第1 装甲集团军第17 军。

    10 月

    第2 坦克团第1 营(4 个连),71 辆“黑豹”。(16 装甲师)

    调往东线第1 装甲师。第1 坦克团。2 个营(每营4 个连)。总计四号长管95 辆,“黑豹”坦克76 辆,7 辆指挥坦克,7 辆喷火坦克。从希腊,调给南方集团军群第8 集团军充当预备队。此后调给第4 装甲集团军第48 装甲军。

    第14 装甲师。第36 坦克团。1 个营(2 个坦克连,2 个强击火pào连)。49 辆四号长管,44 辆强击火pào,9 辆指挥坦克,7 辆喷火坦克。来自法国西部,调给南方集团军群第1 装甲集团军第57 装甲军。随后调给第8 集团军第11 军。

    第24 装甲师。第24 坦克团。1 个营(2 个坦克连,2 个强击火pào连),49 辆四号长管,44 辆强击火pào,9 辆指挥坦克,14 辆喷火坦克。从意大利,调给南方集团军群第1 装甲集团军第40 军。

    10—11 月

    组建第5、7、8 坦克营。每营3 个强击火pào连。42 辆强击火pào,3 辆指挥坦克。分配给:

    第10 装甲步兵师(第7 坦克营)、第20 装甲步兵师(第8 坦克营)、第25 装甲步兵师(第5 坦克营)。

    11 月

    第16 装甲师。第2 坦克团。1 个坦克营,1 个强击火pào营。总计四号长管98 辆,42 辆强击火pào,12 辆指挥坦克。来自意大利,调给中央集团军群。随后调给南方集团军群第4 装甲集团军。

    第25 装甲师。第9 坦克团。1 个营(4 个连)。四号长管93 辆,指挥坦克8 辆。从法国调给南方集团军群第4 装甲集团军第42 军。

    第509 坦克营,45 辆“虎”。配属南方集团军群。

    党卫军第1 装甲师。第1 坦克团。第1、2 营(各4 个连)。1 个重型坦克连。总计四号长管95 辆,“黑豹”坦克96 辆,指挥坦克9 辆。27 辆“虎”。据说还在意大利补充了一批“菲亚特”和“阿尔法·罗密欧”汽车。

    12 月

    第31 坦克团第1 营。76 辆“黑豹”。(第5 装甲师)

    “统帅堂”坦克团。2 个坦克连,2 个强击火pào连。四号长管17 辆,强击火pào42 辆。指挥坦克3 辆。隶属“统帅堂”装甲步兵师,从法国调到中央集团军群第3 装甲集团军第6 军。

    日期 PzⅡ Pz 38 (T) PzⅢ(短) PzⅢ(长) PzⅢ (75) PzⅣ(短) PzⅣ(长) PzⅤ(黑豹) PzⅥ(虎) 喷火坦克 指挥车 强击火pào 强击榴弹pào Ⅳ号突击坦克 坦克强击火pào总计

    8 月31 日 87 10 99 342 89 40 635 225 181 26 99 861 63 43 2798

    9 月10 日 100 10 97 333 82 32 574 200 187 25 108 922 75 43 2788

    9 月30 日 88 13 88 298 68 32 578 266 214 22 109 914 64 42 2796

    10 月31 日 74 10 56 254 44 22 817 316 227 37 148 1160 75 36 3276

    11 月30 日 75 12 37 199 37 20 872 419 278 34 141 1246 69 21 3460

    12 月20 日 64 10 29 164 41 19 933 432 267 25 151 1422 72 0 3629

    但东线最急需的不仅是坦克,巨大的步兵损失也有待弥补。德国人又为东线送来了大批新pào灰。仅1943 年7—10 月,就有421700 人补充给东线陆军。(根据另一组数据,仅1943 年7 月1 日到9 月30 日就补充405200 人)。

    参考资料:《德国装甲部队1943—1945 》、《德国武装部队的兵团与部队》、《库尔斯克数据研究》

    客观地说,1943 年秋季的希特勒对西线颇为关注,担心美英可能发动偷袭。但迫于东线的紧迫战局,他还是不得不继续从西线抽调兵力。库尔斯克会战以来的3 个月后,基本没有战事的西线德军,陆战兵力(包括空军野战师和党卫军)反而从746000 人下降为722000 人。此后,除了前述装甲部队外,希特勒又从西线调来了一批步兵师(如第384 、389 、376 、76 师)。

    遗憾的是,大量补充和援兵,非但无法增强东线的步兵实力,甚至连弥补损失都远远不够。至10 月1 日,东线陆军兵力削弱为2658000 人,比7 月初减少近50 万!

    基于德军的训练体制,其补充能力也只能到此为止了。战事吃紧的1943 年,德国步兵基础训练却恢复为16 周(近4 个月),装甲兵21 周(近5 个月)。另外还要在补充营中短期培训,以熟悉最新的战场经验。但这只是官方标准。实际上,很多士兵仅受训6—8 周(1.5—2 个月)就被紧急送往前线。多数青年军官的受训时间也缩短为3 个月。

    当然,德国补充兵的训练时间,依然远远超过大半没有受过训练,或者只训练1 个月不到的苏联补充兵。但问题是,这些新兵既无法取代那些一去不返的老兵,也未必能够很快适应东线的特有作战环境。加上数量又不够,东线的仗只能是越来越难打。

    10 月初苏德双方战斗力评估(粗略):

    步兵:

    苏军9 月底在前线有444 个步兵、空降兵、骑兵师,49 个步兵、滑雪兵、空降兵旅。大致折算为468 个师。以每师3600 人换算,近170 万人。

    德军10 月中旬在东线有151 个步兵师,以每师7000 人换算,约100 万人。德军另有一些仆从军以及芬兰战区部队,总数估计约120 万左右。

    装甲兵:

    红军10 月初前线坦克总数,德方估计为4310 辆。比库尔斯克会战前减少一半以上。但加上浅近后方的预备队,红军坦克数则可以达到7960 辆。10 月底,红军对德作战坦克自行火pào总数约5600 辆。

    德东线装甲部队情况较好。9 月份又获得了421 辆新坦克强击火pào。月底总数维持在2796 辆。其中“虎”、“黑豹”的数量达到了480 辆,四号长管pào坦克和强击火pào达1492 辆。除了上述近2800 辆坦克强击火pào外,东线德军还拥有大量自行火pào,包括49 辆“菲迪南德”。连同这部分装备,东线德军坦克自行火pào约3000 辆。

    pào兵力量:

    按德军估测,10 月初红军一线有大中口径火pào17770 门,德军为8037 门。

    资料来源:《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卷七,《希特勒的报应》,《德国陆军的武器装备》

    1943 年10 月14 日东线德军陆战力量(兵力装备为10 月1 日数字)

    总计 北方 中央 南方 A

    师(步兵师和机械化师) 177 44 54 60 17

    机械化师 26 8 16 2

    兵力 2498000 601000 925000 719000 253000

    战车 2304 146 594 1338 226

    pào 8037 2389 2577 2263 808

    注:本表依据德军文件影印件。原件主要是标示苏德两军的实力对比。其战车和兵力数与《陆军1933—1945 》以及东线坦克统计等权威资料间存在一些差异。可能是统计标准不一致。

    4 、曼施坦因的防线与实力

    1943 年9 月底10 月初,感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