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百花凋零又复苏 > 正文 第二十一回 帝王遭难
    妙音尼转到山丘后方,见两伙人手持兵刃恶斗不息。一方五十人左右,全部身穿黑衣,黑巾蒙面,有些手持钢刀,还有些拿着各式兵器,杂乱无章,在一名怒眉横目的首领指挥下,向另一拨人发动强有力的进攻;另一方实力显然不及,只有不到三十人,在一个年龄约十七八岁公子的指挥下拼命抵抗,山壁旁靠着两名衣着华贵c大约四十岁左右的人,身上带了些轻伤,不住地喘息,似乎是护卫者一方的主子。地上横七竖八躺着几十具尸体,尸体只有少数身穿黑衣,显然不是年轻公子的属下,大部分尸体衣衫华丽,沾满了血迹,是与黑衣人搏斗中被杀者。年轻公子组成的防御圈子不住地缩小,防御力度一点点被削弱。

    ‘啊,啊’两声,就在妙音尼回顾的瞬间,已有两位护卫被黑衣人首领斩杀,护卫防线出现空档,黑衣人首领心中一喜,觉得机不可失,透围而入,纵身半空之中,一声大喝,挥刀向山壁旁的一人砍去;山壁旁的两人吓得面如土色,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应付眼前的危机,眼睁睁地看着蒙面人扑了上来;妙音尼见情势危机,不及下马,左脚一踩马镫,右脚在马背上一点,飞身跃过众护卫头顶,顷刻间已靠近山壁,拂尘一扬,在钢刀距衣衫华贵之人头顶不到半尺处卷住刀刃,用力一甩,移开刀刃劈空方向,顺势一脚,将黑衣人从空中踢落。

    黑衣人首领不曾堤防有人突然救援,小腹上中了一脚,跌落在地,但这人凶悍无比,背脊倚靠地面,立刻跃了起来,心想好不容易突破对方的防御阵线,岂能轻易善罢甘休,力贯双臂,挥刀大刀,一连向妙音尼施展了七八下杀手;紧接着又有几个黑衣人破围而入,协助黑衣人首领,狂风暴雨般向妙音尼攻了过来。

    妙音尼武学造诣很高,对付玄风门两名大弟子时,因功力不及,变得束手束脚,难以取胜,但这些蒙面人只不过是江湖草莽,武艺有限,怎能和玄风门弟子相提并论;只见妙音尼拂尘挥舞,化作一道光网,挡在山壁旁两人身前,众黑衣人如何抢攻,均没有任何效果,要不是妙音尼慈悲为怀,不愿伤人性命,这几名黑衣人早已毙命。

    上官逸眼瞧着妙音上前相助,心中一片热气腾飞,这些日子所受委屈似乎要爆发出来,飞身上前加入战团,补上了防卫漏洞,‘刷刷’数剑猛攻,皆是近期悟到的精妙招式,众黑衣人如何能够抵挡,更不用说突围而入了,只见血光飞溅处,三名离得较近的黑衣人已经中招,两死一伤,战局立刻扭转。紧接着八大侍卫也加入战团,这八人皆得过上官雨雪指点,武艺颇为了得,虽比不上上官逸等人,却亦能进退有序攻守兼备,对付这些黑衣人绰绰有余。

    圈内的包括黑衣人首领在内的五人绕着妙音尼展开围攻,却难以寸进,若不是妙音尼手下留情,他们焉能挡住妙音尼十招八招。圈外的四十余人本处于优势,在上官逸c八大侍卫及其他护卫人员的攻击下,劣势立刻显现,片刻间死伤惨重节节回退,而上官逸等九人可不似妙音尼那般心存慈念,下手绝不容情,一刻钟后,已斩杀二十余名黑衣人。

    为首的黑衣人见己方本来处于优势,对手忽来强援,片刻间己方死伤累累,完全处于下风,如果再不撤离,就会被对方反包围,到时恐怕会全军覆没,惊怒之下,飞身跳出圈子,狂奔而走,圈内的另外几人也分别设法突围;妙音尼拂尘一摆,念道:“阿弥陀佛。”,并不起身追击。剩下的二十余人看到同伴死的死,伤的伤,又见首领逃走,皆无心恋战,发一声喊,四散而逃。众侍卫追上前去,又斩杀数人,俘获数人。战斗结束,护卫战死了三十多人,伤了十多人;黑衣人被击杀三四十人,被俘者十余人,其中一半是因受伤无力逃脱才束手就擒。

    山壁旁两人显然是这些人的领袖,一举一动颇有风度,见贼寇退走,长长地松了口气,其中一人向妙音尼谢道:“若非师太前来搭救,我兄弟二人早已死于歹徒之手,大恩大德,必当重报。”犹豫了片刻,道:“在下王世耀,这是舍弟王世道,请问师太如何称呼?”

    妙音尼道:“贫尼法号妙音,救人乃是出家人本分,何劳施主言谢。”

    那衣衫华贵的年轻人还待派人追赶,王世道阻止道:“穷寇勿追,小心调虎离山。”

    上官逸前来相助之时,早已认出王世道便是‘司马道子’,衣衫华贵的年轻人是司马道子长子‘司马元显’,二人皆在朝中握有重权,与宰相无异,一向沉迷酒色,穷奢极欲,名声不佳,他也猜出了王世耀为司马道子的兄长,当今皇帝司马曜,极其不愿和三人相认,故站在一旁,避了开去。司马道子父子与朝中皇戚虽有些往来,却都为皇家事宜,并无权利纠缠,况他们一向自恃身份高贵,很少去其他臣子家中拜访,也瞧不起朝中大臣的子弟,亦不曾与这些人有所往来,故不认得上官逸。

    王世耀正是当今皇上孝武帝司马曜,在位期间,得谢安c谢玄c桓冲的人辅佐,以上官雨雪的人精心训练的十万北府兵,与前秦八十万大军决战于淝水,大获全胜,孝武帝欣喜之下,自认为功劳巨大,比晋朝任何一位皇帝都了不起,将一应政事交与谢安处理,他则在宫中迷于酒色,不理朝政。谢安在朝时,国力虽然不佳,却也平平稳稳,各方势力融洽和睦,北狄不敢入侵,尚算太平;待谢安兄弟相继去世,朝中大权落在在司马道子父子手中,六部九卿改弦更张,皆为掌权者心腹,一时间朝廷乌烟瘴气,有才有德着遭受排挤,无才无德的盘踞要职,朝中权臣横行霸道c嚣张跋扈,又觊觎天下九州的实际控制权,以至士族离心,相互明争暗斗,百姓流离失所,无以为生,故民怨沸腾,起义军此起彼伏。处在朝廷中枢的司马曜兄弟,对天下发生的变故顾若妄闻,不屑一顾,兀自躲在金窝银窝中享乐。

    近日,司马曜觉宫中实在无趣,受司马道子父子相邀来京城外游玩,不期遇到刺客行刺,三人所带侍卫人数较刺客为多,然这些侍卫平日娇生惯养,缺乏训练,武艺不精,惶恐迎敌,哪里是一众黑衣人的对手;好在司马元显有些智谋,令众人背靠山丘,围成环形,才坚持了许久,要不是妙音尼和上官逸及时赶到,司马曜等人仍那幸免。

    司马元显见上官逸站在一旁,似乎对他们不屑一顾,很是诧异,曾见他武艺高超,两次化解了敌人对他的围攻,上前谢道:“多谢公子及时援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上官逸本不愿相认,但对方致谢,绝不能假以辞色,便道:“我小你两辈,当不起你如此大礼。”

    司马元显惊异更甚,道:“你是?”

    上官逸本以为司马元显会认出他来,面色不愉道:“城西义阳长公主是我娘亲,说起来你还是我外祖父。”

    司马元显颇为尴尬,讪讪地不知说什么好,转身去问候父亲和伯父了。

    王敬c妙空与张氏人赶上前来。张氏看到满地的尸体和周围受伤的人众,道:“哎呀,这里发生了一场大战,死伤了这么多人。”回眸四顾,见司马曜兄弟穿着与众不同,颇有贵族气派,料想是这些人的领袖,缓步走到司马曜面前,看到他的伤口仍在流血,几位卫士忙着包扎,但这些卫士笨手笨脚,半天无法弄好,蹲下身去,道:“流了这么多血,伤口一定很疼吧,我帮你包扎。”冲司马曜笑了笑,取出手帕按在伤口上,从容包扎完毕。

    司马曜抬起头来,与张氏目光交接,立刻被她的美丽容颜所吸引,又听她说话拙朴有趣,情真意切,顿觉伤口似乎也不怎么痛了,道:“多谢姑娘。”心道:朕后宫佳丽无数,却不曾有过如此活泼可爱c美丽大方c善解人意的嫔妃。

    张氏目光与司马曜一接触,脸色微红,立刻转向上官逸,冲他微笑,似乎在说:“我也不是一无是处,还可以护理伤员。”司马曜看在眼里,心中十分不快,问道:“姑娘,那位是谁?”

    张氏虽然人很机灵,但无论如何也想不到面前之人是当今圣上,觉得京城属于上官逸的家乡,也不必隐晦什么,实话实说道:“他是长公主的儿子上官公子,也是我的恩人。”却不知这句话后来带给上官逸无穷无尽的麻烦。

    司马曜道:“是吗?我记住了。”心中却另有盘算,如何让张氏入宫为妃。

    妙空认得司马道子父子二人,深恨皇室中人拆散了她的因缘,向王敬使了个眼色,两人心领神会,便不上前参见,远远地避开了。

    上官逸见张氏正忙着给受伤者处理伤口,却不见了姑姑和王敬二人,微感诧异,回头遥望而去,见他两人立于十丈之外,神色间似乎颇为不满,料想他二人对司马父子的为人十分鄙视,也颇为理解二人感受,便不细问,亦不引见。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