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以赎之名 > 正文 第十六章 阴气太重
    头几天也是熟悉下环境,比较悠闲,并无什么大项目做。吴科跑上跑下,并无时间搭理我。

    一个工厂按理可以推进很多信息化建设,就拿软件来说,除基础的门户achr外,erp的子系统就够你玩的,当然根据工厂的实际情况去取舍和逐步实施。从采购csc仓储,到生管cpisrc财务c资产c决策支持等等,广义上的一achr等也是erp子系统的一部分。不是每个老板都这么想,传统观念认为it仅是技术支撑,消耗着公司的资源,却没有直接为公司创造利润价值,这是一个理解问题。

    刚入职没几天,这一天一早,行政部的那位行政助理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外面撞死一个人!”脸色有点难看。

    “在哪里?”一个同事问。

    “就在门口外面的路边,哎呦,让我缓缓!”她一屁股坐在凳子上,喘着粗气。

    “去看看吗?”我对陈铭套使了个眼色,他摇了摇头,随后就跑到楼顶往下看,这是栋楼3层高,主要是仓管c采购c行政人事c后勤c财务cit及产品研发部的办公楼,与外面的快餐店仅一路之隔。但见一家快餐店门前,停靠着一辆黑色的小轿车,台阶上躺着一个男人,面目看不清,白色衬衣被鲜血染红一片,煞是吓人。很快120救护车和交警赶到,拍照检查了尸体后,用白布蒙上就抬上了车,整个过场就这样真切地裸露在我眼前。

    阿弥托佛,我倒吸一口凉气,入职没几天就碰上这种事情。后来听说是死者在粉店吃粉,一辆小车失控就将他撞上,司机逃逸。下午,那位行政助理女同事不见人影,原来是以身体不适为由请假半天。

    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消失了,这种草根事件后续还源源不断,是草根太多,还是我们失去了方向感?

    工厂根繁叶茂,部门员工众多,犹如一部庞大运转的机器,很快意识到,自己不过是其中的一颗小螺丝钉。厂区内的各办公楼c厂房隔着马路,沟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出于网络和数据安全等因素考虑,工厂对员工电脑的上网权限执行着严格管理,除采购c财务c人事c管理层的电脑授权上网外,其他人都限制上网,qq原则上不给上,我们资讯科好一些。日常沟通主要依赖于电子邮件和广播,每天收到的电邮多如牛毛。

    “公司都没有一a吗?”我问陈铭套。

    “有个毛,老板也没想法。”

    “那上了什么项目?”

    “就采购部上了一套系统,听说是老板找熟人开发的,其他都没有。”他一脸不屑得答到。

    “生管c库存c财务都还手工化管理?”

    “我现在帮他们开发一套财务系统,也就实现基本功能,都是自己内部用的要求也不高。”

    每个办公室区域基本都有个喇叭,广播从前台发出,各种寻人c会议通知等等广播消息每天满天飞。

    偶有其他部门同事电脑c打印机故障,网管忙不过来,就去帮他们处理下。正当我闷得慌的时候,一个男同事拿了份表格上来找吴科,吴科看了两眼就将表格丢给了我:“小梁,你帮处理下。”原来是一楼模具部门的同事,他跟我简单讲解了下需求,是想实现一些excel生产数据的录入和统计,从而自动生成报表。花了几天时间,我帮他们开发完,中间需求还反复确认了几次,公司很多部门连即时通讯都没有,每次沟通都要跑到楼下找人对接。算不上什么项目,一个小应用。对如何部署就犯难了,因还要涉及到后台数据库,我问吴科:“还有多余的服务器可以用吗?”

    “没有,这种小问题直接部署在他电脑上就行了。”

    没有办法,就将应用直接部署到了模具部门一个同事的电脑里。混熟了之后,电脑故障c软件问题c甚至设计辅助系统问题都来找我。

    基本都是迎着夕阳下班,那种感觉真好。我穿上球鞋,开始在僻静的小道慢跑,很快就扩展到了广阔的工业区。忙碌了一天的工人三两走出,飞机频频从上空低矮飞过,一口气还能跑到近海,一条宽阔笔直的公路正在修建,似乎所有人都在忙碌于建设。那规模庞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蓝图正一一展示在我眼前,看起来欣欣向荣,我的脚步紧跟着她,见证着这一切。

    第一个周末的夜晚,晚饭吃罢我正准备看书的时候,听到宿舍楼下有个女人反复大喊:“抢钱啦,抓住他!”我本能地朝窗户外往去,昏暗的夜色苍茫,什么也看不清,声音越来越远。

    “d,又发生这种事情。”陈铭套闻声走了过来说。我直摇头,这种治安状况感觉像回到了东莞,暗想晚上最好还是不要单独外出了。

    终于迎来一个自由的休息日,一种莫名的枯燥包围着自己,周边都是工业区,商业街在2一3公里外的国道旁,更多的人还在厂区里忙碌—他们一周只能休息1天。

    “咚咚!”房间的敲门声,开门一看,是后勤部的2个同事。

    “有事吗?”我问。

    “没事,做个登记,就你一个人住?”一个人手上拿着纸和笔。

    “嗯,怎么公司宿舍还要查房啊?”我为之笑了,在学校的那些日子里,我经常担当这个角色。

    收拾着装,穿过零乱的出租屋和一个集贸市场,就来到国道旁,我坐上驶往关内的大巴。超过1个小时的车程,过了南头检查站便进入了繁华的关内。市图书馆周末挤满了人,拿本杂志静坐在楼梯台阶上,明媚的阳光透过透明的天顶照射到地面上,恬静如水。

    还有一个喜欢去的地方,就是电脑城,在南山赛格电脑城,人流远逊于华强北,在一家笔记本专卖店前驻足,促销小姐对我紧追不舍:“怎么样看上哪个型号?有心想买的话,我今天就可以从华强北调货。”我还在思考着出手的最佳时间。最后买了个p3,不如业余时间里听听小说评书吧。

    回到宝安黄田,天色已经暗淡,夜晚的市井小巷会呈现另一种风景,这里当然没有浪漫的咖啡酒吧,有的只是排档奶茶k厅,和撩客的小姐。

    中午午饭后我会走回宿舍午休,宿舍到厂区有一条必经的十字路口,没有红绿灯,工业区的很多货车横冲直撞,丝毫不顾及行人,我每次经过都十分小心。“如此下去,这路口迟早要出人命啊。”我心想。果不其然,这日下午上班,在路口看见一辆几十吨的大货车侧翻在地,幸好是空载,也未见其他人伤亡,司机在驾驶室动弹不得,作呻吟状,场面有点惊悚。

    宿舍住着4个人,除了我和陈铭套,另2个是产品研发和pc(生产和物料控制)部门的同事,晚上各玩所好:看片c打游戏c看电视。没有电脑,晚上我也只能坐在床上看书c听听收音机。楼下多是产品研发部的同事,一起联成了局域网,每晚联机游戏打得如火如荼,还建了个公司qq游戏群。二楼似乎住着不少家眷,有的人已经在工厂工作很多年,女人平时不上班就专职带小孩。楼下有个女人晚上经常跑上来,找我们聊天:“我们下面女人多阴气太重,还是上来聊聊比较好。”

    9月16日,一个特殊的日子—异乡闯荡整整1年了。中午我走到公共电话亭,拨通了beky的电话:“5块!”

    “哈哈哈!”彼此都笑了。

    “还在东莞?”

    “是,还在那里呆着,现在各镇到处跑,给镇上的工厂做培训。”

    每年的这个特殊日子,我们只是彼此互道珍重。

    没有电脑是个很大的问题,一旦与互联网断线,感觉整个人都与世界断了线。工作还不稳定,而且台式机过于笨重,购买笔记本就提到了日程上来。国庆前的一个周末,我带上信用卡到了华强北赛格,再三对比做了巨大的心理抗争后,咬咬牙最后决定出手了。不要问我为什么,当时身上所有的积蓄也就不到3千块,看上的那部ib笔记本报价5900¥,信用卡刷下去的那一刻,我长吐了一口气,怎么回忆起来像买房似的!

    一部笔记本在那个年代,甚至有点像奢侈品,可以想象一下,深圳的房价在当时也就5一6k一平。早年刚毕业的时候,心怀一个很强的梦想,就是带上数码相机和笔记本,到一个城市工作1一2年,云游天下,那才叫生活。至于成家c置业c归根?那是父辈他们才做的事情。

    梦想渐行渐远,我们都活成了什么样子?

    早年的梦想算是实现了一部分,我兴奋了一天,一夜抱着它,像抱着女朋友一样幸福入眠。

    匮乏感伴随了父辈们一生,在那个极度物质匮乏的年代里,它向下一代遗传,我亦是带着匮乏来到这个城市。到了我的下一代,这种匮乏感已经变得微乎。时间会告诉我们,物质上的满足感,再大也是暂时的,多少人投怀世俗成为了房奴车奴,拿着n位数的收入依然深陷焦虑和不快乐,活在实证主义的陷阱里一一每个人内心充满了比较和竞争,在潜意识里,视生活的目的为通过抬高自己从而获得他人的认知。

    那么,我们仅仅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认知而活吗?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