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大理想小目标 > 正文 第十五章:成事在人,谋事在天
    他考完试和一个同学骑了车往回走,因为夜深的缘故,行人比较稀少。到了开发区,不知什么时候后面跟上来两辆自行车也没在意。“张子坚”,忽听有人喊他的名字,扭头一看,只见一只拳头猛地迎面打来。他躲避不及,眼睛感到剧烈地疼痛,晕了过去。当他醒来的时候躺在医院里,脸上手上裹了几道纱布,东方玉焦急地坐在身旁。

    “小玉,我怎么在这里?”他无力地问。

    “你醒了?身上还疼不?”她焦急地问,“多亏了陈经理下班路过,吓跑了歹徒才救了你。子坚,你知道是谁打你的吗?”

    “我没看清楚是谁。”他想了想说,“我在温海没有树敌,那个人打我的时候还喊了我的名字,显然是有备而来,除了朱彪不会有别人。”他断断续续地说。

    “朱彪,又是朱彪!”她吃惊道。

    所幸是他的伤势不重,休息几天就可以了。东方玉很是内疚,这都是父亲一手造成的,是朱彪干的好事!

    “子坚,都是我不好,是我连累了你。”

    “都过去了,还提它干什么,以后我不用去上课就安全了。小玉,通过这件事看来我们底估了朱彪,我害怕真的有一天会失去你。”张子坚捂着还没有消肿的眼睛说。

    “我也是。子坚,我有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有什么话你说吧,我听着。”

    “我们谈了这么长时间,也是公认的。现在我把一切都给你,只有做了夫妻才能让朱彪死了这份心。”

    “其实,我早就想对你说这句话了。院子里有几件堆放杂物的小屋子,我和陈经理说一声,借我们住一间。”

    通过一个下午的收拾,张子坚和东方玉住了进去。这对相恋了许久的恋人终于有了属于两个人的世界,在这狭小而简陋的小屋里筑起挨打港湾,享受着爱情雨露的滋润。

    且说张子坚的弟弟张子华毕业后直奔温海而来,哥哥在车站接到了他。张子华兴致勃勃地欣赏美丽的街景,抑制不住兴奋由衷地说:“我从报纸杂志上看到报道,说温海经济增长很快,交通发达,环境优美,果然名不虚传。”

    “你刚踏上温海的土地,走马观花地看了半条街就给它这么高的评价?经济发达是可以肯定,环境优美就言过其实。去年省环保部门对全省九个城市进行评比,温海排在地八名能叫环境优美?有了这个黄牌警告后市政府开始下大力气治理环境,比几年前是好多了,但不如人意的地方也不少。”哥哥说。

    “哥,你对温海知道的还真不少嘛。”

    “毕竟在这儿生活了几年,已经融入了这个城市,当然有所了解,不然这几年不是白过了。”

    “这话不错,有见地。”

    到了住处,见了东方玉,张子坚介绍说:“子华,这是你嫂子。”

    张子华正呆呆地看着东方玉,惊叹她的美丽。忽听哥哥提醒,向她羞赧地笑了笑,轻轻叫了声:“嫂子。”东方玉也向她友好地笑了笑。

    哥哥告诉他说:“我们公司正处在发展时期,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其二,吴国风的新饭店开张在即,要你一定帮他个忙,营销呀c策划什么的。”

    “我刚来这里不了解情况,还是你给拿个主意吧。”子华说。

    王光水插话说:“你不是给你弟弟出难题吗?一个是我们公司的老板,一个是老乡,两个都不好得罪。唉,有了书出门打工就是好多了,我们刚来温海的时候到处推销自己,老板就是看不上眼,在介绍信上刷刷写几个字‘此人不合适,退回’。就象劣质产品一样退来退去,差点没信心了。你倒好,刚来温海就有两家用人单位等着你。要是有分身术就好了,可以拿两份工资。”

    “发长篇感叹,现在后悔啦?掏鸟窝不是比读书更有味吗?”张子坚揶揄道。

    “你现在补救还来的及,张子坚上夜校不是拿到了文凭么?”高云补充道。

    “那个文凭算什么,几十元钱就能买一个,清华c北大的都有。”王光水满不在乎地说。

    “怪不得你不思进取呢,怎么能把他的文凭相提并论。”东方玉说。

    吴国风的新饭店在紧张的筹备之中,当然,这一次的投入与上一次有很大的不同。上次只要一个店面几张桌子,有了几千元钱就可以开业了。现在呢,把几年中攒下的近十万元投进去不说,还借了许多钱。从店面装修到员工培训等问题随之而来。他知道,如果没有周媛媛自己是很难下这么大的决心的,如履薄冰承受着从来没有过的压力。他找来一些饭店经营方面的书籍临时抱佛脚的学学,到别的饭店里参观获取经验,一切还算顺利。张子坚一行的到来吴国风c周媛媛自然是热情招待。尤其对张子华,因为几年没见面更是喜欢得不得了。

    “子华,在我们几个人当中数你的文凭最高,今天你的到来真是及时雨,一定要帮我当好参谋。饭店的规模扩大,一切必须从头再来,这出戏不好演哪。开个夫妻店是轻而易举,大饭店的管理呀c环境等等都得十分讲究,你说呢。”吴国风边泡茶边说。

    张子华喝了口茶说:“你们是不是早就预谋好了?我毕了业顾不上休息就奔你们这儿来,想痛痛快快地玩几天,可到了你们这儿一口茶没喝上便给我出难题。”

    他的话刚说完,全桌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吴国风用双手拍着子华的肩膀说:“不是哥哥不让你休息,是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不让你休息。象我们这种小本经营在夹缝中求生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只要把我的事办好了,你说到哪里玩我都陪着你,行吧?”

    “国风哥,我说你首先要做到的是要把精神放松些,大脑整天绷着根弦担心出错越容易出错。只要精神放松了以平静的心态去应对,才能把每一项工作做好,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张子华分析说。

    “你这话可是说到了正点上了,因为精神过分集中,在工作中出过不少差错,看来平静的心态是最重要的。”吴国风答道。

    “看来嫂子比你平静多了,她是成竹在胸啊。”张子坚打量着他们两口子说。

    “我比他也好不了哪里去,都是新媳妇坐轿——头一回。”周媛媛说,“今年的七月一日是香港回归的大喜日子,举国同庆,许多企事业都将放假,是一个难得的商机。我和吴国风都商量好了,就定在那一天开业,营业执照等相关证件已经办齐,只是时间紧了点。”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了,来得急吗?”张子坚吃惊道。

    “装修已经进入扫尾阶段,几天内可以完成,定购的桌椅餐具等设备按时交货不成问题。这些天我们都是忙到深夜才睡,都瘦了一圈了。”

    “子华,你都看见了,这就是特区的形象——孺子牛精神。很多企业都是这样,用劳动做基石,用汗水调和泥浆才筑成了商业城堡。”不觉中张子坚说出一番哲理来。

    “今天刚到,你们就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让我对温海有了初步的认识。我一定用我的所学为我们皖西饭店当好参谋,或者说为吴老板的商业城堡添砖加瓦吧。”张子华说,“上次听说你要开大饭店我就做了一番思考。对于饮食行业我不是太了解,但都属于经济生活,都有相通之处。我的看法是,餐饮属于服务行业,重在‘服务’二字,必须把这两个子吃透。现在有人提出‘温馨服务’,这‘温馨’这两个字实在妙,可谓一字千金,体现了这个行业的灵魂。顾客来的目的是什么?看中的是你盘中美味c热情周到的服务c优雅的环境c高雅格调,一份回家的感觉,这就是‘温馨’二字的涵义。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揣摸顾客的心里,紧跟时代潮流。同时,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要人云亦云,照搬别人的模式。以新c奇c美吸引顾客,以美味c特色c如家留住顾客。”

    在座的几个人都暗暗地为张子华的这一番话叫好,不愧是有文凭的人,见解就是独到。

    “特色上我们准备的是以家乡的菜为主的皖西菜系,在温海仅我们一家,应该有成功的把握。”吴国风拿出一份拟好的菜单说,“为了保证原汁原味,许多原料必须从家中运过来。”

    张子华接过菜单一看,有虾米豆腐丁,豆皮蛋汤c五香珍珠汤共计二十多道菜,全是家乡宴席上的当家菜。

    “原料从家乡运过来这一点很重要,虽然有的东西在这里也有,但味道就是不一样。”张子华说,“你现在面对的是以打工者为主的档次较低的消费群。而新饭店开张,面对的是收入较高的本地居民和商人,而天天为找工作忙碌的打工族来这里用餐的可能性极小,你将如何提高知名度?”

    吴国风呆了片刻,说:“这个问题还没想到,你这一说倒提醒了我。”

    王光水插话说:“在门口挂个牌子人家就知道开的是饭店而不是皮鞋厂就可以了。再高档一点在门口发一些传单,报纸电视上做广告。”

    “王光水,你这话可就错了。现在抛弃普通打工者这个消费群去迎接中高档消费群,这二者如果衔接不好就会陷入困境。只要你的知名度提高了,顾客满意又会带动其他顾客到来。”

    张子华说出其中的厉害关系,让吴国风和周媛媛吓了一跳。仔细一想,他的话不无道理,自己怎么没想到呢?有人说创业难,这话一点不假。千头万绪,忙了这里丢了那里,事无巨细都必须认真对待。

    “你说有什么方法提高知名度?”周媛媛问。

    “当然是通过报纸‘电视做广告c发消息。”

    “以前我想过在报纸上做广告,可广告费太高火柴盒那么大的一块需要几千元。象我们这种小本钱折腾不起,只能望而却步。”吴国风皱着眉头说。

    他们以为张子华能想出什么高招,原来是花钱做广告,报纸电视上天天有,谁稀罕?况且吴国风正为一笔钱的缺口而焦急呢,大家都呆着不说话,刚才的活跃气氛一下子不见了。张子华打破沉寂说:“我知道这需要很多钱,对于我们来说不太现实。这件事交给我来办吧,不会花你一分钱。”

    “你有什么好办法?不要一分钱的好事轮不到我们打工者头上。”王光水满不在乎地说。

    “事件尚为办成,暂时保密。”张子华卖了个关子,吊住大家的胃口。接着他们又为吴国风凑齐了余下的资金缺口,并解决了一些相关问题。

    吴国风给每个人的杯子加满水,端起杯子提议道:“来,我们以水代酒,预祝我们的‘皖西风味馆’顺利开业。大伙儿都举起杯子碰了一下喝干了,他们爽朗的笑声感染了其他几名打工妹。这是一群热血青年,用勤劳和汗水浇灌着艳美的花朵,用满腔的热情和梦想编织着绚丽的明天。

    在哥哥的帮助下,张子华进入嘉茂鞋业公司。谁都知道,皮鞋这个行业的市场变化最快,紧盯市场是没个企业必备的功课。张子华虽说有了大专文凭,对于鞋业方面的知识知道的不多。陈经理找来许多有关皮鞋设计c流行鞋样之类的资料给他阅读。就这样,刚走出大学校门的他钻进皮鞋这一行业去勤奋钻研,用他独到的眼光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