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无良男媒,要先行先试 > 正文 74.冤家的交易
    吴良薪从他爹家出来,却引起了吴有窝的不安,这小子拿新生的孩子做文章,深究孩子的父亲是谁,还以此去戴家讹钱。这戴家岂能一而再再而三地让他欺负。

    万一这家伙去戴家闹腾,把事情搞大了,难免不牵出远安未婚先孕的事情,到时候远安再供出自己,那可就麻烦大了,流氓罪是他们爷们儿坐实了。

    这是大革命的非常时期,搞着运动,动不动就要挨批斗c关禁闭的。

    想到这里,吴有窝也没心情细嚼慢咽了,他得去找吴良薪,把道理给他讲明白,老老实实少折腾,别再为此吃苦头。

    当他来到村西头哥哥家,发现已经来晚了,家中空无一人。因为家里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加上民风又好,门从来是不锁的。

    吴有窝推开门扫视屋内,突然一物映入眼帘,就是吴良薪整日不离身的宝贝——手表。

    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打着我的旗号,坑我亲家的钱,挥霍我养儿育女的辛苦费,也该我享受享受了。

    吴有窝随手将手表放到兜里,径直出了他哥哥家。暂时束之高阁吧,自己上岁数了,也戴不得这手表了,看将来能否派上个用场。

    吴有窝的二儿子吴良闯,是一个踏实稳当能干的青年,转眼也二十五六岁了,这个儿子深得吴有窝的喜爱。

    吴良闯跟吴良薪不一样,从小就喜欢干农活,一直以来跟着他爹下地干活,地里的活计个个在行,给人一种勤劳务实的印象。

    眼见自己也是地地道道的大龄男青年了,他也跟他的哥哥一样,到龄难娶。这样一年又一年地过日子也不是办法。一直在村子里这么靠下去也没有前途。

    他环顾吴李庄,缕一缕村里的这些人,祖祖辈辈在这里繁衍生息,很难有什么变化。

    村里唯一一个出去的就是程有学的大爷程煥地,民国时期因为活不下去了,独自一人下了关外,也叫“闯关东”。

    当时的程氏兄弟也是非常穷困,老话说“树挪死,人挪活。”程煥地凭着一股子干劲到了东北,开出了一片土地,居然扎下了根。

    不仅凭自己的双手成家立业c生儿育女,还过得挺滋润。

    他的弟弟程煥田,也就是程有学的父亲,留在家中,也是自打娶了邻村张氏之女才得以翻身过上富足的日子的。

    在二儿子吴良闯的心目中,程煥地就是本村的英雄,是他心目中的偶像,私下认为,程煥地的人生之路或许就是他的前途所在。

    所以跟他哥哥吴良薪不一样,他哥哥对程家的关注点,就是如何能够娶上像张氏那样的闺女,人财两得。当程有学结婚时,自己跑前跑后像个小丑似的。

    吴良闯也喜欢去程家,但去了程家更多地是打听程煥地闯关东的故事,对程煥地何时回来探亲更为关注。

    再就是程有学有个妹妹,跟吴良闯年纪大小相仿,从小一起玩大,本是可以走在一起的,可就是因为吴家家风不好,一直没有成就姻缘。

    程有学的妹妹程有婉,因为家里条件好,挑挑拣拣,耽误了嫁人,真是命运弄人。后来,在大运动中,划定家庭成分,她也成了富农,成分不好,又耽误的嫁人。

    在那个家庭成分决定一切的时代,成分高的子女不能当兵,不能当公职人员,甚至也不能上学,所以在婚姻方面,也是男的不好找老婆,女的不好找婆家。

    现在看吴良闯跟程有婉还真有的一拼,都是大龄青年了,一个是家里穷c爹不管,娶不上;一个是老姑娘c成分高,不好嫁。

    婚姻就是这么奇怪,按说一个难娶,一个难嫁,正好可以结合,不都一起解决了问题了吗,可就是没这么简单的。因为她要的他达不到,他想的她有欠缺。

    隔上几年,在关外闯荡的程煥地就能回来探探亲,虽说年轻离家,在外成家,但根子是吴李庄的,到老了还有叶落归根的念头。

    弟弟程煥田刚娶张氏那阵子,日子渐渐红火,也成了地主一级,哥哥回来探亲,有矮人三分的意味。

    后来解放了,地没了,还被定上个较高的成分,哥哥程煥地再回来,就成了贵客了。人,没变,也不是情分变了,而是身价不同了。

    今年过年的时候,程煥地也回来了,带着他的一个孙子,在村里住了不短的时间,有时间吴良闯就去找老头聊天,打听关外的事情,投奔的意向也比较明确,程煥地也对吴良闯比较满意,给人的感觉就是吴良闯很勤快,也很有力量。

    正是秋种以后发苗的农闲时期,吴良闯的关东之行已孕育多日,他准备给父亲商量,要去投奔程煥地老人家,自谋前程。

    在大家眼里,吴良闯还是个懂事的孩子,有事都会遵从他爹的意思,所以这么大的事情,一准会向他爹商量。

    这一天,憋不住的吴良闯给他爹说道,“爹,我也二十五六了,眼看在村里也没什么出路了,我想到东北去,投奔程煥地老大爷,看看有什么前程没有?”

    吴有窝听到这里,内心还是很悲戚地,“儿啊!老子无能儿受罪啊!都怪我没本事,让你老大了娶不上个媳妇,你出去闯荡闯荡也好!在家里还多口人多一张嘴吃饭,不够吃的啊!”

    “行了爹,你可别说这些了,我哥还没娶媳妇呢,你先别说我的事了。”吴良闯安慰道。

    吴妻听到儿子的计划,虽感到意外,但也没别的好办法了,随之也支持他的想法,说道,“去了那边多捎信回来,实在混不下去,就再回来啊!”

    吴良闯得到父母的恩准,开始准备下关外了。他娘担心路上受委屈,把平时养老母鸡下蛋换的些零钱给他,吴良闯只拿了很少的一小部分。

    该轮番他爹表示表示了,他爹也身无长物,正好刚去吴良薪那里,意外地把手表给带回来了,这手表对自己也没啥用处。

    吴有窝把正在打包袱的吴良闯叫到一边,“老二啊!你出远门了,当爹的也没什么给你,这块表你拿着,将来看看有用吧。”

    吴良闯一看,这不是平日里他哥哥显摆的那一块表吗,接着推脱道,“爹,我不要,这不是我哥哥的表吗,你把他给了我,这算这么回事啊!”

    “我给你的,就是我给你的,不关他的事!”

    “不行,我坚决不能要!”

    看到父子俩又吆喝,又推推搡搡地,吴妻赶紧过来一看,便是一惊,“这表怎么上你这里来了啊?”

    “你这老婆子少管闲事,这里没你的事!”吴有窝不耐烦地喊道。

    “你把这表给老二,不是让他俩结仇吗?”吴妻说到了要害。

    吴有窝一想,你这里说得也是,这一块表,处理不好,会让家人反目c兄弟失和,还不如不拿回来。

    要是把表送回去吧,又觉得心有不甘,不能太便宜了那吴良薪。可是拿着吧又不当吃又不当喝,还不当钱花。

    正在盘算着如何处理这表呢,忽一抬头,从院墙上望出去,赵老头又闲逛到此了,这是老吴家的死对头,过去他会对这表感兴趣。

    吴有窝跑出去,“哎!老头!”

    赵老头一听,回过头来,问道,“怎么了,爷们,听说你闺女给你生了外甥孙子,你没去看看啊,我听说吴良薪已经去了呢!”

    “爷们,我今天没时间给你叨叨这些事,这个卖给你,便宜了!”吴有窝说着,把表伸到赵老头跟前。

    “哎呦!这不是吴良薪的那块表吗,怎么在你这里?”

    “这你就不用多管了,我只问你买不买?”

    “多少钱?也得看看价钱合适不合适?”

    “咱爷们都街里街坊地,不多给你要,四十吧,他买了才几个月,买的时候六十,都老爷们儿了,给你下二十块钱。”吴有窝还表现得十分疼惜。

    要不说,有时候老头儿就是小孩,思维是一样的,此时的赵老头却打起了小算盘。他料定这手表的事吴良薪不知道,自己将这表买下来,一来可以让吴良薪生气,二来还可以让他父子俩掐架,自己看热闹。

    赵老头还价道,“我们庄户人家要这玩意儿干嘛,我老了,也没大用处,不想买了,不过你们家要是实在等着卖了手表,换钱买米,我倒是可以考虑考虑。”

    “那你能出多少钱?要是合适,我就卖给你!”

    “二十吧,你看要是行,我就回家拿钱去,要是不行,你就自己戴去。”

    “行吧,赔点就赔点吧,都是一个村子的老爷们了。”

    就这样以二十块钱的价格,这对老冤家做了一次买卖,背着吴良薪,这块手表易主了。

    吴有窝拿到二十块钱,自己留下十块钱,把那十块钱给了二儿子吴良闯。吴良闯也不知道这钱就是那表换来的,就接下了这钱,这是他爹唯一能够给他的了。

    那个年代能够下决心闯关东不是个简单事儿。因为一旦走出吴李庄,就意味着不能回来了,在外创得好c创不好,都得忍着c扛着,因为走出吴李庄,家里就不会再考虑他了,甚至回来都没有睡觉的地方了,感觉就跟外人一样了。

    这也是吴有窝说什么也要给二儿子吴良闯一些钱的原因了。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