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先明之功揽到自己身上,不过季阳并不想用天威来治国,所以没有采纳他们的建议,实事求是,把功劳监测气象的功劳给了星宿书院,也算是给星宿书院打一次广告。
“皇上,这么说恐怕不妥,天威岂是人力可以胜之,百姓听闻是天地发怒,必然不敢与天地抗争。”辰央说道。
“恩,那就再加一句,事在人为,人众胜天。”季阳说道。
“皇上圣明。”辰央说道。
季阳这边下命令后,圣旨直接送到电报局,电报局再向全国各省发送,让各省巡抚马上动员起来。
历朝发生天灾,皇帝经常会把罪责揽到自己身上,然后下个罪己诏,以此来平息天怒感动百姓。这一次季阳没有揽罪,也没有代天,而是说明四海八荒都会遭灾,乃是无差别的,跟谁都没关系。
朝廷消息一传开,马上在整个太昊皇朝引起新一轮震动。好在之前打败瓦剌鞑靼和兀良哈,季阳树立了无上权威,不然肯定有人骂他为政不仁,引得天地动怒。
有权威好办事,季阳怎么说的,大部分百姓都选择相信。于是家家户户都开始往地窖里储存粮食,煤炭,有些jiān商看到这个情况,马上开始囤货提价。
然而价格还没提起来,朝廷的“平价令”就下来了。
大米玉米土豆小麦等多种粮食,和煤矿木炭菜油花生油鲸鱼油等物资都被列入平价目录里面。
评价令自然引得许多jiān商不满,甚至有两大商会的人,在私底下说季阳对商人太苛刻了,好不容易有机会赚钱都要管。
季阳并没有在意他们的说法,想用道德约束利益,显然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对付这些jiān商,最好的办法就是下令管制,同时大量输送平价令内的物资,使得他们囤货提价的目的瓦解。
若是一般皇帝,显然做不到这点,但是季阳握有两大商会,蜀川和吉州两大粮仓,正好可以应付这样的局面。
尽管两大商会有些人不愿意,但是可惜,平价令内的物资只是商会很小一部分生产内容,他们根本无法和商会以及朝廷作对,只能按照季阳的吩咐,向市场大量抛售这些物资,以抵御其他jiān商。
平价令和物资抛售双管齐下,jiān商们的想法破产了,他们为了抵制平价令,宁愿把货物烂在仓库里也不卖,结果大量物资进入市场,瓦解了他们的无赖策略,最后不得不跟着出售物资。
大多百姓并不知道背后的暗流汹涌,少数人觉得很奇怪,以往天灾人祸的时候,jiān商们都会囤货提价,为何这次粮食价格一点都没涨。
想不通,最后也只能归咎于当今圣上仁德,感化了那些jiān商。
第五百八十二章
谨慎考虑,秦霜没敢给游坦之重任,而是把他安排在身边当副官。副官的权利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绝对在秦霜的掌控之中,不怕游坦之弄出意外。
游坦之本没打算一来就挑大梁,所以并不介意这个安排。
“秦将军,我有一个疑问,为何这么久你们还在哈州城。鞑靼和兀良哈这么多人马,每天消耗的粮食可不是道。
“如果不方便的话,可以不说。”游坦之补充一句。
“你现在已经是我军副将,有资格知道计划,我也正想跟你说说接下来的行动。考虑到双方实力差距甚大,我军拟定了一个名为直捣黄龙的作战计划。这个计划并不是我提出来的,而是参谋部经过仔细研讨之后做出的决定。”秦霜说道。
“直捣黄龙?”游坦之诧异道。
“对,我打算一边正面强攻,一边派人从海上绕到马洲一带,从那里登陆然后直接进攻满人京都。以我军的实力,完全可以在敌军反应过来之前,攻占京都。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哈州城,但是通过电报联系,命令早就下达吉州海军部。想必现在,海军应该到了马洲。”秦霜说道。
“海陆协同作战,没想到,以你的xìng格在稳居上风的情况下,竟然会采取奇招。”游坦之惊讶道。
“成功率达到七成以上,算不上奇招。”秦霜说道。
“对你来说,没有八成以上成功率都算奇招。”游坦之看过秦霜的资料,以及上次跟鞑靼兀良哈打防御战的情报,一切都表面秦霜是个谨慎稳重的人。
便是较为大胆的人,通常也不会在稳居上风的情况下选择奇袭,秦霜这个决定真的出乎意料。虽说是参谋部想出来的,最终还是要秦霜来决定。
“这个计划的最终决策人是皇上,换成我,不会轻易冒险。”秦霜说道。
“一开始皇上不是说三个月吗,为何突然变卦?”游坦之问道。
“据说是星宿书院的气象研究院传来的消息,今年辽东会提前三个月左右下雪,整个中原的气温都会比往年低很多,所以我们只有一个月时间了。”秦霜说道。
“还有这种事,不知他们如何测算出来,真是够玄的。”游坦之说道。
“我也不清楚,不过这些天辽东的气候的确有些异常,我修炼天霜拳,对寒流的感应十分敏锐,气象研究所的推测应该没错。”秦霜说道。
“我初来乍到,不是很熟悉辽东的气象,并不知其中差别。”游坦之修炼冰蚕dú掌,也是冰属xìng真气,对寒流同样敏锐。但是第一次来辽东,游坦之还以为这儿的气候本来就这么yīn凉。
关于寒流突来的原因,很少有人知道,季阳也只能猜测,大概是小冰河时期来了。可能是风云世界的天灾都比较迅猛,小冰河时期一到,肯定比普通世界更加寒冷。
小冰河时期指的是明末整个中原冬天奇寒无比的几十年。这一时期的年平均气温都很低,夏天大旱与大涝相继出现,冬天则奇寒无比,连GD等地都狂降暴雪。
要不是气象研究院预警,季阳都差点忘了这茬,所以才让参谋部紧急策划新攻略,采取了奇袭制胜,速战速决的战斗方案。
与此同时,季阳开始动员全国,储存粮食和煤炭准备度过艰难的小冰河时期。小冰河当然不会只光顾太昊皇朝,整个世界所有国家都将遭受天灾的频繁侵袭。
而游牧民族恰恰是一个对天灾抵御能力特别弱的种族,普通降雪都会要他们的命,更何况长时间降雪,大旱大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没有吃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抢,所以接下来还要面临不间断的战争。
“天地不仁,将降大雪于人间,四海八荒皆受其难。星宿书院观测气象,得以先明,朕决议举国抗灾,存粮储物,不得懈怠。”季阳要动员全国抗灾,自然要想一套好的说辞。
一开始官员们建议他把先明之功揽到自己身上,不过季阳并不想用天威来治国,所以没有采纳他们的建议,实事求是,把功劳监测气象的功劳给了星宿书院,也算是给星宿书院打一次广告。
“皇上,这么说恐怕不妥,天威岂是人力可以胜之,百姓听闻是天地发怒,必然不敢与天地抗争。”辰央说道。
“恩,那就再加一句,事在人为,人众胜天。”季阳说道。
“皇上圣明。”辰央说道。
季阳这边下命令后,圣旨直接送到电报局,电报局再向全国各省发送,让各省巡抚马上动员起来。
历朝发生天灾,皇帝经常会把罪责揽到自己身上,然后下个罪己诏,以此来平息天怒感动百姓。这一次季阳没有揽罪,也没有代天,而是说明四海八荒都会遭灾,乃是无差别的,跟谁都没关系。
朝廷消息一传开,马上在整个太昊皇朝引起新一轮震动。好在之前打败瓦剌鞑靼和兀良哈,季阳树立了无上权威,不然肯定有人骂他为政不仁,引得天地动怒。
有权威好办事,季阳怎么说的,大部分百姓都选择相信。于是家家户户都开始往地窖里储存粮食,煤炭,有些jiān商看到这个情况,马上开始囤货提价。
然而价格还没提起来,朝廷的“平价令”就下来了。
大米玉米土豆小麦等多种粮食,和煤矿木炭菜油花生油鲸鱼油等物资都被列入平价目录里面。
评价令自然引得许多jiān商不满,甚至有两大商会的人,在私底下说季阳对商人太苛刻了,好不容易有机会赚钱都要管。
季阳并没有在意他们的说法,想用道德约束利益,显然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对付这些jiān商,最好的办法就是下令管制,同时大量输送平价令内的物资,使得他们囤货提价的目的瓦解。
若是一般皇帝,显然做不到这点,但是季阳握有两大商会,蜀川和吉州两大粮仓,正好可以应付这样的局面。
尽管两大商会有些人不愿意,但是可惜,平价令内的物资只是商会很小一部分生产内容,他们根本无法和商会以及朝廷作对,只能按照季阳的吩咐,向市场大量抛售这些物资,以抵御其他jiān商。
平价令和物资抛售双管齐下,jiān商们的想法破产了,他们为了抵制平价令,宁愿把货物烂在仓库里也不卖,结果大量物资进入市场,瓦解了他们的无赖策略,最后不得不跟着出售物资。
大多百姓并不知道背后的暗流汹涌,少数人觉得很奇怪,以往天灾人祸的时候,jiān商们都会囤货提价,为何这次粮食价格一点都没涨。
第五百八十三章 个人采访
为了更加深入的号召百姓团结起来抵抗即将到来的灾难,季阳首次进行了个人采访,通过皇家报馆和百姓的对话。
来采访他的“文师”叫做萧易暖,本是一个千金大小姐,。通过报纸看到了很多民生,官府,商界,工农,军事问题,给萧易暖的感触特别大。
萧易暖的思想渐渐打开,终于在看到关于八部之中,农部女尚书董舞的报道,以及南洋东洋水师,一些英勇无畏的女指挥官的新闻,萧易暖毅然放弃了家庭安排的命运,来到了皇家报馆应聘。
至于为何选择皇家报馆,纯粹是她家在京城,离得更近。
此时的人们还比较保守,对女xìng参军做官工作的问题,比较抵制。萧易暖的家庭又很传统,所以她的应聘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不管怎样,最终萧易暖成为了皇家报馆第一个女xìng文师。也有人叫问师,因为他们采访的时候总是问别人问题,也有人称之为刀笔吏,因为他们要捉笔编写。
萧易暖成为文师后,最关注的是女xìng工作,参军做官的问题。不过很可惜,萧易暖鼓吹女xìng走出来的一些报道,都被皇家报馆否定了,没有一篇报道出去。
她还是比较聪明的,知道自己刚进皇家报馆,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同,就写这些大多人抵制的东西,没有人会欣赏她。于是萧易暖开始跟随主流,专门追踪官府贪污,民生困难,jiān商恶主,军事战争等方面的新闻。
萧易暖练过武功,六重境界,境界不高,各地跑没问题。通过辛勤的工作,萧易暖在中原各地采访得到的新闻,逐渐登上了皇家报纸。为了抓**新闻,萧易暖经常跟着御剑阁跑,跟剑晨关系还不错。
因为她是唯一的女文师,家里也有背景,受到了一些特殊照顾。当然,萧易暖本人的能力也是毋庸置疑的,可以说是新时代的女xìng。
这次被选中,负责皇帝的采访,萧易暖激动地好几天没睡着。她反反复复地研究皇帝的习惯,准备衣着和措辞,力求在皇帝面前留下好印象。
萧易暖特意请人做了一件米色长裙,上身是白色衣裳,看起来文雅恬静。她这套衣服在汉服里面叫做袄裙,小女孩穿起来很可爱,萧易暖这么打扮显得更年轻。
汉服有很多种类,尤其是女xìng服饰,五花八门,都挺好看的。比较流行的有齐胸襦裙,从这件裙子可以看出来,虽然大家嘴上保守,实际上对女xìng已经逐渐开放了。
采访的地点安排在御花园一个亭子里,摆了一张椅子和桌子,桌子上已经摆好差距,萧易暖和两个助手站着等待。
两个助手一个负责记录,一个是画师,负责画下采访情景。尽管他们走过中原各地,采访过许多危险的事情,依旧十分紧张。
在萧易暖的想象当中,皇帝应该是一个四五十岁,相貌庄严的成熟男人。不过当季阳走过来坐下时,萧易暖愣了一下,这可是皇上的位置,难道这个年轻英俊的青年就是皇上?
季阳并没有特别准备,衣着和平常差不多,也没有带丫鬟,坐下后先喝了一杯茶,然后说道:“都坐下吧,你们有一个时辰。”
“您就是皇上?”萧易暖吃惊道。
“不然呢,还有哪个男人可以在御花园里随意走动。”季阳说道。
“草民见过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三人不约而同跪下行礼,萧易暖还好一点,两个助手紧张地有点抖。
“不必多礼,我早就取消了君民跪拜礼仪,你们不知道吗。”季阳摆摆手,天天看别人跪拜挺烦心的,主要是动作太复杂,浪费时间。
“您是圣武大帝,我等岂能不行大礼。”萧易暖道。
“你知道吗,一个人跪多了很难站起来,一个站不直的人,你指望他能做出什么成就来。我不希望太昊皇朝的百姓习惯卑躬屈膝,尊敬放在心里就好了。”季阳说道。
“快,写下来。”萧易暖听到这句话,顿时精神一震,叫旁边的助手记录。随后萧易暖整整礼仪,恭敬地看向季阳:“皇上,礼仪岂可轻言取消,若是不行跪礼,我们见了您应该如何行礼呢?”
“文人武人之礼都可以,朝廷文武大臣,便是这样行礼的。”季阳说道。
“若不是文人也不是武人,只是一个寻常小民该如何?”萧易暖问道。
“择其一,或者鞠躬。”季阳说道。
萧易暖心里点头,鞠躬当然比跪拜方便得多,而且不失敬意。
“今天我跟百姓讲话,就不说文人之词了,我说的直爽一些。根据星宿书院气象研究院的测算,今年的冬天来得更早更冷,而且可能会持续多年,所以我们要做好长期抗灾的准备。”季阳说道。
“这个消息我们已经听说了,不知为何天象突变?”萧易暖问出一个大家都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