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明漕事 > 第 141 章
    孙了?

    媒婆一个一个来说,孟纶都不满意,有些女人长得太丑,影响下一代的长相,有些女人太骚,闻着都有味儿。末了,终于有一个快要跑断腿儿的媒婆来说,“邻村有个秀才,六十多了,快死了,女儿要出嫁,希望女婿买一口薄棺材,让人死了有个房子住,入土为安。”

    孟纶心想,娘皮的,要死了还嫁女儿,又想那老头六十好几,是否女儿也二十七八了。想到此处,孟纶挥手,“不要,不要,老子是娶媳fù,是喜事,不是来找晦气的。”

    孟纶想错了,那女儿很美,年纪也不大,最多十六七岁,娶回来生儿子再好不过了,不是太嫩,也不是太老。

    孙秀儿嫁给了孟纶,彼时的孟纶有钱,他从陈友谅军中回来的时候,大把的宝石,还有金子,就藏在床下头的地缝里头。孙秀才死的很风光,才嫁了女儿不到一个月,他就被吹锣打鼓的送上路了,有和尚来念经的,还有道士来引渡的,反正佛道一家亲嘛。

    孙秀才的丧事,花了整整一百两白银。这是一个大数目,大家都看得见却又心恨恨手痒痒的大数目,孟纶却觉得很高兴,老丈人死的风光,也是自己的面子。

    孙秀儿是个腼腆的小家碧玉,并没有甚么气度,甚至算得上是小气,并且在以后的生活中,有越来越小气的趋势。包括给自己的亲爹做白事,都觉得太奢靡,她时不时埋怨孟纶不该如此花钱,尽管死的那个是她的亲爹。

    女人强悍的主宰权大部分源自于自己的美貌,以及男人对她的容忍度。孙秀儿很年轻,又是个清白的处.子,开头那两年,孟纶的确很爱惜她,几乎是捧着哄着,宝贝儿叫着,只差哄着女儿一般千依百顺了。

    次年冬天,孙秀儿生产了,那是一个冷极了的冬天,孟纶那天也不知撒甚么野,竟又跑到花楼喝酒去了,那个时候,他还能找红牌的姑娘,他手里还有钱。

    那夜的雪大极了,一脚下去,能踩出个窟窿,孙秀儿疼得死去活来,在自家的炕上生了个儿子,她拿剪刀自己剪断了脐带,孩子身上和她手上全是血。孩子光着身子躺在母亲身边,竟然一声都不吭,哭都没哭一下。

    孙秀儿脱力在产床上,伴随而来的,是孟微冬的出生。

    作者有话要说:  开个小剧场:

    1,作者为毛无声无息要写孟微冬?

    答曰:作者写正文真的水平不够,或许写小传的水平高一点。

    2,你就告诉我,霍青棠和谁好了?

    答曰:这很重要吗?难道不是孟微冬和顾惟玉各自精彩吗,女主究竟有那么重要吗?

    3,作者还想不想好好写了,想不想好好做人了?

    答曰:尔等只当作传奇看,传奇都是没有逻辑的。

    观众:纷纷吐了。

    ☆、孟微冬传

    五岁以前的孟微冬算得上是快活的, 孟纶还有点钱, 他能去私塾,回家来孙秀儿也抱着他能识几个字, 孟微冬比同村子里其他的孩子要快活得多,他甚至还有专门的书袋,那都是其他穷人的孩子所望尘莫及的。

    人说花无百日红, 好景也不会太长, 就是孟微冬五岁那一年,孟纶与一个妓.女好上了,那女子挥金如土, 时时还要吞食丹yào,吃风饮露,这些不知道都是哪里学来的坏习气,一个娼门女子竟然有如此费钱的爱好。

    不过孟纶喜欢她, 也愿意供养她。因为她很美,也很温柔。

    孟微冬悄悄跟着父亲,去见过那女子一回, 那女子穿一种薄如蝉翼的面料,叫不出名字的面料, 面上很白净,头上簪着一根白玉簪子, 孟微冬在后头看了很久,确实很美。最起码,比他母亲要美得多。

    孙秀儿小家小户出来, 身上没有半分书香气不说,还小气,将钱财看守如生命般小气,家里开了二两ròu,数出几个铜钱,家里翻了一瓶酱油,又数出几个铜钱,数来数去,天天都是那几个铜钱。

    孟纶受不了,他昔日就大手大脚惯了,他是娶了个媳fù,并不是娶了个亲娘进门。孟纶不回家了,头两年那点浓情蜜意也淡了,于是他又去青楼厮混,但都是露水情缘,直到遇见了这位花妓。

    这女人别的不行,起码在孙秀儿看来,这女人样样都不如自己,唯独花钱是绝门功夫,半年还是一年,孟纶养着她醉生梦死,花光积蓄。那一年的冬天,孙秀儿拿着菜刀要剁了那烂婆娘。

    雪下得真大啊,孙秀儿将孟微冬带着,千里寻夫一般,一个弱女子带着年幼的儿子往花楼里跑,手里还握着一把菜刀。那一刻孟微冬觉得母亲是勇敢的,是很勇敢的,这才是一个当家女人应该有的气势,但这一天来得稍稍有些晚。应该最早的时候就应该把那婆娘丢进猪圈,住上三五天,届时男人看见都作呕,谁还要养着她。

    当然,孙秀儿不知道儿子的心事,孟微冬也没同母亲出过这种馊主意,他毕竟是个男子汉,这种挑拨女人打架的事情,他干不出来。反正两女相争,必有一伤,最后还不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孙秀儿的菜刀并没有给她带来多大的勇气,进了花楼,她连那个女人的面儿都没见到,就被撵出来了,女人扑在雪地里大哭,伤心伤肺。孟微冬拿起那把因为久握还温热的菜刀,进门去了。

    孟纶也没做甚么,男人成日里拱在女人身上也没甚么意思,除了打qiāng就是放pào,那也有个限度,男人也要喘口气。孟微冬提着菜刀进去的时候,孟纶就在喘气,他在赌钱。

    那个女妖精一般的女人挂在孟纶身上,手臂吊着,上头还有两只玉镯子,不知为什么,那一刻孟微冬很气愤,孙秀儿这样吝惜钱财,通通被孟纶毫无所觉的挥霍了。小孩子进了门,牌桌上的人吃喝逗乐,谁都没看见门边上站着一个孩子,那孩子站在孟纶身后,悄无声息。

    女人或许是嗅到了甚么不寻常的味儿,扭头来看,孟微冬的手又快又狠,他拿菜刀在女人的颊边狠狠划了一刀。

    孟微冬还是个孩子,既然是孩子,就对力道把握没多大的准头,他划拉的颊边,女人在惊恐之下,反而将脸凑过来,孟微冬划伤的是女人的鼻子,一直顺延到右眼的眼角窝。那是一条太长的伤口,那女人眼睛里都滴出血泪来,一滴、一滴,最后串成了串子,血流半面。

    孙秀儿终于发现儿子不见了,她扑进来的时候,瞧见疯了的妓.女,一脸震惊的男人,还有孟微冬手里的菜刀,孙秀儿当下就把儿子推开,捏着菜刀对那女人又砍过去。“啪”,菜刀掉地上,孟纶抽了孙秀儿一巴掌。

    后来,孟纶赔钱,赔了个倾家dàng产,那妓.女答应不告官,可她毁了容,想是想起来,心里意难平,还是将孙秀儿给告了。孟纶打算去坐牢,他也不打算让一个女人去坐牢,毕竟那还是他的女人,一张床上睡了许多年的女人。

    孟纶还没去顶罪之前,孙秀儿就先去自首了,她愿意入牢狱,十年八年的都可以。可孙秀儿想天真了,这根本不是十年八年的问题,她进狱门还没有一个月,就被jiān.污了。狱中没有秩序,然后孙秀儿想不开,自己咬舌自尽了。

    府衙里要赔钱,后头孟纶不答应,巡抚衙门出面调解,又赔了一次钱,这一次是大数字,孟纶有些动摇了。一千两银子,一分都不少,孟纶觉得自己赚了,因为那时候朱元璋正在推行法治,当官的一有纰漏,朱元璋抓一个就杀一个。再这么闹下去,巡抚都要落个流放的下场。

    孙秀儿死了的三年内,孟纶一共得了一千八百两银子的赔偿金,许是他伤透了心,又开始花天酒地,成了花街柳巷、赌场教坊的常客。那一年,孟微冬已经八岁了。

    这三年内,孟纶给孟微冬找了一个后母,后母既不漂亮也不温柔,更不识字,只会一桩,做饭。

    后头的孟微冬想,也不对,还有一桩,那女人会叫.床,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似能把这屋顶掀翻了。

    第四年,这女人跑了,听说是跟一个外头来的富商跑了,孟微冬很是不解,哪个富商这么会找,找一个这么难看的女人,难不成就是喜欢她那把惊天地泣鬼神的嗓子?

    家里的鸡飞狗跳又平息了,没有女人的锅铲声,也没有酱油瓶子倒地的零碎声,孟纶成了酒鬼,他的钱都输了,要不然就进了那个低等娼妓的口袋。总之孟纶是很大方的,尤其是对女人。

    后来孟微冬总是想,自己是不是如他爹一样,也是个混子,迟早要将家业败在女人身上。

    孟纶活得没意思,天天喝酒,有钱的时候喝好酒,没钱的时候喝次的,总之是天天喝,他全然不理,自己身后的拖油瓶儿子已经快要长大了。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死了,孟纶觉得自己也快要死了,朱元璋都死了,那自己凭什么还不死呢。

    孟纶扶着桌子要站起来,想想看怎么个死法,是吊死啊,还是投井算了,结果刚好到他肩膀的儿子就站在井边,“爹,我想去投军。”

    “投军?”

    孟纶瞧自己那邪门的儿子,“毛都没长全,投个屁军,现在不要童子军。”

    改朝换代了,到了惠帝年间,大概是建文二年的时候,真的打仗了。孟微冬已经十一岁,他又来说:“爹,我要去投军。”

    孟纶没同意,“想投军,等老子死了再说。”

    人总说,不能胡说话,也不能说胡话,因为事情都是向着最坏的方向发展。孟纶成日里说生生死死的话题,果真一语成谶了。

    孟纶死在一个冬天的深夜,他醉酒回家,掉进一个山沟里,头撞了石头,死了。

    那一年是建文四年,也就是惠帝在位的最后一年。孟微冬投军了,十三岁。

    没有人教过孟微冬如何选择党派问题,没人有教过他如何分辨力量强弱问题,燕王朱棣和他侄子杠上了,朱允是正统,是顺着朱元璋接下来的皇帝,燕王就是个起兵造反的,孟微冬却离开了他东南沿海的小渔村,杀到长江边上去了。

    那是朱棣攻坚的最后一站,扬州,只要攻破了扬州,南京城指日可待。

    其实孟微冬年纪太小,他不懂得打下一个城池时局就变一变的道理,但他喜欢在行伍里混着,这里人多,故事也多,男人们艳史一堆,忠贞糟糠的也有,他喜欢在里头打滚,总比在家里和一些个村fù丫头们嗑牙来得有趣多了。

    孟微冬长得好看,他刚过了十岁,就有媒婆上门说亲了,一下子是东边地主家的闺女,一下子是乡绅远方的侄女,孟纶有时候就冲着儿子笑,“这些婆娘没意思,嘴碎叽喳,你要往高处看,上头的公主,东海的龙女,标致又温柔。你要有眼光,不要无端的被这些蠢fù给弄回去了。”

    孟纶有感而发,他其实不太满意孙秀儿,这样一个穷酸秀才的女儿,娇气却狭隘,没有气度,也没甚么大局观。他拿了酒瓶子赶媒婆,“滚蛋!老子的儿子是要娶仙女的,你再说些蠢婆娘败坏老子儿子的前程,老子拿酒瓶子摔断你的腿。”

    孟微冬没见过甚么仙女,不过他们队伍过长江的时候,他见了一个都统的夫人。他年纪小,伙夫嚷着他去给送饭,那夫人也没穿甚么绫罗绸缎,就是一身丁香紫的布衣,人家头上也没甚么珠翠,就是一根金簪子挽着头发。见他进来,那夫人冲他笑,“多谢这位小军。”

    孟微冬有点脸红,这女人说话声音和缓极了,又很礼貌,教人舒坦。伙夫里有人说,“这是沈家出来的女人,沈家金山银山,富可敌国,养出来的女人都是上天的得意之作。”

    孟微冬心想,女人和钱有甚么关系,又过了好几年,他才听一个军师说:“有道是女人是水,是要温养的,用钱或者权去养,让她们远离纷扰,远离柴米油盐的遗憾,如此才有不衰的芙蓉花。”

    用后头孟微冬自己的话语总结,那就是老子吃喝拉撒养着你,你少作怪扯淡就是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从我本人的理解来说,孟大都督的择偶观,他不喜欢小门小户的淑女,比较趋近于高门大户的仙女,他追求的是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素质。

    当然,这种女人很飘渺,但孟微冬愿意承担赚钱养家的义务,他更愿意你貌美如花。

    所以大都督的女人们,都是娇养的,从早期的段桃之到季舒,可见一斑。

    我怎么回头一想,孟微冬和他爹真像啊......嗯,遗传。

    ☆、孟微冬传

    朱棣打进了南京城, 城破的时候, 朱允在奉天殿自焚了。

    孟微冬捞了个小军,那是个新兵小头子的职位, 那一年,他十三岁。

    永乐二年,朱棣要打蒙古, 孟微冬也跟着去了, 回来之后,他做了个侍卫长,那一年, 他十五岁。

    永乐五年,朱棣发兵安南,孟微冬活捉了当地一个土匪头子,还缴获了十箱子黄金珠宝, 长官一高兴,塞了一包袱黄金过来。孟微冬不敢收,那人笑, “拿着吧,将来娶媳fù, 用处大着呢。”

    孟微冬升官了,前锋小将, 被赐绫罗绸缎十匹,这是他第一次感受来自皇家的恩赐。那一年,他十八岁。

    永乐七年的时候, 朱棣再战安南,这一回久攻不下,两军胶着,安南人矮小灵活,那边又湿热,进了丛林,里头还有瘴气。北方来的士兵不适应南边的气候,安南土著打得如鱼得水,大明军队却困在里头,屡受挫折。

    孟微冬在东南沿海出生,身体素质极为理想,他同几个南方籍贯的兵士商量了一个阵法,“鸳鸯阵”。

    阵法主要在于步兵军官的各兵种协同,他们以小股步兵为主,在密林里左右穿chā,旁边辅佐战车,以及鸟铳。孟微冬选了二十人配战车一辆,十个人直接负责战车,另外十个编排为杀手,用藤牌和长柄单刀迎敌。

    余下的接着使用鸳鸯阵,小队人马互相穿chā,竹制的长筅改成铁制,刺穿对方的马蹄。这个混成的队伍有步兵五百人,战车五辆,采用敌进我退的战法,等战车成形,众人再放鸟铳和箭头,等敌人队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