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干什么?

    准备造反,声援王琳。王琳自己不能反,可他的部下却可以。

    果然,王琳入狱的噩耗一传来,陆纳等人立即反了。当时,侯景刚平,整个天下荒残一片,而益州的萧家老八武陵王萧纪又准备攻打江陵,萧绎正陷于焦头烂额之中。看着后院起火,萧绎不愿大动干戈,派人前去湘州招安。

    面对来使,陆纳等人倒是很客气,痛哭流涕一番后,便要求释放王琳。见索求无果,他们索xìng扣押来使廷尉黄罗汉和太舟卿张载全成了阶下囚。萧绎只得又派了个太监前来招安,这下惹起的祸更大了。

    这个可怜的太监看到了一幕比他自己被阉割还痛苦的场面。

    陆纳当着他的面,挥刀,直刺入太舟卿张载的腹中。剖开,将肠子血淋淋地捞出。然后,缠绕在马腿上,让马走动,直到肠子从腹腔里完全拉空。

    张载,顿时气绝不知当时有无身亡。此时已生不如死,还是死了的好。

    可折磨并未结束,陆纳继续将张载的身体一刀刀割开,直至将其心掏出为止,然后抛向空中把玩一番,最后挫骨扬灰,方才结束。张载为人刻薄,仗势欺人,得罪了很多人,被人恨之入骨,这次算是撞在刀口上了。而黄罗汉的待遇却和他是天差地别:毫发未伤他为官很清廉,陆纳等人很是敬重。

    此举算是和萧绎一刀两断了。而从始至终,陆纳等人只有一个要求:放回王郎,复其原职。至于我等,降为奴婢,任凭发落。

    招安不成,萧绎只得动真格了,派了最大牌的将军王僧辩前去征讨。

    章节目录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 288

    南方的坚守陈朝的艰难崛起

    面对来势凶猛的王僧辩,陆纳并不畏惧,全力迎战。王僧辩也打算立即攻城,一场恶战看来难以避免了。正在此时,王僧辩的手下禀告了一个消息:人到了。

    这消息来得太及时了!

    王僧辩也不急着调兵遣将了。而陆纳等人依然严阵以待,准备迎战。这时,王僧辩阵前的楼车里坐了一人。此人的身份并不高贵,相当于死囚。而且还是锁着铁链被送来的,一路风尘,估计很是落魄。

    这王僧辩有点天真吧,就凭从牢房里拉出个人,便想打赢这场战斗?

    可接下来的一幕,让众人傻眼了。刚才还剑拔弩张的陆纳部队,看到楼车里衣衫褴褛的囚徒,突然全部扔下兵器,全军齐刷刷下跪,哭声震天:乞王郎入城,我等即降。

    几万人同时解甲,只因为看到了这一张面孔,这情景假了点吧?可正史就是如此记载,我也很是相信,王琳的确有这种魅力。陆纳等顽抗了那么久,始终还是这个唯一的要求。

    其实,起初萧绎并不愿答应释放王琳。可他此时被自己的八弟打得头昏脑胀,还盼着仗着王琳的旧部去抵抗益州兵,所以只得把王琳从牢里捞出来,送到湘州去。

    王琳一入城,这场本会剑拔弩张的流血之战,便轻松平息了。祸是由陆纳他们而起,而他们也用自己的举动恪守了他们当初的承诺义气。

    领导,虽然喜欢部下讲义气,却不能容忍因讲义气受人拥戴的手下。萧绎也如此。最后,王琳虽然官复原职,可经此折腾,也失去了萧绎的信任。尽管他一再表明自己的赤胆忠心,还是被打发去了千里之外的广州萧绎为了眼不见为净,出了这个馊主意。

    时日不长,萧绎搬起的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江陵遭袭,而远在广州的王琳鞭长莫及,等火速赶回时:江陵城已破,萧绎身早亡,一切都无可挽回。此时王琳也无处可去,只得占据长江中游一带,活在后梁和陈霸先的夹缝之中。

    该何去何从呢?

    后梁杀了萧绎,是他的仇敌,绝对不能臣服。而陈霸先挟天子以令诸侯,视他为心腹大患,两人也不是一路人;如今陈霸先还篡梁自立,更是不共戴天的仇人了。

    王琳唯一能做的是自保。这回大胜了侯安都等人,王琳更加信心膨胀,拥立萧绎仅存的骨ròu萧庄为帝,而且还投靠了北齐,以此对抗陈朝。

    此举算不算卖国求荣?算,也不算。

    说算呢,南北对立由来已久,北齐又是鲜卑政权,靠它对抗南方政权,当然算卖国。

    说不算呢,王琳忠的是梁朝,打的旗号还是梁朝的,而陈朝篡夺了萧家的社稷,王琳借用北齐来对付陈朝,这是忠于旧主的高风亮节,怎能算卖国呢?

    有点头痛吧?可的确这才是真的历史。

    不过,陈霸先虽吃了败仗,而实力犹存。王琳也不敢轻举妄动,利用两年的时间加紧练兵。两年后,陈霸先先走一步了,他的侄子陈登了基。这时,王琳觉得时机成熟了。

    他率领他的千余条“野猪”,顺流而下,沿江船舻相接,声势极为浩大,大有连根拔掉建康之势。自古以来,以上攻下,顺风顺水,鲜有失手的。此时的王琳,春风得意,建立盖世伟业就在此一举了。

    而陈朝再次面临灭顶之灾。

    陈军这边的主将是侯,也是老将当时侯景特别信赖他,只因为侯和他同姓。在这个乱世里,侯也跟过很多东家,最后还是选择了老陈家。此次终被重用,连侯安都都在他手下听命。

    后三国的英雄们一般都活跃在陆上,而这回纯粹是一场水战。

    梁、陈两军在芜湖相持百余之日,终于对江而战。可这时,东北风大起,王琳的“野猪”被风浪刮坏,很多还被拍翻在泥沙中。王琳只得退入港湾中休整,修理船只。

    侯再次派船在王琳身后骚扰。王琳决定采用火攻,向陈军的战舰抛扔了很多火炬。可这回,王郎没有上演周郎火烧赤壁的好戏。老天不长眼,突然转了风向,前几日的东北风转成了西南风。

    王琳精心准备的火炬,在大风的吹拂下,全留给了自己。而侯趁火打劫,派了很多牛皮小船前来攻击王琳的野猪战舰。火光冲天中,王琳的士兵当场溺死者已达十之二三,其余惊魂未定中爬上岸的,也全部被陈军杀尽。

    值得一提的是,赶来帮忙的北齐军队,也被陈军俘杀了万余人。王琳只得带了妻妾十来人逃往北齐。周郎逆境中的一把大火成了千古美谈,而王郎春风得意时的这把大火却最终玩火自焚。天意弄人!

    按常理,到了北齐,王琳就是条丧家犬了,该遭白眼了吧?可他还是处处受人尊重。

    章节目录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 289

    南方的坚守陈朝的艰难崛起

    王琳在北齐享受的待遇很高。这缘由有二:一来,高氏家族还想仗着他对陈朝实施重压,确保自己在江淮地域高枕无忧。而王琳也一直在寿阳一带招募骁勇,准备和陈朝硬拼到底。二来,北齐王朝确实为王琳的忠义之心所动,这种忠贞不二的人太稀有了,得特别尊重,得大力宣传,为我朝百官树立榜样!

    可后来,陈朝向北齐伸出了橄榄枝,两家过上了短暂的蜜月生活。王琳在无奈中坐了一段时间的冷板凳。

    再后来,北齐的政局越加昏乱,无愁天子高纬(高洋的侄子)君临天下。而此时的陈朝已坐稳了屁股,便蠢蠢yù动地要收复江淮旧地,派了吴明彻率大军出征。当时,王琳孤军驻守寿阳城,而北齐大将皮景和,虽近在咫尺,可迫于陈军的凶猛攻势,十万大军竟不发一兵一卒救援。

    寿阳城,死守三个月后,结果疫病流行,死病相枕者无数,终于陷落。孤军奋战的王琳也被活捉。

    吴明彻素来也敬重王琳,没有立下杀手,对他网开一面,想直接把他押送到建康让朝廷处置。可接下来军营里发生的一切让他改变了想法。

    很奇怪,对于这个束手就擒的败将,自己打赢仗的手下却不忍正视他,一和他对话便是泪眼婆娑。而且人们不停地跑来为他求情,还无休止地给他送钱送物。

    这哪是俘虏的遭遇?这明明是给主人的待遇!

    缘由在于,吴明彻手下很多都是王琳的旧部。他们虽和王琳诀别已有十三年之久。可是这份故情、这份旧义,却没因时间的流逝,山水的阻隔,让他们割舍掉。今日,王琳再次身陷囹圄,危在旦夕。或许他们又想起了十三年前长沙城下集体下跪的那一幕,当时他们能舍生救主,而今天他们又能做点什么呢?

    求情,送礼,安慰,关注,大抵只能如此了!总不能劫持他,再造反吧?!

    不过,这回的义气却害了王琳。王琳的旧部,其实只是想表表旧情而已,而这让吴明彻没有了安全感。

    他疑惑了,恐惧了:一个阶下囚怎能获得比主将更大的尊重呢?谁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我吴明彻,还是他王琳?而从部下的表现来看,明明王琳已成了一城之主了。看来也不要锁送建康了,尽早除掉安心,以免后患。

    刚被送出寿阳城二十里地外的王琳,被陷入恐惧的吴明彻斩杀于寿阳城外。

    噩耗传来,王琳旧部皆泪如雨下,哭声如雷。有一老叟,特意担了酒ròu前去王琳遇难处祭奠,最后只收得一摊血而去。江淮之间的田夫野老,听闻王琳之死后也无不流涕。

    很诧异,一个靠土匪起家的人,一个算是叛国为虎作伥的人,一个弃别故旧、告别故土十三年的人,怎还会拥有这种英雄般的礼遇?

    这是一个天生让人着迷的人。

    王琳个人魅力的神话,并没有随他的死结束。当他的头高高地悬挂在建康的闹市时,刺痛了很多人的心他们不忍心看到王琳在死后遭受风吹雨打的屈辱。

    这时又有王琳的旧部挺身而出他的老部下朱冒死上奏,言辞极为恳切,渴盼能将王琳下葬寿阳。最终,朝廷为其义举感动,答应了他这个非常过份 的请求。

    朱立即赶赴寿阳,将王琳尸首合为一处。寿阳的八公山下,王琳旧部云集,一个特殊的葬礼在此举行。这个在异国他乡漂泊十几年的人,在地下,又和自己的旧部,好好地欢聚了一会。这是场生者与死者的聚会,前来祭奠的人,竟达数千之多。

    可朱觉得这还不够:本朝只能允许下葬王琳,却不能给他任何的荣誉。而王琳是为北齐王朝而死的,所以一定要在北齐那里争取一个更隆重的葬礼和追赠。可这难度很大,一个官员跑到敌对国家去,给自己的老上司要求荣誉,这太荒唐了吧?人家凭什么给你?

    朱有信心,凭的就是王琳身上的两个字忠义。

    反正朱这小子就趁机跑到北齐,为王琳讨要荣誉去了为一个死人叛国了。最后,又有五义士真的将王琳的棺材冒死送到了邺城。押一个活人,都不容易,何况上千里地送一具尸体到敌对的国家,这一路的艰辛可想而知。

    如此折腾一番,王琳,终于在北齐获得了一个更为风光的葬礼。他得到的谥号是“忠武王”。很是恰如其分,但让北齐来颁发的确有点怪。

    一个人在自己风光无限的时候,大伙替你卖命,并不为奇:他们可能有求于你。可在你陷入囹圄的时候,还是有人替你卖命,有点意思了:他们可能是为了一句承诺。可你死了,为了给你增添点虚幻的荣誉,还有人愿意为你冒上杀头的风险,那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王琳,不白来人世这一趟。生时,有人替他赴死;困时,有人为他求生;死后,依然有人替他出生入死。这一生知足了。在朋友、敌人,直至异族主子眼里,他都是顶天立地的。他生来就是那种人:你只能仇视他,尊敬他,却不能鄙视他。

    在这个背叛成为流行病的丛林世界里,还有王琳和他的兄弟恪守了这两个忠和义,为这块尔虞我诈的天地里增添了一抹亮色。你我也该心满意足了吧。

    章节目录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 290

    南方的坚守陈朝的艰难崛起

    在王琳这里绕了个弯,而陈家人的故事还得继续。

    自从侯安都和周文育的联军被王琳大败之后,陈霸先基本按兵不动了。他明白一时半会已消灭不了王琳了。往后的岁月里,两人大张旗鼓的正面jiāo锋几乎没有,而是选择了拉扯帮手,笼络那些摇摆不定的地方割据势力。

    侯安都和周文育两人都算命大,竟然靠空头的许诺贿赂王琳的太监,从而逃出生天,极其狼狈地逃回建康后依然得以重用陈霸先缺不了他们。

    不过,对这两员爱将未来的命运,陈霸先早有所料。当初宴会之时,周、侯两人在陈霸先面前争功。陈霸先没表态,倒是慎重告诫周文育:周侯jiāo不择人,即便身处险境,也不设防他人。非全身之道!意思便是,老周你要防小人。不然怎么死你都不知道。

    最后还是被陈霸先不幸言中。

    周文育再次披挂出征,结果在战场上轻信他人,被人出卖,死于非命。失去这个左膀右臂,陈霸先很是伤心,闻讯当日举哀,异常厚爱。提醒的话,他早说过了,可还是这样的结果xìng格果然决定命运。可江山易改,本xìng难移:只有认识到并改变自己xìng格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