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者谈到中国的产业危机时,不再总是拿耐克、阿迪达斯、芭比娃娃等做例子的时候,当我国中国的学者开始谈论ABB、西门子、施奈德、江森自控在中国的攻城掠地的时候,那中国的产业也就真正的看到希望了。
六、世界自动化企业在中国
第六节 世界自动化企业在中国
自动化企业是衡量国家工业实力的标志
正如笔者在前面所讲,如果说工业是撬动中国经济的杠杆的话,那么自动化产业就这个杠杆的支点,自动化企业在发达国家都处于“执工业之牛耳”的地位,而且这些企业销售额巨大,很多都是世界500强的大企业,笔者在就浪费一下篇幅,介绍几个自动化行业的巨头,只是让大家了解一下什么样企业才是工业的脊梁,什么样的企业才是国家强大的基础,我们中国也需要这一类的企业,只有这类的企业才是国家拥有强大竞争力的保障。。
瑞士ABB
首先,这家企业实际上是一家瑞典企业,由于瑞典税收太重,所以采取与瑞士企业合并的方式将总部搬到了避税天堂瑞士。
ABB是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导xìng企业,致力于为工业和电力行业客户提供解决方案。ABB集团的业务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拥有120,000名员工。
ABB集团位列全球500强企业,在世界500强排列第256位,2008年,营业收入30306百万美元。集团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并在苏黎世、斯德哥尔摩和纽约证券jiāo易所上市jiāo易。ABB由两个历史100多年的国际xìng企业-瑞典的阿西亚公司(ASEA),和瑞士的布朗勃法瑞公司(BBC Brown Boveri) 在1988年合并而来的。
ABB与中国的关系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初的1907年。当时ABB向中国提供了第一台蒸汽锅炉。1994年ABB将中国总部迁至北京,并在1995年正式注册了投资xìng控股公司-ABB(中国)有限公司。
ABB迄今在中国已拥有30家合资与独资企业、在38多个主要城市设有销售与服务分公司15,000名员工,目前,中国已经成为ABB全球第一大市场。ABB还在2006年初将其全球机器人业务总部移至中国上海。
ABB中国在输配电、自动化产品和系统等方面都建立起了强大的生产基地。业务包括完整系列的电力变压器和配电变压器;高、中、低压开关应用;电气传动系统和电机等。这些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电力行业。
ABB在中国参与了众多国家重点项目的建设,如三峡电站建设和输配电工程、南水北调工程、青藏铁路、北京奥运工程中的首都国际机场的改扩建项目、变电站项目、轻轨项目等。此外,ABB还为亚洲最大的石化项目-上海赛科、广州地铁、上海地铁、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海通用汽车、宝钢等众多客户提供了可靠的电力或自动化技术解决方案。
如今,ABB自动化在中国下辖自动化产品、过程自动化、机器人三大业务部门,10个生产工厂,产品涉及高低压电机、低压电器、变频器、仪器仪表、电气成套设备、电力电子、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等数十个大类,并设立多个业务单元为石油天然气、石化、化工、钢铁和有色金属、制浆造纸、矿山和水泥、汽车、船舶、起重机、涡轮增压等多个重点行业提供专业的系统解决方案和服务。
2006年,ABB机器人业务全球总部迁至上海;ABB过程自动化船舶及起重机业务全球总部迁到上海。
2007年,上海ABB过程自动化船舶业务单元顺利拓展海洋工程领域,为中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深水铺管起重船配套电力推进系统;自动化业务在ABB中国业务总量占比超过50%,中国超越美国成为ABB集团内最大单一国家市场。
2008年,ABB中国启动矿产业务;成立流程工业产品及系统单元;设立工程中心,并成立跨部门的服务中心; ABB自动化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青藏铁路、广州地铁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也得到了宝钢、上海通用、赛科等众多知名大型企业的认可。到2008年,全球500强企业ABB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将翻番至40亿美元,约280亿元。3
美国江森自控
江森自控公司是一家有一百二十多年历史的世界xìng跨国公司,被公认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建筑设备自动化管理系统的生产商和工程承建商,可为建筑物提供节能、环境控制、防火、保安、自动化管理系统及工业控制设备,并可为各种建筑物提供从设计、产品制造、系统安装调试、维修到物业管理的全过程优质服务。
江森自控有限公司是是世界最大的汽车部件的独立供应商,1885年创立,公司总部设于美国威斯康辛州的密尔沃基市。江森自控有限公司从一项发明起家,至今已经在汽车配件和建筑设施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
美国江森自控有限公司有110年的控制业经验,对建筑设施的精通举世无比。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商业、机构和政府建筑设施的业主和经理们请江森自控有限公司为他们提供最舒适、最富成效、最安全和最节能的环境。
江森自控公司不断发展成为一家国际公司,其下三百多间分公司及制造厂遍布美国,加拿大, 西德, 荷兰, 意大利, 日本, 瑞士, 新加坡, 香港及世界各地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雇员总数达5万多人。
江森自控公司为在美国纽约股票市场上市之公司; 1999年, 江森自控公司总营业额高达一百六十亿美元, 在美国财富杂志近年公布全美500家最大企业中, 江森自控公司名次一直在100位以内,并且排名不断上升。美国每年的市场调查表明,江森自控多年来在建筑物自动化领域一直名列前茅。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世界上在建的智能建筑一半都在中国,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市场。率先将在中国承接智能建筑和弱电总承包项目是江森自控;承接中国智能建筑工程最多的,也是江森自控;目前楼宇自动化管理领域技术水平最高的,还是江森自控。江森自控已经逐步扩大中国市场。
江森自控在80年代初就进入了中国市场的。其代表工程有: 北京发展大厦楼宇自控系统;华东地区建筑面积最大的上海商城; 中国弱电系统功能最全的上海证券大厦;华南地区最早的高层智能建筑广东国际大厦; 华南地区最高建筑物广州中天广场;中国最大的智能建筑群北京恒基中心; 湖南长沙平和堂商业广场。
目前,江森自控公司除了对已签约工程进行认真设计和施工外,也正积极参与中国多项工程的投标,并努力加强与中国的 “智能建筑”等学术团体和建筑同行的技术jiāo流与合作,协助设计院的设计。江森自控有限公司已经在中国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市场占有率和经营总额均居同行业榜首,现在江森自控正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拓展自己的市场
奇瑞新能源汽车的混合电池系统就来自江森自控,江森自控还向上汽供应电池,目前江森自控与奇瑞汽车在芜湖建立合资公司,生产汽车电池,汽车仪表等产品,其年产能可以配套30万辆车,江森自控仅汽车一项在中国的销售额就是30亿美元,约210亿人民币,而汽车动力与控制领域只是江森自控的一个领域,其在楼宇控制,能源控制方面等非常的强大。4
法国施耐德
施耐德电气是法国的工业先锋之一,世界500强企业,全球顶级电工企业。
施耐德电气公司以其驰名全球的四大主要品牌、全系列的产品和元器件以及周到的服务,开发了五大市场:能源与基础设施、工业、建筑和民用住宅,数据中心和网络。这些全球领先品牌包括梅兰日兰、美商实快电力、TE电器及奇胜开关,还有强有力的本地化品牌以及在各自领域广受认可、已成为领先品牌的专家品牌。
*早年在法国留学时,就曾在施耐德电气前身工厂工作过。80年代起,施耐德逐渐将战略重点重新聚焦于电气领域。施耐德电气2004年全球销售额超过亿欧元,在全世界130多个国家拥有84,866名员工,197家 工业公司、150个客户服务中心及9000多个销售点。
施耐德电气于1979年进入中国,已经超过20年了,目前在华已经拥有6000名员工,4个分公司,42个地区办事处,14家生产型企业,4个物流中心,2个培训中心和1个全球研发中心,400多家代理商和全国xìng的销售网络。自1995年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成立至今,公司的平均增长率高达35%,2007年,施耐德在中国区的销售额达到190亿元人民币,增长速度达到了25%。 5
德国西门子
西门子是一家大型国际公司,其业务遍及全球190多个国家,在全世界拥有大约600家工厂、研发中心和销售办事处。其80%的销售额来自德国境外,公司的业务主要集中于6大领域:信息和通讯、自动化和控制、电力、jiāo通、医疗系统和照明。
西门子最早在中国开展经营活动可以追溯到1872年,当时西门子公司向中国出口了第一台指针式电报机。至今,西门子已在中国建立了90多家公司,61个办事处。西门子遍及中国,在2008财年中,西门子在中国的销售收入达到570亿元人民币,新订单总额达到655亿元人民币。西门子在中国拥有超过43000名员工,是在华拥有员工数最多的外商投资企业之一。
西门子自动化与驱动集团(A&D)是全球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领先供应商,可在生产自动化、过程自动化、楼宇电气安装和电子装配系统领域提供多种产品、系统、解决方案和服务。该集团的产品和服务广泛应用于钢铁、机械、金属、食品、饮料、包装、汽车、电力和化工行业。
西门子楼宇科技(中国)有限公司(SBT)提供完整的楼宇解决方案,通过在整个建筑使用寿命期间确保安全环境下的安全和舒适xìng以及降低维护费用来提高效率。2005年,该公司签署合同为天津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和北京地铁五号线提供火警预警系统。同年10月,公司又接到了一份为上海世博会指挥中心提供超低压解决方案的合同。
西门子的中国业务是西门子集团亚太地区业务的主要支柱,并且在西门子全球业务中起着越来越举足轻重的作用。西门子的全部业务集团都已经进入中国,活跃在中国的信息与通讯、自动化与控制、电力、jiāo通、医疗、照明以及家用电器等各个行业中,其核心业务领域是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解决方案。
2003财年,A&D签署了为中国重点工程"三峡工程"提供自动化设备的协议,而在冶金行业A&D也赢得了为鞍山钢铁公司提供空气分离发动机和鼓风炉的重要订单,西门子2009年中国订单额为655亿元。6
十、中国自动化的现状与未来
中国自动化的现状与未来
我国自动化系统自主创新能力低下,自主知识产权匮乏。具体表现在国产高端自动化产品奇缺,市场竞争力不强。目前,我国国产高端成套专用控制系统或优化系统几乎为零。公用工程大型装备自动化控制系统十分落后。公用大型工程装备指的是大型工程机械装备、大型矿山机械装备、大型口岸工程装备、大型jiāo通工程装备、大型城市工程装备等,长期以来,资金投入不足,研发力量薄弱,缺乏现代控制理论、方法、技术的融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大型挖掘机、大型摊铺机、大型装载机等重大装备,控制系统绝大部分由国外提供。
从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看中国的工业自动化水平
我们以工业机器人为例子,来看中国的自动化现状,自从20世纪60年代人类制造了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以来,机器人就显示出了极强的生命力。经过40年的飞速发展,在工业发达国家,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机械加工行业、电子电气行业、橡胶及塑料工业、食品工业、物流、制造业等诸多领域中。 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工业机器人主要用于汽车工业及汽车零部件工业,占整个机器人市场的61%,金属制品业占8%、橡胶及塑料工业和电子电气行业分别占7%,食品工业占2%,其他工业占15%。
目前,我国进口的工业机器人主要来自日本,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特别是汽车业的高速发展,每年新增工业机器人的台数和总量都在快速增长。2006年,我国工业机器人新安装台数达5770台、2007年为6581台,2008年则达到7500台。截止2008年年末,我国已有工业机器人31400台。随着我国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向现代化方向发展,机器人保有量达到一定的规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不少差距。 仅从汽车工业每百万名生产工人占有的机器人数量来比较,日本1710台、意大利1600台、美国770台、英国610台、瑞典630台,而我国还不到90台,中国仍然是世界上相对比较落后的国家。面对中国这样庞大的市场,每一个机器人供应商都有着非常大的用武之地。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建立了9个机器人产业化基地和7个科研基地。产业化基地的建设,为发展我国机器人产业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国已经能够生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平面关节型装配机器人、直角坐标机器人、弧焊机器人、点焊机器人、搬运码垛机器人等一系列产品,不少品种已经实现了小批量生产。
尽管机器人产业化已呈星火燎原之势,但仍旧存在着诸多问题。除了众多历史原因造成制造业水平低下的原因外,更多的是对工业机器人产业的认识和定位上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首先,我国基础零部件制造能力差。虽然我国在相关零部件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无论从质量、产品系列,还是批量化供给方面都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造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