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比日本企业更低调,比华尔街投行更诡秘。这家企业不请明显代言人,不做广告,没有公共关系经理,不开新闻发布会,甚至中国公司连网站都没有,他们到中国来,就是一件事情,赚钱。这个每年在中国销售额可能在五六百亿元的企业,竟然很多媒体从业人士都不知道它的存在。这家企业在中国布局之广,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
我们以前经常嘲笑中国汽车业是万国牌汽车,但是这种局面马上就要结束了,因为中国制定了新能源汽车战略,因为中国开始了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而中国的汽车企业除了比亚迪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的新能源技术积累,但是中国车企都在很短的时间内推出了自己的新能源汽车,中国的汽车不再万国牌,他们以后将会有一个统一的名称,那就是美国江森牌新能源汽车。
中国的汽车企业是典型的市场换技术的失败案例,而合资与自主创新从来就是势不两立,不幸的是在新能源汽车这一中国人憋了很久的一个赶超机遇面前,中国的企业再次选择了与外国企业合作或合资,而且几乎是选择了同一家美国公司,就是的江森自控,这家公司生产汽车座椅、电池、汽车驱动及控制系统等汽车核心零部件。
江森自控全面快速布局中国汽车业
2007年6月11日,北汽控股与江森自控签署了合资成立汽车电子公司的谅解备忘录。筹建中的合资公司将以生产车身电子部件为主,产品涉及仪表显示系统、车身控制系统、车载娱乐系统和蓝牙通讯系统等重要汽车部件。
2007年12月11日,一汽与江森合资成立长春一汽富维江森自控汽车金属零部件有限公司,股东双方各占50%股份。公司预计在2012年达到53万辆份座椅骨架总成的生产能力,同时达到亿的销售总额。
2008年4月14日在安徽芜湖,江森自控(芜湖)汽车饰件有限公司宣布正式开业。该公司是奇瑞与江森自控共同组建的首家专业汽车内饰系统以及汽车零部件合资企业,主要生产汽车内饰,产品包括仪表板和副仪表板、立柱护板和门护板等;并提供相关产品的研发服务
2008年11月底,广汽与江森建立汽车合资公司,江森自控将控股合资企业52%,剩余48%归广汽部件所有。主要生产仪表板、副仪表板及其他汽车内饰产品。
至此,一汽、东风、北汽、广汽、奇瑞等几大汽车巨头均与江森自控建立合资公司,他们的产品范围基本都是以汽车电子为主的汽车核心零部件。
虽然其他汽车企业虽然没有与江森建立合资公司,但是他们使用的也是江森产品,比如:
2009年7月29日,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与东华汽车实业有限公司举行合资项目签约,组建南京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南京延锋江森汽车座椅合资项目将为上海大众南京分公司、南京名爵、南京依维柯及众泰公司提供汽车座椅总成配套,到2012年,合资公司将形成万辆份座椅总成的总装能力,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
2009年12月16日,全球500强企业之一、美国江森自控有限公司在北京与吉利集团签订全球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双方协定,江森自控将在全球范围内为吉利汽车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汽车零部件,双方将在汽车配件、新能源等方面开展全面、深入的合作
不知道为什么我国汽车业又掀起了一轮合作高潮,这次不仅是国有汽车企业,连吉利、奇瑞等也纷纷组建合资公司。
美国江森在布局完汽车零部件后,其另一个战场鸣锣进军了,那就是汽车电池领域。
连开五家工厂 抢占中国汽车电池业
中国市场的需求不断增长之际,江森自控计划在2015年之前使中国工厂的铅酸汽车电池年产量达到3,000万块江森自控将在中国新建四家工厂,以满足生产需求。该公司已经在中国运营一家工厂,目前在兴建第二家工厂。第三家工厂的选址工作正在进行中。第四家和第五家工厂则处于规划阶段。
为中国汽车业提供电池
2008年1月15日,江森自控-帅福得新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成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展示汽车用锂离子电池的供应商。
2008年2月,底特律车展上说,江森自控表示将向奇瑞汽车公司供应镍氢电池,用于奇瑞今年第三季度投产的一款混合动力轿车,奇瑞新推出的A5 ISG中型轿车使用江森电池。
2009年12月,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也和江森自控签署了内容广泛的全球合作协议,利在一份声明中称,此次合作将涉及汽车零部件,包括汽车座椅和新能源。
戏谑*并不能解决危机
*最近才指出可怕的不是危机是对危机的无知,作为学者最可恨的也是遭到一些无知者的揶揄与嘲弄。在最近一篇《*:新能源汽车要避免大跃进》的报道中充斥着“顽童”、“郎大pào”、“思想偏激”“狂妄的姿态”、“站着说话不腰疼” “天不怕地不怕”等带有诋毁xìng质的词汇,当然很多是假他人之口说出来的,我认为记者应该更多的是顺着学者的思路去探求事情的真相,而不是对学者的话进行一下简单的报道、评论甚至是揶揄嘲弄,这些都不是可取的,因此揶揄那些学者并不能解决中国的产业危机。
汽车业崛起 功夫在诗外
在全国人民的批判声中,中国汽车行业再次走上了合资之路,而且很多合资企业都是外方控股,在惨烈的事实面前,毫无疑问,中国的产业政策存在着缺失。
上海通用总经理丁磊说过“我不太相信这么多企业,都能独立发展出自己的新能源车产品,新能源车的发展必须走联合开发的道路,散兵游勇遍地开花的新能源车发展局面,不会对中国的新能源车产生明显的帮助。”广汽总经理曾庆洪表示 “我们一定要头脑冷静,说中国有些企业的新能源车走在世界前列,不负责任。”
电池,包括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是混合动力汽车主要的关键技术之一,除此之外,还包括发动机技术、电机控制技术、整车控制技术等,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余卓平表示:“在整车控制器、发动机电子控制器等一些关键技术方面,国内尚没有能够大规模生产的、质量可靠的产品。”
笔者认为我们不该指责汽车产业,而汽车产业的问题,也在汽车产业之外,比如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发动机电子控制器都是博世开发的,而博世的则是一个主要生产电动工具的企业,中国需要的是像江森自控和博世这样的公司,这些汽车核心零部件企业才是汽车产业执牛耳的公司,我们的产业政策补贴也应该补贴给这样公司。
近年来,我国的汽车产业政策将主要精力用于了汽车业的整合重组,以及打造本土汽车品牌,但是我们想一想,这些政策真正的抓住汽车业的发展本质了吗?整合重组所宣传的规模重要xìng,早就被人质疑,而我们打造本土品牌还不如打造本土技术,打造本土的自主研发能力,如果汽车的核心零部件都是外国的,何来本土品牌。因此笔者提出中国应该跳出汽车业来谈汽车业,中国汽车业的落后是关联行业的落后,应该从关联行业做起,培育与扶植像江森自控以及博世这样生产核心零部件的企业才应该成为挽救中国汽车业的发力点。
自主品牌并不代表自主创新能力,只有掌握了核心零部件的生产技术,才是真正的自主企业。
十二、本章主要观点
第十二节 后记 本章主要观点
1、针对中国论需不足的论调,笔者指出目前中国投资和消费基本上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5%左右,这两部分合起来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90%,也就是我们国民生产总值的90%都是由内需拉动的,笔者认为这一比例并不算低。
2、针对中国产能过剩的说法,笔者指出中国产能过剩,是结构xìng过剩,而非整体过剩,比如中国在资源、能源以及高科技产品的核心零部件方面都严重的产能不足,因此产能过剩这一笼统的说法根本就不能反映中国经济的实质,那么用产能过剩来反证中国内需不足的观点就更是站不住脚。
3、针对如何扩大内需问题,笔者指出真正的扩大内需应该是建立在民众收入增长和社会贫富差距缩小之上,这才是扩大内需的根本之道,而民众收入增长归根结底需要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贫富差距的缩小则需要完善法律体系,规范各种非法及不道德收入,只有这些做好了,中国的内需才会真正的旺盛起来。
4、针对经济对比问题,笔者指出我们应该以高速发展经济体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经济结构,而不能以成熟经济体的标准来衡量中国的经济结构。美国的高速发展阶段是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期,日本的高速发展阶段是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亚洲四小龙的高速发展阶段是上世纪的60年代到90年代。我们的宏观经济结构应该与上述经济体的高速发展阶段比,而不能与现在的他们对比。
5、针对投资,笔者指出只要在本国储蓄范围内进行投资,经济就是安全的,是可持续的,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拉美国家、东南亚国家、非洲国家都出现了严重的债务危机,甚至演变成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导致国家陷入债务泥潭不能自拔,关键就是这些国家储蓄率太低,或是投资率超出了储蓄率,大举外债进行投资所致。
6、针对发达国家投资率低的原因,笔者指出在发达国家,投资率比较低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他们的基础设施已经非常的完善,因此在这方面投资非常少;其次他们的城市化早已完成,住房也足够用,因此他们在房地产方面的投资也非常的少;再次发达国家,制造业在经济中比重非常小,占大头的是服务业,而服务业又不需要太多的投资,因此他们的企业投资也比较小,这三者就是发达国家投资率比较低的原因,其中第三者是最重要的原因。
7、针对中国储蓄率高,美国储蓄率低的原因,笔者指出美国人将自己的剩余收入购买了证券资产,而中国人将这些钱存到了银行,这也就是中国人储蓄率高、美国人储蓄率低的最根本xìng原因。而中国绝大多数经济学家,在解释中国的高储蓄和美国的低储蓄时时,都忽略了这一点。
8、针对中国储蓄率上升问题,笔者指出中国的贫富分化也是导致储蓄率升高的原因,贫富分化将财富向富人集中,如果这些钱掌握在穷人手里,则可以形成消费,而如果掌握在富人手里,那大部分形成储蓄和投机。
9、针对中国人不消费的说法,笔者指出住房消费是中国民众最大的消费,而国家统计局在进行统计时,住房支出不计入消费,而是计入投资,这是导致中国消费低的头号原因,中国不是消费低,而是消费的统计数据低,中国的消费统计数据,根本就不能真实的反映中国的消费水平,破解消费难题,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10、针对有人提出将银行储蓄转变为消费的建议,笔者指出中国银行里的储蓄绝大部分是企业储蓄、政府储蓄和民众中富人的储蓄,而非穷人的储蓄,而富人是没有消费倾向的,而穷人有消费yù望却没有钱进行消费,因此有人提出将中国人的储蓄变成消费的说法,是现实中是行不通的。
11、针对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笔者指出我国学者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将宏观经济学的一些主张当成了提升GDP的方法,也就是将yào品当成了营养品来吃,任何宏观经济政策都是“一yào三分dú”,长期实行就会扭曲经济结构。
12、针对劳动报酬占比过低的问题,笔者提出中国经济从国有企业为主向以民营经济为主的经济转轨改制才是造成劳动报酬占比不断下降的原因,而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现状和资源能源不能实现自己以及中国对国际产业链缺乏控制才是劳动报酬占比低水平徘徊的直接原因。
13、针对中国货币购买力下降的问题,笔者指出因此货币购买力的下降也是中国炒房严重的重要推手,而房地产价格的飙升,又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了通货膨胀,因此中国面临着“货币购买力下降买房保值-房地产价格飙升货币购买力再次下降”的恶xìng循环。
14、针对中国货币贬值的问题,笔者指出如果将人民币与日元进行比较,那么人民币在改革开放后已经贬值了几十倍,这一点与民众的直观感受也是一致的。中国在计划经济时代与美元的汇率是一比一,如果我们一直保持人民币对美元一比一,中国早已成为发达国家,如果我们与日元同步升值,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
15、对于提高中国货币购买力的问题,笔者指出经济增长归根结底是靠劳动生产率的改善,如果劳动生产率提高了,这个国家的货币币值自然处于上升态势,对于民众来说,则是货币的购买力提高了,因此中国的经济增长也必然到回到依靠劳动生产率提升上来,这才是良xìng增长,是发展经济的根本之道。
16、对于权贵资本主义诞生的领域,笔者指出,天然垄断领域和以政府为客户的领域是最容易诞生权贵资本主义的领域。
17、针对权贵资本主义,笔者指出天然垄断行业的外资化及私营化是导致权贵资本主义的最根本原因,拉美的权贵资本主义就是天然垄断行业外资化导致权贵资本主义的典型,东南亚权贵资本主义就是天然垄断行业私营化导致权贵资本主义的典型。
18、针对中国国企改革,笔者指出垄断行业外资化及私营化,绝对不能成为我国国企改革的取向,东南亚及拉美的案例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而我们民众在痛骂市场原教旨主义者的同时又再次掉入了他们新设的圈套。
19、针对服务业,笔者指出生存型服务业和消费型服务业都是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自然出现的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