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厚度,可能增加到一百毫米。]在我谈下一节以前,我把前面所谈的观点归结一下,使听众对坦克兵团或坦克军团的一般组织有个明确的概念。
它将包括两个联队,一个反坦克联队和一个坦克联队。在行军队形中,反坦克联队将尾随坦克联队,并掩护坦克联队。在驻守时,反坦克联队立即展开,建立防御地区,配置火pào、反坦克机qiāng,设置雷场和构筑各种工事,以便为勤务部队、坦克军团附属部队和坦克本身提供防护地区。
坦克联队可从此地区出发向敌坦克部队攻击,当坦克联队遭敌强攻或被击败时,可撤到该地区。坦克联队将包括侦察坦克、搜索坦克、火pào坦克、攻击坦克和战斗坦克,其战斗队形有点类似海上作战舰队。
14. 工程兵现在谈谈皇家工程兵,我们可以预料它也会有很大改变。目前皇家工程兵主要是野战工程兵,其任务包括构筑堡垒、架设桥梁、开辟通路、保障供水和补充弹yào,这一切对目前的部队和机械化部队都是相当重要的。我认为皇家工程兵将来对机械化部队的支援应比现在对部队的支援更为直接。工程兵应能支援坦克机动,也能限制坦克机动,此外,还应担负所有野外维修保养任务(这也是坦克手的职责)。因此,工程兵应分两部分,即野战工程兵和机械工程兵。
[注:1942年曾设立一个电子与机械工程兵总队。]机械工程兵编成工程兵旅和师属工程兵连,如按这样编组,两者均配一个野战仓库和必要的机动野战维修站,重装备维修则由军械兵负责。
15. 飞机虽然飞机全部摩托化,但没有机械化。要使飞机装甲化,也许不是不可能的,但这样做没有什么价值,因为飞机的主要特点是速度和作战半径。
[注:这是不正确的,因为今天大部分飞机的部分部位是配有装甲的。]飞机具有立体运动的能力,因此自成体统。它有广阔的发展前途,因为一旦无线电控制更加完善,我们肯定会看到出现一种无人驾驶飞行器——真正的空中鱼雷。一旦发明了这种武器,整个陆战、海战样式就必然又要发生变化。
今天,空中攻击的不足之处是难以击中小型目标。现在轰zhà机力求做到的是,在轰zhà城市、大型仓库、长的行军纵队或运输舰队等目标时不会出现大的偏差。目标越大,对目标攻击就越有利。
有人会说,击中一个步兵纵队是不容易做到的。如果把击中纵队看作是击中纵队中的所有人员,那是不容易做到的。但是人是有知觉的,对每次飞机的“攻击”都会发出预报,因此,仅仅是一种威胁xìng的攻击,就会立即引起行军纵队疏散,进行防护,从而发出停止行进的命令。这种阻击敌人机动的做法是一种比击毙几个人员更为有效的攻击手段。持续不断地进行这种攻击,必然会瓦解敌人的士气,打乱其作战计划。
机械化纵队比步兵纵队更不易遭到空中攻击。不仅因为它比步兵纵队目标小、更分散,而且对它进行威胁xìng的攻击通常(或一定)不会使它停止行进。要摧毁它,就必须切实进行攻击,而摧毁其一挺机qiāng,其它机qiāng不一定也会被摧毁。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对付空中力量是装甲部队。陆上的装甲部队对空中战术比对空中火力有不利的影响。一颗子弹或pào弹可击落一架飞机,但装甲部队“攻击”空中力量就会瓦解敌士气,会使敌机的轰zhà失效。
就飞机的活动与配置来说,其战术弱点不在空中而在地面。飞机的“后方”会遭到敌空袭或地面攻击。在这两种攻击中,第二种攻击可能是致命xìng的,尽可能把机场和机库等向后配置,必须给向前配置的飞机构筑坚固的抗击敌坦克和摩托车攻击的工事设施,这样,飞机不能经常出航。飞机越是不出航,就越可能遭到空中攻击。
从上述简短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地面机械化与空中摩托化是密切相关的,事实上,坦克和飞机是相辅相成的,在今后一个长时间内,在作战中一方如得不到另一方配合,其安全就得不到保障。用飞机发现敌坦克,就可给己方坦克指示目标,攻击或压制敌坦克,从而保护机场。没有坦克,飞机的后方基本上不能得到保护,而没有飞机,坦克在战场上基本就会失去打击的目标。由此可以推断:在未来战场上,坦克与飞机的协同将比步坦协同更为重要。有鉴于此,我们可以预料,坦克与飞机将合编成一种部队,而步兵则完全是一种独立的部队。
[注:俯冲轰zhà机的出现,使这种坦克与飞机的密切协同更加重要。]现在我仅就防护的角度谈防空问题。
我认为,由于防空装备和火pào的效能将日益提高,飞机攻击严密设防的地区是十分危险的。但究竟有多少地区能有严密防护呢?能有严密防护的地区是为数很少的,而且在工业中心,政治中心与军事要地都处于与敌长期作战的情况下,在防护先后顺序方面,可能把军事要地置于第二位。因此,应尽力限制有利于敌机攻击的军事目标。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削减部队规模,即采取以质代量的方法。
下面谈谈处于运动状态部队的防护问题。现在陆军部队装备的大量慢速运输车辆不仅将为敌机提供有利的攻击目标,而且会遭到敌游击部队的袭击,还往往面临敌机械化部队攻击的威胁,因此,有效防御敌空袭的问题尚难解决。其主要原因是,对处于运动状态的防空火pào的组织、控制和防护比固定配置在阵地上的防空火pào要困难得多。
由此可以看出,不管军事思想多么保守,由于空中力量的影响,那些较陈旧的武器必然会被防护能力较强、重量较轻、运动速度较快的武器所代替。这些武器不是完全依赖飞机,而是在飞机协助下掩护其运动。需要掩护的是作战中运动速度慢的武器装备。
16. 烟幕烟幕对直瞄武器的防护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但对密集火力的防护效果很差。在步兵部队实施进攻时,防者的pào兵观察哨被烟幕迷盲,有利于攻者防护防者的pào火shè击。但在进攻部队正面施放烟幕是没有作用的,因为所有敌机qiāng可齐shè穿透烟幕。用坦克代替步兵,防护能力就会提高,因为通常不可能提供非常多的反坦克机qiāng;而且只有直瞄火pào才能击毁坦克。总之,烟幕和坦克是相辅相成的防护手段,而烟幕和羊毛外套就没有这种相辅相成的作用。
至于施放烟云问题,可以肯定,在某些情况,从快速运动的车辆施放烟云比发shè烟幕弹更为经济有效。一辆坦克能施放一英里长的稠密烟云,只需费用几先令,而发shè一发烟幕弹则需费用一千镑。这并不是说,烟幕弹应被淘汰,我曾指出:在坦克战斗中,烟幕弹可能是非常有价值的。
17. dú剂致命xìng和糜烂xìngdú剂以及催泪化学dú剂和dú烟,对较老式武器装备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不需赘述。戴上防dú面具的士兵,只是一半象士兵。穿上防dú衣的士兵情况更糟,他基本上成了个潜水员,完全不象士兵。坦克是装有履带的金属箱,它能防dú,如同它能防水一样,因此具有防dú能力的坦克并不害怕dú剂攻击,相反,它能装载大量用于进攻的dú剂。坦克进行dú剂攻击的方法是:在坦克后面拴上若干个装有液体dú剂的大桶,坦克手从坦克仓内cāo纵并快速投放这些大桶,桶里的定时引信起bào,dú剂就施放出来。现在中型坦克可装十个总重二百吨的大桶能在几分钟内施放一吨的dú剂。在施放dú剂时,坦克可以逆风运动(如果发shèdú气弹,就不能逆风发shè),因此这种dú剂攻击方式对敌人具有致命xìng的杀伤效果,而且特别适用于包围战斗。
[第三讲]第三章 参战的战略准备18. 概述在第一讲中,我谈到“战争的xìng质”时,曾指出工业对军事组织、军事组织对战略与战术的重要xìng。由于机器控制着社会生活,它最终也将控制军事思想。在近代史上军事思想比社会技术发展至少要落后一代。蒸气动力船是在1812年出现的,但直到约1840年才被海军采用。雷管是在1814年发明的,但直到1842年英国步兵才装备带击发装置的步qiāng。如果不bào发第一次世界大战,我们可能现在才开始设计坦克,我们完全可能做到这一点,因为坦克的产生不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而是由于社会文明的发展。
机器对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有两个方面,即增加了产量,减少了劳动量。虽然一百多年以前,麦收用镰刀,打谷用连枷,收割一亩田约需四十小时,今天一部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收割一亩田不到一小时。在机器制造业方面的情况也是如比,这种因用机器代替人力劳动而提高工作效率的情况,肯定也会在军事领域发生,其结果必然是,随着武器威力的增长,战斗人员将减少,直到机械化部队的人数逐渐恢复到中世纪部队的人数。那时,五百名穿盔甲的骑土可组成一支强有力的部队,因此将来五百辆坦克也可组成一支强有力部队。
[注:这个观点需作修正,因为现在坦克是以千辆为单位计算的。但五百辆坦克仍能组成一支强大的部队。鉴于指挥控制的困难,在一定时间和地点要组建拥有五百辆以上坦克的部队往往是不可能的。]部队规模,尤其是战斗部队规模的缩小,将会增强部队作战计划和行动的灵活xìng,随着部队越野机动能力的提高,这种灵活xìng还将进一步加强。
[注:战斗部队数量减少了,其后方勤务部队人数却增加了。1914-1915年战斗人员与非战斗人员的比伺一般为60:40,现在可能是50:50,将来军队的一个战斗人员或非战斗人员,需要有五个非军人提供后勤保障,也就是说,一支四百万的军队需要两千万非军人(男人或女人)为它提供后勤保障,而军队的战斗人员与非战斗人员的比例为1:1.]过去战略的制订曾以jiāo通情况为基础,今天的jiāo通情况如何呢?今天的jiāo通不仅是道路和铁路,而且有广阔的空地。在平坦的地区例如俄国南部大部分地区,除江河、森林外,没有影响履带车辆运动的障碍物。因此在这些地区,未来的作战很可能类似海上作战。
[注:例如利比亚战役。]如果国家的jiāo通形成广泛的战略道路网,(其宽度可能达几十英里),那么显然对它进攻就较困难。但进攻部队由于编成规模较小,机动力较强,就易于迂回敌部队翼侧,攻击其后方。
[注:应经常记住的是,在本《讲义》中,我所提到的规模较小的部队是指机械化部队而不是步兵部队或驻守的部队。]我认为上述这两个论点都是正确的,但必须记住,当部队进攻敌后方时,要切断其后勤补给,当攻击其jiāo通线时也应达到这个目的。攻者攻击防者的道路、铁路或地区,其目的在于切断防者与其基地的联系。如果作战趋势表明,切断敌后勤补给非常困难,会遭危险,或不起作用,那么应选择攻击敌基地,而不是攻击其jiāo通践。基地(包括主要基地和前进基地)可能日益重要。
必须记住:机械化部队拥有基地越多,其机动力就越大,就如在海上作战一样,蒸气机舰只的巡航和活动半径是与加煤站、油库和设防港的数量成正比的。
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野战工事的作用增大了,它不仅能用于防护补给基地,而且能用于封锁窄道,如同中世纪的城堡和坚固据点的作用那样。可以肯定地说机动力越强,野战工事的作用越大。
[注:如果机动力的增强提高了野战工事的作用,那么不能由此得出结论:机器时代的野战工事应重复手工时代的野战工事。]野战通常会导致攻城作战,在上次战争中是如此,在未来的装甲部队战争中,也将如此;不同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战场前沿构筑绵亘的工事,而在未来战争中,将在机械化部队作战地区构筑工事。这就是说,在作战地区四周都构筑防御工事,防御工事的设置方式将迫使进攻部队沿道路进入危险地区。上述两种防御工事体系的不同之处,一种是中国万里长城式的,另一种则是中世纪城堡式的。
[注:马其诺防线的错误在于把防御力量用在逐渐消耗敌进攻力量上。该防线如果不作绵亘配置,而是纵深分散配置,我认为就可达到防御的目的。]防者力图防止攻者进攻,攻者就不需这样做,而是建立一系列基地(实际上是补给基地),以便攻者能依托这些基地安全地实施机动。
把上述这些一般的考虑用于研究部队机械化对我们大英帝国战略(当前的战略思想)的影响,会使我仍看到部队机械化对我们是非常有益的。首先,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家之一,我们有雄厚的机器设备,可生产我们所需的各种武器。其次,除了维持大英帝国本身的法律和社会秩序外,我们的军队还担负两项任务:(1)在欧洲大陆发生战争时,支援盟国;(2)保卫大英帝国的国境。就遂行第一个任务来说,我们军队的组织从未适应此种战争的需要。虽然我们的教范谈到了军队训练应适应此种规模战争的需要,但是我们并没有为此种可能bào发的战争召募兵员和编组部队。1914年我们在几周内向海外调运了六个正规师,今天(1932年)我们却缺乏准备,不能在几个月内向海外调运两个师。今天要考虑的不是调运师规模的部队而是调运一个小型的高度机械化军,它编有三万兵力,配备装甲和非装甲车辆,并保持战备状态。这样,我们不仅能立即给予盟国增援,而且能以对盟国最有效的方式给予增援。这种规模的军虽然在兵力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