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连眼也不敢往里头多瞧。
「我想让你帮我跑一趟票号,你帮我把这一万两银子用我的名字存进去,另外帮我喊个老练的工匠队,我要在院子搭温棚。」
「小的这就才办。」听说是一万两银子,拿在手里,黄富也没有多余的表情,放入贴身的衣服里袋,躬身退了出去。
看着黄富的影子远去,弄潮绞着手,有些不安。
「要是婢子的哥哥粗心大意的把银票弄丢了,可怎么办?」她不担心自家二哥会贪了那笔巨款,她的家人都不是那种会见财起意的人,怕的是不小心弄丢。
「那你就甭嫁人,留下来给我使唤到老吧。」吃着刚端上来的樱桃,于露白清清嗓子。
「嗄?」
于露白瞄她一眼,「我都敢信他了,怎么你这当人家妹妹的比我还没信心?」
弄潮哭笑不得,手抖啊。「那么多的银子就算把我卖了三翻,不,把我们全家都卖了再卖,也筹不出那么多的银子来。」
「这不就得了,要不信你二哥一回,要不就做好心理准备当老姑娘了。」那点看人的眼力她还是有的。
弄潮急得已经不知道要说什么了,还是微芒拉了她一把,「咱们还是该干啥干啥去,你急也没用。」
也是。
至于办完事回来回复于露白的黄富完全不知道妹妹那焦虑担忧的心路历程,还奇怪她今儿个眼睛怎么了,干么直抽筋?
午憩后,工匠队来了,于露白把事先画好的图纸jiāo给工头,「我要两间有这屋顶和窗的屋子,用筒瓦相扣做成管道,我预计一间温棚得用上十五根管道,包在墙和砖槽之间,与屋外大灶相通。」
「小姐这是要盖冬日的花房?」工头一点即通。
「成吗?要是盖好了,银子不会少你们的。」
「那是自然,做完小姐这活计,小人手底下的师傅学徒可都要返乡过年了,其实他们一个个早就要启程了,是小的好说歹说才答应做完这活儿。」
「那就这么说定了,要是盖出来的温棚让我满意,除了谈好的工钱,红包我不会少你们的。」都腊月了,天寒地冻的,这些匠人要不是为了多赚些银两好回家过年,用得着这么辛苦吗?多打赏一些银子也不为过。
「小姐爽快,小姐就看着吧,小人手底下这群师傅们的手艺在京里也是有口碑的。」
「那就劳烦了。」
北方冷,这不刚踏进腊月,就已经冷得令人直想拿手炉了。
这温棚她老早想盖了,就是碍于手上不宽裕,这会儿拿到那一万多两银子,她留下一千多两,除了预留过年的花销,还有要给百味楼员工的红包、赏金什么的,再来就是要把这类似暖阁的大棚子盖上。
她种在盆子里的牡丹虽已经移进室内,总归不是那么方便,她也检查过那些嫁接的口子都愈合得不错,如果盖好温棚,思忖着能不能将府里那些本来就有的牡丹也拿来做成砧木?
不是她突发奇想,之前拿芍yào当砧木用,效果这么好,要是拿不同品种的牡丹当做砧木,一旦成功,长出来的新牡丹会不会更耀眼新奇?
就像十八学士那样,一棵花上头可以开个十八朵完全不一样的牡丹花?
嘿嘿,还挺令人期待的。
她跃跃yù试,巴不得温棚赶紧盖好。
楠安伯府和于国公府的亲事也照着三书六礼进行着,纳采时,楠安伯府送来元缠、两羊、两雁、两鹿、鸳笃和蒲苇、五色丝……另外还有十八抬彩礼,按理国公府要回一半,这些礼品不出挑也挑不出错,算是恰到好处。
接下来的问名,两人生辰八字乃大吉之象,再之后纳吉就是文定了。
年过去,完成了下聘,聘礼单子于纪是亲自过目了的,就连老国公爷也去看过,满意地点了头。
于国公府这边觉得可以,但替凤诀张罗这些的江氏却是觉得像是心头被挖了一大块ròu,「病」了好几天,要不是凤老夫人看她病得不象话,要把她的掌家权分给三房儿媳,江氏这才赶紧好了起来。
走完这些琐碎又冗长的流程,待到八月就能迎娶,把婚事完成。
这一年春闱后,bào出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庚辰年的案首凤诀奉诏出仕,任尚书左仆shè。
☆、第三十一章
三年一进士,京城人的记xìng还不算太坏应该说能在县试、府试和院试名列甲等红案的人寥寥可数,这五十年来就只有凤诀那么一个。
当初这位案首的考卷皇帝和皇后可是共同品评过的,对于凤诀后来隐于市不愿出仕,人才不能为己所用,皇帝是有几分遗憾的。
但遗憾归遗憾,日理万机的皇帝其实也没什么时间惦记他,直到年前曾为帝师的崔珏入宫面见了皇帝。
崔珏是当代大儒,出身耕读传家的大族,向来不群不党,又是清流之首,致仕之后,皓首穷经,手不释卷,对外头时事毫不关心。
这么个一头白花花的老头子进了宫,皇帝想起自己当皇子时挨板子的记忆,尽管历来有哪个帝师敢真对皇子动粗的?还不是下面的人倒楣,不过这位先生异于常人,小太监替他遭罪时也不许皇子走开,要他看着,反省着。
他气不过,呛着先生说自己的错愿意自己承担,崔珏也真是狠,打完了他应得的板子,自己去了先帝面前请罪。
先帝发了话,说他要是不受教,尽管打没关系。
他身为太子,挨打丢的可不只有母妃和父皇的脸,就连整个东宫的脸都被他踩在泥底下,为此,还真让他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学业就此突飞猛进。
他能坐上帝位,这位先生功不可没。
瞧着他,仿佛还会想起那板子打在手上火辣辣的感觉。
然而,从来不为谁说情的帝师竟在他面前荐了凤诀,老实说他还花了好些时间才想起凤诀是何人。
「先生这般推崇此人,必然不凡,朕理当重用,只是庚辰年的案首,如今对社稷民生还胸有丘壑吗?不如让他写一篇策论给朕看看。」
崔珏回到宅邸,让人把这话传给了凤诀。
原来凤诀也曾师承于崔珏门下,崔珏致仕后,禁不起多方人情游说,收了几个学生,这其中就有凤诀。
那时的凤诀还不是沈如墨,凤诀虽然聪慧敏捷,才思过人,但拿到案首后却耽于玩乐,崔珏好言相劝不听,便和他绝了师徒关系。
哪里知道去年凤诀求到他面前,言词剀切真挚,言谈有物,坦承自己行商实为家道没落、不得已之计,又对以前的年少轻狂多有后悔过。
当老师的人最不愿看见自己教出来的学生如珠玉蒙尘,几经沉思考虑,终于等到机会,他借着朝祭,皇帝接受文武百官朝堂贺岁进宫时,将这大鸟慢飞的弟子推荐给了皇上。
皇帝看了凤诀呈上的策论后非常满意,他召凤诀入宫,令他和今年殿试的状元乔童当廷辩论,群臣当作评判。
两人见面都有几分讶异,但面色不露,见礼后,两人你来我往的陈述,引经据典,激烈异常,最后引得朝臣分成两派,加入辩论,皇帝听得津津有味,觉得很久不曾这么爽快,连连称好。
辩论结束后,凤诀作东邀请乔童去喝酒,说是一来庆祝他高中状元,二来继续未完的辩论。
酒酣耳热之余,才得知乔童自从他们离开荷泽县后立志誓摘桂榜,日夜刻苦读书,皇天不负苦心人,屡试屡过,经由殿试被皇帝钦点为进士中一甲第一名的状元。
惺惺相惜之情,溢于言表。
聊着聊着,乔童便聊到他的难处。
大鹏朝的状元入翰林的机会很高,大部分从庶起士做起,但是乔童本就有五品闲职头衔,皇上已经发话,也不将今年的状元调派外地,因此便有可能留在六部观政,六部绕过一圈后,应该会在大理寺或太常寺待下来,也就是说,往后起码有十几年或是更长的时间会留在京畿。
乔家就他一个男丁,乡下只剩下老父和年幼的妹妹,责无旁贷的事就是要先将父亲和妹妹接进京,安顿下来。
京城人稠地少,这地靠着城中心更是寸土寸金,他一个新任小官连多看一眼也不敢,郊外嘛,每天上衙下衙多不方便,试问有哪个京官是住到城郊去的?
对乔童这一个外乡人来说,短时间内要找到住起来舒心的宅子实在不容易,看不上的就不用说了,看上的金钱上也拿不出手。
他也咬牙想过,了不起先赁个宅子把父亲和妹妹安置下来,宅子的事可以慢慢再找。他本来也没想过要把这种为难的事情对外说去,哪里知道在京城遇到故人,又聊得十分投契,便说溜了嘴。
「这事不难,宅子的事就包在我身上。」
凤诀认为将来能在朝堂上多一个意气相投的同僚便是助力,对自己来说是有益无害的。
宅子,小事一桩。
乔童可没想到只是随口提了提,凤诀就爽快的答应帮忙,这下,想开口的另外一件事就只好吞回肚子里了。
直到乔童坐上马车离开,心中犹自一片苦涩。
那英姿飒爽,鲜活的印在他心上的姑娘,是否安好?
可她怎么会不好?都订亲了,对象还是方才和他举杯同饮的凤诀,所以,终究他还是来迟了一步,于国公府的闺女配上楠安伯府,那女子事事都出人意表,就连家世身分也不寻常,他乔童就算用尽一生去攀爬仕途也配不上她!
想到这里,高中、面见皇帝的喜悦顿时一扫而空,郁郁回了临时的落脚处。
凤诀奉诏出仕,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欢乐的自然是于国公府三房,邱氏一想到女儿要嫁的人不再是个行商,就欢喜得不得了,这下终于能堵住旁人喋喋不休的嘴了。
于纪也是真心赞赏的笑。
这个女婿真是难得,年纪轻轻就官至从二品,成了京里最炙手可热的人物,要知道许多官员官场浮沉一辈子,也不过就熬死在一个品阶上,在他这个年纪就能得到这地位,是万中无一了。
在他们这些臣子看来,皇上这举动就像是把凤诀视为近臣,想要好好打磨。
诸多揣测议论在众人之间激起涟漪,本来淡出京城上层圈子的楠安伯府因为凤诀的一步登天又受到了瞩目,长年无人闻问的伯府又接到许多请帖。
但江氏这个处心积虑谋来掌家大权的当家主母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她想不通,本来已经让她养歪了的孩子,撇开派去的人杀不了他不说,一、两年不见,不但会搂银子了,要娶妻了,这会儿闷声不吭的还弄了个官儿回来,她家老爷虽说也是个官儿,可是在朝中无权,往后她这婶母看见凤诀这侄儿,岂不是矮了一截,得低下头来给那小兔崽子行礼了?!
连着好几次的打击,她觉得心在油锅里煎熬着,那小兔崽子到底哪来的好狗运?
难道关键的一步棋下错了,往后步步都得输?
她觉得气血翻涌,眼前发黑,于是她又病了。
很不幸的是,这回病得货真价实,得请大夫来了。
没办法,现实硌人硌得慌,如今的楠安伯府还真没那资格请太医过府诊治,府里也养不起长驻的大夫,只能花银子外头请了。
她病得起不来,大夫说是小中风,没有三五年的调养,怕是恢复不过来,就算恢复过来了,这管家权大概也就没她什么事了。
这次是实打实的落到三房的手中,而且人家也不打算再jiāo出来了。
报应这种东西说起来玄之又玄,仿佛看不到也捉摸不到,但是来的时候就掐在点上,令人措手不及,也大快人心。
一眨眼秋天了,炎热的天气一天一天凉快起来,京郊田间慢慢出现丰收的金黄色,空气里弥漫着果实成熟的香味。
正是蟹肥菊美,黄酒香醇,桂花飘香,宴客往来正多之时,这一天,是给于露白添妆的日子。
于露白以为自己没什么知心好友姊妹淘,除了爹娘请来的全福太太和长辈,应该不会有什么人来的。
没料到她小看了自己的影响力。
的确,和她同龄的姑娘家是来了没几个,添的妆也只是意思意思,一支金钗,一对白玉镯,两匹云锦之类的,更多是面生的媳fù儿,一个个看起来虽然有些局促,送的添妆礼也不见得多贵重,可情意真实,真心实意的祝福,令人如沐春风,好感陡生。
于露白遣了一个新挑上来的二等丫鬟绿袖去打探,这些面生的媳fù儿们都是哪些人家的?
绿袖回来得很快,趁着围在于露白身边的人少时,细声的说道:「奴婢打听到那些个夫人们有骑兵营的统领夫人和校尉夫人,还有中尉、都尉……都是姑娘以前旧部属的家眷。」
☆、第三十二章
「好家伙,一个个都娶媳fù儿了,也没请我去喝酒,太不够意思了。」她看似笑着,可回过头来看着丫鬟们面色各异的神情,眼圈霍地红了。「吩咐下去,要用心招呼那几位夫人,不可以怠慢了。」
这时,一个丫鬟匆匆进来,对于老夫人道:「老夫人,宫里来人传旨意了。」
满室的笑声细语都静了下去。
于老夫人让人赶紧去知会老国公爷,带着所有人迎了出去。
一个内侍从马车上下来,进了国公府厅堂,先是取出明黄圣旨。「兹闻于国公嫡孙女国之栋梁,恭谨聪敏,许与楠安伯府结为秦晋之好,朕躬闻之甚悦,特封为安邑郡主,并赐予邑州十五城为封地,可自由往返封地居住,另赐匹帛二十匹,白银一万两,良田五百顷,做为添妆之用……钦此。」
老国公爷领头谢恩,这是皇上变相补偿孙女罢官的损失吗?
「公公辛苦了,进去喝杯水酒吧?」于老夫人不愧见惯大场面的老人,三两下恢复镇定。
「今日府上可是双喜临门,咱家还有一喜还未报给老夫人知道。」内侍热络地笑道。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