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遗花录 > ☆、天机(四)
    朝堂上立时被人群一分为二。

    兰逸这边有人迅速做出了反应,聚拢围到了他身旁,神色严峻警惕地看着面前的场景,一个个都绷紧了身子,仿佛下一瞬便要准备生死相搏。

    而兰逸脸色一沉,倏然看向了轻轻将上太妃平放在地上,然后慢慢站了起来的兰雍。

    进来的兵士目不斜视地走到群臣中央,为首的指挥使拱手向着他说道:“王爷,京都营卫有人大逆不道喊着要皇位易主,更试图武装冲入殿中。属下等已和金兰卫联手将其镇压,等候王爷发落!”

    众人一时间神色各异——金兰卫?那不是皇上亲卫,只有幽兰玉令才能调动的么?

    是了,难怪五城兵马司的人能直接出入皇宫,而长乐王原本在兵力上逊于手中握有京都营卫的衡阳王,如今却居然能不动声色地一招反制……

    只是当年先皇遗旨将幽兰玉令暂奉于帝陵前室,等到新君亲政时才可取出。如今别说取出,兰明淮压根儿就不在宫中,那兰雍又是怎么能得到金兰卫相助的?

    许多人的思绪还未从震惊困惑中回过神来,便见到内侍总管李再传高举双手捧着个绿色的,手掌大小的玉牌快步从殿外走了进来。

    他恭敬而迅速地走到兰雍面前,双膝跪地,双手举过了头顶:“王爷,老奴幸不辱命,将幽兰玉令完璧奉还。”

    兰雍伸手将这通透碧绿四角嵌金的玉牌接过:“起来吧,辛苦你了。”

    “长乐王!”有人回过味儿来,当即厉声道,“你竟然私入帝陵窃取幽兰玉令?难道是想造反?!”

    李总管神色镇定地转过身,从袖中拿出了一方叠着的绢布,展开,视于众人:“奉先皇遗诏——至新君亲政之日前,幽兰玉令明存帝陵,实托于长乐辅政王代为掌管,以于非常时除祸国乱政者,护皇室之安。”

    那方绢布上落款处四四方方一枚玉玺红印,醒目非常。

    而在一些人眼中,却是刺目惊心,足以让他们脸上一片苍白,血色尽褪。

    一片寂静后,兰雍看了一眼站在自己对面被人簇拥着的兰逸,淡淡开了口:“今日朝事议到此处也差不多了。我仍主张出兵伐陈,不知二哥意下如何?”

    说完,还不等兰逸回答,他又似才想起了还有事没处理,转过头冲着身着铠甲的指挥使面无表情地说道:“既是大逆不道欲冲撞皇殿,你们就地处决了就是——收拾干净些,别让血腥味脏了地方。”

    五城兵马司的人当即领了命,又转身迅速有秩地走出了勤政殿。

    转眼间大殿上又再无半点冰冷铠甲和兵器的气息,就仿佛这里从未出现过片刻剑拔弩张的情形。

    兰雍这才复又看了过来:“如果二哥没什么意见的话,那臣弟就先让人准备母妃的丧事了。”

    兰逸不发一言地站在原地看着他,神色沉郁而复杂。

    兰雍也不再多言,只又意味深长地看了眼他身边的人,似意兴阑珊地说了句:“那就回去吧。”

    言罢,他好像也再没了心思同他们说什么,俯身抱起上太妃的尸身,一步一步,当先向着殿外走去。

    ***

    下午的时候,丽海阴了许久的天空终于淅淅沥沥落下雨来,客院里的西府海棠零落了一地,顾微雪靠坐在窗前,一边喝着茶,一边斜撑着头,似闲闲赏着这春日里的雨景。

    微生玉走进来时看见她这副姿态,着实有些意外。

    再一看,她面前的茶案上除了茶具之外,还有一块龟甲——旁边散落着几枚铜钱。

    微生玉的目光自那堆东西上一扫而过,眉梢淡挑,浅笑中流露出几分戏谑:“看二小姐这架势,似乎是算到了我会来?”

    顾微雪施施然端正了身子坐起来,自顾自又添了些茶:“闲得无聊,玩玩儿罢了。”

    他眼神中带着些俯视的打量,片刻后,旋身在她对面坐了下来:“那你算到我为什么来找你么?”

    “想必多半是为了我皇的事吧。”顾微雪说着,挑眸看了他一眼,“玉世兄想要我做什么?”

    微生玉被她这种目光看着,突然觉得有些心里有些憋闷——就好像自己正在做的,将要做的,都被她用自己看不上的顾氏家学先一步算了个干净,而且在她看来一切都并不值得焦躁。

    这样……像是他输了?

    他不着痕迹地皱了皱眉,那在女人面前从未不会也没有必要燃起的好胜心这一刻又被她倏地点燃了。

    “都说顾氏九环乾坤卦可窥天机算阴阳,我还以为二小姐能算到我的来意呢。”这句话一说完他就有些后悔,斗这些口舌之争做什么,显得他太没气量。

    于是他不等顾微雪说话,又正色续道:“不瞒你说,北星皇日前被陈国君主私下里给扣了,说是他意图侵犯陈国后妃,现下两国君主正在交涉此事——但你我都清楚,这不过是个借口罢了。只是此事恰好发生在三皇定续盟约之前,对外又并未昭告内情,我皇就算想要出手相帮,也是难以说服群臣。”

    顾微雪没有急着插话,等着他往下说。

    “再者,国家之间交往,你也明白,没人会做对己方毫无好处的事。”

    “现下北星皇被扣留之事已经传回了北星……你既然是长乐王的女人,那我也就不拐弯抹角了——你觉得,他和衡阳王之间最后谁才是赢家?”

    顾微雪喝完了杯子里最后一口茶,这一次,她没有再添。

    微生玉看了眼她的神色:“其实我不妨告诉你,眼下北星皇惊惧之下又感染风寒,病情越来越严重。”

    她眼波一动,赫然抬眸望向了他。

    “在这种情况下,我帮长乐王想了个办法。”微生玉终于有了些占上风的感觉,笑意不觉也舒展了些,“就是尽快把北星皇迎回去,否则万一他在陈国有个什么三长两短,怕是就来不及了。只是陈国地势一向易守难攻,这件事做起来还真不是那么轻松的。不过——”

    他说到这儿,话锋一转:“他若想自己坐上那个位子,需要盟国相助,也是不错的选择。”

    顾微雪听明白了,说到底,他就是来帮丽海皇递话的,想利诱兰雍与他们联盟。

    她沉思了良久——兰明淮被扣的事一旦传回北星,即便暂时还没人知道他患病的事,以北星朝上的局势此时也必然已经呈剑拔弩张之态。北星将乱,兰雍在绝对实力上还没有一定能赢过兰逸的把握……再者,丽海如今是因为知道她和兰雍的关系所以才先递了合作的话过来,可他们,又或是别人,也能转眼便去找兰逸合作。而兰明淮本就对他三叔颇有心结,此时又正处于被封闭敏感之时,万一受有心人一挑拨,病中先立了诏书传位给兰逸或是兰逸看中的人,那兰雍就危险了……

    想到这儿,她略一沉吟,复又看向了微生玉:“金羽是不是也出事了?”

    微生玉似乎没想到她会突然问这个,不由一怔,然后说道:“这个么,你可以试试用九环乾坤卦算一算。”

    谁知她却平静回道:“就是因为算过了,所以才向你确认。玉世兄,不如直接些吧,你们故意在金羽引起混乱,目的不就是为了让他们无暇他顾么?依我看,其实丽海的真正目标是陈国,对么?北星不过是你们想趁乱顺便打个劫的对象罢了。”

    微生玉眉峰微微一敛。

    顾微雪伸手拿起茶壶,重又给自己添了杯热茶:“只不过么,陈国这块易守难攻的肥肉三国间谁都不好先动手,谁也都不敢托大扛着其他两国的压力一意出兵攻陈。恰好适逢二十载的三皇会盟之机,怕是你们和金羽原本是约好了一起打陈国的主意,但事到临前其实并不想真的分一杯羹——至少是一杯好羹给金羽,所以才冲着他们的公主和左丞相家三代单传的孙子下了手,月儿所说的帮了你们大忙就是这个吧?好了,既然话摊开了,那么玉世兄不妨直言——你们想要北星许什么?”

    微生玉看着她不急不缓地倒茶,推论,喝茶,反问,心里不由又是一阵复杂的情绪掠过。

    他有些欣赏她能看穿这一切,还很能识时务,但又觉得这场谈话的主动权好像被她给抢了去,还有……她果然对兰雍很忠心。

    但他很快便定了心神,坦然道:“回朔、风灵二城。”

    顾微雪握了握手中的杯子,微微一笑:“还真不是一般大的胃口啊。”

    就在微生玉以为她要同自己谈判还价的时候,她却放下茶杯,深呼吸了一口气,冲着他一点头。

    “好吧,”她说,“我去劝劝皇上。但国书拿到手后,贵国陛下也应承诺于我必须三国会盟攻陈,分其地时我们可以只取小利,但陈国当天下辱我北星之君,万不能忍——这一点,也是王爷必须要摆出的姿态。”

    微生玉觉得她这个要求也是在情理之中,于是颔首应允:“好,这件事交给我。”

    顾微雪与微生玉就这么达成了合作之意,而与此同时,北星都城之内却又是一阵骚动。

    “王爷,”姜涛带着人匆匆赶来禀报,“衡阳王带着人硬闯出城了!”

    原本正在宫中议事阁里商量出兵陈国之事的大臣将领们闻言俱是一怔,旋即纷纷冲着兰雍弹劾起了衡阳王府。

    “王爷未曾挑明与他们为敌已是留了面子,值此国之危机,衡阳王却公然带兵出走,显然其心可诛!”

    “可不是么?!亏王爷还依然以礼相待,并未让人限制衡阳王府的出行。”

    其实这些话难免有托大掩饰之嫌,许多人心中都清楚,两位辅政王之间之所以在勤政殿上那一出后依然没有撕破脸,是因为虽然当时兰雍占了上风,但双方若真的要摆开了阵势刀刃相见却不一定有必胜把握,所以才彼此留了一线。

    但很显然,兰逸也并不是没有预料到出意外的可能,做好了第二步准备——就是一旦宫变失败,就立刻离城。

    于是有人便指了出来:“但衡阳王一向在诸侯中有声望,宫中之事尚未传达出去,他如今轻易便弃了朝堂先一步离开都城,恐怕是打算利用外间风向陷王爷于不忠不义之名,兴兵来讨?此事若传到被扣留在陈国的陛下耳中,会否……”

    众人一时间脸色微变。

    却听兰雍沉着道:“就算那日在勤政殿上杀了他,衡阳之系也一样会如此恶我声名。”言罢,又问姜涛,“他走时一定带不了身边所有人,其他人呢?”

    姜涛自然知道他问的是什么,立刻回道:“裴统领已和五城总指挥使带人去看了,衡阳王妃还在府里,盛家人除了那些军营里当差的,都还在。”

    有人忖道:“衡阳王妃居然也在?他们还真是有恃无恐,料准了眼下非常之时,王爷顾及声名暂时动不得盛家人。”

    旁边的人有些气愤地表示附和,有些蹙眉显露愁色。

    最后所有人的目光落在了轻叩书案的兰雍身上。

    “传本王令,”他神色淡然,透着沉沉微凉,“即刻捉拿盛家众人,打入大牢。”

    姜涛略一迟疑:“那衡阳王妃和无忧郡主……”

    兰雍目光淡淡一瞥:“难道她们改了姓氏?”

    姜涛当即了然,立刻领命退了下去。

    “王爷,这……”有大臣还要表示担忧,“不是给了衡阳王更好的借口么?”

    兰雍不答,只又唤了几个文官出来,说道:“立刻写文昭告天下,衡阳王欲陷国君于危,篡权夺位,号诸侯缉拿叛逆——”

    官员齐声领命:“下官遵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