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开局在战国,史上最强嘴炮崛起 > 第三十九章 招九贤纳士
    来到燕国之后,他们向路人询问黄金台的消息。

    路人看了看他们,笑着道,“客人也是从外国来的,想去招贤台碰碰运气吧?

    这段时间,来我们这里的外国人很多。

    但真正能够登上招贤台,被大王录用的人可并不多。

    你们如果想碰碰运气,就顺着这条街直接往前面走,在下一个街口左转,再继续向前。

    走到下一个路口的时候,路口的左边就能看到了。

    不过你们最好小心点,那里的路段可是非常拥挤。

    来自各国的士人都在那边集中,时常有些打架斗殴的事情发生。”

    姬子晋笑了笑,转身问庞煖道,“看来人还真是不少。

    这黄金台招贤的阵势可真是不小。

    这么多人,你们打算怎么办?”

    庞煖点点头道,“先过去看看再说。不过你这马车是肯定过不去了。

    不如跟我共乘一匹马一起过去。”

    “这样也好。”姬子晋点点头,“我也想去看看那里的盛况。”

    等他们到了那里才发现,什么是真正的盛况。

    高台的附近挤满了人,操着各国口音的人都有。

    这些人之中有高谈阔论的辩士,有卖弄学识的策士,更有摆弄着兵刃,露出一身肌肉的武士。

    很明显他们都是冲着燕王招贤而来的。

    在十几米的高台上,四周悬挂丝织红绫,下方悬挂着一些小型的器物,据说这些容器内装的全都是黄金。

    一旦来的人被燕王所录用,便可当众取走其中一份黄金,作为燕王的赏赐。

    当然这黄金并不是主要的,更多的只是一种荣耀的象征。

    而一旦被燕王所录用,就能进入旁边的招贤馆。

    燕王会定时来这里听取这些人的治国建议,而且经常会采纳这些人的建议,对有些确实有才能的人唯一重任。

    这进了招贤馆,就相当于成了燕国君王的智囊团一员。

    而被燕王重视的话,更有可能大展宏图。

    这对每一个有志出仕做官的士人来说,都是莫大的吸引力。

    也难怪这里被围得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不过要进入找招贤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有专门的人会对他们进行验证和考核。

    验证身份这一点比较简单,无非是记录一下姓甚名谁,籍贯所在。

    在这一点上贵族和世家子弟无疑占有一定的优势。

    这个时代也没有什么身份证之类可以表明身份的东西。

    所以只需要提供一个名字,和籍贯就可以了。

    初步的考核也很简单,武士需要抱着百斤以上的大石鼓绕场一周,就能通过初步的考核。

    但对其他文士的考核就相对复杂了一点。

    不过首先有一条,必须得通晓燕国的文字。

    因为战国时代,文字尚未统一。

    各国都有各国的文字,有很多甚至是自成系统,比如楚国之类的楚篆。

    这一点其实倒也好解释,燕王是想给自己找一个幕僚团。

    能给自己出主意,想点子的团队。

    总不至于有事向他们问计,拿了一份文件给自己的幕僚看,但这个幕僚却不识燕国文字吧。

    但其实就是这一点,能做到的人还真是不多。

    战国时期,真正识字的人并不多。

    只有一些贵族,和受过相当教育的人才能认识文字。

    而要识别他国的文字,则又需要相当时间的学习和熟悉才能运用自如。

    仅仅这一点,可以说就淘汰了很大一部分人。

    当然这一点对庞煖乐毅等人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

    他们都是真正有才学的人,否则在赵国的时候,也不可能得到主父赵雍的赏识。

    姬子晋也想一起凑凑热闹,就跟着庞煖一起过去。

    负责考核他们的人,原本认为这只是一个来看热闹的孩子,并不以为然。

    只不过因为姬子晋衣着华贵,只怕来历不凡,所以才没有把他赶下台。

    姬子晋身上这件衣服,是临别的时候,平原君赵胜送给他的礼物。

    锦衣玉带,这身行头在这个时代可不是一般人能够穿的。

    没有一点身份的人,就算穿得起,也不敢穿。

    不过就在姬子晋写下自己姓名籍贯之后,负责验证的燕国小吏却立刻改变了态度,对姬子晋毕恭毕敬。

    因为姬子晋不但写下了自己的名字,籍贯。

    而且一连用了五个国家的不同文字。

    这还不算,真正令人惊讶的是,他的身份是和燕国王族相同的姬姓贵族。

    庞煖和乐毅等人也顺利通过了初步的考核,走到了高台一侧。

    李彤正想跟上去的时候,却被人拦住。

    “只有通过初考的人,才能走到那边去。没有通过就耐心在下面等着。”一个燕国军卒伸手拦住了他。

    “但是我家公子在面,我是他的护卫。”李彤皱眉道。

    “没有谁能例外。你要想跟着他也可以,要么他过来,要么你过去。”那个燕国军卒摇摇头道。

    “好吧,要怎么才能过去?”李彤问道。

    “写下自己的名字,籍贯。

    认出这一篇通篇由燕国文字书写的文章内容。

    就能跟他们站在一起。”那个军卒指着旁边道,“否则就在边上老实等着。”

    李彤是赵人,赵国又是三晋之一。

    燕国的文字和晋国文字只有少量差异。

    所以他冷哼了一声,提笔写下了自己的名字,籍贯。

    同时又答出了那篇文章的内容。

    那个军卒把李彤写下的内容递给了身边的小官吏。

    那个燕国小吏明显吓了一跳,匆匆走到李彤身边施礼,“先生是墨家……”

    李彤点了点头,“我家公子在里面,我是不是能够进去了?”

    “当然当然,请这边走。”那个小吏连忙点头把他带到了一旁。

    燕国兵卒有些不解的问他,“这个人态度蛮横,到底是什么人?

    为什么要放他过去?”

    “你也真是不长眼,也不看看是什么人。”那个小吏低声道。

    “你看看到他的穿着打扮没有?

    再看看他名字旁边画的花押。知道这是什么?

    这是墨家的标记,能用这个标记的人,是墨家钜子的传人。

    看这样子这个人不是秦墨就是赵墨的人。

    要是他们的钜子来了,就连大王也会礼贤下士出来迎接。

    连这样的人你也敢拦?”

    &bp;&bp;</p>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z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