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闲妻镇后宅 > 第 6 章
    别忘了,我也姓霍。」

    李益随意一问,「姑娘莫不成还当自己是霍家人?」

    霍小玉一怔,笑着摇摇头,「不当。」

    「我想也是,不然应该称为大哥,而不是直呼其名。」

    「我是被本家驱逐的女儿,本xìng鄙俗,李少爷莫怪。」

    鄙俗吗?说真的,他还挺喜欢霍小玉的容颜秀丽,个xìng泼辣。

    是,他觉得这女子挺泼辣,即使声音温柔,言暖浅笑,但都隐藏不了她内心真正的想法。

    光是听闻她以丑事逼霍家把嫁妆还给她这点,就值得给她嘉奖,日子都过不去了,还管名声呢,何况,人家也没把她当妹子看,若只是一味想着「他毕竟是我大哥,我不能丢他的脸」而什么都不做,就是等着金银渐空,拿不出yào钱,然后母亲病死,迎接她的就是为奴或者为妾的悲惨人生,谁会同情?没人,因为早没人记得她了。

    现在多好,拿回属于自己的,将郑氏养得白白胖胖,院子里下人好几个,吃得起精米,喝得起好茶,衣料也是上品。

    他还真喜欢她的院子,花木扶疏,错落有致,四株樱桃树依墙而种,从古寺巷口,一眼就能见到她的宅子,东北角边有个鹦鹉架,养了两只彩色鹦鹉,不会说话,倒是会哼上几句。

    讲真的,霍家那样无情,大雨天的赶走母女二人,只准拿个包袱,其他什么都不准,这种情况下,她若还处处替他们想,那她不是有情,她是有病。

    现在这样才是畅快,拿回嫁妆,过好日子,直呼霍家的大家长霍文涛。

    恩恩怨怨,清清楚楚,多好。

    「跟姑娘说个故事吧。」李益也不管她要不要听,径自说了起来,「嫡母无子,我三岁那年,嫡母把二弟抱去养,没几天,二弟就在嫡母那病死了,二弟生母田姨娘是嫡母的丫头提拔上来,儿子给自家小姐养死,一句责问都不敢,我母亲也是嫡母的丫头,两人自小相识,田姨娘好几次到我们这,就是哭,母亲让她去问问怎么事,怀胎十月,又养了一年,总不能怎么没的都不知道,田姨娘只道:「无论如何她都是小姐,我一个婢子,怎么能去质问小姐」,祖母当着田姨娘的面称赞她懂事,又说,将来她名下的梅婉,她会多给一份私房,可是哄我午睡时,nǎinǎi却说,这田姨娘是好姨娘,好婢子,但不是好母亲,祖母以为我小,不懂事,什么都说给我听,我当时想回,我也这样觉得,怕吓到她老人家,忍住了。」

    「李少爷的嫡母肯定是连年积威,刚好田姨娘又老实过头,才会如此愚顺。」

    「说到底,二弟没了,最伤心的就是她,因此即使她愚顺至此,家里也没人开口问一句「你真不帮儿子争个对错」只是我觉得人生苦短,若委屈真能求得全,也还罢了,很多时候委屈就是换来更多委屈,所以,恩怨还是得分明。」

    回到家中,鲍十一娘自然已经在等了,郑氏难得的也在。

    牛婆子一开门,凉亭中的两人见是霍小玉,双双站起来,鲍十一娘示意郑氏坐着就好,自己迎了上去,朝后左看右看,掩不住失望,「李少爷没送你回来?」

    霍小玉解下披风递给桂子,「鲍姑姑,你做什么呢。」

    走进凉亭,又对郑氏说:「娘,今日倒比前两日冷些,你不在房里休息?」

    「唉,整天躺在床上没意思。」郑氏连忙把女儿拉到旁边坐着,「你今日跟李少爷去昭然寺,可有说上话?」

    「自然有。」转身又对鲍十一娘道:「鲍姑姑,下次可别再如此了。」

    郑氏连忙道:「别误会你姑姑,那是我的主意,觉得你俩生疏,想你们熟稔一点。」

    霍小玉不解,她从今年进春后,便央着柳大娘陪着看人想结亲,娘从不管她这些事情,怎么这次却积极起来?

    娘又不出门,只见过李益一次,才一次,她就希望女儿跟他有缘分了?

    话又说回来,自从李益出现,已经躺了几年的母亲,却是一日好过一日她能下床走路,足足比过去早了一年。

    难不成真像爹爹说的,因为她重新走过命运,所以有些事情开始不一样,越偏越多,最后完全不同了。

    霍小玉觉得很困惑,想不通,但此事又不能问人。

    鲍十一娘走进亭子,笑说:「你娘见李少爷没信来,你也没信去,心里着急,这才让我传个话,那日只是吃个饭,今日时间长,可有时间好好相处,李少爷的人品真的不错,京城那么多准备科考的学生,他肯定是数一数二的了。」

    霍小玉更觉奇怪,鲍姑姑平日讲话很流畅,这几句话却怎么听怎么别扭,各种不顺,肯定有鬼。

    掀开桌上的八宝盒,拿了块凉糕早上没吃,面对李益她也无法放开怀吃,喝了两口粥就没胃口,现在饿死了,先垫肚子再说。

    又捡了块莲花酥,吃完,拿起丫头奉上的手巾擦擦手,这才准备要问问两位大娘在搞什么。

    「你们俩一个是我娘,一个是我鲍姑姑,是我最亲的两个人,我也不跟你们迂回了,这番安排,一定不会只希望我多跟他认识,但不管你们是看中他的钱财,还是将来,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不想服侍他,我宁愿出家,也不想服侍他,不管是姨娘还是正妻,我都不希罕。」

    够白了吧。

    肯定很白了,因为郑氏跟鲍十一娘的脸同时绿了。

    郑氏先开口,「玉儿,你怎么这么说呢,你也二十岁了,过去是娘耽误了你,现在我身体已经大好,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了,你该找个人家,结婚,生子,女人啊,一个人是不行的,身边还是要有个男人。」

    「谁说一个人不行,我不就挺行?我有宅子,还养了下人,出入有人伺候,哪里不好了,男人有什么用啊,霍家四个男人,哪个有用了?霍文涛的嫡子霍愿偏宠姨娘,姨娘恃宠而骄,居然跟正妻杠了起来,弘国公上门给嫁为正室的女儿讨说法,娘你猜怎么着,霍愿听到风声居然先溜了,霍文涛说男人不管后宅,跟着跑,留下大太太齐氏面对怒气冲冲的弘国公夫妻,大太太只好打死那姨娘给弘国公看,隔天两父子才回家,面对弘国公,什么也不敢讲,就只会欺负姨娘跟妹子,姨娘再不长眼,也是霍愿宠出来的,知道女人被母亲打死,屁也不敢放一个,乖乖去跟正妻认错,一定要男人干么,霍家除了爹爹,哪一个不是混帐?」

    霍小玉自小过的是嫡女待遇,娇宠万分,是故脾气其实并不好,只是吃的既然是温柔生意,有人在的时候也就尽量克制,让自己何时何地都是一朵解语花,郑氏自然明白女儿这脾xìng,倒是鲍十一娘第一次看到她这样子,楞了一会才回过神。

    「玉儿,话不能这么说,人总有分好人坏人,你那几个哥哥是不象话,但不代表全天下的男人都不象话,你娘希望你有个归宿,也不能说她错了,哪个母亲不希望女儿有人照顾,讲直白点,你的亲戚都不算亲戚,万一将来我跟你娘走了,你可怎么办。」

    霍小玉闻言心软,低声道:「那娘跟鲍姑姑便想办法陪我久一些。」

    那些几代传承的大医馆怕得罪霍家,都不敢到她这出诊,请不到好大夫,母亲身体始终好不起来。

    多少钱的yào她都能买,但是yào方却不是她花钱就能买到。

    郑氏苦笑,「这哪是娘可以决定的。」

    「玉儿,鲍姑姑这便老实跟你说吧,李少爷是你娘托我找的,虽然不知道你到底不喜欢他哪里,可当初他也不是请了就来,花了好些时间呢,你宁愿相信柳大娘,也不肯相信自己的亲生母亲吗?」

    「讲到这,我可想起一件事情,我们搬入古寺巷后,娘从没出过这宅子,怎会知道李益这人?」

    郑氏叹了一口气,「是故人。」

    是故人?莫不成爹爹跟娘提过?

    想来想去,也只有这可能了,爹爹跟娘提过云州有个小国生,然后她这几个月在找良人,娘也许想起那小国生的年纪,请了鲍姑姑去打听,一打听,发现这次应考的还真有此人,想起爹曾夸过他,这便想把女儿托付了。

    这李益虽然跟以前不大一样,但一个人喜不喜欢自己,要分辨起来却也不难,霍小玉知道,如果她肯,他一定肯。

    只是,这次她不肯了。

    第四章

    自从霍小玉被鲍姑姑设计跟李益共访昭然寺后,他十天半个月就会来古寺巷一次,却不是找她,是找郑氏郑氏早年在歌舞教坊待过,跟过不少异族老师学习技艺,尤其音律十分擅长,随着时光过去,老师不教了,学生也忘了,那些少女时候苦练的曲子,慢慢成了绝响与残曲。

    李益对音律颇为喜欢,知道郑氏记xìng好,询得郑氏同意后,每隔一段时间便带着纸笔过来录残曲,录下全篇后,又会自己试着弹,务求没对琴谱解读错误。

    兴许是有事情做,做的还是自己喜欢的事,郑氏精神倒是不错,霍小玉原本想要赶他,但看在母亲气色一日好过一日,便算了,心想,若母亲能康复,她不介意常常见到他。

    李益求谱,每次都带些东西,有时候是水果点心,有时候是酒楼的新菜,总之,他不会空手而来,但带的东西也不会让人有压力,郑氏跟鲍十一娘都就此夸过他,空手而来是无礼,但若礼重,收的人也觉得手重了,送些精致吃食最好不过,等一两个时辰忙完,郑氏会留他吃晚饭霍小玉不想让任何人看出自己有多在意这个人,所以也只能同桌。

    桌上,他总是很能说。

    有时她甚至会想,或许这个李益是来还债的,前生要了她的命,这生,就替她母亲续命。

    如果真是这样就好了。

    郑氏这几年都不太好,别说走,就连坐着都要有人扶,李益第一次到古寺巷时,是郑氏第一次走出自己房间,这几个月下来,郑氏待在院子的时间越来越长,甚至还能做一点小女红打发时间。

    霍小玉自己也善琴,但她并不喜欢,她学习琴棋书画,不过是为了之后做准备,她若跟郑氏问琴谱,只怕是一点用都没有,郑氏反而会不高兴的说:「你娘又不是小孩子,还用得着你哄。」

    但李益就不同了,他是真的喜欢,不单他喜欢,他表妹崔雅儿也喜欢,只不过崔姑娘是大家闺秀,这院子又是陪酒陪笑的,当然不好让正经女子出入,因此崔雅儿总是托他把一些自己弹不好的琴谱带来,询问该如何运指,他学会了,再回头教她。

    霍小玉心想,这崔雅儿也有心,怕是喜欢这表哥,却又不好开口,所以换个手法把自己不懂的地方跟表哥说清楚时,是一个下午,表哥再手把手教她,又是一个下午,日久生情,还不容易吗,崔家只怕也是乐见其成,所以也没阻止。

    至于自己,心情渐渐有所转变。

    一来,郑氏日子有寄托,精神渐好,为了母亲着想,她反而希望他最好能十天就来一次,六七天来一次更好,郑氏这几个月都在录谱,气色真的比以前好很多。

    二来,李益有个美貌年轻的爱慕者崔小姐,包括整个崔家都想跟他亲上加亲,把前因后果串起来后,霍小玉更不想赶了,这人不来录谱,崔小姐如何找理由跟他见面,如何日久生情?

    最主要的是,七月二十过了。

    她一直记得,李益是七月二十搬进古寺巷,两人恩爱过后,他在三尺素绢上给她写了诗,说,永不负她。

    他是世家公子,又是读书人,自然有一点傲气,而她,一面自惭形秽,一面又感谢他不嫌弃自己,起居饮食都由她亲手打理。

    他对她不算和颜悦色,但大抵一般男子都是这样对待女子,她甚至想,那是因为他把自己当妻子,没把她当供养自己生活的女人,说话才如此,他有时凶她,她反而踏实。

    他一直很努力读书,连过拔萃科,书隽科,这不是运气好,是老天有眼。

    李益回云州洛县之前,信誓旦旦一定会回来提亲,给她婚礼,给她名分,他要用大红花轿迎她入李家大门。

    霍小玉以为自己可以是第二个赵喜娘

    现在想来这样也好,李家是什么地方,花姐儿进了门,只怕不用一年就被找藉口休了,若是到时已经生下孩子,又从此见不着面,岂不是更心痛。

    二十岁的七月二十已经过了。

    他们虽然还是相遇,但仅止于相遇。

    她欢迎他来古寺巷,欢迎他来陪陪母亲她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把他当一般人,有礼对待,有礼jiāo谈。

    母亲跟鲍姑姑都不止一次问她,「李少爷这么好的人,你还不喜欢,难不成你想嫁给小王爷?」

    小王爷很中意她,曾想收她为府中良人霍小玉是直到事情黄了,才知道母亲收了人家聘礼,那日晚上跟母亲约法三章,她的婚事自己作主,若以后背着她订婚约,她就出家,当下把头发剪去六寸长,吓得母亲只有点头的分。

    这件事情都过去两年了,真没想过还会再听见小王爷的名字,都不知道该怎么跟她们说,她十八岁不想嫁的人,二十岁也不会想嫁。

    至于李益这么好的人,哼。

    十二岁那年,她在梦中杀了李益好多次,而现在,她偶尔都还会在梦中拿茶板子抽他,怎么可能嫁给他,万一晚上翻身一个迷糊,真把他了结,岂不是自己也毁了。

    此生不易,她还有好多事情想体会,这要蠢成什么样子才会两世都栽在同一个人手里?

    只是这些不能言明,霍小玉自然得另外找理由,「娘,你们只觉得李少爷人好,又对我和善,可是也不想想,李家那背景,我怎么跟的起。」

    「哪里跟不起了。」郑氏急道,「李家不过是商户,又不是什么书香世家,但你爹可是正一品的大臣,你虽是我所生,但后来却归到太太名下,是名正言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