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同样的方式对待每一位同级,那后果更是不堪设想:他们会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你,让你遭受“灭顶之灾”。
第44节:与同级相处 计五 灵活相处(4)
在小事上“争”个不休,既显不出你的才能,又得不到什么实惠,只会落得人人切齿、结怨于人的下场。
因此,我们要坚持争“大”放“小的原则,集中精力在大事上竞争一番。争“大”不会引起同级们的非议,因为人人如此,而且谁都明白争“大”的重要xìng,如果不争,那倒成“异类”了。
比如,当公司里有了疗养指标时,你不妨趁机“表现”一下,将指标主动让给体弱多病的同级。这样,不仅他会感激你,而且其他同级也会对你刮目相看。看似你失掉了一个修养的好时机,其实你却“赚”了更多,因为你不仅赢得了人心,而且若是以后有了什么好机遇,比如一笔生意或一次到国外培训的机会,他也不好意思与你竞争了。
6.争而不吵
当你与同级为某一件事展开竞争时,当你与同级意见不一展开争论时,你是不是常常压不住自己的“心气”而与同级大吵特吵?
如果是这样,那你就要注意改一改了,因为争吵只能将事情弄糟,对双方都没有好处。
争吵中,由于各自都要争个我是你非,我赢你输,这就必然要把争论变成一场极力维护自己面子的激烈战斗,这也就如同用熏鱼引诱猎狗的嗅觉,把要说清辩明的问题推离了正常的轨道,偏离了本来的主题和事实,反而是集中精力在一些非本质、很次要的小问题上去挑剔对方的毛病,责怪对方的态度。你要争个我是你非,维护自己的利益,同样对方也要吵个我赢你输,竭力要占上风。如此抬杠对抗不休,自然就会把人际jiāo流引入歧途,要用对方的一切缺点和过错来证明我对你错,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一切地尽可能把对方说得一无是处。本来,当一个人指责别人的过错,或是被别人指责的时候,就有可能落入情绪对立、人身攻击的陷阱,而一旦争吵起来,不正是掉入这样的陷阱了吗?
争吵中,各自往往不达目的不肯罢休。那就必然迷失方向,非要把对方揭露个体无完肤,“批倒骂臭”不可。
发生争吵相互指责人身攻击贬损侮辱,这个公式就是争吵的发展逻辑。很明显,争吵的焦点和特点最后几乎必然会落到人身攻击、相互贬损侮辱的地步,因为双方在争吵过程中,出于维护自己和利益的目的,情绪会越来越激动,理智的控制力会越来越弱,这时候往往一切都不顾了,只把“批倒批臭”对方当作首要的甚至唯一的目标,而其初衷往往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可以说,在争吵中,没有一方会赢,双方只会都输。如果你词锋不利,气势虚弱,最后无话可说,那自然是输了;如果你强词夺理,气势逼人,使对方招架不住,看起来你是赢了,其实同样是输了人气。争吵抬杠,已经像dúyào一样dú化了你们之间的关系,即使你是对的,但你伤害了对方的颜面,人家对你心怀怨恨,即使口服心也不服,迟早会在别的问题上找你的碴儿。而你的短处也在争吵中被“曝光”,这使你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使自己在竞争中的实力同样遭到削弱。同时,同事之间吵吵闹闹,影响恶劣,这也是一种没有涵养、缺乏大局观念的表现。对于这样的下级,上级又怎敢委以重任呢?
所以,争吵只能导致两败俱伤,最终得利的是别人。“争”要靠实力,而不是“吵”出来的!
7.消除隔阂
在工作中,同级之间难免会产生一些隔阂,为了消除同级之间的隔阂,可以尝试如下几种办法:
第一,“治人”和“治己”相结合。同级之间产生隔阂有多种原因,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对方的原因,还可能有“第三者”的原因。因此,要消除隔阂,作为矛盾的双方,都应该先从“治己”开始,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从寻找自身的原因开始,确定消除隔阂的最佳方式。即使造成隔阂的主要原因在对方,也应该这样来做,从实质上来说,“治己”既是“治人”的前提,又是“治人”的策略。在多数情况下,做好“治己”就能产生强烈的“治人效应”,进而使隔阂得到消除。相反,如果一味地把责任往别人身上推,只“治人不治己”,就会引起对方反感,使对方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事与愿违。但这样做并不意味着无度地迁就。尤其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要坚持原则,该“治人”时也一定要治。
第45节:与同级相处 计五 灵活相处(5)
第二,“回避”与“等待”相结合。同级之间产生隔阂是常有的事,只要双方都出于公心,没有个人的私怨,即使争执起来,也不难和解,只要大家都愿意诚意和解。但是,社会生活是复杂纷繁的,再小的隔阂处理不当也会引起私怨,甚至导致冲突。当同级之间产生了比较严重的隔阂,并且一下子难以解决时,应暂时回避一下。暂时回避似乎是消极的做法,但是在对方成见比较深时,暂时回避能起到“冷处理”的作用。回避不是逃避,而是为了不让隔阂加深,在回避中等待解决问题的时机。任何事情,都要给人留有一定的思考和选择的时间。等待,不等于放弃。同级之间的隔阂,常常在回避中自然化解。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回避是处理同级关系的一种艺术。当然,什么样的矛盾与隔阂应该回避,还是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第三,“求同”与“存异”相结合。对于同级之间的一些隔阂,可以采用求同存异的方法加以解决。而所谓求同存异,就是在相互之间,暂时避开某些分歧点,求得某种共同点,以达到消除隔阂的目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和人之间一旦能存在某种“认同”,就会相互之间在心理上产生“自己人”效应,在“自己人”效应下,人和人之间的隔阂就容易消除了。而心理学中的“认同”,其方式之一就是生活中常讲的“求同存异”。在工作中,具体的“求同存异”有以下几点:
一是寻求过去jiāo往中的共同点,如共同的兴趣、共同的爱好、共同的观点等。当同级之间产生隔阂时,回忆或寻找以往相互jiāo往中的共同点,可以增加彼此的亲近感,从而淡化相互之间心理上的隔阂。
二是寻求现实jiāo往中的共同点,如现存的共同利益、共同责任、共同目标等。在寻找到这些共同点之后,就自然会产生一种“顾全大局”的心理,也就是产生一种求同存异的感觉和要求。在这种感觉和要求的作用下,同级管理者之间就会淡化冲突意识,使隔阂逐渐消除。
三是寻求未来jiāo往中的共同点,如未来的共同命运、共同前途、共同的合作关系等。在同级jiāo往中,寻找未来jiāo往中的共同点,也会使同级之间的矛盾冲突减弱,隔阂消除。
要做到以上这些,关键的一点就是同级管理者要胸怀宽广,顾全大局,有主动寻找消除隔阂的办法和途径的意愿,而不要挟私抱怨,扩大矛盾,加深隔阂。
8.赞美对方
“好汉出在嘴上”是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意思是一张能说会道、善于称赞的嘴可以使一个人得到别人的喜欢,最终成为有人缘儿的“好人”。
如果你心里对某个人很佩服,但是没有表达出来,那么在他看来你并不欣赏他,他和你的关系自然也不会变得十分密切;相反,如果你心里对某个人并没有太多的好感,但总能抓住时机适时地“捧”他几句,那么你们的关系也会由疏远变得亲近起来。
说说一些“场面话”,客套地称赞别人几句,会使你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场面话”和赞美的话并不需要你付出什么代价,既不需要你花费金钱,也不需要你耗费太多的精力,但是你却可以因此得到人情。
在与同级相处时,为了跟同级拉近关系,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也需要时不时地说点“场面话”。
比如,某一天你看到同级领着小孩一起逛公园,你可以走上前去,打个招呼,逗小孩子玩玩,然后向同级把他的小孩大大夸赞一番,并称赞他教子有方……这种场面话有的说的是实情,有的则与事实有相当的差距,听起来虽然不太舒服,但只要不太离谱,听的人十之八九都会感到高兴,而且周围人越多时效果越好。也许第二天上班时你会惊奇地发现,你的那位同级忽然对你特别亲热,似乎一夜之间成了最要好的朋友。你不要感到有什么意外,这正是你昨天的几句“场面话”得到的回报。
再如,你到同级的办公室来谈工作,看到他的下级都在静静地工作,就是你走进来时,也没有一个人抬头来看一眼,更没有谁说一句问候的话,这可能惹得你心里很不痛快,甚至有些恼火,你会想:“这些人真没教养,也不知我那个同级是怎么教育下级的。”你心里可以这样想,但表面不可露出来,你要装作赞许地扫视一下同级的这些下级。当只有你们两个人时,你可以顺便说几句“场面话”,比如“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啊”、“你老兄是怎么教育出这样好的下级的,难怪你的工作效率总是那么高”、“老兄真有一手,本来散漫的人来到你这里也能这么埋头工作,能不能将秘诀传授给我”……你会发现,当你说完这番话再谈工作时,居然出奇的顺利,你与同级间原来有那么多的共同语言,而这是你以前所不知道的。
说些“场面话”,送点人情给你的同级,你会发现同级间的关系原来并不难处。人情换人情,你今天送出的人情,明天就可能加倍收回来。
9.关心同级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艾德勒在《哪一种生活对你有意义》中指出:正是不关心别人的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最大,给别人造成的伤害也最大,而也正是这种人的存在导致了人类的种种失败。不关心别人的人,别人自然也不会关心他,也就更谈不上齐心协力共同进步了。
人际jiāo往的成效如何,关键在于能否获得同级的好感,这与个人的思维方式有直接关系。当同级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我们若能以亲人般的热情去帮助他,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友谊。只有怀着深切的关心,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才能带来感情的一致,让对方从心里倾向于你。所以,当有同级向你倾诉烦恼时,即使你感到枯燥无味,也应以充分理解的态度认真倾听,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学会分担别人的痛苦和烦恼。
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既不与同级分享快乐,也不为别人分担痛苦的人,是难以在职场如鱼得水的。
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碰到各种事情,对那些与自己有密切工作关系的同级,我们尤其要予以理解。例如,在某个场合,你与同级因工作中的事情发生了摩擦,或者是同级冒犯了你的自尊心,你千万不可耿耿于怀或伺机报复,也许,那位同级是因别的原因导致心情不好,如受到上级的批评,正巧迁怒于你呢?所以,对同级间的合理“摩擦”不必大惊小怪,只要无损于自己的人格,便可以退一步海阔天空。
理解是“和衷共济”的前提。所谓理解,就是双方在jiāo往中就某点达成共识。因此,理解就是要找双方的共同点。
同级在一起工作时间长了,对彼此志向、追求、个xìng等方面也会了如指掌。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同级因共同理想、事业和目标而发展成为朋友。
有的人因觉得与某些同级兴趣不合而逐步疏远他们,这种做法是很不明智的。真诚的理解和同情是有效的良yào,它医治的不仅是人们精神上和心理上的病痛,而且还会为今后的友好相处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工作中,遇到不善合作的同级,自己首先要冷静下来,设身处地,体谅别人的难处,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样自然就会风平浪静。此外,还要学会感恩,对那些在工作和生活中帮助过你的同级,你要真心感谢他们。这样不仅会使同级感到亲切和温暖,也会使你获得好人缘。
没有关心和理解,也就不会有“和衷共济”。因此,对于同级,要多一些关心和理解,多一些心理上的接近,以便能够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在事业上有更多的“同路人”。
━━━━━━━━━━━━━━━━━━━━━━━━━━━━━━━━━
小说下载尽在http://www.biqugedu.com--【十里丹青】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
-------------------------------------------------------
访问小说分享者(情已逝~)的书库,阅读更多TA分享的书籍!
地址:http://www.biqugedu.com/u?id=30020
也可以百度搜索或者访问www.biqugedu.com
-------------------------------------------------------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