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为人有三级 处世需五计 > 第 11 章
    实际上,如果损害了人格魅力,阻碍了有效的沟通,这样的表现就不能算是真实自然。艺术趋于自然,就达到了最高境界,但它并不是表现自然,而是自然地表现。与同级相处,不也是同样的道理吗?真实自然和尊重别人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在与同级jiāo往中,当别人感到你真实自然、有情趣、有个xìng的时候,你对他们的尊重才体现出来,并能为有效沟通打下基础。同样,当你感到同级尊重、接受并喜欢你的时候,你才会表现得真实自然,具有人格魅力和个xìng风采,你也就更加尊重他人。

    我们可以领悟一下平时看电视的体会。我们从荧屏上看到的不论是主持人、演艺人员还是各种各样的访谈对象,那些让我们感到真实自然,甚至生动感人的表现,并非是完全自然的形态,而是经过了一定的选择、构思、设计安排以及仪表的修饰、言辞的冶炼才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充分说明了真实自然的表现并不等于表现自然的真实。

    我们不需要学会表演,与同级相处时演戏只会为自己带来困扰。表现真实的自我,是指思想内容、情感态度的真实,更是指言谈举止真实自然、恰到好处,并适时适度地自我坦白。换句话说,真实自然地表现就是要依据场合、对象、内容的具体情况,恰当而灵活地与同级jiāo往。

    2.切勿张扬

    俗话说得好,谁求不着难?求人总是相互的,今天你有求于我,明天我有求于你。因此,千万不要因为一时帮了同级的忙而自鸣得意,向人自吹自擂,四处张扬。这种态度是很得罪人的。

    某公司进行了一次大的人事变动。原外事部经理H任人事部门经理,而由原营销部经理A接替他原来的职务。

    这位新上任的外事经理A虽然在原来的岗位上成绩斐然,受到上级和同级的一致好评,但对外事知识却是“半瓶子醋”。在上任后的几次外事活动中,由于他不熟悉业务,几笔和外商较重大的谈判都宣告失败,给公司造成了不少损失。

    A非常着急,自己以前没怎么接触过外商,更不知怎么与他们谈判,面前还有几笔与外商的业务需要处理。情急之下,他想到了他的前任、现在的人事部经理H。H在与外商打jiāo道上颇有一套,是公司里有名的“外事通”。于是,A急忙拜访了H,请他给予帮助。H也很爽快,知无不言,把A想要知道的都告诉了他。

    A千恩万谢,高高兴兴地告别了H。回去后,A又将H告诉他的东西重新梳理了一遍,并邀集几名部属进行了几次模拟演习。由于A精心准备,所以在之后的几次谈判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上级对他也很满意。A成功不忘“恩人”,亲自向H表示感谢,还说了许多恭维的话,使H颇觉飘飘然。

    之后,H逢人便说,“A能将事情办得那么漂亮,其中也有我的一份功劳呀”、“A曾来我这里问了一些外事知识,我都毫无保留地告诉了他,要说起来,我还是他的老师呢”……A刚开始听到这些话时,心里虽然颇不以为然,但想到H的确曾帮过自己,对自己有“恩”,所以也就不说什么,一笑了之。

    第32节:与同级相处 计三 诚恳待人(2)

    但这样的话H说的次数太多了,公司几乎每一个人都知道了。有些人在看到A时,还会在背后议论:“要是没有人家H经理的帮忙,他现在恐怕早就不在经理的位子上了。”这些话极大地挫伤了A的自尊心,他心想,H不就是帮了一点小忙吗,有什么了不起,干吗这么吹嘘自己?渐渐地,这两位经理关系越来越疏远,有时还面对面地发生冲突。

    本来H做了一件好事,但最终却变成了一件坏事。究其原因,是H不该在做了好事之后大肆宣扬。人人都有自尊心,管理者更是如此,过度炫耀你对他的帮助,是在另一方面证明他的愚蠢,反衬你的高明,这样一来,无形之中大大损伤了他的形象,以后还怎么让他管理下级、开展工作呢?

    所以,帮助了同级,不要老记在心上,更不能老挂在嘴边,不然,好事便会变成坏事。

    3.言而有信

    人与人之间的jiāo往既需要十分诚实,更需要言而有信,言行一致。古语“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迄今仍是引导我们行动的基本准则。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的重要jiāo际媒介。如果我们在与他人的jiāo际中言而有信,即使把握不了高超的语言技巧,也能够获得他人的尊重;如果我们失信于人,即使巧舌如簧,也无从维持威信。所以,在和自己的同级相处时,要做到有言必行,言行一致,否则就会“无信不立”,被同级唾弃。

    jiāo际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意图等,因而,当你对同级说“这件事jiāo给我办好了”时,绝不可以把它仅仅当作应酬之辞一说了之。既然你说了这样的话,就要努力将事情办好,而且还要将事情的结果通报同级,让他感觉到你是守信的。如果同级因一笔买卖没有做成,受到老板的责备,而你知道这件事不能全怪同级,于是你说:“这件事我会替你向老板解释的”,说了这话之后,你就要尽量的努力为他开通“罪责”。如果你没有把握,就最好不要给人以绝对的答复。

    “我实在无能为力”、“我试试看吧”和“我绝对可以办到,放心吧”,三种方式表达了三种不同的意思。这就要按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应该说哪句话。如果你没有能力帮忙办到而违背实际情况,大包大揽,轻易答应同级而又失信于他,那么,即使你不是存心骗他,也会引起误会,伤害到他的感情,并最终影响到你们之间的关系。

    如果你答应了同级某件事,就要扎实履行,若因为不得已的原因而无法做到时,也要及时通知他,并诚恳地表达自己的歉意,并尽可能地对此予以补救。

    同时,你也不能在失约之后还为自己做种种辩护,即使在极不得已的情况下失信了,也应该坦白地承认自己的过失,诚恳地向他道歉。失信而又事后极力辩解,想证明自己毫无过失的人,无论理由多么充分,都很难博得他人的谅解。

    诚恳地向同级表示歉意固然能够得到别人谅解,但切不可因此而频频失信于人,否则,就会成为同级不愿结jiāo、反感的人,进而影响自身的人际jiāo往,甚至阻碍工作的正常开展。

    诚实守信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崇尚的美德。言而有信,不失信于人,这是一个优秀的职场人士所应具备的基本要素。而这一点对于管理者而言更为重要,因为管理者拥有一定的权力,其影响力更要大于一般人,管理者言而无信会带来更为恶劣的后果。因此,管理者要像珍惜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自己的诺言,尤其是在和同级jiāo往当中,更要注意这一点。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整个团队相互信赖、相互尊重的融洽气氛。否则,只能是“人情没送成,反蚀一把米”。

    4.巧送人情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有人帮了别人的忙,却没有增加自己“人情账户”的收入,这是因为人情送得不彻底,把前面送出的人情也抵消了。

    古代有个郭解,有一次,洛阳某人因与他人结怨而心烦,多次央求地方上有名望的人士出来调停,对方就是不给面子。后来他跑到郭解门下,请他来化解这段恩怨。

    第33节:与同级相处 计三 诚恳待人(3)

    郭解接受了这个请求,亲自上门拜访委托人的对手,做了大量的说服工作,好不容易使这人同意了和解。

    照理说,郭解能够不负人所托,完成这一化解恩怨的任务,可以走人了。可郭解还有高人一着的棋,有更巧妙的处理方法。

    一切讲清楚后,他对那人说:“这个事,听说过去有许多当地有名望的人调解过,但因不能得到双方的共同认可而没能达成协议。这次我很幸运,你也很给我面子,让我了结了这件事。我在感谢你的同时,也为自己担心,我毕竟是外乡人,在本地人出面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由我这个外地人来完成和解,未免使本地那些有名望的人感到丢面子。”

    郭解进一步说:“这件事这么办,请你再帮我一次,从表现上要做到让人以为我出面也解决不了问题。等我明天离开此地,本地几位绅士、侠客还会上门。你把面子给他们,算作他们完成此事吧,拜托了。”

    这个故事说明,人情通达之人切不可送“半截”人情,因为这种举动不仅等于白送人情,甚至还会为自己惹来麻烦。

    在与同级相处时,不妨也学学郭解的做法。比如,你和同级帮助某人办成了一件事,这个人首先来向你表示感谢,因为你对他的帮助最大。这时,千万不能忘记你的那位同级,你应该告诉那个人,让他去感谢你的同级,你可以说:“其实这件事我也没帮上多少忙,要不是某某帮你,恐怕事情不会这么快得到解决,你还是要去感谢某某。”你帮了多少忙,出了多少力,别人自然心中有数,绝不会因为你说了这番话,就忘了你的好处,但是你说了这番话,不但听话的人会钦佩你的“高风亮节”,而且若是同级知道了你这番话也会对你刮目相看。为人办了好事可以得到多少好处是小事,也不值得为此而高兴,但同级若因此事事想着你,处处表现出对你的尊重,那才最令人高兴。这种做法可谓是一举多得。

    如果你没有这样做,而是在别人向你表示感谢时欣然领受,那效果肯定要差很多;如果你为了揽功,当着别人的面将同级贬低一顿,那更会引起反感,本来对你的一点感情也会随之消失殆尽;若不幸被同级知道了,轻则鄙视你,重则与你反目。送了一个不彻底的人情,反而为自己招来不是,这种事情未免太过可惜了。

    “人情送到底,送佛送到西。”这话要牢记呀!

    5.改正错误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人,明明是自己错了,却偏不承认,更不肯改,还不肯从自己身上找错误之处,甚至还埋怨朋友关键时刻不肯向前,自负地以为别人在嫉妒自己,这种行为举止是职场禁忌之一。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旦犯错,老用争辩、掩饰的办法来“掩耳盗铃”,反而更不能得到同情和谅解;爽快地、坦白地承认自己的错误,才更容易得到宽恕。只有无能的人才试图努力为自己的错误寻找借口,强词夺理,这样做只会使你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在与同级相处中,自己做错了事要敢于承认,勇于认错。豁达开朗的人往往能赢得别人的好感和尊重,同级会因为你的坦诚负责而更乐意和你合作。“道不同不相为谋”,如果你一意孤行,不知悔改,违背人心,那只会将自己孤立起来。一个不肯承认错误的人是不能得到别人的原谅的,自然也没有人愿意与这样的人合作。

    知错,认错,归根到底还要以实际行动改正错误为最终目的。我们都知道“将相和”的故事。倘使廉颇知错不认错,一味胡搅蛮缠,则赵国将国无宁日。认错而改错,则更让人觉得廉颇了不起。蔺相如若不能全心与之和好,将相失和,无以依靠,强秦吞赵就更容易了。正是由于廉颇能知错改错,两相才能一心为国,全无私心,使赵国繁盛起来。

    由此看来,犯了错的人不能一根筋,错了就是错了,要敢于承认。去掉感情上的“不好意思”,搬开面子上的障碍,勇敢地说声“对不起”,并以实际行动全力纠错,你的同级自然会因为你的光明磊落、坦然赤诚而原谅你,还会因此而尊重你,喜欢与你共事。

    第34节:与同级相处 计四 巧妙应对(1)

    不能认错,自然不会“和衷”;没有“和衷”,又怎么能够做到“共济”呢?

    6.化解矛盾

    与同级相处难免有磕磕碰碰的地方,矛盾一经产生,便会妨害相互间的沟通。共识没有了,jiāo往起来也就比较困难了。与同级“结仇”,既不利于开展工作,也不利于自己的发展。“冤家宜解不宜结”,人人皆知,“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多一个敌人多一堵墙。”但冤家既结,当如何破解呢?

    “冤家”者,误会也。其形成可从主体、客体两方面找原因,或是因自己的言行不慎而致,或是由于对方过于敏感,误会了你的意思。因而,有效的沟通可以帮助你化干戈为玉帛。

    同级中有一个“冤家”,会让你在工作中很不自在,办事也会遇到重重阻碍,不那么得心应手。因此,对于同级冤家间的隔阂,一定要积极面对,积极化解,从而为自己和他人创造一个团结和谐、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以下几个小诀窍可以促进有效沟通:

    其一,要学会制怒。被人误会了,不要大光其火,而要以平静的心态回忆事情的来龙去脉,弄清产生误会和矛盾的原因,再决定采取什么分寸予以澄清。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被人误解确实是让人烦恼的事,但一定要努力平抑怒火。发怒只能扩大矛盾,处理不当会引发大乱,甚至酿成悲剧。制住怒火,能让你冷静地分析问题,查明原因,有效地解决问题,化解怨恨。

    其二,要战胜自己的怯懦心理,消除自己的委屈情绪。消除误会就要把问题说清楚,无论采取哪种方式,不要怯懦,要敢于当面把问题讲清楚。要亲口向对方恳切地说明事情的前因后果,直截了当地把问题讲清楚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好结果。消除自己的委屈情绪,可以清除妨碍jiāo流的心理上和思想上的障碍,同时也能更加冷静地为对方着想,追究出事情出自何因,究竟是自己错了还是对方的过失。不要总以为自己委屈,可能事情的症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