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的原则在古今中外都是大同小异的,比如握手、鞠躬、微笑等行为举止,还有“请”、“谢谢”等言辞,都是一些讲“礼”的表现,是对对方的尊重。

    所以,在你想和上级讲“理”的时候,最好也要按照“礼”的要求去做。

    首先,在jiāo谈时,应该表现出对上级应有的尊重。注意力要集中,不要显出无精打采、漫不经心的样子,太过无所谓的态度,必然会大大伤害上级的尊严。

    其次,无论上级是对是错,你都要先听他说,然后再婉转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在上级的观点是正确的情况下,下级对他应表现出应有的尊重。但是,假如你觉得上级错了,下级一般心里就会憋不住气,想和上级理论一番,甚至直接指出他的过失。这样,上级虽然在心里认为你可能是对的,但在面子上会挂不住,一定会把你视为一个难“搞”的下级,从而可能在晋升和加薪时还你以颜色。

    有位作家曾经说过,中国人其实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实际上,古今中外有很多人都是如此,这本来就是人xìng上的一大弱点。处于上级的位置上,由于要维护他的权威,树立他的良好形象,在下级面前,上级会更加重视维护他的面子。因此,即使上级做错了,你也要恭敬地向他提出,而不是马上对他进行攻击、责难和非议。

    如果你总是这样有“礼”的话,那么上级心里就会对你产生好感。因而,当你准备提出自己的建议和创新或对上级的失误提出迂回变更的方案时,也应该以有“礼”的方式来表达,上级就会比较容易接受。有时,以“礼”服人要比以“理”服人强得多。

    第23节:与同级相处 计一 协助和谐(1)

    与同级相处

    《论语?颜渊》中有一句话:“君子chéng rén之美。”“chéng rén之美”,意思是帮助别人实现其愿望。现实生活中,当同级在工作中遇到麻烦时,要伸出援助之手,热情地给予帮助。

    计一 协助和谐

    1.团结协作

    管理者所担负的工作在客观上虽然都具有差异xìng和特殊xìng,以及与此相关的独立xìng和自主xìng,但是它们之间更多的是统一xìng和共同xìng。管理层是一个组织系统,即所有成员都是整体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相互之间有一种唇亡齿寒的互动关系,其中的某一个部分出了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全局。

    因此,同级管理者要树立起全局意识、整体意识,既要把分管工作切实抓好,又要发挥团结协作精神,当其中某一位同级管理者在工作中遇到了困难或挫折时,要热情主动地给予帮助。切不可有“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态度。

    我国古代有“房谋杜断”之说,讲的就是房玄龄与杜如晦密切合作、共同辅佐唐太宗治理国家的佳话。

    唐太宗李世民开国初期,许多规章法典都需要重新制定。由于房玄龄善谋,太宗每每同他研究安邦国策时,他都能提出许多精辟的见解和具体办法来,可是对这些好的建议,他却很难决断颁布哪一条。这时,太宗就得请教杜如晦,杜善于分析,精于决断,经他一审视,决策很快就能做出来。正是在二人密切合作、精心辅佐下,唐太宗才得以更为有效地治国安邦。

    管理层中的各个同级管理者,能力、知识、经验、个xìng必然存在差别,大家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只有密切合作、和衷共济,才能取长补短,在提高了自己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了整个管理者班子的战斗力。

    同级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但在竞争中也要注意分寸、讲究方法。当对方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不让其落后,以求共同进步。适度竞争能分出学识的高低、比出能力的强弱、赛出成绩的大小,并能培养友谊,增进团结,使同级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步调更加一致。这样就能大大提高管理层的整体功能。相反,在对方处境不顺时,袖手旁观甚至冷言冷语,想用对方的挫折和失败来衬托自己的能力和成绩,只会导致双方关系恶化。

    2.积极配合

    所谓配合,就是同级间的协同合作。协同论告诉我们,协同导致有序,不协同导致无序。任何一个系统内部的结合能力都来自系统内部各个元素之间的协同作用,同一组织的管理者群体也是如此。一个群体的团结、稳定与有序就是来自各个管理者个体的协同作用。

    如果同级成员亲密合作、协同一致、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就会形成合力,共同作用于组织的总目标。设障碍,是一种消极的明争暗斗的表现,实质上是一种内耗,它使同级之间背道而驰、互相干扰、互相冲突,从而使整体目标无法实现。

    同一组织内的同级管理者之间,分管工作虽然各有其相对独立xìng,但大家都必须为组织的总目标服务,并且在实现该目标的过程中,要进行合作。因此,在管理活动中,同级管理者之间应该积极配合、同舟共济。

    要做到积极配合、和衷共济,首先要有集体观念。任何一个组织都有自己的总目标,都有与其所有部门、成员都息息相关的集体利益。目标、利益的一致是管理者群体形成内聚力与向心力的重要条件,是同级之间能够协同合作的前提和基础。

    然而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同一组织内的不同部门之间也都存有各自不同的目标和利益,虽然一般来说,组织的总目标和整体利益包括了部门的目标和利益,整体与局部之间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但也有冲突的时候。

    由于这种情况的存在,整体目标和利益往往不能得到所有部门始终如一的认同,当整体与局部两者发生冲突的时候,部门管理者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局部目标和利益,而忽视了整体目标和利益。失去了对整体目标和利益的认同,势必造成各行其是的态势,使同级管理者之间无法协同合作。

    要改变这种情况,管理者必须有全局观念,做到以大局为重,牢记组织的总目标和整体利益。当全局与局部发生矛盾时,不计较个人得失,牺牲局部保全局,只有这样,同级管理者之间才有可能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互相协作、同舟共济的局面。

    要克服主观主义的工作方法。克服主观主义并非老生常谈。主观主义历来是人际关系中的大害,其危害是不可忽视的。现实中,有的管理者还在有意无意地犯着主观主义的错误。诸如瞎指挥、命令主义、一意孤行、听不进不同意见、独包独揽、唯我独尊等,都是主观主义的具体表现。这种工作方法会严重损害同级关系,无法与同级形成互助合作的局面。

    须知,同级关系是一种完全平等的关系,谁都不能以管理者自居,对同级发号施令。谁都不能认为自己无所不有、无所不知,并因此而目中无人。同级之间的互助合作只能建立在平等相待、互相尊重的基础之上。因此,管理者必须克服主观主义,加强调查研究,谦虚谨慎,主动征求同级意见达成共识,从而形成共同奋斗的局面。

    第24节:与同级相处 计一 协助和谐(2)

    3.不要chā手

    分工和职权范围一旦确定,每一个管理者就应该独立自主地履行自己的职权,只负责好自己分管的分内事务,这是对其他管理者充分信任和尊重的表现。无论是上级还是同级,都不应chā手别的管理者的工作。

    有一名矿山中学的教师想报考研究生继续深造,但需要得到矿管理者的同意,于是他来到矿长办公室请矿长签字。不巧得很,矿长因工作的事情到局里开会去了。然而报名在即,找不到矿长,报考的事情就会落空,情急之中,这名教师找到了矿党委书记。

    他想,反正都是“头儿”,只要有一人同意就可以了。矿党委书记了解到情况,认为考研是好事,于是大力支持他,并说了些鼓励的话。

    这位教师得到这样的结果,真是喜出望外,于是高高兴兴地走了。这位教师走后,书记突然想到,考研报名涉及人事问题,这应该是矿长职权内的事情,自己并没有权力决定。于是,他赶忙让人将那位教师找回来,向他说明自己无权决定是否同意他考研的事情。看到这位教师很着急,他拨通了矿长的电话,将这件事情告诉了矿长,让他决定,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

    这位书记的做法可以说是很明智的,他发现自己有chā手同级工作的现象,及时纠正过来避免了因chā手同级工作而影响同级关系的结果。那位矿长也一定非常感激自己的这位同级,因为他尊重自己,能够以敬重的态度对待自己。

    作为同级,如果经常chā手别的管理者职权范围内的事,就会使他人产生一种不被重视的感觉,甚至产生一种被人“夺权”的想法,其自尊心受损自然会对你耿耿于怀了。当然,不chā手同级的工作并不是对同级工作不闻不问,在同级遇到困难时,袖手旁观看热闹,这种做法也不可取。

    一个管理者在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后,在有能力和有必要帮助他人工作时,自然要帮助他人,只是在帮助时要掌握分寸和尺度,把握好时机和方法,做到“过问不揽权,支持不包办”。

    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管理者都能像例子中的那位矿党委书记做得那样好,有些管理者明知自己在chā手同级的工作,但仍不思改过,反而将之作为一种“揽权”的方式,结果弄得同级间的关系相当紧张,这样带来的后果,更多的时候只会伤害到“揽权”者自身的利益。

    4.避免拆台

    同级管理者之间最怕互相拆台。本来很有可能办好的一件事情,有人拆台,结果办砸了;本来眼看就要成功的事情,有人拆台,结果功败垂成;本来就没有多大成功希望的事情,有人拆台,那结果更是可想而知了。拆台不仅会把所做的事情搞糟,而且会使被拆台的管理者颜面尽失,不仅会引起上级的不满,而且会使他在下级面前威信尽失,从而使今后的工作更加难以开展。

    人事部最近新来了一位经理,工作认真负责,下级对他也很尊敬。但是有一次在工作接触中,业务部王某不经意地向人事部的一位秘书透露了一个消息:人事部经理是某董事的亲戚,要不按照他的资历,根本不可能坐上经理的“jiāo椅”。言谈之间,王某流露出颇为不屑的神情。这个消息在人事部很快传开了。但那位新经理却不知情,仍然像往常一样工作着,他只是觉得下级的态度似乎有所改变,以前下级见到他总是热情地主动打招呼,现在却似乎老远就躲着走了;尤其是资格较老的几位副经理,言谈举止间颇有些不敬之意;以前他每下达一项命令,总是能够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但现在“阳奉yīn违”的现象时有发生,工作往往不能很好地完成。甚至有人当面提出反对意见,使他面子上很过不去,工作阻力越来越大。后来他了解到,所有这些不好的转变都是由王某的一句话引起的,两人良好的工作关系顷刻就崩溃了。

    拆别人台的人,也必然会遭到别人“反拆台”的报复,你今天打他一“拳”,就要提防他明天还你一“脚”,恶xìng循环之下,最终只能导致两败俱伤。

    拆人家台的人,必然不会有好“人缘”。因为在别人眼里,你不够光明磊落,而是个喜欢给人“下绊子”的“小人”,不仅同级对你不满,不愿与你合作,就是上级甚至自己的下级,也不喜欢“拆台”的人。上级需要自己的下级精诚合作,有大局观念,这样才能把他布置的任务很好地完成,如果下级之间相互拆台,jiāo给的任务不能完成,怎能不令他头疼呢?对于自己的下级来说,他们也喜欢自己的管理者做一个“正人君子”,跟着这样的上级,脸上也有光彩。更何况:喜欢拆台的人一般都心胸狭隘,这样的人能干出什么大事业来呢?

    第25节:与同级相处 计一 协助和谐(3)

    因此,要想处理好与同级的关系,就不要做喜欢拆台的“小人”;不但不能拆台,而且还要想办法“补台”,给同级“打圆场”、“争面子”,支持他把工作搞好,这样也就等于给自己争取到了一个“同盟军”,何乐而不为呢?

    5.帮助他人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谁都会遭到自己克服不了的困难,谁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同级相处也是如此,应当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携手共进。

    有的人信奉“天上下雨地下滑,自个跌倒自个爬”、“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之类的“至理名言”,认为帮助别人是自己吃亏。殊不知,帮助他人最后只会让自己受益。

    查尔斯是纽约一家大银行的经理,奉上级之命写一篇关于吞并另一个小银行的可行xìng报告,但事关机密,他知道有一个人可以帮助他拥有他非常需要的那些资料那人曾在那家银行效力十几年,现在是他的同级在另一部门当经理。于是查尔斯找到了这位同级,请他帮忙。当他走进这位叫威廉的同级的办公室时,威廉正在接电话,并且很为难地对电话那端说:“亲爱的,这些天实在没什么好邮票带给你了。”

    “我在为我12岁的儿子收集邮票”,威廉一边挂电话一边对查尔斯解释说。

    查尔斯说明他的来意,开始向威廉提出问题。但也许威廉对他过去的组织感情颇深吧,竟不太愿意透露机密,因此说话含糊、模棱两可。他不想把心里话说出来,无论查尔斯怎样好言相劝,都没有效果。这次见面的时间很短,查尔斯没有达到目的。

    查尔斯很是着急,不知如何是好。情急之中,突然想起威廉正在为他儿子收集邮票的事情……查尔斯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