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更有效地
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
这次反击作战中,西藏、新疆地区广大民工,在各级党政干部带领下,
担负前运后送、抢修道路、装卸物资和打扫战场等战勤工作。广大支前民工
战胜了高原险恶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给作战行动带来的巨大困难,历尽艰
辛,往返于高山密林、悬崖峭壁之间,不顾风雪严寒和印军pào火威胁,长途
跋涉在运输线上,靠人背肩扛,把成千上万吨作战物资运到了前线。部队打
到哪里,就支援到哪里,解决了作战地区远离后方基地的困难,保证了作战
物资的供应。为保证反击作战的胜利,大批民工夜以继日地抢修通往战区的
急造军路。西藏工委为了适应军事急需,组织500 名民工突击抢修拉萨曲
水段6 座桥梁、9 个涵洞和路基。战前和战中,仅山南地区抢修公路就达76
公里,便道121 公里,林芝地区抢修骡马便道6 条300 余公里。新疆自治区
在战中,由生产建设兵团和民工运送了全部上山物资的46%,有2700 余名
民工,担负筑路养路任务。支前民工还积极配合部队作战,有的不顾qiāng林弹
雨为部队带路,在火线上奋不顾身掩护、抢救伤员;有的宁愿自己挨饿,把
仅有的一点糌粑、干粮、仅剩的一口水让给伤员,在战场上涌现了数不清的
可歌可泣的军民团结共同御敌的感人事迹。农奴出身的藏族民工罗桑,担任
担架队长,冒着印军的pào火连续十几天日夜奔跑在前沿阵地上,多次用身体
掩护伤员,他的脚趾甲盖冻掉了,忍痛坚持着抢救伤员,荣获“支前模范”
称号;翻身农奴阿旺,不顾传统观念的束缚,带头背烈士的遗体,被评为一
等“支前模范”;西线新疆喀运处司机邓青松冒着印军的猛烈火力向前沿阵
地运送部队,壮烈牺牲。自卫反击战后,东线指挥员张国华谈到:如果没有
这些支前民工,要定下战役决心,保证战役全胜,将是很困难的。
由于历史条件不同,战争的样式不同,使人民战争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发
生新的变化,但是充分发动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则是战胜敌人的根本,
是永远不会改变的。战争年代,人民支援战争的形式,除了支前工作,还直
接参军参战。现代条件下的局部反侵略战争,战场范围和规模有限,人民群
众在一线直接参战的形式将越来越少,但是,随着武器装备的不断发展,物
资消耗越来越大,作战行动对后勤的依赖xìng也不断增强。尤其是在高原边境
地区作战,远离后方基地,没有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光靠作战部队自行保
障是难以取得战争胜利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的实践再一次证明,要搞
好边防工作,巩固国防,战胜侵略者,必须坚定地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扎扎
实实地作好群众工作,使人民军队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中国政府是被迫进行的。这一仗,打击了印度
的扩张主义和“前进政策”的pào制者,赢得了战后中印边境30 多年的基本和
平与稳定。然而,历史上遗留的中印边界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中国政府历来
主张中印双方采取友好协商、公平合理的方式通过谈判来解决边界问题;在
边界问题解决之前,双方应共同努力,保持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中国政
府言行一致,一直为改善中印关系进行着真诚不懈的努力: 1970 年máo zé dōng
主席对印度外jiāo人员作出友好表示。尔后,印度方面也略有松动。1976 年中
印两国恢复了互派大使。 1981 年6 月中国外jiāo部长黄华访问印度,并为解
决中印边界问题提出了合理建议。 1981 年12 月双方开始举行副外长级会
谈,重点讨论边界问题。 1988 年底印度总理拉甘地应邀访华。两国总理
就边界问题举行了会谈,取得了一定的共识。1991 年12 月,李鹏总理访问
了印度,进一步阐明了中国对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原则立场和态度,为改善
和发展两国关系作出了努力。1993 年9 月,印度总理纳拉辛哈拉奥应邀访
华,中印两国签署了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保持和平与安宁的协定
等4 个文件,为促进中印两国合作迈出了富有成果的一步。
立足现实,展望未来,中印两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睦邻友
好关系,有助于确保中印边境的和平与安宁,为中印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创
造良好的气氛和条件。同时,对两国进行国内经济建设有着重大意义。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动的历史时期,两极格局已经终结,各种力量重新
分化组合,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和平的保卫者,
驻守在西藏和新疆地区的边防部队,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和平解决边界
问题的方针,仍将一如既往地遵循中央军委有关保持中印边境和平与安宁的
一系列政策、原则,加强边防建设,保卫好祖国的西部边境。
回顾历史, 30 年前的自卫反击作战的经验给中印边境边防建设许多启
迪,其中一点就是一定的军事实力和良好的战场条件,是取得战争胜利的物
质基础,尤其在中印边境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下实施反侵略战争,就显得更
为重要。这次自卫反击作战前,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充分认识中印边境地区
的战略地位,从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巩固国防保卫国家领土主权的长远
利益出发,针对中印边境自然地理的特点对反侵略战争的要求,指导中印边
境地区的边防建设,使战备工作扎实有效。为反击作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这次反击作战,从军事力量总体对比来看,中国参战部队大多是1959 年以来
参加过平叛作战的部队,特别是中、高级指挥员,相当一部分是十几年战斗
在边疆的“老高原”,部队不仅经过了实战的锻炼,有一定的高原地区作战
经验,而且部分主力部队在战前还经过了适应xìng训练,战斗紊质较高;在武
器装备上,中国军队除个别武器不如印军先进,常规武器整体上要强于印军;
在战场条件上,中国军队虽然远离战略或战役后方,没有空军快速实施保障,
但战前充分估计到这方面的困难,加强了战场建设,为反击侵略,创造了良
好的条件,保证了部队上得去、打得响、供得上、救得下,具有持续作战能
力。
今后,在中印边境地区的边防建设上,要高度重视加强道路、jiāo通建设,
改善通信条件。加强物资储备基地的建设,合理布局,争取配套。保持一支
一定数量的常备军。同时要建立一支反应迅速、机动快速、装备精良、攻防
兼备、适应该地区自然地理特点的应急机动作战部队,以应付边境突发事件
及局部武装冲突。加强高原空军建设和后备力量建设。加强西部边疆地区作
战武器装备的研制和试验,同时注重对特殊高原地区军事学术和作战理论的
研究。以便坚持不懈地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印边境地区的稳定
与和平。
小说下载尽在http://www.biqugedu.com---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
访问小说分享者(诗雨焉)的书库,阅读更多TA分享的书籍!
地址:http://www.biqugedu.com/u?id=30904
也可以百度搜索或者访问www.biqugedu.com
-------------------------------------------------------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