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史 > 第 118 章
    时行程)受印军阻击,停滞该地。 13 日夜,印军向达东方

    向撤逃,至19 日7 时全部撤离。军区独立营及米林营第四连,于19 日11

    时进占已让岗。19 日22 时林芝军分区前指命军区独立营向达东追击,该营

    第三连(即军区警卫营第三连)受命后,决定昼夜兼程追歼逃敌,并号召“不

    顾一切疲劳,不怕山高路险,追上去就是胜利”。尖兵班(第一班)一致表

    示,“敌人跑到哪里,我们就追到那里,坚决完成任务”。该班于19 日20

    时出发,沿梅楚卡河谷向南追击。

    20 日9 时15 分,追至热公西侧山上,发现正前方有数十名印军正向南

    逃跑。班长范少全率全班加快速度,隐蔽接近,突然向印军开火,毙印军16

    人,俘2 人。其余印军惊慌逃命,有10 余名印军滚落崖下摔死,另一股逃入

    森林。该班继续追击。追击中,发现群众背东西南逃。范少全怕误伤群众,

    便一面向群众摆手示意卧倒,一面令全班向印军shè击,将5 名印军全部消灭。

    12 时45 分,追到来不希附近时,奉命停止追击。该班经三个半小时追击,

    行程约45 华里,共毙印军21 人,俘2 人,坠崖摔死10 余人,缴获轻机qiāng5

    挺、冲锋qiāng6 支、步qiāng26 支、51 迫击pào3 门。战后,范少全荣立二等功。

    印军主力300~400 人溃散于森林。独立营继续追击,21 日11 时追至民

    英,与米林营主力会合。

    米林营18 日18 时进至如因后,分兵两路:一路以第五、第六连沿马尼

    岗河东岸向达东进击,于19 日15 时,进至龙德附近。印军放火烧房后向达

    东逃窜,20 日8 时,该部从龙德出发,于21 日进至达东。另一路第七连与

    工兵连,自如因向西南越党参拉山直chā民英,于20 日14 时抵民英(河北岸)。

    印军约150 人从梅楚卡方向达东逃窜,指挥员误认为系印军前卫,企图放过

    后打其本队。由于判断夫误,丧失了战机。21 日11 时,与军区独立营会合

    后向达东追击,13 时进占达东。达东之印军已于20 日逃窜,部队奉命停止

    追击。

    至此,梅楚卡地区战斗结束。共歼灭印军78 人(毙30 人、俘48 人、发

    现饿死5 人),缴获武器、弹yào、物资一部。林芝军分区部队伤亡17 人(亡

    6 人、伤11 人)。

    三.都登地区战斗

    都登方向,印军约800 余人。其部署:马德拉斯联队第二营1 个连及阿

    萨姆步兵第十一营第三中队一部,在邦拉、更仁设防,马德拉斯联队第二营

    (欠2 个连)、配属第四十四山pào团第七十连及勤务保障分队一部,驻守都

    登及其附近地区。

    11 月15 日,墨脱独立营率两个连,从地东出发,19 日17 时55 分进至

    更邦拉,向印军发起攻击。经19 分钟战斗,印军向更仁逃窜。21 日18 时,

    墨脱营占领更仁,印军逃往都登。22 日上午,该营追至哥布(距都登半日行

    程),获悉都登之印军已于21 日南逃。该营部奉命停止追击,于23 日1 时

    从哥布返回浪波待命。此战,共歼印军12 人,独立营亡8 人、伤2 人。

    20 日21 时30 分,总参谋部发出停止反击作战的命令,并指示:“东线

    中部各部队在占领梅楚卡、里米金、都登后即停止追击,在原地打扫战场,

    加强警戒”。西藏军区当即命令山南、林芝军分区参战部队撤回里米金、梅

    楚卡、浪波等地区,集结待命。

    第五节班公洛地区反击作战

    (参见附图10)

    班公洛地区,位于中印边界西段西藏阿里西北角(日土县斯潘古尔湖西

    侧),境内为日土县的新疆地区,境外为拉达克之楚舒勒地区。该地区山高

    坡陡,地势险要。山上多乱石,草木不生,空气稀薄,呼吸困难,风大雪大,

    雪深路滑,气候寒冷。入侵印军在班公洛地区建立据点,并企图以此控制西

    藏之班公洛、热琼等哨卡,威胁西藏阿里纵深地区的安全。

    一.战前印军和中国边防部队的基本情况

    印军在第一阶段失败后,即增调兵力。将其第十旅主力两个营调到西线,

    部署在东堤以西印度河谷地区;将第一六三旅3 个步兵营调至列城及其附近

    地区;以原属第一六一旅之杰特联队第一营转隶第一一四旅,进驻楚舒勒地

    区;调第十三野pào团和第三十二重迫击pào团(分别装备有87.6 加农榴弹pào

    24 门,106.7 迫击pào24 门)驻列城。并各以两个连及轻型坦克装甲部队各一

    个连,加强第七十旅和第一一四旅。10 月下旬,西线印军统一组成喜马拉雅

    第二师,总兵力增至1.5 万余人。印军在楚舒勒地区,调整部署,加紧构筑

    工事,大量设置地雷等bàozhàxìng障碍物,不断向中国边防部队开qiāng打pào。

    班公洛地区为:印军第一一四旅廓尔喀第八联队第一营和库马盎联队第

    十三营,分别配置在莫尔多通道北南两侧高地上。其北山设据点两个(“阿

    印5 号、 16 号”),南山设据点4 个(“阿印6、7、8、9 号”)。其中

    北山5 号和南山6 号分别设在山脚下,形成莫尔多通道北南两犄角,两点间

    有大面积布雷场、铁丝网封锁了通道。上述6 个据点,其中6、5、16 号3

    点,由廓尔喀第八联队第一营防守,7、8、9 号由库马盎联队第十三营防守,

    分界线在6、7 号据点之间。通道北侧16 号,南侧8、9 号据点均设于山顶突

    出部,比中国边防哨卡1 号、2 号、11 号高约600 米,可通视纵深20 多公里,

    控制斯潘古尔湖地区中国边防部队的活动。上述据点,成为楚舒勒、丁如泽

    机场和通东堤公路东侧的前沿屏障。此外,楚舒勒地区印军还集结有1 个步

    兵营、1 个机qiāng营、1 个坦克装甲连,随时可向中国境内攻击。印军在通道两

    侧山凹处有pào兵阵地4 处,可支援其各据点战斗,威胁中国边防哨卡及后方

    安全。

    中国边防部队在反蚕食斗争阶段,即在入侵印军“阿印5、6 号”据点对

    面莫尔多通道两侧设置了“阿1 号”和“阿11 号”两个哨卡,与入侵印军“阿

    印5、6 号”据点相对峙,并在“阿1 号”和“阿11 号”之间与入侵印军布

    雷场相距200 米处,布设正面宽约3 公里、纵深40 米的防坦克防步兵混合雷

    场,封锁通道,掩护“阿1 号、 11 号”哨卡正面。在入侵印军7、8、9 号

    据点对面,设置了“阿2 号”哨卡。观察警戒印军上述各点行动。在入侵印

    军16 号据点北侧高地,设置“阿10 号”哨卡,比印军16 号据点高出100

    余米,可控制其16 号,并能观察印军纵深活动情况。上述各哨卡均由西线阿

    里支队第二、第三连负责防守。

    中国西线作战部队主力集结于日上宗,经过半个多月休整,做好了一切

    战斗准备。

    尼赫鲁政府拒绝接受中国政府的三项建议,企图与中国再次较量。11 月

    14 日,中央军委电示新疆军区与康前指:

    1、同意你们集中主要兵力兵器,同时歼灭8、9、16 号印军的作战部署。

    2、拔点时,对印军设在境外的pào兵和据点印军不打,我不打,印军打我

    时,我坚决还击。以短促猛烈突然的火力还击,打它的丁如泽机场和楚舒勒,

    pào弹可以越界,人员不能越界。还击时必须经总参谋部批准。

    3、印军8、9、16 号据点经营时间较长,工事比较坚固,距楚舒勒较近,

    其兵力支援容易。故必须从打一场硬仗恶仗要求出发,要多准备几手,一定

    要把准备工作做好,切勿仓促动手。

    遵照中央军委指示,新疆军区和康前指决心:首先拔除印军8、9 号和

    16 号3 个威胁最大的据点,尔后视情况再拔除5、6、7 号据点。同时准备歼

    灭增援反扑之印军,做好以pào火还击的准备。

    其部署:以第十一团第三营,加强第十团第三营第九连、阿支2 号卡1

    个排、120 迫pào营(欠1 个连),配属第十团75 无坐力pào4 门、骑兵第三团

    57 无坐力pào1 个排(3 门)、团属工兵连、师属喷火排、师属高shè机qiāng1 挺,

    首先歼灭8、9 号据点之印军,尔后视情况歼灭入侵印军6、7 号据点。

    以阿支守卡分队抽调不少于1 个连的兵力,配属骑兵第三团迫击pào连和

    无坐力pào排(3 门)、第十团工兵连1 个排、喷火1 个排、另以骑兵第三团1

    个步兵连为二梯队,首先歼灭“阿印16 号”印军,尔后视情况再歼灭5 号之

    印军;以骑兵第三团(欠2 个连)、第十团第三营(欠1 个连)为前指预备

    队,准备向莫尔多通道,且坎一羌山口,扎西岗一拉多方向实施机动,配合

    守卡分队,歼灭增援反扑之印军。

    以第四师侦察连一部兵力控制新张山口,阻止东提之印军进入中国边防

    部队侧后;另以一部兵力配置在新张,准备歼灭印军空降兵。

    11 月17 日阿支拉多、且坎守卡分队,分别向拉干赫尔、羌山口方向进

    行侦察巡逻。18 日拂晓,展开活动迷惑印军,以掌握这两个方向的印军动向。

    pào兵部队:以120 迫击pào(4 门)、762 加农pào连(4 门)、第十团迫

    pào连(6 门)和75 无坐力pào(2 门),组成pào兵群,配置在阿1 号至11 号卡

    后侧。决心首先以火力急袭“阿印16 号”,支援阿支突击连拔点战斗:尔后,

    当印军pào火shè击时,实施pào火还击;打印军增援部队等。高pào营配置在“阿

    2 号”卡附近,掩护主攻方向对空安全。

    第四师工兵营以1 个连构筑前指观察所,以1 个连执行扎西岗、且坎前

    沿布雷、设置障碍任务,以1 个连维护狮泉河桥梁渡口。

    康前指设在“阿2 号”卡附近。

    部队作战准备。西线机动作战部队,经半个月休整恢复了体力,总结了

    第一阶段的作战经验和教训。从11 月14 日开始,进入作战准备,各部队根

    据作战任务,进行现场勘察,了解敌情、地形,确定开进路线,拟制作战方

    案,进行战斗编组,明确指挥协同、支援联络等,并设置沙盘模型,反复进

    行演练。与此同时,各突击分队进行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准备了充足的作战

    物资器材,作好了打硬仗、打恶仗的准备。

    参战部队认为,拔点攻坚战,是一场“硬仗,恶仗”,印军工事坚固,

    火力密集,地形险要,易守难攻。特别是防步兵地雷bàozhàxìng障碍物,不但纵

    深大,正面宽,道带多,而且布设隐蔽,不易发现。但其弱点是:工事前强

    后弱,火力前重后轻。若从侧后攻击,即可避开其雷区和火力封锁区,减少

    部队伤亡。

    各突击分队经过认真研究,拟采取夜间接近印军,拂晓发起攻击的战法。

    担任拔除8、9 号据点的突击分队,采取避开正面迂回侧后,分割包围,多向

    攻击的战术。对16 号据点的攻击鉴于地形限制不便迂回,决定采取pào火掩

    护、工兵开辟通路、正面强攻、侧后助攻的打法。

    二.拔除“阿印8、9 号”据点

    担任攻击8、9 号据点的部队,接受任务后组织指战员多次接近印军哨卡

    侦察,真正做到了知“彼”。“阿印6、7、8、9 号”据点,配置在一条3

    公里多长的山脊上,由山脚下的6 号起沿山脊向上排列。6、7、8 号相隔甚

    远,8、9 号基本联在一起,控制了热琼山顶3 个山头。山西侧沿河谷有一条

    公路,是列城经东提至楚舒勒的唯一jiāo通干线,山东侧与中国“阿2 号”哨

    卡隔山梁对峙。上述据点由印军第一一四旅库马盎第十三营1 个加强连130

    余人驻守,配备有81 迫击pào2 门、51 迫击pào3 门、轻重机qiāng8 挺,90 火箭

    筒2 具,步(冲)qiāng52 支。其中部署在8、9 号各1 个排,40 余人防守,连

    部带1 个排70 余人设于两点之间的5150 高地上,为主阵地。该印军在8、9

    号据点构筑有可容50 余人的地堡,即生活与战斗相结合的工事,挖有断续堑

    壕、jiāo通壕、设置铁丝网,形成环形,半环形地堡群防御阵地。

    步兵第四师第十一团第三营担负了攻歼“阿印8、9 号”据点的任务。在

    副师长王洪杰、团长高焕昌指挥下,根据地形及守军情况,分南北两个突击

    方向:南路由第七连、第八连(欠1 个排)由南向北攻歼“阿印9 号”:第

    九连和第十团第九连由北向南攻歼“阿印8 号”。阿支1 个排和第八连1 个

    排配置在热琼山顶负责向东提方向警戒;第十团第九连以1 个加强班攻占印

    军警戒阵地,其主力chā入“阿印7、8 号”之间向7 号警戒,保障主攻分队侧

    后安全。营指分南、北两个指挥部,南指在第七连侧后,北指在第九连侧后,

    协同指挥两个方向攻歼守军。同时,制定了步、pào、工、化分队之间互相配

    合的协调计划,严密组织火力。并决定:利用夜幕掩护,大胆穿chā,分割包

    围,迂回至印军后面攻击,多点突破,使其措手不及,首尾难顾。

    11 月17 日20 时,突击分队由热琼沟口集结地分两路出发,利用夜暗开

    进。南路第七、第八连攀登热琼山向“阿印9 号”南侧迂回前进。由于山高

    坡陡,雪深路滑,指战员衣着厚,负荷重,缺氧呼吸困难,又是摸黑前进,

    故行动缓慢,8 公里走了9 个小时。18 日5 时,进至冲击出发地。北路第九

    连乘车闭灯行进至5580 高地山脚后下车,步行爬山,经过7 小时的艰难爬行,

    终于到达顶峰,进入攻击出发地,进行战斗准备。第十团第九连,chā入“阿

    印7、8 号”之间,进入阵地。切断“阿印8、9 号”守军的退路,达成了对

    印军的包围态势。

    18 日7 时30 分,印军8 号据点游动哨5 人,进入第三营进攻出发阵地,

    被击毙1 人,其余逃回。8 号据点印军立即猛烈shè击。中国边防部队潜伏,

    未予还击。印军盲目shè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