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 > 第 81 章
    。12日,苏军撤至城区,外围防线已全部丧失,德军突破斯大林格勒城防,从南面突进到伏尔加河。

    9月12日,希特勒飞抵前线,召见了B集团军群司令魏克斯大将和第六集团军司令鲍卢斯大将,要求“尽快地把城市拿到自己手中”,命令他们于13日进攻斯大林格勒市区。

    震惊世界的斯大林格勒巷战开始了。

    苏联人学会动脑子了

    在德国陆军攻城之前,空军的轰zhà机已经把斯大林格勒市区zhà成了废墟。

    9月13日,鲍卢斯第六集团军担当主力,从城北开始突击。霍特第四装甲集团军则从城南推进,策应鲍卢斯在城北的主攻。14日,德军从城北突入市区,与苏军展开了激烈巷战。双方的争夺达到白热化的程度,全市的街道和广场都变成了激烈的战场,在城中的每条街道、每座楼房、每家工厂内都发生了激烈的qiāng战,有些重要据点被反复争夺,其中第一火车站的争夺战持续了一周,前后13次易手。

    直到今天,巷战都是最难打,也是应极力避免的。今天美军这么先进的装甲部队,也不敢打巷战。俄罗斯军队在车臣战争中也是吃了巷战的亏。如今的装甲部队,电子通信手段这么先进,还在巷战上吃亏。在二战时期,坦克pào仰角,顶多能打到三楼,五楼站一个人举着zhàyào包往下扔你就完了。如果坦克在道路上行驶,一个小孩儿抱个zhàyào包藏在下水道底下,坦克过去,他把zhàyào包一扔,坦克zhà了,小孩儿顺下水道跑了,找都找不着。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打巷战,实在是以己之短、攻敌所长,苏联人用了两个残破不堪的集团军第六十二和第六十四集团军,硬是拖住了德国最精锐的第六集团军,为苏军的反攻赢得了时间。

    攻入城中的德军伤亡人数不断增加。虽然德军对伏尔加河东岸进行了频繁的轰zhà,但是守军还是从东岸得到了不断的支援和补给。据统计,开赴城中的红军战士的平均存活时间不超过24个小时,军官的平均存活时间也只有不到3天,战役的惨烈可以想象。

    二战中,德军的主要战术是多兵种联合作战,非常重视步兵、工程部队、pào兵和空军的配合。为了对抗这种战术,苏军采取了贴身紧逼的战术,尽可能地将己方的阵地贴近德军,致使德军的pào兵和空军无法有效进行远程攻击。

    瓦西里击毙了德国柏林狙击学校校长科宁斯,在这场苏德顶级狙击手对决中取得完胜,由此声名大振

    苏联人经过血的教训,终于学会动脑子了。

    王牌狙击手顶级对决

    德军陷入了巷战的泥潭。值得一提的是,苏军的狙击手在巷战中大显身手,给德军造成了极大伤亡。

    2001年,好莱坞电影《兵临城下》再现了斯大林格勒的巷战情景。其中,最有名的一名狙击手名叫瓦西里扎伊采夫,他在一个月之内,击毙了225个敌人。实际上,苏军击毙敌军数量比他更多的狙击手还有三十几个。但是,瓦西里击毙了德国柏林狙击学校校长科宁斯,在这场苏德顶级狙击手对决中取得完胜,由此声名大振!

    瓦西里出生在苏联乌拉尔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扎伊采夫在俄语中的意思是野兔,这说明他们家是猎人。瓦西里刚读完小学就跟着爷爷打猎,练成了一位神qiāng手。苏德战争bào发后,瓦西里参军上了前线,他用一杆普通的莫辛纳甘步qiāng,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前就击杀了32名德国官兵。

    斯大林格勒战役打响后,瓦西里主动请战。于是,瓦西里加入陆军第六十二军一四七团作战。刚参战10天,他就用步qiāng干掉了将近40名德国兵。当时,德国人经常用重pào轰zhà,清理占领区。开pào要有观察员,德军占领了马马耶夫高地上的一座水塔,站在水塔上,战场态势一目了然。一个德军军官带着助手藏在水塔里,天天指挥pào兵往苏联人身上扔pào弹。瓦西里觉得德国佬太嚣张了,就准备打靶。果然,一会儿水塔顶就出现一个通信兵,瓦西里一qiāng把他放倒。水塔上面的人莫名其妙,又派来一个通信兵看看怎么回事,结果又被放倒。军官吓傻了,缩在水塔里面不露头,瓦西里就等着他。过了1个多小时,军官刚冒个头,就被一qiāngbào了头。当狙击手除了要qiāng法好,更关键的是要有耐心。瓦西里很快出名了。当时,斯大林格勒战役正是最艰难的时候,苏联人开始大力宣传这位“狙击英雄”,团长还给了他一把真正的狙击步qiāng。瓦西里带着这支qiāng,又挑选了几十个精明干练的战士,专门挑德军上厕所和吃饭的时候下手,搞得德军心神不宁。后来他开班收徒,火线培养了一大批狙击精英。很快,德军前线军官和pào兵观察员的阵亡率直线上升,瓦西里的战绩升到100人。他手下的小战士们,也跟他一起,平均每天干掉十几个德军骨干。这么打下去,过不了两月,德国第六集团军就没几个班长、排长可用了。

    所以,鲍卢斯将军很生气,向上级要求派一个手段高明的狙击手来。希特勒就派柏林狙击学校校长科宁斯前往斯大林格勒。科宁斯是一战时就扬名西线的王牌狙击手,手段dú辣,而且极为自负,他只杀那些值得杀的对手,一般小兵他认为不值得浪费子弹。科宁斯到前线之后,放出风来,要跟瓦西里决战,他打伤了好几个瓦西里的徒弟,故意不打死,就是为了给他们的师父报信,瞧见没有,爷来了!

    瓦西里选择应战,到前线跟科宁斯对决。两个人相持了4天,最后瓦西里让自己的助手拿着假人,小心翼翼地把钢盔戴在假人头上,拉着假人做出撤退的样子,引诱科宁斯上钩,这才击毙了科宁斯。苏联人的数据显示,瓦西里干掉的德国兵虽然不是最多,但狙击效率却是最高的。他为狙击人才的培养和理论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他的徒子徒孙前后总共歼敌3000多人,他不愧为苏联王牌狙击手。

    女狙击手柳德米拉

    其实,毙敌成绩排在瓦西里前面的还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女狙击手,叫柳德米拉帕夫利琴科。

    柳德米拉在战前是基辅国立大学历史系的高材生。她常常参加一家shè击俱乐部的活动,沉稳坚韧的xìng格和勤奋刻苦的训练,使她很快成长为一名神qiāng手。战争bào发的第一天,她就投笔从戎。负责招收新兵的军官本来不想要她,希望她去后方做个通信兵或者护士。虽然后来苏联一共有80万女兵上了前线,她们直接拿起qiāng跟男xìng一样投入惨烈的厮杀,但在当时,苏联军队还没必要招收女兵上前线。

    但是,柳德米拉很坚决,坚持要上前线。参军后,柳德米拉被派到第二十五步兵师做了一名步qiāng手。第一次作战的时候,她就被派去执行狙击任务。可能是上级为了照顾她是女兵,不想让她端着刺刀冲锋,怎么办呢?当狙击手吧,稍微安全一点儿。

    柳德米拉第一次上前线当狙击手,还带着一个新兵蛋子给她当观察员。但是,看到德国人的时候,她不忍心开qiāng,毕竟跟对面的德国人是无冤无仇的,结果德国人却把满脸稚气的观察员打死了,一下子把她心中的仇恨激发了出来。柳德米拉第一次在战场上就击毙了很多德军士兵,特别是在敖德萨保卫战和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保卫战中,她作为一名狙击手,前后歼敌309人。苏联最后没有守住塞瓦斯托波尔要塞,要撤退,斯大林知道了柳德米拉的事迹,点名让海军一定把她救出来,不能扔在沦陷区。

    柳德米拉后来还作为苏联的形象大使出访美国,成为第一个被罗斯福总统接见的苏联公民。

    是活的就得上

    对苏德战争来说,斯大林格勒战役非常关键。斯大林将战略重点从莫斯科转移到了斯大林格勒,并且调动了全国所有的空中力量支援斯大林格勒。双方的援兵也源源不断地开到前线。

    此时,德军在苏联的战线已达3200公里以上,但是德国的兵力根本不能维持如此长的战线。从斯大林格勒沿顿河至沃罗涅日的500多公里战线,德国自己腾不出兵力来防守,只得在这一线部署了附庸国的3个集团军。即便如此,有些地段也只有一个野战排来防守整整1到2公里的防线。德国人不是不知道附庸国部队战斗力很差,根本就靠不住,但是没办法,实在抽不出兵力了,是活的就得上。

    9月28日,斯大林决定将原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改称顿河方面军,由罗科索夫斯基中将任司令员;原东南方面军改称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员为叶廖缅科上将;原近卫第一集团军改编扩建为西南方面军,司令员是瓦杜丁83中将。并命令副最高统帅朱可夫大将和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上将,秘密筹备反攻。

    整个10月份,斯大林格勒一直持续着激烈的巷战。至11月初,德军终于艰难推进到了伏尔加河岸,并且占领了斯大林格勒城80%的地区,但德军始终未能完全占领斯大林格勒。在城区北部的红色十月工厂和拖拉机厂,苏军与德军激战的同时,工厂的工人就在侧旁修复损坏的坦克和其他武器,有时候甚至直接在战场上修理武器。有些坦克直接从工厂的生产线开到了战斗前线,甚至来不及涂上油漆和安装shè击瞄准镜。可见战斗激烈到了什么程度。

    据统计,从7月到11月,德军在顿河、伏尔加河和斯大林格勒的战斗中损失兵力约70万、坦克1000余辆、火pào2000多门、飞机1400余架。

    “天王星”行动

    11月中旬,苏军最高统帅部大规模集结反攻兵力,在斯大林格勒城外集结了3个方面军,共143个师,110.6万人。他们的对手是德军B集团军群,共有80个师又3个旅,约100万人。

    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拟定的反攻策略是将德军继续牵制在城内,主攻德军薄弱的外侧,从而将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德军包围在市区。11月13日,斯大林批准了这个反攻计划,并取名“天王星”行动。

    11月19日,苏军开始实施“天王星”行动,西南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在纷飞的大雪中发起反攻。负责保护德军第六集团军侧翼的是罗马尼亚第三集团军,根本就没有什么战斗力,在一天之内便被苏军突破阵地。20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第五十一、五十七、六十四集团军也在南部投入反攻,突破了守军罗马尼亚第四集团军的防线。22日,西南方面军开始分批强渡顿河。23日,西南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会师,从而完成了对斯大林格勒的包围。

    至11月30日,苏军3个方面军将德军第六集团军的5个军22个师以及部分罗马尼亚、意大利和克罗地亚军队共约27万人,合围在了斯大林格勒。

    苏军发起反攻后,德国陆军总参谋长蔡茨勒将军力主让鲍卢斯撤出斯大林格勒。然而,空军司令戈林元帅却向希特勒说,即使鲍卢斯被包围,空军也有能力为第六集团军提供补给。希特勒信了大胖子的胡话,遂下令鲍卢斯坚守斯大林格勒。

    事实证明,戈林元帅又在吹牛,他承诺的空中补给成了一句空话。德国空军能为第六集团军空运的物资上限是每天300吨,而第六集团军每天的需求是700吨。加上天气恶劣和苏军防空火力凶猛,第六集团军实际上平均每天只得到100吨左右物资。德军的精锐部队,开始面临饥饿的威胁。

    与此同时,苏军在不断缩小包围圈。

    就不让你突围

    为了营救第六集团军,希特勒将希望寄托在二战中德国三大名将之一的曼施坦因身上。

    11月21日,希特勒下令将曼施坦因元帅的第十一集团军扩建为顿河集团军群,由曼施坦因任司令,并把鲍卢斯的第六集团军、霍特的第四装甲集团军和罗马尼亚第三、第四集团军都jiāo给他指挥。希特勒命令曼施坦因夺回失去的阵地。

    曼施坦因认为,德军唯一成功的机会在于第六集团军从斯大林格勒向西南突围,第四装甲集团军则向东北进攻,夹击苏军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但希特勒绝不允许鲍卢斯从斯大林格勒撤退,要求曼施坦因杀开一条血路,打到斯大林格勒。

    12月12日,临危受命的曼施坦因发起了代号为“冬季风暴”的反攻。德军以霍特第四装甲集团军为前锋,于16日突破了苏军的防线。至19日,第四装甲集团军一部推进到了离南面包围圈50公里的地方。虽然德军英勇善战,但毕竟寡不敌众。曼施坦因发现楔入敌阵的第四装甲集团军,也有被数倍于己的苏军包围的危险。

    此时,曼施坦因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不顾希特勒的命令,下令鲍卢斯立即向南突围与第四装甲集团军会合。然而鲍卢斯却没有曼施坦因这样大胆,在没有接到希特勒的命令前,不敢擅自突围,他以燃料不足的理由拒绝了曼施坦因的命令,放弃了最后的机会。

    12月27日,苏军发动强大反击将第四装甲集团军击退150~200公里,使其退回了原来的阵地,粉碎了德军统帅部解救第六集团军的企图。“冬季风暴”行动宣告失败。

    时间已是严冬,伏尔加河面的冰层逐渐变厚,苏军可以更加便利地补给己方部队。但在包围圈中的德军第六集团军的境况越来越糟糕,空运的物资越来越少,平均每天不到100吨。第六集团军面临弹尽粮绝的境地,分配的口粮已经减到维持生活的最低标准之下;弹yào也日益缺乏;医yào用品和燃料都已用尽;数千人患上疾病,冻伤的人数更多,每天都有大量的士兵死于饥饿、严寒和营养失调。

    一些军官不甘心坐以待毙,试图说服鲍卢斯不顾希特勒的命令立即组织突围。但是鲍卢斯仍旧不敢违抗军令擅自突围,只是派人飞出包围圈去晋见希特勒,把第六集团军的情况当面向希特勒汇报,并请求希特勒准许突围。但希特勒还是一意孤行,命令第六集团军死守斯大林格勒。

    1943年1月,苏军发起了新一轮攻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