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第十一集团军统帅曼施坦因,彻底拿下克里米亚半岛。
克里米亚是位于苏联欧洲部分的一个半岛,它就像漂浮在黑海海面上的巨型章鱼,面积很大,南部跟土耳其遥遥相对,西部是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是连接欧洲和中东的要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苏德战争bào发后,希特勒指示南方集团军群尽快攻占克里米亚,通过刻赤海峡进入高加索地区。这一战略行动,既可以避免以克里米亚为基地的苏联空军对罗马尼亚油田构成威胁,又能促使土耳其在政治上靠近德国。但是,想攻占克里米亚半岛也不容易,苏军不但在半岛上驻扎重兵,而且控制着半岛一带的制海权和制空权。此外,半岛地形十分复杂,如果从陆上进攻半岛,只能通过皮里科普地峡,这里有毫无隐蔽的开阔沼泽地,还有苏军坚固的防御工事和深达15米的“鞑靼壕沟”。克里米亚半岛曾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壕沟是那会儿修的。如果从水路进攻半岛,地峡两侧的水太浅,军舰根本无法靠近,只能沿着地峡进攻。克里米亚半岛是靠皮里科普地峡跟大陆相连的,要没这个地峡,它就是一个岛屿。
这块地方,沙皇俄国同土耳其在历史上曾进行过9次争夺。1853年到1855年,英法联军在这儿打了2年才把克里米亚半岛占领,而那会儿英法联军不论装备还是训练,都远远胜过沙皇俄国。
摆在曼施坦因面前的,是一块硬骨头。
苏联人把牛皮吹破了
此时,曼施坦因指挥的第十一集团军,共计9个师,外加罗马尼亚第三集团军,已经在克里米亚鏖战了好几个月。罗马尼亚军队的战斗力几乎等于零,德国军官到罗马尼亚军阵地上去视察,发现前线战壕里,两个罗马尼亚上尉衣装整齐,军服一尘不染,身上还喷着香水,这样的军队能打仗吗?都指望着德国人在那儿拼杀,他们捡现成的。曼施坦因只好率领德军向苏军发起一次又一次的猛烈攻击。苏军则凭借有利地形拼死抵抗,援军不断通过黑海登陆。
双方打得筋疲力尽,战役的胜负好像是摆在天平上一样,一方坚持不住,胜利就会倒向对方。最终,还是苏军先顶不住了,防线开始崩溃,除了半岛南端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外,整个克里米亚落入了德军之手,残余苏军撤到了要塞内。德军虽然击溃了苏军,但著名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拿不下来,就不能说占领了克里米亚。此时,苏军又在克里米亚东端的刻赤半岛登陆,双方再次陷入拉锯战。
为了打破僵局,1942年1月5日,曼施坦因出动第三十军和第四十二军向登陆刻赤半岛的苏军发起反击。这次反击十分冒险,因为这时曼施坦因手上只有3个半已被削弱的德国师和1个罗马尼亚旅,面对的苏军却有8个师和1个旅,但是曼施坦因还是取得了反击的成功,抓了1万多名苏军俘虏。曼施坦因确是名将,德国人仗打得巧,经常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但是苏军并不想放弃克里米亚,仍然向刻赤半岛增兵。苏联人死不放弃克里米亚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把牛皮吹大了,宣称克里米亚的反攻是斯大林同志直接指挥的,如果玩儿砸了,那就意味着斯大林同志玩儿砸了,因此骑虎难下不好收场,只能咬着牙继续打下去。
到3月13日,苏军动用8个步兵师、2个装甲旅发动大规模的反攻,而曼施坦因也得到了新组建的第二十二装甲师和第二十八轻装甲师的增援。双方在克里米亚展开激烈对攻。为把苏军彻底赶出克里米亚,曼施坦因跟希特勒要求派大量的空军支援,先夺刻赤半岛,再拿下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希特勒同意了。从5月8日起,曼施坦因用少量兵力围困塞瓦斯托波尔要塞,集中5个德国步兵师、1个装甲师和2个罗马尼亚师向刻赤半岛大举进攻,在德国空军大力配合下,经过10天激战,到5月18日,全歼苏军第四十四和第五十一集团军,俘虏苏军17万。
事实无情地证明,苏联人把牛皮吹破了。
打仗就是玩心眼儿
拿下刻赤半岛后,曼施坦因开始准备攻克苏军在克里米亚半岛的最后一个据点塞瓦斯托波尔要塞。
要塞由苏军海岸军团负责防御,兵力有7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3个海军陆战旅。曼施坦因对这次攻击做了充分准备,他在两英里长的阵地上展开了208个pào兵连,这在二战期间绝无仅有。
6月7日拂晓,德军对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发起了进攻。德军pào兵已经事先瞄准苏军堡垒,开始猛烈轰击,空军的轰zhà机也纷纷向既定目标投下zhà弹。这场攻坚战非常惨烈和残酷,曼施坦因回忆说:“无论是大型据点,还是小型碉堡,苏军常常打到最后一人一弹。双方都是寸土必争,每一个碉堡、每条堑壕都要经过浴血苦战。”苏联人把人海战术发展到了顶峰。
到6月17日,德军终于从北面深深楔入要塞地区。但德军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有的连仅剩下七八个人。曼施坦因只好一方面将预备队全部投入战斗,另一方面向最高统帅部要援军。6月26日,伤亡惨重的德军夺取了苏军在要塞外围的防线。此时,德军的忍耐力已经达到了极限。所以,最后夺取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战斗,曼施坦因改强攻为奇袭。
6月29日凌晨,曼施坦因出其不意,派突击队秘密渡过了塞瓦斯托波尔湾,从南岸的岩石绝壁攀登而上,突然从背后袭击苏军。同时,他指挥德军主力在猛烈pào轰之后发起进攻,使要塞内的苏军陷于腹背受敌的困境。曼施坦因用实战给只会人海战术的苏军上了一课,让他们明白打仗不是人多力量大,而是玩心眼儿。到了7月4日,退到半岛顶端的9万多苏军突围无望,被迫投降。
攻克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德军缴获了火pào460门,其他战利品不计其数。当然,德军也为之付出了惨重代价,有近24000名将士阵亡。至此,德军终于占领了整个克里米亚半岛,曼施坦因也凭借这一功勋,被希特勒晋升为元帅。
04.看谁犯的错误多
错误都是下属的
1942年5月12日,正当苏德两军在刻赤半岛激战之际,苏联铁木辛哥元帅指挥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一共45个师,从东北、东南两面向乌克兰重镇哈尔科夫发起进攻,一开始进攻特别顺利,突破了德军防线,三昼夜前进25到50公里。斯大林很高兴,还批评了此前反对出战的总参谋部,说险些因为总参谋部的错误而取消了一次如此顺利的战役。
可惜斯大林高兴得有点儿早,5月17日,德国第一装甲集团军在第十七和第六集团军的支援下发起反攻,合围了苏联南方方面军第九和第五十七集团军,西南方面军第六集团军和博布金战役集群。到5月29日,被围苏军大部分被歼。苏军阵亡了3个中将、1个集群司令,24万人被俘,损失坦克1249辆、火pào2026门。令人称奇的是,苏联政府首次公开承认了这次失败,苏联这次难得的坦率是为了呼吁西方盟国赶快对德开战。
哈尔科夫战役拉开了斯大林格勒会战的序幕。德军在克里米亚和哈尔科夫的胜利,把苏军来之不易的预备队消耗光了,南部战线受到严重削弱。苏军作战失利,跟斯大林错误判断战场形势有关,斯大林却把责任都推到了下属头上,从此不再信任力主发起哈尔科夫战役的铁木辛哥。应了那句话,领导没有不正确的,错误都是下属的。
苏联红军在1942年夏季,重新上演了1941年夏季的崩溃,丧师失地,一溃千里,4个集团军被歼灭,大量将士被俘。1942年的前6个月,苏军阵亡人数达82万,失踪人数超过70万。
哥儿俩是半斤八两
就在德军进展顺风顺水的时候,希特勒的狂妄症又一次发作了。当时德军有两个战略目标:一是进攻苏联重镇斯大林格勒,封锁伏尔加河;二是向南占领高加索油田,获得苏联的石油。一边是德军飞机、坦克和汽车每天都需要的宝贵石油,一边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斯大林格勒,希特勒实在难以抉择,放弃哪个也舍不得,最终,他做出了狂妄的决定: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一个都不能少,双管齐下,同时占领。
希特勒脱离实际的狂妄决定,让德军统帅部出现了严重的意见分歧。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力主集中兵力攻占斯大林格勒,并一再陈述理由,希特勒却把哈尔德的意见当作了耳旁风。
希特勒听不进正确的意见,哈尔德只好在日记中讥讽:“对敌军的力量一直做过低估计,达到了可笑的程度,并且越来越具有危险xìng。”哈尔德还谈过另外一件事:有人把一份真实的报告念给希特勒听,报告上说,1942年的苏联仍然能在斯大林格勒以北、伏尔加河以西地区集结100多万生力军,在高加索地区集结50万人;苏联每月为前线生产的坦克超过1200辆。希特勒没等念完报告,就把念报告的人大骂了一顿,让他今后不要再念这种蠢话。希特勒的这个做派,跟他的对手斯大林倒是如出一辙,看来文过饰非、刚愎拒谏是古往今来一切大独裁者的通病,总觉得天底下数他最伟大光荣正确。
稍微懂点儿军事的人都能明白,一旦斯大林把近200万大军投入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地区,德军要干掉他们绝非易事。头脑清醒的哈尔德就向希特勒指出了这一点。恼怒的希特勒却解除了哈尔德的职务,任命蔡茨勒将军接替哈尔德,并决心在军队中全面推行自己的意志。希特勒对一战时自己在前线蹲战壕的经历非常自负,认为德国将军们不了解前线的情况。
按理说,苏联人早就应该看出德军下一步的战略意图。斯大林却一直固执己见,以为德军会再次进攻莫斯科,而对斯大林格勒的防御力量准备不足。可以说,希特勒犯了狂妄自大的独裁者会犯的错误,斯大林犯了业余军事爱好者该犯的错误,哥儿俩是半斤八两,玩儿看谁犯的错误多的游戏。
05.激战斯大林格勒
不得后撤半步
1942年6月28日,斯大林格勒战役打响了。
德军B集团军群左翼的第四装甲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突然从库尔斯克向东攻击,对苏军布良斯克方面军实施突击。6月30日,右翼第六集团军也从哈尔科夫东北发起进攻,向东南方向的斯大林格勒挺进。苏军在空旷的大草原上很难进行有效抵抗,后撤100到300公里。
然而,战役初期的顺利使希特勒的狂妄症再次发作了,他认为攻占斯大林格勒用不着那么多兵力,命令第四装甲集团军南下支援第一装甲集团军强渡顿河下游。这样,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兵力就只剩鲍卢斯的第六集团军,下辖6个军(含2个装甲军),总计14个师约27万人,有近500辆坦克,3000门火pào和迫击pào。
直到这个时候,斯大林才逐渐明白了德军的意图,决心组织军队坚守,以保卫这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城市。7月12日,苏军在西南方面军的原有基础上组建了由铁木辛哥为司令员、赫鲁晓夫任军事委员会委员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负责保卫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共有38个师,防守着长约530公里、纵深120公里的防御地带。
1942年7月17日,德军第六集团军在鲍卢斯大将指挥下,突击苏军第六十二集团军防御阵地。同时,鲍卢斯以部分兵力向苏军第六十四集团军发起佯攻,以分散苏军注意力。23日,德军突破苏军第六十二集团军右翼防线,合围了该集团军2个师,逼近斯大林格勒西面的顿河河岸。25日,德军对苏军第六十四集团军的右翼阵地发起攻击,意图强渡顿河。26日,苏军第六十四集团军被迫退过顿河。
战况不利,斯大林对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员铁木辛哥元帅极其失望,撤销了他的司令员职务,由第六十四集团军司令戈尔多夫中将接任,并委派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上将前往斯大林格勒,作为最高统帅部代表,协助指挥战事。
7月28日,为了提高斯大林格勒守军的斗志,斯大林发布了著名的第二二七号命令,要求苏军将士“没有上级的命令,不得后撤半步。无论他是连长、营长、团长、师长、政委,只要是在无上级指挥官命令的情况下擅自撤退,他就是叛徒,他就要被当作祖国的叛徒而受到处理。……”
这道命令篇幅极长,斯大林都被逼得夸奖起敌人来了。在他的严令下,苏军又展开了人海战术。
把城市拿到自己手中
由于缺少装甲部队,加上苏军的顽强抵抗,德军第六集团军在行进间占领斯大林格勒的计划无法实现。
7月30日,希特勒又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将霍特指挥的第四装甲集团军又归还给B集团军群。8月5日,第四装甲集团军突破了苏军第六十四集团军的防线。
8月19日,鲍卢斯和霍特重新发起进攻。第六集团军从斯大林格勒西北面向东南攻击,22日突破苏军第六十二集团军防线,强渡顿河,占领了卡拉奇,23日推进到斯大林格勒北郊,前出到伏尔加河。霍特第四装甲集团军向北进攻,突破了苏军第六十四集团军的防御,29日进至城南,前锋距斯大林格勒城只有5公里。
在德国陆军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同时,德军第四航空队也出动2000架次飞机对斯大林格勒进行轰zhà。
斯大林格勒面临着异常严峻的形势,斯大林把希望寄托在了朱可夫身上。他任命朱可夫为最高副统帅,并调拨第二十四、第六十六集团军和近卫第一集团军开赴斯大林格勒。
8月29日,朱可夫飞到斯大林格勒并着手组织反击。9月5日拂晓,朱可夫指挥3个新锐集团军展开反击,由于准备仓促,反击未取得预期战果。6日,苏军再次发动进攻,再次失利。10日,苏军试图从北面实施突击,恢复同第六十二集团军的联系,又遭失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