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毛泽东的神来之笔 > 第 61 章
    因我第三纵队超出其前,遂将所有行李完全烧毁,踅窜至武定属之环州(22)”……

    蒋龙两公这一天好像全然没有在意刘文辉“川康边防军”司令刘元璋的求救电“通安溃匪仍复折回,现在盘旋激战中,以待滇方追兵夹击。……应请立饬追击部队兼程过江夹击,并望酌派飞机助剿,以期一鼓dàng平,勿任迫切之至。(23)”

    直到5月8日下午时分,蒋公还在对“龙主席”念叨:“匪部狡狯百出,需防其一部分<向>环州回窜,而其主力或重要匪首乘我专重围剿环州股匪时,乘机向仁和、大兴及其以西地区偷渡(24)”,而同一时段的“龙主席”则在对那位求救的刘元璋作纯属敷衍xìng质的柔xìng安抚:“查匪数现在二万以上,虽渡江一部,其大多数仍在环州附近。通安得失,无关重轻,仍希举全力赶至江边,实行堵截,以免匪之后续部队源源前进。俟此间将其主力消灭,窜扰通安之匪,亦容易肃清也。(25)”

    就在这一天,红一军团已陆续赶到皎平渡渡口,开始过江。

    上一节    下一节

    图9-1:中央红军威逼昆明抢渡金沙江行动要图

    (1935年4月24日~5月16日)

    威逼昆明巧渡金沙江

    点击上图查看或下载清大图

    注释

    (1)《蒋中正命由巧家会泽及禄劝武定进击》,《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503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2)《龙云令孙渡进省鲁旅尾追》,《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503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3)《朱德关于我军分由龙衔、洪门口、绞平渡准备渡江致红三、五军团电》,《红军长征文献》(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第326~第327页,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

    (4)薛岳《剿匪纪实黔西滇北川南追剿情形》,《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716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5)《罗炳辉、何长工关于红九军团占领东川、拟到蒙姑渡江致朱德电》,《红军长征文献》(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第328,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

    (6)《会泽县参议会恳请派兵驰援》、《会泽县会议会再请派兵》、《会泽县参议会请派兵驰援》,《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501~第1505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7)《龙云复会泽参议会东电》,《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505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8)《龙云令会泽县长相机移动》,《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509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9)《龙云饬昭通等处设立收容所》,《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510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10)《龙云报告红军确向元谋武定前进已布置截击》,《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512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11)《龙云望滇军将领努力作战》,《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555~第1556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12)《朱德关于红三军团主力赶到绞平渡渡江致彭德怀等电》,《红军长征文献》(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第330页,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

    (13)《朱德关于红一军团兼程赶到绞平渡渡江致林彪等电》,《红军长征文献》(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第329页,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

    (14)《龙云要刘元瑭加强监视棉花地及倮罗坝》,《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569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15)《朱德关于红五军团继续掩护野战军渡江致董振堂、李卓然电》,《红军长征文献》(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第331页,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

    (16)《龙云电刘元璋等派兵赴江边截堵》,《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520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17)《军委电令九军团》,《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619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18)《朱德关于保持绞西以掩护红一军团后卫队渡江致董振堂、李卓然电》,《红军长征文献》(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第332页,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

    (19)《刘元瑭报告红军一部于中武山渡口渡江》,《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571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内容为本书作加注。

    (20)《龙云命滇军各旅星夜兼程驰赴江边》,《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621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21)《蒋中正命滇军负责永仁以上江防》,《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627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22)《龙云报告已饬一、三纵队向环州攻击》,《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628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23)《刘元璋请求派追兵飞机协助》,《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629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24)《蒋中正命龙云派兵驰进仁和以西防堵》,《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631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25)《龙云复刘元璋虞电》,《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632事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尾声 得失(下)

    抢船抢船,刘伯承直奔皎平渡/“失去匪踪”,蒋委员长竟要左右逢源/得船4条,“朱毛”头上的yīn影散去了一半/苦觅“匪踪”,“匪”之身后却多日不闻qiāng声/进了会泽,罗炳辉狠狠地发了一笔洋财/进展神速,中央红军大举渡江/风水倒转,现在是“朱毛”要“销毁船只”/瞎蒙乱猜,蒋公“龙主席”都在做梦/“匪已过江”,“龙主席”向蒋公深刻作检讨/弓弦弓背,爱将向统帅发难/会理会议,máo zé dōng说林彪“还是个娃娃” /领袖群lún,历史属于成功者/从容北上,中央红军另一次重大战略行动拉开序幕

    四

    5月8日,军委和红军总部一直住在江边,等候红一军团赶到渡江。

    红一军团行走的道路是金沙江边最崎岖难行的路段之一聂荣臻后来回忆“一夜过了48次急流”,在经过了昼夜兼程的急行军后,红一师于傍晚时分赶到皎平渡口,晚22时开始渡江,红二师及军团部则在红一师之侧后跟进,当夜进至新田地域,准备次日凌晨在红一师之后渡江。

    当天在经过鲁车渡时,正在对岸西进接应的红十一团找到了一只小船划过江来,红一军团野战医院遂将伤员及医务人员送至北岸,红十一团则继续向姜驿方向前进,准备阻滞有可能从龙街渡过江来追击的滇军部队。

    担任的掩护任务的红五军团为防万耀煌师主力追来,仍以一个营和团侦察排在坎顿阻敌,红三十九团主力则位于赵村以为后盾,军团主力全部移驻皎西地域警戒备战。傍晚时分,董振堂李卓然得到中革军委通报:红一军团已陆续赶至,明9日晨可全部渡完。董、李遂将坎顿、赵村的红三十九团撤回,与主力一道赶往江边,仅在杉乐树留下一营准备阻敌。

    深夜时分,因仍不见追敌赶至,该营亦随主力跟进江边,准备次日渡江。

    máo zé dōng那天一直就在江边“穿洞” 里等待红一、红五军团前来渡江的部队,见到林彪、聂荣臻率红一军团及时赶到他非常高兴:“你们过来了,我就放心了。过了金沙江,我们就真正把长征以来一直尾追我们的菠介石军队甩掉了,隔了有一个多星期的行程,这无疑是长征中的一个巨大的胜利。(1)”

    5月8日深夜,蒋公和“龙主席”对“匪踪”之研判才开始向“正确”靠拢。

    是日晚上,蒋公在将刘元璋求救电和“龙主席”“匪在龙街渡江未成……”之研判两相比较一番,终于有点回过味儿来:“环州之匪或系匪之掩护部队,其主力潜由洪门渡河。观其焚毁行李,其决心渡河可知。(2)”

    其实“龙主席”这会儿也回过味儿来了,当天晚上他也得知:“查匪自江日(5月3日)起即已在禄劝属之鲁车各渡陆续偷过,截止今日,已有数日”,但却把一肚子窝囊气撒给了下属“而我追击部队昨今两日反徘徊于元谋一带,殊欠果断。似此犹移,匪速我缓,何能灭此狡诈百出之匪。”(3)

    醒过味儿来的两公本能反应当然是督促各部“全力赶赴江边实行堵剿”。可都到这当口了,那是说什么做什么都晚了,蒋公“龙主席”麾下兵马中就没有那一路伸手就能摸到 “朱毛”。能摸得着“朱毛”的倒有一位,那就是金沙江北岸的刘元瑭,可此公这会儿哪儿还有那个胆儿来摸“朱毛”哟,“朱毛”要能发发慈悲不摸他一把,他就该吃佛念斋烧高香了!

    最惨的是原本靠“朱毛”最近的万耀煌,7日他刚令所部回师禄劝,这下好了,又得屁颠屁颠地往回赶,而且紧赶慢赶赶到了也只能捡到一大堆人家扔下的烂草鞋,这才真正是冤枉得不能再冤枉的冤枉路哟!

    万耀煌将军字武樵,1891年生于湖北黄冈,保定军校出身。此公在“剿共”乃至抗战中虽罕有突出业绩,但却是能与蒋公“共患难”的死党:几年后的“西安事变”中,时任第二十五军军长的万将军与蒋公一起被张、杨所执,万利用其眷属在张学良将军“女人无政治犯”的宽容下所拥有的自由度,与所部暗通信息以与张、杨抗衡,蒋公对其表现极为满意。而此后万将军虽然多居闲差位置,却把与蒋公患难与共的生涯一直延续到了海峡对岸,直至1977年1月31日在台北去世。

    笔者认为万耀煌将军有一件业绩还是值得史册一书:抗战胜利后万将军在湖北省政府主席任上时,为“效忠国家,敬恭桑梓”计,曾四处奔走八方筹措,拟建设“武汉长江大桥”。然此间蒋公正困扰于“剿匪”所需浩瀚经费,对万将军之屡屡恳请未予理睬,万将军宏伟的建桥计划当然也就只好束之高阁不了了之。但十余年后,这个“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宏伟蓝图在蒋公和万将军的终生对手共产党治下还是变成了现实,而万将军当年筹措建桥时所留下的勘察和设计资料,也为实现这个蓝图起到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这大概也是万将军此生唯一一次与共产党为同一目的不期而遇异曲同工的真诚合作。

    当然,当年在金沙江边的万将军也与共产党“合作”得不错,虽然这里头并没有“真诚”。

    5月9日凌晨,红一军团主力赶到皎平渡口,紧随红一师之后连夜过江,清晨7时,全部过江完毕。后卫红五军团凌晨1时赶到拉戛厂渡口,清晨时分紧随红一军团之后开始过江,至傍晚时分,全部过江完毕。过江后,军团侦察连留守渡口,准备阻扼追敌,主力则连夜经中武山、通安,进至平山宿营。

    军委和红军总部随红五军团一起离开渡口,当晚经通安进至张官冲宿营。

    张爱萍率红十一团二营赶到姜驿时,刘元瑭部那个团已经撤回会理。红十一团即沿江岸警戒。

    至此,中央红军全部跨过金沙江天险,完成了一次重大的战略转移。

    5月9日晚,中革军委电告红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政治委员何长工:

    A、我野战军今日已全部渡过金沙江。三军团及干部团正围攻会理,其增援队第五旅由西昌南开。我一、五军团明日开会理附近,准备消灭敌援队。估计蒋敌为配合刘(元璋)敌行动,有派兵由蒙姑渡江可能。

    B、我九军团仍执行消灭刘(元璋)敌单个部队,破坏沿江船只,扼阻东岸追敌,以掩护主力行动的任务。明10号,九军团(缺一个营)应即开蒙姑,利用善泅水的实行排渡、偷渡与隔河shè击的种种办法,焚毁或捣沉、击沉对岸所有船只,并坚决扼阻追敌过江。九军团之另一个营,带小电台从小路向巧家对岸侦察前进,到达后应进行同样破船、阻敌的任务。

    C、九军团不论在行进与驻在中,如遇到敌单个部队,应坚决消灭之。

    D、九军团应注意发展沿江的游击队,筹款与扩大红军。(4)

    当日深夜,“龙主席”在得知安恩溥旅追至白马口却“未与匪接触”的消息后,始断定“江南岸似已无匪”,即刻向蒋公作出了恳切万分的“深刻检讨”:“现虽未接前敌确报,而匪已过江无疑。闻讯之后,五中如焚。初意满拟匪到江边,纵不能完全解决,亦必于痛惩,使溃不成军,借以除国家之巨害,而报钧座之殊恩于万 。讵料得此结果,愧对袍泽。不问北岸之有无防堵,实职之调度无方,各部队追剿不力,尚何能尤人。唯有请钧座将职严行议处,以谢党国。谨此掬诚上闻,伏祈鉴核。(5)”

    而“剿匪军”各部官长却全然没有“龙主席”这般“政治觉悟”和“自我批评精神”,在得悉“匪已渡江”的信息后,各部官长谁也没有理会蒋公“龙主席”关于“猛进”渡江与川康军夹击红军,歼红军于西昌、会理间的命令,而是统统放慢了脚步,慢吞吞地向金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