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毛泽东的神来之笔 > 第 45 章
    所未有的积极。这么着让“龙主席”也觉得脸上有光,于是也给了他一个前所未有的夸奖:“动作异常敏捷,深感嘉慰”(3)。

    如此算来,中央红军主力进至镇西卫(今卫城)、贵阳一线之时,也是孙渡赶至之日。

    对此,máo zé dōng等根据掌握的敌情作出了相当准确的研判。

    4月1日19时,中革军委电告红一、红三、红五军团:“估计蒋敌正以3路纵队企图堵截我军向西南转移,其孙(渡)、吴(奇伟)两纵队之先头部队可能于3号赶到镇西卫(今卫城),而我野战军(缺九军团)全部通过镇西卫(今卫城)、贵阳之线须在4号以后”,“因此,我野战军决改经息烽、修文之线向东南过<底>寨渡河,以便寻求新的机动”。路线为:“一军团分经百花坪、底寨向养郎坝(今阳郎坝)、桐子台前进,然后转向马场(紫江以南)、羊场续进”,“三军团经石洞,十三团则经九庄、石洞向猫场、狗场坝(今久长)前进,然后转向新铺及羊场西南续进”。(4)

    “朱毛”的这个调整应该说非常及时实际上孙渡纵队的先头部队第二旅安恩溥部4月2日就赶到了镇西卫(今卫城),比“朱毛”的预计还提前了一天,过了乌江的中央红军要还是执意“西进”,那肯定就跟孙将军有一番大冲撞了。

    这当口,必须拿出决心,错误的决心也胜似没有决心,万全之策是没有的。

    但如此一来也为蒋公简化了这道选择判断题:“朱毛”不是“西窜”就是“东窜”!孙渡、吴奇伟已赶至镇西卫(今卫城),周浑元也马上就要赶到乌江边,“朱毛”执意“西窜”的可能xìng大为降低,当然也就“显有东窜之势(5)”了。

    蒋公这道选择题的答案毫无疑问应该得个“勾”,因为当日“朱毛”之决心的确“仍是迅速通过息烽、扎佐马路线,以脱离敌人而向东南机动”,20时“朱毛”作出的部署是以红三军团为右纵队、军委纵队及干部团为中央纵队,红一、红五军为左纵队,从西侧绕过息烽后,经紫江(今开阳)东南渡过南明河(亦称脚都河),直向清水江边疾进,左、右两纵队的日行程被指定为80里~90里。先头部队还要“限4日12时”在清水江边的牛渡河渡口各架两座浮桥(6)。

    然而蒋公正确答题之时心中方寸已乱,“朱毛”突然南渡所具有的“将军”作用也使他心中七上八下忐忑不安,据时任蒋公待从室主任的晏道刚将军回忆,4月2日那天,蒋公曾急召陈诚、薛岳、何成等计议“朱毛”行动意图,“大家判断红军这个行动,一是乘虚袭击贵阳,一是仍图东进与湘西红军会师,两案之中以后者公算为大。但两者都威胁贵阳的安全,当前应以确保贵阳为急。”(7)

    这个蒋公当然同意,确保贵阳就是确保他自已嘛!息烽离贵阳也就百十来里,“朱毛”锋刃寒气逼人他脊背上已经开始冒出冷汗:现如今中央军主力都被他老人家驱赶到乌江对岸“堵剿”了,拱卫贵阳仅剩下郭思演的第九十九师,而且多在城外担任守备,城中实际上只有不足两团的宪兵。郭思演这个师虽是两旅4团建制的满员乙种师,但却是由两年前在中央苏区被歼的第五十九师陈时骥部残兵扩编而成的,很难倚为干城。驻扎在息烽、清镇的唐云山、韩汉英部倒是靠得很近,但又属新败之师,建制不齐,士气也很成问题……

    蒋公知道这些队伍打不了仗,又心急火撩地调集各路诸侯出兵“勤王”。

    各路诸侯中离得最近的当然是孙渡那支装备精良人马充实的滇军。

    孙渡日前(4月1日)已随前卫第二旅安恩溥部赶到了镇西卫(今卫城),第七旅龚顺壁部也于同日进驻了黔西镇西卫(今卫城)之间的鸭池河渡口。按4月2日上午薛岳传达的蒋公意旨,孙渡这天应该返回后卫第五旅鲁道源部和纵队部驻扎的黔西,可他还没有来得及上路就又接到了蒋公第二支令箭:“着安(恩溥)旅江日(4月3日)开赴清镇”(8)。

    蒋公这般朝令夕改孙渡却好像早有思想准备,当下便毫不踌躇地遵令开拔。原来日前路过黔西时他已跟王家烈议论过“匪渡乌江”的意图,那会儿王家烈当着蒋公“督剿专员”的面就幸灾乐祸喜形于色地断言,“朱毛”这回“硬是要将老帅的军哟”。(9)

    然而孙渡越来越积极“龙主席”也越来越担心。这天他对孙渡拉响的是一串警笛:“我军奉命追剿以来,疲于奔命,迄未接触。而其他部队,匪来不击,既去不追,是短期间已无消灭赤匪之希望。本省出兵后,经费剧增,挪垫俱穷。迭向中央请求,仍无圆满答复。若匪窜过贵阳后,我军应即暂行告一段落,停止前进。盖若再继续深入,不唯后方接济困难.经费亦无来源。且似此剿匪,时间不知延长至何日。不久雨水下降,气候炎热,人马更多痛苦,兼之滇币虽勉可行使,实际仍遭折扣,官兵困苦尤深也。若委座有令饬我军前进时,可将上述各种困难情形迳电婉呈。倘有滞碍,可借后方推拖耳。(10)”

    “龙主席”把这道警笛连着吹了好几天。

    据孙渡将军回忆,他4月1日到黔西后即随前卫安恩溥旅赶赴镇西卫(今卫城)、清镇及贵阳,没有回过纵队部,故而一直没有得闻“龙主席”这连吹了几天的警笛。而两天后他赶到贵阳后蒋公问他的第一句话便是:“龙总司令有什么电报给你没有?”显然蒋公的电台已侦悉了“龙主席”正向孙将军拉响的这串扯后腿的警笛(11)。

    滇军赶赴贵阳那当间中央红军主力上也已绕过息烽进抵清水江东岸附近地域,右纵队红三军团在经过扎佐、狗场(今久长)一带时还刻意作了短暂停留,将驻扎佐的中央军第九十九师一部前出狗场(今久长)侦察的一个排歼灭,并作出进取贵阳的恣态;左纵队红一、红五军团后卫掩护部队则在底寨、唐王山、阳朗坝一带与从息烽出城“追击”的湘军第五十三师两个团遭遇,湘军在飞机助阵下向红军发起猛攻,双方激战6个小时,几度进入ròu搏。14时,红一、红五军团掩护部队完成任务后主动撤出战斗,各自按既定路线寻找主力归还建制,而湘军各部已形疲惫也未予尾追据说那天蒋公还突发奇想,本已令湘军各派小队手执火把乘夜追击,“扰乱敌人,毋使远”,而已忙活了几个通宵的湘军官兵好像压根儿就没有找回这类童趣的兴致……

    这当间的蒋公如坐针毡,下令连夜赶筑碉堡全城戒严后依然心神不定,时而步出行辕勘查城防工事,时而亲自打长途电话催促各路“勤王”之师。蒋公一口浙江官话川滇黔三省的官员们听着十分困难,而一反问又惹得他老人家“娘希匹”的干活,有时着急上火了还要摔电话据说薛岳都得到过这般礼遇,左右见状都不敢多言而只得加倍小心伺候。那会儿贵阳城中一日数惊,到处都传红军到了哪儿到了哪儿,甚至传出“共军已过乌当,清镇机场附近已发现敌便衣队”,吓得蒋公急令贵阳市公安局长王天锡准备小轿、快马到行辕听令,准备经花溪逃往安顺……

    其实这会儿“朱毛”正在作另一番盘算。

    4月4日,中央红军进至息烽东南、贵阳东北地域,军委纵队当日宿营新场,红一军团进至羊场(今龙岗)附近地域,红五军团经马场进至大翁岭、大石板之线,先头侦察分队从清水江浮桥通过,进入东岸的鸡场侦察;红三军团一部经扎佐之三里、水河进入贵阳乌当区老棚寨、玉坝、新场,主力则经新场、独山进至腊坝宿营。而同一天里滇军先头部队安恩溥旅抵达清镇,吴奇伟纵队第九十师欧震部、第九十二师梁华盛部也相继进至修文附近的沙子哨,并经新铺、百宜向羊场(今龙岗)跟追而来,其先头部队已接近红三军团后卫……

    “朱毛”盯上了吴奇伟这两个师。4日晚上,中革军委发出电令:“各军团留原地待命。三军团应即以十三团查明追敌行动,如其逼近,则以该团吸引和钳制之,以便三、一军团会合消灭该敌。并察明贵阳滇敌及马场坪桂敌行动。一军团协同五军团察明追敌行功,架桥部队控制该渡河点,并派队察明马场坪或贵定的桂敌行动。(12)”

    很巧,乌江北岸的罗炳辉、何长工也盯上黔军的犹国才和魏金荣。

    两岸红军,都想打对手一个伏击。

    二

    先说罗炳辉、何长工这边。

    4月1日那天红九军团没能渡过乌江,只好留在江北活动。按理他们孤军徘徊于敌垒丛中形势非常险恶,但当时乌江北岸的敌军都纷纷往乌江南岸“追击”,并不知道还有一支“赤匪”现在就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罗炳辉是位战争阅历相当丰富的老行伍,1日那天他率部向沙土东北连夜疾行20多里后又向折向西北,竟然在对手南进部队的缝隙中穿行了两天之久而未被觉察。

    但4日那天他们进至老木孔附近时却发现屁股后头远远吊着一大堆“九响捧棒”,派人侦察回来报告说是黔军第三师第一旅魏金荣部3个团。罗炳辉掂量了一下手中本钱和这伙“九响棒棒”的份量,决定在老木孔以东的菜子坳打魏金荣一个伏击:魏部虽然人马不少装备却很寒酸,都是“九响捧捧”连挺轻机qiāng都没有,跟红九军团相比完全不是一个档次,而且还是“双qiāng兵”……

    但打魏金荣还是有点走钢丝的意思在里头:魏金荣不经打可附近还有东进或南下的中央军,仗一旦打胶着了他们围将上来也是一件麻烦事儿。不过这事儿罗炳辉好像胸有成竹,他在中央苏区老演“疑兵计”演得是精明异常,几天前离开沙土时他就叫人买光了镇上所有的红布,旁人不知何故问他他还笑呵呵地不讲。这会儿红布一抖落出来被剪取裁成一面面大大小小的红旗,人们这才猜出了它们的用场……

    4月5日拂晓前红九军团在菜子坳铺排停当,八团居左七团在右,九团居中进行正面阻击,七团一个连携带大量红旗前出五公里准备打起来时演一把“疑兵计”。早上8时左右敌人及时出现了,但人马众多老也走不完好像远不止3个团,而罗炳辉、何长工似乎也在等待着什么一直也不下令出击,等来等去几个小时过去了有人就悄悄发开了牢骚:“军团长是不是睡着了?”……

    13时左右敌人队伍中出现了大批的挑子担子轿子马驮子,罗炳辉这才在电话中吼出一声“打”,原来他等了大半天儿等的就是这个,这是魏金荣旅部和直属队的摊子,如果说“九响棒棒”没什么战斗力他们则是没什么战斗力中的“最没战斗力”!机关qiāng扫过伏兵杀出他们马上便乱作一团拼命溃逃,魏金荣身负重伤被左右架着连滚带爬好容易才得以脱逃……

    红九军团乘胜掩杀追出数里,不料魏金荣这司令部是走在队伍当间,后来还有几个团的队伍。他们见红军人数不多便反扑了上来,但红军战士个个挺着刺刀挥着马刀十分骁勇,双qiāng兵抵挡不住又被撵出了十来里路。然而越往前追敌人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多也挤成的疙瘩就越大,挤成的疙瘩越大就越是凭添了几分胆气,于是乎又一次反扑上来反把红军赶退了好几里路……

    罗炳辉也没想到敌人竟然有这么多(后来才知道敌人实际上是5个团),但仗打到这个份上也绝对不能闪气,否则胜仗就可能变成败仗。他一咬牙亲率军团侦察连和教导大队冲了上去。侦察连有180多人6挺轻机qiāng,罗炳辉是红军中著名的神qiāng手把侦察连也调理得个个是神qiāng手,教导大队也都是年轻的连排干部战斗经验非常丰富,这两件宝贝一押上去局面立马改观,战士们士气大振欢声雷动,纷纷又掉头杀了回来,黔军则再无招架之功只得一路溃逃……

    战至18时战斗基本结束,红九军团抓1000多俘虏也捡了1000多条“九响棒棒”。

    这天中央军一部正赶赴乌江边过渡,其先头部队离老木孔、菜子坳也不足20里路,但见到漫山的红旗飘扬军号嘹亮杀声震天,不明就里不知虚实他们也不敢贸然上前,红九军团打完了仗还回到老木孔消消停停安安稳稳睡了一个好觉……

    老木孔一战对红九军团在江北的单独活动意义不小,自此以后相当一段时间里他们都处于“前无阻敌后无追兵”行军状态。战斗中缴获的黔军服装被他们充分利用起来,行军时前头的队伍穿着扮演黔军喝五吆六,后头的主力紧紧跟着准备一露馅就开打。如此这般,他们经常与敌人擦肩而过点烟递火却也毫发无损,还常常得到军粮和酒席的伺侯……

    然而乌江南岸这边儿的“朱毛”连候了两天,也没把这设计好的伏击打成。

    “朱毛”走到清水江边儿又徘徊了几天,这事儿很有点耐人寻味儿。

    从“朱毛”南渡乌江后的这两天的部署来看,他们似乎的确有渡清水江“东窜”的意图。而按常理衬度,乘追兵还没撵上来,江东暂时也没什么重大敌情,要“窜”就得抓紧时间赶紧“窜”4日那天红一、红三军团的先头部队已经在清水江上架起了浮桥,一两天之内中央红军主力就可以全部过江重入黔东南。

    然而“朱毛”却突然止住脚步把头掉了过来,要找个对手来切蹉一把武艺了!

    如今关于长征中的回忆文字可谓汗牛充栋,而“朱毛”南渡乌后江徘徊于清水江边这几天却似乎难以寻觅,后人对中央政治局和中革军委首长此间的决策活动当然也就难以清透视。不过根据中革军委这两天的部署和他们停在清水江边却徘徊不定的情况我们其实不难作出这样的推断:máo zé dōng等此间实际上正面临一个相当重大的战略xìng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