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毛泽东的神来之笔 > 第 34 章
    能瞅出名堂来了。

    如此,林、聂既或顺利完成计划,也将失去回旋余地。

    况且,这回拾掇的是“九响棒棒”,对各路敌军也无法达成预期的震撼作用。

    那会儿“朱毛”这边主持中央政治局工作的是“党内总负责”张闻天,张是位品行端方的知识分子革命家,加上对博古、李德等此前一年多以来的“乾纲独断”深为憎恶,所以主持工作后也很注意“决策民主化”,每遇作战事宜都要开个范围很大的会来讨论máo zé dōng后来不无揶揄而言:“在打鼓新场,洛甫每天要开二十余人的中央会议”。对于林、聂的这番谋划,这位“总负责”肯定也觉得值得一议,遂于10日白天在中革军委驻地苟坝召集“中央会议”,讨论林、聂建议。

    这个会议也没有留下什么档案文字,有的只是一些当事人只言片语的回忆,而这些回忆文字至少有一点是没人持有异议的:与会者一边倒地同意林、聂建议,反对者仅máo zé dōng一人。máo zé dōng动用其雄辩口才反复陈述理由,然而还是无法说动与会诸公。最后林、聂建议被付诸表决,表决的结果是20余票:1票,林、聂建议被通过。máo zé dōng无奈之际也冒出很大情绪:身为“前敌政治委员”我无法对此案负责,请中央批准辞去该职。张闻天则称“少数服从多数,你辞就辞吧……”

    会后máo zé dōng平复了一下情绪,还是感到事关重大不能听之任之,遂又提着马灯去找“党内委托下最后决心” 的周恩来,而周恩来自己也在辗转反侧寝卧不安,反复盘算着林、聂方案的利害得失。máo zé dōng一来两人又合计起来:máo zé dōng说这事儿关系重大,作战命令你还是不要急着下达,等一等看一看再作定夺也不迟,周恩来此前已斟酌一阵也觉得此案确有玄乎之处,对máo zé dōng所言也就有了同感与共鸣……

    据悉,两人刚达成共识,军委二局综合这几日敌情的报告也送来了。报告内容与máo zé dōng所言互为映证:犹禹九已不战而走退向泮水,且见“朱毛”大军扑来之时还要退向打鼓新场,而滇军第七旅鲁道源部已在黔西,12日即可到打鼓新场,紧随其后的还有第二旅安恩溥部、第五旅龚顺壁部……(42)

    周恩来连夜再次召集会议,把这事儿拿出来一说道,大家明白了当然也被说服了。

    当晚21时,根据红九军团已在遵义以北的泗渡站与由桐梓南下的川黔军对战等情况,中革军委作出部署,为达“我野战军以放弃遵义、集结主力,准备转移,寻求新的机动”之目的,以红五军团集结于长干山、大王寨之线掩护,全军主力集中于平家寨、枫香坝、花苗田(今花茂)地域(43)。

    11日凌晨1时,中革军委致电林、聂、彭、杨:“……我主力进攻新场已失时机。因为我军12日才能到达新场,不但将为黔滇两敌所吸引,且周(浑元)川两敌亦将出我侧背,如此转移更难,……(44)”

    事实面前大家不能不服气:máo zé dōng确有高于众人之卓识!

    上一节      下一节

    图6-1:中央红军转战长干三渡赤水行动要图

    (1935年3月2日~3月16日)

    转战长干三渡赤水

    点击上图查看或下载清大图

    注释

    (1)实际上驻遵义新城及以北的只是红一师,红二师当时在懒板凳(今南白镇)集结。

    (2)《军委部署3日行动》,《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813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3)《1935年3月4日〈红星报〉》,《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810~第811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4)《军委作出4日行动部署》,《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09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5)《军委电令九军团》,《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09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6)《蒋中正电令在乌江以西黔巴大道围歼红军》、《蒋中正电令川军及周纵队会攻遵义》、《蒋中正电令吴纵队以凤湄为目标防堵》,《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10~第912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7)《蒋中正电令在乌江以西黔巴大道围歼红军》,《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10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中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8)朱振民《蒋在珍部追堵红军的经过》,《围追堵截红军亲历记》(下)第229页,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

    (9)《蒋中正通令驻川黔各军统由他本人指挥》,《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10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10)《朱德、周恩来、王稼祥关于设前敌司令部致各军团电》,《红军长征文献》(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第280页,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

    (11)《蒋介石令滇军集结于毕节黔西》、《蒋中正令薛岳派队向龙场、余庆、水口一带侦察》、《蒋中正电令吴纵队占领乌江城并进向龙场以东准备渡河》、《蒋介石命孙渡纵队进驻坛厂》,《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16~第917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12)《陆军第四十七师剿匪工作报告书》,《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060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13)《湘军总司令何键令李抱冰支酉电》,《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17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14)《龙云奉令饬属自江日起听蒋介石指挥》,《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16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15)《龙云因蒋介石疑滇军不力嘱孙渡好自为之》,《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19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16)《总司令朱德下达各军团集中鸭溪和作战部署》,《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20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中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17)《3月5日4时军委通报敌情》,《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21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中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18)《前敌司令部作出消灭敌肖、谢两师的部署》,《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21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中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19)《红军总政治部发出关于动员全体红色战士政治工作人员争取新的胜利的训令》,《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21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20)《前敌司令部就6日行动部署至电周恩来》,《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22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21)《薛岳电报共军去向湄潭方面》,《蒋中正电令川军及周纵队会攻遵义》,《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24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中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22)《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21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中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23)《蒋中正令周、吴纵队暂取守势防御》,《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23~第924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24)李以《薛岳率军追堵红军的经过》,《围追堵截红军亲历记》(下)第57页,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

    (25)《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人物志》(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史编审委员会)第118页,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版。

    (26)阎景堂《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史》第625页,解放军出版社1997年版。

    (27)《新四军英烈志》(《新四军战史》编辑室)第123页,解放军出版社2000年版。

    (28)《前敌司令部电令》,《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28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29)《3月7日5时军委总部通报敌情》,《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35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30)3月7日晚《朱德关于各军团3月8日行动部署》,转引自张家德著《从黎平会议到巧渡金沙江》第191页,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1)3月8日凌晨朱德《关于我军8日部署重新变动的通知》,转引自张家德著《从黎平会议到巧渡金沙江》第192页,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2)《蒋中正电令周、吴纵队向黔西前进》,《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36~第937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33)《蒋中正电令韩师在黔西设伏》,《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37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35)《3月9日3时前敌司令部部署令》,《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47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35)《3月10日7时30分军委通报敌情》,《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50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36)《3月10日7时30分军委通报敌情》,《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50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37)《3月9日3时前敌司令部部署令》,《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47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38)《蒋中正电令吴纵队主力向大渡口、刀靶水一带转移》,《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47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39)《3月10日军委部署电》、《3月10日2时军委电令》,《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49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40)《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建议向打鼓新场前进》,《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49~第950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41)《3月10日7时30分军委通报敌情》,《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50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42)《总司令朱德下达不进攻新场的指令》,《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54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43)《军委下达3月11日行动部署》,《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51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44)《总司令朱德下达不进攻新场的指令》,《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54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第六章 闪转(下)

    会编故事,蒋在珍替“朱毛”吆喝/婆婆揽了媳fù的活儿,蒋公要亲自出马/好事黄了,蒋公端走了“朱毛”的菜/“田丰之谜”,是烈士还是叛徒?/退后一步,周浑元又逃过一劫/大迂回大包抄,林聂建议充满魅力/“民主决策”,máo zé dōng只有一票/又是个“三人团”,máo zé dōng获得指挥权/蒋公叫停,吴奇伟也免去一灾/寻战不果,彭杨建议“三渡赤水”/把对手们都闪到前面,这是拼刺刀一对多的密诀/玄机莫测,为什么中选者不是吴奇伟?/真杀实砍,鲁班场血ròu迸溅/掉头就走,“朱毛”要过赤水河/稀里糊涂,蒋公和麾下诸侯都是一通瞎忙活

    四

    在这里笔者不能不暂时跑一下题,就着这事儿来说道说道什么叫做“民主决策”。

    “民主” 这个东西的确是个好东西,但它只是决策手段而不是决策目的,实现民主决策的形式可以有多种多样,而投票表决方式仅仅是其中的一种。在有合理与充分的监督机制制约下,以民主选举方式或公认权威机构委托方式,将重大决策权jiāo付某个已经通过各种考察考量考验的贤者智者雄才伟略者,也是“民主决策”的一种形式 比如现如今很时兴的“董事会领导下的厂长经理负责制”。以笔者陋见,制约机制比个人品行更重要,择人比择事更重要,笔者本人就忒腻味参加各种自己根本就不明就里,或者根本就不感兴趣的会议。同样,笔者被人委托办事儿时,也忒腻味儿什么人都来指手划脚不着边际地点点拔拔:要不你来干?要不俺来立个军令状,办不好事儿你来办俺成不成?

    客观而言,在转战频繁,敌情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下,动辙就开“二十余人的中央会议”来讨论某个具体作战计划,既不符合战场指挥规律,也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这当间不是有不少掺和不了这事儿却有其他要紧事儿要掺和的人么?如此“民主决策”,“民主”的目的还上哪儿找去?作战指挥是一种须要高度集权的工作,只要这个集权能得到充分的制约,它也还是被“民主”范畴所包纳。此前博古、李德的“集权”,是一度失去中央政治局领导集体制约的“专权”,而且他们自己专权却不喜欢下边干活的人临机也专一把权,战略级别的指导者竟然连人家机qiāng迫击pào放哪个位置都要限得死死的,这当然就跑出了“民主”的范畴。但现在什么事儿都要开大会讨论,跟博、李等把师团甚至营连指挥员的活计都搅揽一把的作为,不说是“五十步与百步”,至少也有“异曲同工”之嫌吧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